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马勇,1956年1月生,安徽濉溪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代春秋学研究》、《梁漱溟评传》、《1898年中国故事》、《中国现代化历程》、《1911年中国大革命》、《晚清二十年》、《清亡启示录》等。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诸问题
- 梁漱溟对中国传统社会认识之重估
- 说“儒分为八”
- 1917复辟再检讨
- “历史三调”:甲午战争百年研究简述
- 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
- 回顾与前瞻:中国现代化史研究重启、推进与深化
- 袁世凯“有密未告”
- 《新青年》中的安徽人
- 读傅增湘《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牌》
- 学科渗透与历史学本质
- 大众历史写作:意义与方法
- 甲午前中日发展异途及其后果
- 新文化运动一个歧路:改造国民性
- 甲午前中日两国“朝鲜方略”
- 尴尬风流:大后方的教授们
- “中体西用”解
- 北大的困境:五四前的传言与危机
- 史学本质与史家责任
-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理解义和团战争
- 中国文明如何走出悲情
- 新军的起源、演变、价值与问题
- 东北亚大国均势破局
-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
- 甲午前清政府“朝鲜方略”再检讨
- 一战与中国:一个历史节点
- 民国是“谈出来”的——关于妥协的历史记忆
- 说“儒分为八”
- 七七抗战与中国知识分子
- 中国崛起的轨迹:想象的与真实的
-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外国资本和中国资产阶级
- 严复鼓吹丛林法则激活了霸道政治
- 由内政而外交:重评义和团战争的一个视角
- 晚清新政为何走向反面
- 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激进与困厄
- 文化的根本在政治
- 北大的困境:五四前的传言与危机
- 梁漱溟对1953年顶撞毛泽东的反省
随笔
- 当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朱维铮
- 寻找盟友——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
- 梁漱溟的“非常十年”
- 递刀者?替罪羊!
- 皇族内阁:合理的安排,致命的选择
- 巴黎和会中国的失败
- 文化新与旧——张厚载、林纾与胡适等人的冲突
- 与新人论旧戏篇——以张厚载、林纾为中心的所谓新旧冲突
- 大变革时代官范、官德与官箴
- 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民初乱局的一个解释
- 九一八:中华民族危险关头
-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
- 大国崛起轨迹:想象与真实
- 在野者袁世凯
- 慈禧光绪关系解
- 对于民国,我们其实很陌生
- 严复的预言与坚守
- 蒋廷黻论李鸿章
- 大变革时代:缘起、动力及方向
- 读傅增湘《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牌》
- 康有为“衣带诏”真相
- 梁启超入湘引发思想冲突大戏
- 坚信公理终将战胜强权
- 皇族伤国
- 孙中山的王道主义逻辑
- 李鸿章、伊藤博文与甲午战争:两个人的战争
- 甲午战后的中国与日本:1895-1915
- 近代东亚历史的转向
- 近代史研究不必“抹黑”先人
- 费正清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 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
- 乾隆这样评价崇祯帝
- 中国能现代化吗
- 九一八与民族国家重构
- 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一环
- 张荫麟写通史的五个标准
- 儒家伦理能适应现代社会吗
- 甲午战争与东亚秩序重建
- 甲午年中日冲突的必然与偶然
- 甲午启示录——从历史因果链条中分析甲午战争失与得
- 甲午战争——缘起、过程及教训
- 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下)——无奈收场
- 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中)——遇刺转机
- 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上)——尴尬出山
- 摄政王载沣该当何责?
- 慈禧太后归政记
- 焚书坑儒论
- 近代中国联邦制的失败
- 陈独秀狎妓: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传闻
- “戊戌政变”有三大谎言
- 恭亲王之死
- 《宪法十九信条》出台始末
- “十九信条”与托克维尔“魔咒”
- 中国联邦制的失败
- 苏联终结的真意义
- 重构晚清记忆
- 重绘“民国前半程”历史轨迹
- 邓小平时代的成就、意义及愿景
- 隔岸观火的袁世凯
- 找个理由不革命——黎元洪们的第一选择
- 清末社会的官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