吕嘉健:论信念的纠结与重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79 次 更新时间:2018-03-16 12:32

进入专题: 信念   道义论   认知网络   实践理性  

吕嘉健 (进入专栏)  


对于一些最重要的信念,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我们怀有这些信念仅仅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和所信任的人也持有同样的信念。由于所知甚少,我们对自己信念的信心是毫无缘由的。

                                                        ——丹尼尔·卡尼曼




信念具有一个悖论式的纠结难题:信念使我们具有意志强大且不懈地追求成就的动力和自信心,但信念的锚定存在着无法证明其真实性和合理性的缺陷,如果我们只有自以为是且低层次的信念,它便成为我们存在的陷阱。


一. 两种思想方式:道义论和结果论


我们曾经有过质疑自己的信念是否合乎实践理性的念头么?这是一个走向批判理性主义的标志。我们首先要承认,信念完全属于个人价值观或某个共同体社会认同的范畴,是相对主义文化的性质。只有实践理性才有衡量信念价值量的意义。


世界上至少有一半的社会冲突,是在各种自以为是的信念之间引发的。在大多数坚定不移的信念执着者那里,很少反思和严格证伪过自己的信念是否值得坚持、更新或推广。如果信念具有不可证成的感觉感情性和个人主义、或小共同体的局限性,为什么人人都那么执着地坚信只有自己的信念才是正确的、而不遗余力地强加于人?这正是信念本身的反讽性。


多数人从来没有反思过信念问题,人们认定信念是不容怀疑的。恰恰是因为未经证伪而过于坚定的信念,我们总是陷入教条主义和唯理主义的道义观思维,而失去了实践理性的知性和品性。


人类存在着两种思想方式:道义论思维方式和结果论思维方式。结果论思维方式按照理性方式进行思考,其难度相当大,要抑制和反思感性直觉的自动反应,不能激动,要有自控力和停下来思考的耐心。


结果论的理性方式需要难度很高的前提,或者是实验性的结果,或者是归纳性的大概率证据,或者是实践效果的证成。尽可能去除主观认定的成分。第一条需要严格的实验条件,第二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实现,第三条需要主体具有实用主义的精神和明智的实践理性。三个条件都需要严格的逻辑思维形式。由于这三条要求都很高,所以多数人很难具有结果论的思维方式,无论现代科技怎样遍布我们的生活,人类总是一面熟练地使用技术成果,另一面始终都是人文主义的感性动物。


于是最常见、最好使的思维方式便是道义论观念思维方式,看问题无不从某种自我认同的信念、信仰或者感情观念中产生套版反应。道义论思维就是演绎论,从大前提出发判断具体事情,宏大前提决定个别事物的结论,不做具体、详尽和复杂的分析,常常违反周延律和相关率,只求笼罩式定性。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宏大前提往往并未经证伪,而于具体事情的相关率却很低,所以演绎论的判断大多数无效。


举个例子:某著名华裔社会人士在反对澳洲提高英语入籍考试标准的政策时,这样论证:很多恐怖分子已经证明他们的英语特别好。英语不好不是引起外来移民动乱的原因。很多非英语背景的移民后来都成为了有建设性的成功移民。所以他认为提高英语水平并不是可以融入澳洲社会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教育。


显然,这位社会人士的论证缺乏基本逻辑。没有人认为英语就是融入主流社会的主要原因,但这是逻辑上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没有它不行,但不能够说有了它事情就成了,不能说英语很好的外来移民就一定是认同澳洲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信守其法律的。但是如果英语不好,TA就无法认知澳洲的文化,不能结交本地的朋友,甚至无法找到能使TA安身立命的工作,TA对这个社会就会缺乏感情,由于英语不好,由此带来很多一连串的逆反心理和冲突认知。即如这位先生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解决办法”,假如英语都没有过关,怎么接受澳洲的主流教育呢?这位社会人士秉持着“多元文化国策”的大道义,只要是多元文化背景的移民,就无任欢迎,这种思维方式真的很感情用事。可是他写起社论来,振振有词。


实际上大多数人、甚至大学问家,先天就有服膺道义论观念的文化基因,看问题和处理事情总会被固有的信念和自我认同的大思维所制约或裹挟,会感情用事,放弃理智和独立自由的思想,甚至对现实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


朱光潜在讨论悲剧问题时首先指出:“悲剧是具体事物而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因此,认真讨论悲剧问题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也即是以世界上一些悲剧杰作为基础。然而哲学家当中一个普遍的错误,却是本末倒置。他们不是用归纳的方法,从仔细研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拉辛和其他伟大的悲剧诗人的作品中去建立自己的理论,却是从某种预拟的哲学体系中先验地演绎出理论。他们提出一个玄学的大前提,再把悲剧作为具体例证去证明这个前提,忘记了需要论证的正是前提本身。”(《悲剧心理学》,P7,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例如黑格尔,他从一般的绝对哲学观念出发,假定整个世界都服从于理性,世界上的一切,包括邪恶和痛苦,都可以从伦理的角度去加以说明和证明其合理性。于是它进而用悲剧作例子来证明永恒的正义的胜利,并要我们相信,安提戈涅由于对死去的兄弟尽了亲人的责任而受到应得的惩罚。这种论证法是恶性循环论证的惯例思维方式。



二. 道义论思想方式与信念纠结


道义论观念存在两种价值:一种是作为认知的思维方式,艾伦٠格林斯潘说:“思想体系是一个概念框架,它是人们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一个。你也一定有。为了生存,你需要有一个思想体系。”(转引自《盲目心理学》,P42)


玛格丽特‧赫夫曼指出,这种“大思维”让人着迷,它们给世界带来秩序,让生活充满意义。我们的很多个性是被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积极地寻求对这些信仰的认可所界定的。(同上)


道义论观念还有另一种价值:作为批判异己和规范社会思想的工具。正是在这种价值层面上,道义论观念具有思想专制的危险性,为了某种被认为是正统的高尚道义,甚至被认为是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命脉,作为道统的当然使命者会义不容辞地以道义论作为批判性和规范性工具,以迫使异见者归顺到某种社会认同的阵线。换言之,道义论守护人往往是独立自由价值观的敌人,而某些主张独立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也会不自觉地陷入道义论的惯性潜意识。


作为“道统”的政治正确代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被锁定在道义担当的高尚席位上,他们所认同的唯一道义就是儒家思想。韩愈在《原道》中攘佛斥老,重申儒家的道统是华夏的正统。实际上这个道统只是历史文化的主流传统,它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不能具备排斥其他思想信仰的绝对性。1954年陈寅恪著文高度赞誉韩愈重建道统的功绩,这说明陈寅恪的道义担当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道统。但是陈寅恪更为人们崇拜的是他高举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大旗,这只能推断他赞成的只是“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之意义。换言之,在陈寅恪的道义论观念中,未尝没有沉默认同思想专制的潜意识。像陈这样的大学者,在其历史学专业里,他可能会非常严谨,他不能接受没有独立自由精神的学术政治,但是一旦进入到像中国文化道统之“大思维”的价值观信仰上,他同样没有严格证伪自己的信仰,无意中否定了自己信仰的独立自由精神。既然认同儒家道统,那么坚持独立自由精神就显得非常矛盾,自我否定中表现了逻辑性的阙如。


道义论观念涵盖各种价值观,我们经见钝觉的生活道德、社会伦理和政治道义等固有的概念系统,像天主教谴责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婪、暴食、色欲,佛教要断灭贪、嗔、痴、妒、慢、疑,儒家主张以仁、义、礼、智、信为天下大道,近代以来以正义、公正、平等、博爱、自由、革命、爱国、民族主义、进步、改革等等,都已经成为我们习用便给的终极性道义论资源,动辄产生套版反应而不假思索即可得出便捷的判断。不是从大数据的事实经验概括出某种概率性的结论,而是根据一种被给予的道义论而形成判断。麻烦在于,抽象道义是一种人们认同的政治正确观念,但是依据这些信念作演绎论判断具体事情,往往无法证成其合理性。这就是我们道义论思维方式下的信念纠结。


人天然地具有主观主义倾向,经过历史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论证,人更变成了道德绝对主义先验论的使者。康德认为行为之所以为善,不是因为它产生了善良的结果,也不是它本身的明智,而是因为它遵从了内心的责任感与绝对的道德法则,这种责任感和道德法则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先验地规定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的行为。人有履行责任的绝对命令。


康德之后,其道德良心绝对主义一百多年来遭到了批判,历史开玩笑地走进了后现代主义全部逆反的状态。物质主义纵欲、个人主义任性和民主极端泛滥,道德良心不仅仅失去了绝对律令的意义,人类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将结果论观念中的实用主义感性发挥到了极致。可惜,人们始终被自我轻率的信念绑架自我的思维,依然那样自以为是的信念-道义执着与个人主义的任性结合起来,表现得更愚昧和固执。信念的纠结与思维方式的随意,人类的实践理性并没有变得更高明。



三. 世俗人生的信念纠结


何为信念呢?就是我们相信其为真的或正确的、善的观念,因此,信念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具有坚定不移甚至固置执着的地位。我们的信念,就是我们用来阐释世界的方式。信念和信仰是人们赖以在意义系统上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不要以为只有宏大叙事的信念才是信念,我们的世俗人生中还有很多的小信念,积淀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信念是我们行动的理由。信念涉及事物和情境,以及相信这些事物和情境真实性的人。


例如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相信“乌鸦是一种不祥之凶鸟”,这种祸福观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可是一旦你移民到澳大利亚,你经常会遭遇到成群乌鸦在你头顶盘旋的情景,有时会有一只乌鸦就在你头顶上的电线或者树枝上发出“嗄、嗄、嗄”的哀丧声,你一定会感到相当的晦气,这种心理阴影无法排除,接着你就会将种种糟糕的运气归之于曾经遇到的这个丧门星。作为一种信念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力,它无比强烈,你无法排解它。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乌鸦反而作为一种吉祥鸟被供奉,且被命名为国鸟。日本文化认为,人死后会成佛,而无法成佛的灵魂就会成为徘徊在人间的冤灵,乌鸦守候在死人身边,作为超度这些怨灵的使者;当然在日本历史中,还说三足的八咫鸦是天照神派遣到人间,曾经搭救迷困在熊野山的神武天皇东征军,所以,它就成了日本神的象征,是日本的“立国神兽”。这就是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信念之典型例子。


每日里推动我们每一个人去行动和做出决定的,都是自己潜意识里念念不忘的信念,且我们经常在畏惧违背信念后会产生后果的潜意识下依照惯例去做事,这些信念包括种种习俗规训,种姓决定论,风水论,历史决定论,贞操观等等。信念是一些大思维,抽象理念,虚无思想。


有一种信念叫做“因为我爱你和为了你好,所以我干涉你和改变你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信念常常固置于母亲的大脑里。这是一种强加于人的“亲情权力信念”,因为孔子只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没有说“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孔子的信念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同时在后世得到广泛传播,这表明在中国文化里,它是合乎伦理政治道德价值观的。这种信念与基督教文化里“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圣经‧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二节)之信念有重要的区别。


“亲情权力信念”与伦理道德决定论的信念和集体主义信念息息相关,在这些信念系统里,不存在个人独立和自由的信仰。母亲认为子女要听话,与子女对母亲的终生依赖和无条件信任有因果逻辑关系。所以强迫子女按照她的愿望去生活,要控制着他们,甚至以“只要我不死,你100岁也还是我的孩子”的理由来管束子女。这种母爱权力信念是千万年文化基因根深蒂固地传承而来的,只要你认同了依赖母亲、妈妈总是为我好的等等小信念,那么最后你就会认同母亲权力干预的信念。母亲权力如果失落了,她有可能会失去人生最主要的意义情趣,非常痛苦。一个母亲看到儿子与一个女孩情投意合,那个女孩对自己儿子的影响力超过了自己的母爱影响力,则在潜意识里生出充满敌意的厌恶感和排斥感,甚至产生憎恨情绪。于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信念从经验体验中油然而生。


因此,基于这样的信念和习俗教训,母亲们往往对子女显出指挥倜傥,不容违背和无比执着的态度,常常是父亲会动摇和放弃对子女的控制欲,而母亲则子女愈独立她愈坚定不渝地干预。


坚定的信念之所以坚定,是因为它们不断地在各种情境中得以巩固加强,或者经由非常强烈的刺激而形成。母亲们有一个信念是神圣的:“TA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TA…”,这种血肉相连的亲密感觉支配了母亲一生对子女的亲情信念,故多数母亲会以自恋的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子女,当然母爱的付出是无与伦比的,正因为怀胎十月的强烈刺激,无微不至的牺牲精神之过度投入,和日日夜夜的念念不忘,所以母爱权力之信念是这种文化情境里最坚定不移的信念。



四. 信念固置的被动性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很多新成果,尤其是神经科学(即研究大脑的科学),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有很多无情的解构,其中对信念和信仰的反思是突出的案例。


神经科学指出,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中神经元间变化复杂的连接形式来体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连接形式在不同神经元反复相互激活下会变得更具组织性,从而形成固定的思维行为模式。这就是固置的意思。


信念只是一种“心理构念”,它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更复杂的构成,包括你的经验,教育,兴趣爱好,亲密关系尤其是重要人物的影响,历史,工作系统,等等。


信念被深植于大脑的认知图景中,一个信念与其他信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高度复杂的信念网络。


“心理构念”是指信念建构在一个人日常生活丰富的心理体验之积淀上,他的自尊心,自卑心,存在感,优越感,快乐感,她感到舒服的和感到具有强烈价值感的,他就会认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训练出一个理智的大脑去慎重处理信念的问题,信念是历史经验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每一个人只会唯心地相信:“感觉那样是真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指出:对于一些最重要的信念,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我们怀有这些信念仅仅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和所信任的人也持有同样的信念。由于所知甚少,我们对自己信念的信心是毫无缘由的。(《思考,快与慢》,P189)


信念也好,道义论观念也好,都是“被给定和未经深思熟虑便在潜意识中生成的先验正确观念”。“被给定”意即信念是无形中被动地生成,并非自主形成。一方面是被生活经验的历史潜移默化地给定,一方面是被社会文化环境洗脑而给定。


有些内隐的信念由历史塑造而成,经由前辈传承、社会教育、媒体传播和政治训导而养成,“内隐”的意思就是,它们是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养成的,渐渐固置在你的潜意识深层,是层层积淀根植而牢固的信念。所以说个人信念也同时成为与文化传统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集体无意识。它成为政治正确性的一部分,它具有“先验”的真理性。质疑它们无疑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它们往往具有毋庸置疑的存在优势。


对于中国人而言,天下一统、中华本位观、集体主义思维、崇拜且紧跟中央集权和英明领袖、为人民服务等等,它们是不证自明且不容证伪的先验信念。这些内隐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信念,并非仅仅是国家意识形态规训所宣传的观念,它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同时与整个集体无意识的信念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


集体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情社会,互相捆绑在一起的伦理关系和熟人依赖之传统社会的信念。与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相反的是,中国人讲究的是各种各样集体的团结精神,在中国不存在“独立自主的人”,只有相互依存的自我,“将自我看作周围社会关系的一部分,认为个人行为取决于他所感知的各种关系中其他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人情关系和熟人社会的信念就是集体主义信念的支持系统;集体主义信念则是国家主义信念的支持系统;而国家主义信念则是天下一统信念的支持系统。在整体主义信念之上,则有一个民主集中制的信念统领。


所以对于与我们相反的西方文化,中国人天然地产生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信念,在此信念下,自然要抵制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同样的,在集体主义信念下,中国环境必然要否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否定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同样的,在集体主义信念下,就滋生出依赖熟人关系,互相占便宜,情大于法的内隐信念,更多细节的信念就是,撒娇,作,讨好和吹捧,欺骗和贿赂,自恋爆棚等等,都是这个系统信念下滋长起来的副产品。假如其中一些小信念开始崩溃,则会影响到整体信念的稳固性。所以这样一个系统的信念是不容解构的。



五. 信念生成:轻率的文化锚定


基于以上的认知,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会反思,自我某些信念的生成是否存在着轻率的文化锚定,当某个信念形成之后,信念本身是否成为了某种障碍和路径依赖而制约我们去形成信念的更新、甚至抵制其他信念的产生,直至以我们固执的信念作为排斥和攻击信念异己者的高尚道义论?当我们锚定了某个信念之后,我们可以逐渐更新它吗?不断更新我们的信念,我们会否成为文化或者政治社会的背叛者?显然,这里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难题。


《怪诞心理学》指出:“我们所做的许多决定,不论是不经意的还是深思熟虑的,锚都在其中起作用。我们做出决定是基于自己的基本价值判断:喜欢或不喜欢。我们自己仔细雕琢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只是‘任意的一致’的产物。归根结底,这些决定都是明智的吗?”(P34)


“锚定”这个概念来自于心理学术语“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会对强有力的影响方给出的价值量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有效的基本量值,从此会影响我们按照这个基本量值的标准来进行思考,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这一效应是实验心理学最可靠也最稳健的结果,即人们思考的结果和锚定问题很接近,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例如当你考虑买一套房子出价的时候,你会受到卖方要价的影响。卖方要价100万,这个数字就会对你产生“锚定效应”,你会在这个锚定的数字上下考量。当然,你还会有其他的参考坐标,假如你的信息调查和咨询很扎实,你的智识计算能力足够强大,参考坐标相当理性,那么你的“锚定效应”就会更接近实践理性的目标,不会受到要价方数字的锚定影响。


人们的价值观和信念同样存在着锚定效应。洛伦茨发现刚出壳的幼鹅会深深依赖它们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一般是母鹅),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他无意中被刚出壳的幼鹅们第一眼看到,从此它们就一直紧跟着他直到长大。洛伦茨由此证明了根据初次发现来作决定,决定一经形成,就坚持不变。这是印记,也是锚定。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对母亲那么依恋和信赖,而母亲的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动力之道理所在。母亲的“锚定效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价值观的形成亦如是:当我们最初相信了、信仰了某种价值观,形成了基础信念之后,这个初始信念就会成为我们潜意识里的原型印记,从而发生渗透式和滋长性的影响,即对之后附加的各种观念有基础性的决定权,接纳或排斥,同化或分解,以之作为生长点。爱一个人、爱一种事业和爱一个国家,早期经验的锚定,心理上的倾慕或信赖会构成情感性的寄托,从此成为后来评估种种事物的参考座标。


人们总是选择自己心理投射的、自我认同的道义观念作为自己判断思考的代言人,而对不认同的观念加以抵制,只要你认同了,你就不会对与这些观念共鸣的事情去证伪,它们就是你的心声和知音。思想观念强势地隐藏了那些危险的或荒唐的东西,以及各种与我们的心理不一致的信息,从而使我们受到蒙蔽,服从和顺应的无意识冲动使我们总是作出有利于自我心理感觉的判断。


这里存在着两种“效用层叠”:一种是我们的大脑中的认知网是以系统聚集的方式紧密连接起来的。被训练成精英的专家或信仰强烈的领袖,他们的大脑都具有一个高密度的信念结构,其认知图景得到了很好的规范,认知网的结构异常紧密,内容详尽,相关信念的认知联结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坚定性,即“一个认知图景充满了各种相关的认知网,并以多变且灵活的方式处理各种刺激,这使得外来的新信念很难将新的信仰强加于它”;但是也同时存在着这个大脑主体对自我信念的固置性,假如自我不愿意或不善于反思和拓展的话,那么他可能终生都固置在原有信念的藩篱之中。另一种“效用层叠”就是同质化的信念者聚集在同一个圈子里,这是思想信念的“群居生活”,高度认同和高度团结,集体固置圈子的信念。


当我们形成了某种信念锚定,它们就会成为一个道义判断的座标和出发点,成为一种“先验”的东西,不证自明的真理。但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是对事实的判断,对真相的认知,对复杂问题的事实和逻辑分析。每一次都不可思想偷懒,不可路径依赖,靠着信念锚定轻易做出结论。假如只是凭借信念锚定作判断的大前提,而放弃了对事实、证据、信息的敏感性,放弃了分析和证伪的反思,那么这种锚定的信念就会成了我们认知和作结论的障碍。



六.信念不是神圣的


个人要更新自我的信念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前述可知,一个信念是建构在信念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分支,假如某个信念被证明是错了,本人是否会实事求是地接受和承认这个信念错了呢?


一般情况下,多数人首先会努力捍卫自己原有的信念,抵制否定自我信念的外来观点或信息,如果他承认自己的信念是错的,那么他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信念系统,因为与这个信念相关的其他信念或认知会与之发生冲突,整个相关的信念系统会出现被解构的危机,这就是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大脑不接受多个互相矛盾的信念和认知冲突,完全不相容的观点会引起思维混乱。


被别人或自己证明是错了的信念,假如是自我深信不疑的,会发生痛苦的反应,或者竭力证明证伪者是错的,或者修正某些信息,以自圆其说原有的信念,还有一种方法是视而不见新的观念。总之,多数人的信念总是锚定的,发明“认知失调”理论的费斯廷格认为,多数人只会比以前更加坚定其原有的信念,更新只发生在很少一些善于反思和进化的人身上。


心理学家安东尼‧格林沃德将这种现象称为“极权主义的自我”,它就像极权主义国家一样运行:封锁有威胁和唱反调的思想,隐瞒证据,改写历史,一切皆为核心思想或自我形象服务。(盲目心理学,P54)


凯瑟琳‧泰勒说:失调就是由强烈信念间的冲突引起的,它是信念网络中出现信念不一致而要求改变的一种主要动力。(洗脑心理学,P115)


于是就出现了两种人:不断反思修正信念网络的人,始终维护和固守既有信念网络的人。前者确立了信念是一种认知网络的观念,所以调整认知失调是自然而然的;后者认定信念就是一种不可动摇的道义信仰,维护信仰就是意志力的优势。


关于不必以为信念就是神圣的观念是,未经证伪的信念一旦固置,过于坚定,它有可能就是危害真正有价值的信念的障碍。心理学解释指出:“一个人的信念是另一个人的理性”,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某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形成新的信念,或更容易改变自己的信念,其原因是复杂的,大约有以下几点:


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极为教条化,他们有更强烈的意愿去相信他们需要相信的对象,教条主义的程度是由特定的神经突触的功能差异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遗传变异所致;


坚定的信念之所以坚定,因为它们不断地在各种情境中得以巩固加强,或者经由非常强烈的刺激而形成,作为主体信念认知网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时刻保持着与整体环境的互动性和高度认同,自觉接受集体精神的规训;


某种坚定的信念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作为该个人属于不愿意和不善于更新智识的主体,不习惯于学习和反思,因而会依据原有信念去排斥其他新的观念信息的进入,当他一旦建构了某种信念,就开始杜绝自己大脑接受广阔信息通道的可能性,除了原有信念作为极权主义思想的独裁信念存在,其他的信念都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作为唯一性的认知图景得到了严密的规范,这个单一的信念认知网结构紧密,内容详尽而排他性强。


当人们的信念出现了认知失调时,假如不要将它看成是神圣的道义,只看作是认知上的不协调,那么感情上会轻松地接受认知更新的调整。


接受了多元文化观念、全球化观念和养成了现代性的人,会很清楚地知道世界上有无数种相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只要学会互相尊重和合作建构,而无须为了维护一己信念而排斥他者。为了实践理性而不要固守道义论。



七. 将信念看作是认知信念有助于其重构


将信念看作是一个认知网络,有助于我们自我反思和经常修正自我的信念系统。于是我们会成为一个不断进化的人,而不会成为一个教条主义的人。


我们深信的某个信念显然依附于自我的其他信念上,它们互相结成一个认知网络系统。例如种姓决定论-传宗接代论-宗族利益至上论-男尊女卑观等等。它们只是我们认识上的观念而已,并非是不可证伪的事实真相,历史已经将它们逐渐地解构了。


所以,将我们大脑中无数的信念都只是看成是一个一个的认知故事,而不是什么神圣的道义论,则非常有助于我们自我信念的更新和进步。


坚持自我信念与更新个人信念是一个银币的两面。假如以信念为至高无上的动力,看成是神圣的意志,那么这个人会从自己的信念中获得坚定不移的人格力量,不过他需要明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每一种美德都必然有与之相依相随的缺陷。例如内敛、沉默这种美德就会具有冷漠疏远的缺点。


用实践理性的观念来看,我们会采取分析的认知方式来看待我们深信的道理是值得重新解释的,就看你在什么前提下去分析。有人认为谦虚、内敛、沉默和自制是最大的美德,这些美德正是帮助他们成功、成长、发展的最有效的素质,而且它们使人具有人格魅力;但有人认为骄傲、外向、张扬和任性才可以得到社会承认,可以维持社交圈人脉的能量,而且认为这是率真可爱的品行。社会批评家罗切尔‧古尔斯坦称,人生哲学有两种倾向:沉默党和暴露党,两者一直争辩不休。沉默党认为,人类内心世界的情感柔弱,一旦暴露于公众之中,必然会受到腐蚀,甚至丧失人性;而暴露党则认为,任何秘而不宣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将一切公之于众,并展开热烈讨论,人生才更精彩。(品格之路,P45)


显然,这两种对立的信念或价值观位于对立两边的极端,没有实践描述的适应性;具体的人有特定气质天性的秉持、教育和历史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职业要求的复杂影响,作为一种行为品性,则更具有特殊情境的策略区别。实践理性并不认为存在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标准,因此信念本身也是因人而异、根据特殊情境条件而更新的。


显然,信念必须经得起反思,而且懂得反思自我信念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些人喜欢做善事,但是他们做善事是基于满足自我虚荣心的要求而不自知,而虚荣心是极其看重回报的,即他在施善的时候就想着我会给人间带来光荣和福音,使不足或困乏的人们得到帮助,于是我就获得了像上帝或菩萨一样的权力,似乎自己有了神的感觉。奥斯丁小说《爱玛》里的爱玛就有这种要帮助低层次女子哈丽丝提升其品性资质和为她做媒、使她嫁入上层阶级家庭之行善理想主义精神,于是她的主观主义善心变成了一种自以为是和高高在上的主人意志,除了乱点鸳鸯谱的错误之外,她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他者看作是低她一等的被改造者和被控制者。爱玛不知不觉具有了势利和权力欲的坏品性。很多革命者与爱玛都是同类项。这种行善的信念值得重新反思。


另一种追求公正善行的人的信念不是这样的。“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丝‧帕金斯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送鞋给贫困者这一行为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帮助这个贫困者,还是因为受到了上帝的感召?帕金斯认为答案是后者。贫困者在接受帮助时很少会表示感谢,如果你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回报,那么你很快会心灰意懒。但是,如果你是因为上帝的感召才做这件事的,你就永远不会泄气。心怀使命感的人,并不需要很多的积极刺激,也不需要有所回报,受到感召的人之所以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是因为这项工作可能会产生回报,而是因为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善的。(品格之路,P53)所以,帕金斯在其一生的政治事业中,她最大的成就是在建立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的信念不是行善积德,而是为了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的信念。


再看另一个例子。在教育问题上,传统和现代具有截然相反的信念。现代人认为:教育应该最大可能性地发展年轻人追求成功的野心、自信心、创造性和潜能,所以在教育上应尽可能地赞扬他,及时表扬他,你很优秀,你是最棒的,你是第一的,而且你要时刻成为一个英雄,决不后退。但是传统信念则认为:每一个人都处于善恶交织的世界之中,人生就是与这些强大的力量进行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斗争,真正有益的人生之路是在困境中不断奋斗,只有经常遭受折磨,不断检验道德勇气,经常遭受到反对和嘲笑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坚持奋斗的人必定要比追求愉悦的人幸福。在这场斗争中,能成为英雄的人不是那些追求荣誉、自我标榜的人,而是那些自我克制、接受感召并承担艰难使命的人。所以在教育上,必须让受教育者面对自己的缺点,要竭力贬低他,让他自己奋发图强,摆脱困境。训练他在伟大真理、远大理想和永恒法则的指引下,在受到社会冷遇和忽视时都要保持耐心,在受到人们称赞时也不能忘乎所以。


这两种信念我们不需要走向极端地奉为执着的信仰。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气质,遭遇的种种境遇和条件各异其是,抽象的信念和观念不能得出共同的结果。每一个人面对种种具体而复杂的事情和问题,只有在信念问题上具有实践理性的人,他才是一个追求“中道”的智识分子,无往而不明智。

——————————

主要参考文献:

玛格丽特‧赫夫曼:《盲目心理学》,黄延峰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7

凯瑟琳‧泰勒:《洗脑心理学》,杨秉钧 王汐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9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胡晓姣等译,中信出版社,2013-7


进入 吕嘉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信念   道义论   认知网络   实践理性  

本文责编:lvjiaj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84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