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怀宏:老百姓如何应对恐怖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6 次 更新时间:2016-02-17 23:43

进入专题: 恐怖主义  

何怀宏 (进入专栏)  

我们不要让恐慌占据我们的心灵。我们还是应该“该干嘛干嘛”,该出门就出门,该吃饭就吃饭,该看戏就看戏。恐怖分子的一个重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的生活不正常,让人们害怕,进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那我们也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正常地、安然地、依旧快乐地工作。

去年在巴黎等地接连发生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再次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知识界,尤其是在直接遇袭的欧洲,还有难民等问题,在这方面引起不少讨论。人们不免会问:欧洲将何去何从?现代文化是从欧洲兴起,会不会也从欧洲衰落?

恐怖主义的根源和走向的问题很复杂,但恐怖主义的行为与后果则比较简单。它就主要落到平民百姓的身上。我这里也就只说说老百姓的事。

一谈到恐怖主义再说它“针对平民”可能都是多余,因为恐怖主义本就是指不分对象、不择手段,非针对性地使用暴力。但这种“非针对性”实际上却主要指向了普通老百姓。甚至可以说,对何谓“恐怖主义”虽然不易下完整的定义,但一个基本的、也是将在任何定义中首先包括的、应当是它的行为特点:即对平民的暴力袭击。恐怖主义就是对平民实行的一种暴力。

暴力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对象和规则来看,最为堂堂正正地大概就是预先选定时间地点、严守规矩的双方决斗,有时对方掉落了剑,一方甚至都会让对方重新捡起来再进行生死搏斗。然后是古代的一些战争:往往先是将领对将领的拍马对阵,如果此方主将把彼方主将挑落下马,此方掩杀过去往往就可取胜。再后是现代国家对国家、军队对军队、武装人员对武装人员的战争,但不好玩的是:现代战争的趋势是越来越多是靠武器的发展而非膂力、武艺和英雄气概了、且一度陷入一种把全民卷入的惨烈的总体战;最近一些年,值得庆幸的是战争大幅减少了,但恐怖主义却似乎出现或加剧了,或者因为是发生在和平时期,尤其是在富庶国家而更引人注目了。

恐怖主义的直接行动者的确自身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甚至一开始就不准备活,常常是一种自杀性袭击。但几个亡命徒的袭击却会带来许多人的丧生。而这些暴力的煽动者和决策者,他们并不自己出手,他们总是在幕后,或者说在“领导”和“策划”。他们流的一般都是他人的血,并不是说他们都很怯懦,但他们的确一般是无需自己亲自动手的。

恐怖主义者也不是不想攻击他们仇视的一方的军队和首脑,但这种攻击看来是完全无望取胜的,甚至连够也够不着。而对平民的攻击自然容易进行得多,且照样能够造成甚至不亚于刺杀对方首脑的轰动效应。甚至可以说恐怖主义者就是要通过特别反常的滥杀和残杀方式来追求极大的震撼效果,乃至造成社会的普遍恐惧。

恐怖主义虽然是不分具体对象的对平民的袭击,也还是稍稍有些选择范围的。往往是针对西方,针对“强国”,但也可能是针对所有冒犯他们的人,甚至针对所有的异己者。恐怖主义总是和极端主义相联系,而极端主义又常常和完美主义相联系,他们不能容忍不完美——或者说不能容忍自己所认为的“完美”之外的一切东西。恐怖主义可能是追求一个完美的世界,或者圣洁的世界,但有时也可能是出于绝望的、“吾与汝偕亡”的反抗。恐怖主义将看来“崇高”乃至“神圣”的目的与残酷无情的手段的对比强调到极致,也将自我誓死与滥杀无辜这两个本来不常结合的东西紧密结合到一起。而不管支持恐怖主义后面的东西是什么,是宗教信念、种族、意识形态还是别的,它总还是要达到一个政治目的的,或者说是通过社会的影响而达到一个政治目的。

我们过去走在路上,觉得自己没有仇人,总是比较安全的,谁会来袭击我啊?“冤有头,债有主”,谁犯的事找谁去。一般老百姓也不是巨富,没有“怀璧其罪”的危险,不会被人惦记着,不太可能被绑架或没收。但是有了恐怖主义就不一样了,旁观者也难幸免,或者在恐怖主义袭击的地方,可以说就根本不会有旁观者。除几个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所有周围的人都可能是受害者,人不是加害者就成了受害者。

但恐怖主义所造成的死伤人数和直接的财产损失,与一般战争相比,更不要说和把全民卷入、死亡人数以数千万计的“总体战”相比,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如的,但它所做成的“效果”或者“印象”却相当震撼。由于它是发生在和平时期,是猝不及防,是特意针对平民的,所以,它的影响更多是心理上的,这样的话,要挫败恐怖主义的目的,可能恰恰在心理上不能恐慌,必须尽可能地镇静。勇敢首先表现于镇静。

巴黎人还是相当镇静的。在2015年11月13日发生恐怖袭击的那天晚上,数万人在体育场退场的时候,基本上还是秩序井然;在这之后的一周,甚至就在第二天,人们也照常,甚至有些是特意去“占据咖啡馆”,一些街道旁的咖啡馆还是坐满了人。巴黎人甚至表现出特别的幽默,国旗不够,就将红蓝白三色的各种布条挑出来挂上。但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当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投放鲜花、默默哀悼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什么叫喊,马上也就轰然逃散。我这里不是批评,因为我也想起了我自己在从少年到青年在自己的祖国不止一次看到过的一幕。文明是脆弱的,基本人性是普遍的。

社会其实已经为这种恐怖袭击付出了许多的代价了,巨额的安保、安检费用,大概已经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重了,更不要说给老百姓带来的诸多不便。恐怖主义取得了一种最高的负面“性价比”。而我们基本上都已经习惯了耐心、安静地接受各种安全检查。

但我们应该不让恐怖主义继续扩大他们的“战果”。我们不要让恐慌占据我们的心灵。我们还是应该“该干嘛干嘛”,该出门就出门,该吃饭就吃饭,该看戏就看戏。恐怖分子的一个重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的生活不正常,让人们害怕,进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那我们也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正常地、安然地、甚至依旧快乐地工作、生活和娱乐。

即便恐怖主义的袭击本就很难够得着首脑人物,但不少的钱似乎还是花在了提高领导人的安全系数上。当然,要提高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安全系数,大概花很多的钱也提高不了多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敞开在恐怖主义的枪口下,几乎就成了老百姓的命运。命该如此,也就还是得好好活。而且,还要尽量活得痛快。

当然,也有一个安慰。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恐怖主义袭击丧生的人数还是很少,它肯定少于许多其他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死亡,比如洪水、地震、火灾、车祸等等。但由于它的有意——一种甚至我们迄今都难于理解的恶意;还由于它的残忍——不分男女老少的持枪扫射等等,也就让我们触目惊心。然而,今天遇到恐怖主义袭击肯定还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甚至是一个很小概率事件,对于不太去公共场所,尤其是热闹地方的人来说,概率就更小了。这种概率估计还是会比陨石击中我们的概率为大,但一定比驾车人遭遇车祸的概率为小。我们不能因为这么小的悲剧概率就“恶化”我们的全部生活。

结论也就是正常地生活,不仅生活正常,心态也正常。如果我们有所防范了,但还是碰到了恐怖袭击,那就使用我们的一切抗衡和逃生技能吧,但如果还是无法逃脱,大概也就只能“视死如归”了。而我们平时还是是要坦然地生活,不预先为可能发生的恐袭事件支付恐惧和烦恼,虽然也还是保持一定的小心,以及拥有万一遇到此类事件的必要训练或知识。

也只能这样了。虽然这整个境遇后面还是有颇让人伤感的地方:不仅因为人类还是如此相互残杀;还因为平头百姓其实影响不到多少恐怖主义的根源,但却要承受恐怖主义的主要后果。

进入 何怀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恐怖主义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71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