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凯: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3 次 更新时间:2016-04-29 00:27

进入专题: 农村经济  

魏后凯 (进入专栏)  

2015年,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持续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全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0410亿元,比上年减少3.2%。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9%;按当年价格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9.0%,按上年可比价格计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54%,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近250万家。


一、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

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到11334万公顷(17亿亩),油料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400万公顷(2.1亿亩);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到380万公顷(5698万亩),比上年减少10.0%;糖料种植面积下降到174万公顷(2613万亩),比上年减少8.4%。全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总产量达到62144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2.4%;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减产9.3%;油料产量3547万吨,比上年增产1.1%;糖料产量12529万吨,比上年减产6.2%。受生猪生产下滑影响,2015年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比上年减少1.0%。其中,生猪出栏数量和猪肉产量分别为70825万头和5487万吨,比上年分别减少3.7%和3.3%;牛肉产量700万吨,比上年增长1.6%;羊肉产量4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禽肉产量1826万吨,比上年增长4.3%。


二、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2015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1.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9%。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1.7%。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


三、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继续下降

2015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875.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减少到462.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7%。在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到31.1%,对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到21.0%。


四、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2元。在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4600元,比上年增长10.8%,对增收的贡献率48.0%;经营净收入4504元,比上年增长6.3%,对增收的贡献率28.5%;财产净收入252元,比上年增长13.3%,对增收的贡献率3.2%;转移净收入2066元,增长10.1%,对增收的贡献率20.3%。


五、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2015年,按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低到高进行五等份分级,农村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86元、7221元、10311元、14537元和2601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9.3%、8.5%、8.1%和8.6%。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有所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率缩小到2.73,比上年下降了0.02。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


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快3.1个百分点。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下降20.6%;农村贫困发生率5.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5年,农村社区通路、通电、通电话基本接近全覆盖,自然村能接收有线电视信号的户比重达到96.4%;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69.2部,比上年增长21%;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18.8台,比上年增长14.4%。

展望2016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上仍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预测2016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将明显地超过6万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5%,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到8.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下跌3%。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7%,按上年可比价格计算将分别达到1.16万元和1.23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进一步缩小到2.70,比上年下降0.03。如果世界经济明显复苏,预计201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将增长3%。


2015年中央“三农”预算内投资连续第五年超50%

农村绿皮书指出,2015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国家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确保农业农村建设投入和农民生活状况改善。据财政部资料,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用于农林水的财政支出达到17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料,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的比重已经第五年连续超过50%。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持续增加,实现了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国家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对于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和农民增收将继续产生积极作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有助于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对于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影响中性化特征明显,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则具有积极作用。


今年第一产业或增3.5% 占GDP比重降至8.8%以下

农村绿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应保持在中高速区间,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可能有所下降,二者结合起来考虑,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可能继续保持下降态势,虽然下降步伐与上年相同,但影响因素有所区别。根据影响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主要因素,借助模型,绿皮书预测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将稳定地超过6万亿元,达到6.3万亿元,实际增长3.5%,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到8.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快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或进一步增产至6.3亿吨

农村绿皮书指出,考虑到粮食种植结构具有相对强的惯性、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基本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及价格预期下跌等因素,虽然2015年粮食价格已经下跌可能会使一部分农民减少粮食种植,但是粮食预期收益整体上仍然相对合理,也考虑到2016年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可能有所加重,假定农作物受灾率20%,预计2016年粮食总产量会达到6.3亿吨,比上年增产1.5%。

农村绿皮书另外指出,国家将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以及鼓励农民粮改饲和粮改草等政策措施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但是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7亿亩,即使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政策完全有效,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也是有限的。国家调减玉米种植的政策应主要在“镰刀弯”地区实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的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倾向可能不会短期内改变。2016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也会在东北地区放弃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加之油菜籽收储政策和棉花收储政策的改变,都可能使农民在粮食种植结构上重新布局,减少的油菜籽和棉花种植面积以及玉米种植面积用来扩大小麦和稻谷生产。

2016年粮食可能继续增产,主要是农民在安排农业生产时现有的可行选择空间有限以及面对当前市场条件等因素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这给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难度,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客户总数再创新高

农村绿皮书指出,2015年,大商所客户总数达到236.3万户,同比增长18.7%,再创历史新高。参与交易的客户数达到55.4万户,同比增长26.4%。在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形势下,企业购入原料并在期货市场做卖出套期保值,通常会在期货市场盈利(高卖低买)而现货市场亏损(高买低卖),期货盈利抵补现货亏损,法人客户参与积极性提高,即便是投机客户也降低换手率,持仓水平大幅增加,期货市场客户整体参与更为理性。


我国农产品贸易额由连年增长转为降低,贸易逆差持续增长趋势得到改变

农村绿皮书指出,2015年国际贸易最大的特点是全球贸易额负增长。从2014年10月开始,世界出口总额出现持续的负增长。在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低于普遍预期、全球贸易额呈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下降走势,这是连续5年增长之后的回落。全球贸易额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贸易价格下降,即能源和资源产品的价格下跌引起的。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为例,2015年农产品出口价格、物量同比指数分别为98.9、100.3,农产品进口价格、物量同比指数分别为85.7、114.0。上述指数值比较证实:201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有所减少,但是农产品进出口量总体上却有所增加。

2006-2013年(除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外)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值是连续增长的,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值分别比上一年减少6.7亿美元、44亿美元,这是在贸易逆差值增速下降的支撑下,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趋势得到继续改善。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虽然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已呈现常态化,但其逆差值持续增长的趋势将发生改变。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化经营的升级版

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产业形态、利益联结机制等维度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速度较快,多元化特征明显,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融合主体能力缺乏、信贷等金融保险服务不足、生产性用地成为瓶颈、公共服务有效性不强等困难和问题。未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关注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产粮大县等重点区域,聚焦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关键群体,构建多种方式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包括认定扶持联动机制、强化财政支持、多途径保障发展用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内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其作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出总体部署。2015年以来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融合服务、健全推进机制,做出了具体部署。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和重要举措,在实践中进展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走向如何,需要密切关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摊政策和机制

农村绿皮书指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也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从总的情况看,改革的成本分摊政策和机制尚不完善。这种情况会影响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改革的质量。

在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中,由于政府财政对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投入的不足,土地和农村其他集体财产成为维持村庄管理、向农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社区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而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产生了很大制约。还应该注意的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把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有盈有亏,但村级组织的运转、农村基础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却一刻也不能停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能盈利、不能亏损。这一逻辑的结果是,即便村级经济组织改制成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公司化,其经营职能也是虚化的,股份合作社或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投资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绿皮书还指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方面,税费负担已经成为影响地方和农民推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根据目前的税负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需要承担三类税费。一是分红时的个人所得税,地方上称之为“红利税”。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前,集体成员以福利等形式分配集体收益,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改制后,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派发股份红利则需要缴纳20%的“红利税”,即分红时的个人所得税。二是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中更名需要缴纳资产额3%的契税和0.3%的交易费。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笔巨额税费,难以承受,也不合理。三是改制后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多以物业出租为主,要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税、地方教育税等7种税费,若改制后全部按章纳税,综合税率达到36%。


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农村绿皮书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基于大量化学投入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水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其长期处于被“剥夺”的状态,同时,也对其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污染,进而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内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既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提高国人的健康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绿皮书还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水土资源数量与质量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对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构成了双重约束。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除了克服优质水土资源短缺问题之外,还要克服农业生产主体目标与国家目标不一致以及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基本目标、水土资源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途径及生态补偿政策作为支撑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必将成为趋势。为此,应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以严格的制度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以及农业生产主体的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同时,还应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农产品生产链条监管的长效机制。



进入 魏后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农村经济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91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乡村发现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