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先后写过数篇由韦应物诗切入的“力学诗话”文章,现试图将韦应物有关涉及力学现象(及咏物)的18首诗篇,归在—起来进行赏析和讨论。
韦应物的人生经历
韦应物(约735~约792年),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胄贵里人。其高祖韦挺,唐太宗时历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等官。曾祖韦待价,系武后朝的宰相,官至吏部尚书。从祖父辈开始,家道逐渐式微。但其父韦銮,伯父韦鉴及其子,均擅长绘画驰名于世,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记载。韦应物约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天宝八年(749年)左右,15岁时,因是官宦世家子弟,成为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后进入太学读书,外派为县令、参军等地方官职,罢官时曾寄居洛阳同德寺,鄠县(今陕西省户县)沣上的善福精舍等佛寺。其中值得提到的是建中三年(782年)夏出任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剌史,兴元元年(784年)冬罢任,闲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年)秋出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剌史,贞元三年入朝为尚书左司郎中。贞元四年冬出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剌史,贞元七年罢任,寄居于苏州永定寺,不久卒于苏州。一次又—次地出任,一次又一次地罢官,闲居佛寺,这就是韦应物走过的人生道路。
韦应物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韦应物作为—个中、下级官吏,面对兵乱不息、满目疮痍的现实,又多次罢官归隐,还经历了疾病缠身、中年丧偶等不幸。—连串的打击使韦应物越来越厌倦充满机心与倾轧的官场,向住自由舒适的田园生活,并向佛门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因此他的中、晚年,特别是辞栎阳县令,居沣上善福精舍以后,写作了数量较多的山水田园诗。其诗歌淡泊宁静,反复诉说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与佛门的向往。
韦应物的诗歌题材十分广阔。他去世不久,白居易就推崇韦应物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朱熹谓“其诗无—字做作,直是自在”(《晦庵说诗》)。后人更将他和陶渊明合称“陶韦”,和柳宗元并称“韦柳”,又和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严羽《沧浪诗话》列举唐诗各体,其中就有“韦柳体”。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朴实平淡,反映了他对美好的自然和平凡日常生活的热爱,并把它与恶浊的尘世对立起来,从中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韦善于观察并捕捉大自然物候的微妙变化,以简朴清丽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致鲜明地以诗句描述了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景物,并用其表达各种情感,其中多首涉及到力学现象。
关于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呜。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滁州西涧》系韦应物出任滁州剌史时所写,是—篇脍炙人ǧ的七绝,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及各种唐诗集之中。历代文人均将其视为优美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实际上这洗练的诗句里凝聚了诗人对力学现象的洞察力。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思是郊野渡口栓着的一条无人驾驭的小船,在晚潮加之春雨形成的小河湍急的流动中,横在河里,随波荡漾。这里形象又真实地描绘了在河中荡漾的小船,因要处于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它总要横在河中。这里涉及到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问题,与近代导向船舰、飞行器在航行中运动稳定性的深入的学问有关,是近代航海航空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之—。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诗人韦应物对船体稳定性入细入微的观察,并仅仅用了七个字便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不仅使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且还从中体味出自然规律。而这却早在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以前就有了。
关于流体运动致声
“声音”一词有两重意思:客观的声波(或声振动),和人主观的声感觉(即响声)。声波是任何弹性媒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扰动(压力、应力、质点速度、质点位移等的变化,或其中几种量的同时变化)。弹性媒质的质点发生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就在人的听觉器官上引起了声响的感觉。
韦应物有两首思考流体运动致声的诗:
其一是涉及思考流体运动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声响问题的五言古诗,《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其二是对海水为什么会产生惊涛,为什么突然会发出怒吼的响声,提出疑问的五言古诗,是《赠卢嵩》
百川注东海,东流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韦应物这两首诗,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流体运动致声的现象,而且还对流体运动为什么会致声,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疑问:“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怒号在倏(shū)忽,谁识变化情?”云静的水和无声的石为什么相拍激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海水为什么会产生惊涛,为什么突然会发出怒吼的响声?这使诗人不得其解,所以在诗的结尾喊出了:“谁识变化情?”
韦另还有一首五言绝句《咏声》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对声波的传播现象也作了形象地描述。
关于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
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是指某种形态的流体运动受到某一扰动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态的运动情况。当风吹向平静的水面时,马上会在水面上引起细小的波浪。如果风持续地吹(或风足够大),则会产生波长较长的波浪,并向着风的下沿方向传播下去。这一问题,就是流体力学中著名的“风生波”问题。韦应物有好几首诗均涉及了到他所观察到的风生波的现象。如:
《野次听元昌奏横吹》
立马莲塘吹横笛,微风动柳生水波。
北人听罢泪将落,南朝曲中怨更多。
野次即郊外,横吹是乐府横吹曲辞,出自北方的军中音乐,多在马上演奏。诗首句写奏乐者的姿态,接下来以景写声,描绘了眼前景色。乐声如微风使柳枝摇曳,使池塘表面水波荡漾,掀起了听者情感的波澜。哀怨的笛声,使来自北方的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潸然泪下。
《送汾城王主薄》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表达了诗人傍晚送客远行、告别时对友朋依恋难舍的深情厚意。送到东桥这个地方,相互道别,望着客人远去,这时诗人的心境,己如“微风起夕波”那样不平静了。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船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叙说了诗人黄昏日暮在盱眙县(唐代属楚州,今属江苏省)泊舟孤驿时的见闻与感受,这时风也吹得河面上兴起了波浪。
关于润湿与不润湿的现象
在自然界、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液体对固体的润湿和不润湿现象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这首五言绝句《咏露珠》,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个露滴,落到展开的碧绿的荷叶面上,成为晶莹透亮的水珠,滚来滚去,煞是好看。“不定始知圆”是说,由于看到露珠在荷叶面上滚来滚去,方知它是圆球形。其实,秋荷上的露珠并不一定是从天空掉下来的,秋天的后半夜空气湿度大、温度低,在荷叶上凝结的露水,也可形成露珠。但由现代科学来看,韦应物这首诗正是描述了一滴露珠在荷叶面上不润湿的力学现象。
在笔者以前写过的两篇关于润湿现象的诗话文章中,仅提到韦应物关于不润湿的诗,其实他的诗作中也有多首涉及了润湿现象:
《京师叛乱寄诸弟》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以泪沾缨表达了情深意与、真挚感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描述了微雨中的帆和鸟。“重”、“迟”二字写了船帆和鸟羽均为雨所沾湿。末二句点明送别,诗人情动于中,潸然泪下,眼泪沾湿了衣襟,好比那散丝密雨一般。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欣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
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
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己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紫阁是终南山的一座山峰,在今陕西户县东南。这是时任鄠县令的诗人给居士叔的代书信诗,首二句写到了居士叔在碧涧苍松间采摘五粒松时,露水沾湿了衣裳的情景。
《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七夕是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要渡银河相见,一年只有一夕相会。夕衣二句叙写了自己露湿衣裳,独立中霄,愁思百结地疑问:人间固然别多聚少,天上神仙又为何事牵缠,不能久住?
这几首诗中的湿、沾均是指润湿的意思。
关于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任何时候只能有一半面对着太阳,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正是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也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韦应物的
《咏夜》
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咏晓》
军中始吹角,城上河初落。深沈犹隐帷,是朗先分阁
表达出对昼夜交替的思考,并显然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哲理的感叹。
四首咏物诗
韦应物曾写了一些对自然物体的咏物诗,从以下四首可以了解他的喜好和心境。
1、中国古代对玉的美的理解,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追求是融为一体的。玉的品质就是人的道德、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牺牲精神,即是以玉的纯洁高尚为喻,不愿做丑陋的小人。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都认为神灵的玉能给予力量和智慧,并以达到平安的人生,历代王朝也都将玉器作为财宝收藏与玩赏。韦应物所写
《咏玉》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也体现了这种对玉的理解境界。诗人谈的哲理是:天下最宝贵的宝物是朴实无华的,一旦追求华丽,便失去了本性,也就不是至宝了。做人也应该保持本性,不要随波逐流,一旦随波逐流,也就一钱不值了。
2、水晶是结晶特别完美的二氧化硅,经常是纯净透明,晶莹闪亮,很惹人喜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珠宝品种之一。 我国古代也称水晶为“水玉”、“水精”,以及 “玉晶”、“千年冰”、“菩萨石”、“放光石”等多种名称。韦应物所写
《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舍空无表里。恃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反映了他对水晶的喜爱。
3、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内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黑色是由于含有有机质。珊瑚自古即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与权势,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故倍受尊宠和喜爱,不仅王侯巨贾多将其作装饰用,许多西藏的喇嘛高僧亦多持珊瑚所制之念珠,而古代的王公大臣,上朝所穿戴的帽顶及朝珠亦多用珊瑚来做成。韦应物虽对珊瑚的生成了解并不多,但他在
《咏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诗中也按自己的理解,对珊瑚作了形象描述和表示了向往。
4、琥珀是由千万年前植物所分泌出来的树脂,经过地壳变动而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化石,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品。品种有金珀、虫珀、石珀、花珀、水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韦应物的
《咏琥珀》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靓。
就特别赞赏了含有完整昆虫的琥珀珍品。
关键词 韦应物 唐诗 力学 自然
参考文献
1、王振东,野渡无人舟自横 —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科学,2004,56(1):40~41
2、王振东,飞湍瀑流争喧豗 ─漫话流体运动致声和声音的双重作用,科学2005,57(1):44~45
3、王振东,露珠不定始知圆 —谈润湿现象与表面张力,力学与实践,1994,16(3)74~76
4、王振东,长使英雄泪满襟 —漫话润湿现象及其应用,自然杂志,2006,28(1):55~57
5、王振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谈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力学与实践,1994,16(5):77~78
6、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7、韦应物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
8、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
(本文己在《自然杂志》2006年28卷3期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