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锋:体制缝隙与“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

——基于“行动”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路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17 次 更新时间:2016-02-13 23:40

进入专题: 新闻专业主义   国家与社会   实践社会学  

袁光锋  

【摘要】转型时期中国特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媒体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的场域,它带来了新闻专业主义运作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基于实践社会学的研究取向,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应该植根于中国本土的经验,建构一种动态的关于媒体从业者“行动”的研究视角。这一研究视角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放在政治权力、商业权力、公众群体与媒介组织之间的复杂博弈中进行观察,致力于探讨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是如何在外部权力与媒体内部因素的互动中进行运作的,最终形成一种协商型的新闻专业主义。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国家与社会;实践社会学;协商型新闻专业主义

【作者简介】袁光锋(1985—),男,安徽宿州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传播、政治社会学。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所实行的媒介体制以及对媒介控制方式的转变于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话语建构和职业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1]。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媒体进行了产业化的改革,国家转变了对媒体的控制方式,商业力量也通过各种手段对媒体施加影响,中国媒体所具有的“双重属性”特征带来了媒体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混乱和危机。另外,尽管执政党依然拥有控制媒体的权力,但经过三十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和媒介体制改革,媒体拥有了部分的独立空间,与政党新闻不同的专业主义新闻范式逐渐形成,为媒体进行专业主义的身份建构提供了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学界和业界期望能够建立一种专业主义的新闻规范模式,并以之作为媒体在转型时期的复杂权力格局下建构自身职业身份的基础。

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理念诞生于西方20世纪初期。它既是政治权力对媒体进行规训的权力话语,也是业界回应政治和商业权力而界定的关于独立性和公正性的职业伦理。这种职业伦理是进行职业控制的一种方式,以便为公众提供更为复杂和直接的服务。它有助于建立职业成员的道德共同体。在这种话语体系中,新闻媒体被认为其职责是追求事实的真相,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新闻界应该成为一个自由的独立领域,反抗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对新闻媒体的渗透。学者陆晔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专业主义”的概念除了具有专业技能、行业规范和评判标准这些职业特征之外,它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2]。

新闻专业主义虽然有多重维度,但西方学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媒介组织的权力话语,这种权力话语是新闻从业者进行自律的规范,也是媒介组织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有距离控制”的手段。这一权力话语是由媒介组织的领导与新闻从业者共同塑造的 [3] 。但在中国的语境中,新闻专业主义多被视为一种反抗政治和经济控制的权力话语。学界和业界希望依靠专业主义的话语体系建构媒体的职业身份,形成能够独立于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之外的独立职业领域,媒体能够拥有一种可以与政治和商业权力进行博弈的力量。基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这一想象,国内学术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静态的、结构性的分析。这一研究路径的特征在于,研究者往往是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出发,来静态地判断某一媒体甚至是具体的新闻报道是否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内涵,具有文本研究和制度分析的取向。

这一路径当然也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者往往秉持一种理想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并寄希望于媒体从业者对这一职业理念的实践,但这种静态的研究方式容易走向“现实主义”(即将新闻专业主义理解为一种职业技能,能够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而获得)和“乌托邦主义”(即认为没有媒介体制的变革就不会有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却忽视了对新闻从业者“行动”本身的分析。这种静态的、结构性的分析符合西方社会的发展特点。在西方社会中,市场经济的个人自主平等选择原则,民主政体的公民自由和人权原则,以及新闻业专业人格的独立与自主原则,这三者之间具有逻辑的一致性[2]。并且西方“国家与社会”之间具有清晰的领域划分,各种权力的运作都具有稳定性和制度化。媒体从业者的行动也比较规范化和常规化,缺乏“行动的意外”。西方社会和媒体的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制度——结构的分析视角,偏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职业社会学以及媒介组织自身的角度,将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职业教育、培训、职业进入控制、职业伦理建构等方式;二是探讨政治、商业对媒介组织专业主义的影响。

但当这种研究方法被运用到对中国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的分析中时,往往会显得有些简单化,也不能回答一些中国媒体所进行的本土化的专业主义实践问题,因为中国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具有深刻的动态性、权宜性和情境性,专业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活生生的新闻实践活动[2]。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国内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应当遵循实践社会学的研究取向,将研究的目光放在媒体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行动”上。


二、理论来源与方法论取向

对媒体从业者“行动”的考察既有理论的基础,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取向。其理论基础为社会学中关于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方法论则是实践社会学。对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探讨,主要有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强调结构决定个体,社会秩序以强制的威力型塑、规定着个人;而韦伯、戈夫曼等诠释社会学则强调有意义的行动构建、维持和改变着社会世界[4]。吉登斯对上述两种倾向进行了批判,而提出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西方社会学史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他所说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它又是人们的行动得以可能的桥梁和中介。而规则主要指行动者在行动时所依赖的各种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有意义的符号[5]。结构化理论试图说明行动和结构的二重性的辩证互动,其核心是社会实践,是一种能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将权力的概念泛化到行动者的能动性的一面,强调被支配者也有权力的使用方式。

规则可分为建构性的规则和管制性的规则,前者是某一活动得以成立或进行的条件,后者是对活动的某种约束性因素。各种规则是人进行自我监控和监控他者所依据的知识。人具有“反思性监控”的能力,监控受到两个层次的意识的影响,一层是“话语意识”,它包括为其所作所为提供理由或解释的能力;另一层是实践意识,即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行动或解释他人行为时无意识中使用的知识。行动者必须使用其库存知识和话语能力以监控自己的行为,制度与行动者互不可缺,因为制度是行动者建构出来的实践[6]。社会学中关于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论述,尤其是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我们重要的理论来源。从这一视角出发,新闻专业主义可以被理解为既是建构性又是管制性的规则,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反思性监控”的“话语意识”。但新闻从业者也有自己的“实践意识”,这种“实践意识”包括各种为非正式行动进行解释的“地方知识”,在这些地方知识上,中国和西方具有重要的差异。中国媒体从业者在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时,一般会使用自己灵活的实践策略与打政治擦边球的职业行动,实现对制度约束性的超越。

对于“行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实现社会学研究中微观与宏观之间的链接,通过对“个体行动”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窥视出社会结构的特征、权力的运作、相互间的互动与博弈等。虽然西方社会学中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关系的理论为我们所提出的研究取向提供了理论的来源和合法性的论证,但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方式受制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因此,对于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分析也可以采取多元的方法,比如历史分析、结构分析、目的行为分析等,这取决于不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西方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后,随着民主政体的确立、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资本主义主导价值观念的确立,“弱国家—强社会”模式逐渐形成。在这一模式下,西方社会拥有自己的霸权的、对社会普适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能够形成一种基于个人自由的社会凝聚力和稳定的政治社会结构。因此尽管西方媒体有托管模式、商业模式、政治模式等不同的体制,但相对而言,他们拥有比较固化的价值理念,各种权力之间的博弈也会依据比较完善的规则,在完善和稳定的社会结构下,个体行动一般遵循各种规则而缺少“意外的后果”。因此西方国家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比较固化的新闻职业理念。媒体从业者专业主义的行为也会遵循着固定的逻辑,新闻生产具有规律性。基于西方的这种宏观背景,对于新闻专业主义、职业认同等问题的研究,可以遵循着静态的研究路径,并且这种静态研究路径一般是遵循社会结构对个体行动塑造的路径,相对而言,研究个体行动的“意外”对社会结构推进的成果则非常少。

自1980年代开始,“现代化”、“经济发展”等开始成为主导性政治话语,中国进入了经济现代化的转型进程中。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特殊的逻辑和机制:一是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二是权力连续性背景下所形成的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三是主导性意识形态连续性背景下的“非正式运作” [7][8] 。这些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塑造了中国特殊的“后总体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即国家权力正在逐步收缩,但对社会依然有着强大的控制能力,社会空间逐渐扩张,但依然具有很强的体制依附性。“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处于复杂的博弈和变迁中,政治、商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各方都遵循着自己的权力逻辑,互相博弈。这种关系模式并没有固定化,而是处于一种激烈的动态建构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多变,各种权力的互相博弈和积极扩张,主导价值的逐渐衰落,具有相对普适性的价值观念还没有确定起来,导致中国社会缺乏一种霸权文化 [9] ,国家与社会之间处于整合与零散化的矛盾之中。

另一方面从制度内部的矛盾来看,转型时期的中国虽然在统治形态上仍然是威权主义模式,但是其行政体系并非如社会转型之前那样浑然一体,而是具有内部分裂性,即由于各级政府机构的权力范围和利益出发点不同,整个行政系统中存在很多相互冲突和“裂痕”。这些包括上下级矛盾、条条矛盾、块块矛盾以及条块矛盾等。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部矛盾使得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权力关系较西方要复杂得多,并没有形成西方那样完善的正式规则,相反,非正式规则往往在一些权力运作中居于主要地位,制度可以以介于正式运作与非正式运作之间的“变通”方式进行 [10] 。也就是说,相对于西方反思性监控对“话语意识”的依赖而言,中国对自我的反思性监控更多是依据“实践意识”。

基于中国特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行动场域”,我们需要一种与西方结构化理论研究不同的方法论,即实践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它由社会学家孙立平倡导。“面对实践的社会学所强调的是,要面对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并将此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0] 这种实践的社会学“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社会事实的常态,是处于实践的状态中”,这种研究方法尤其注重深度个案研究,深入到现象的过程中去,发现那些起作用的隐秘逻辑。相对于传统社会学对社会结构分析的重视,实践社会学更注重对事件的过程进行分析,将事件过程看做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其中探究各种权力运作的方式。“面对实践形态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则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社会事实的常态,是处于实践的状态中。” [7]

孙立平将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研究概括为四个环节,即过程、机制、技术和逻辑。这是实践社会学这一研究路径的主要内涵。实践社会学不同于在社会学界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结构分析,它是基于中国本土化的研究经验而提出的研究路径,这一路径关注日常生活的实践状态和实践逻辑,它面向的是日常的“实践”,通过对个体行动的分析进而编织权力运作的叙事。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性

新闻专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就是媒体如何与政府、与商业和社会进行互动和博弈的过程,只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力量关系的变化与制约中,才能真正理解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意义和本质。尤其是对我们的新闻专业主义而言,各种权力的渗透更为明显。因此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能够从中折射出国内的新闻传播生态。在各种强势权力都在试图对新闻媒体产生影响的时候,新闻专业主义便在权力夹缝中艰难生存。但由于各种非正式因素的运作,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精神便不是体现在静态的制度结构、传播结构的分析中,在其最深层的意义上看,也不是存在于学者的学术话语中,而是存在于媒体从业者的实践中。这要求我们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必须将从业者的行动和观念放在具体事件和具体情境中,通过对于情境中的媒体从业者专业主义实践活动的理解,才能够真正理解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存在状态。

实践社会学的研究取向首先将“个体行动”植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情境中,认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态塑造了媒体的行动逻辑。中国产业化改革所形成的媒介体制导致媒体在受到国家监管的同时,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商业利润而不得不依附于商业的逻辑,由此而受到作为广告商的商业组织的控制。此外,商业利润还与发行量、收视率有关,媒体必须争取最大化的受众资源,种种权力关系塑造了媒体的传播格局,即受到政治、商业、公众群体、专业主义的话语等多重权力的影响和控制。媒体必须在其间进行复杂的权衡,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这种利益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有身份认同和自我想象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运作在各种权力的缝隙间艰难进行。这使得媒体的激进与保守并存,对权力的依附与零散的反抗同在,以“游击”和打擦边球的方式进行专业主义的非正式运作,即“边缘突破”的策略[2] 。媒体会根据具体社会情境进行权宜、妥协和变通,同时策略性地驾驭政治机会、巧妙运用“问题化”技术和话语策略,对外部控制进行突破或局部拓展,最终将议题公开化①。

媒体从业者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的“行动”就是处于多重权力的张力之中。这些权力可以分为国家的监管、商业组织的公关、公众群体以及私人的关系。相关的研究已经指出这些权力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阻碍性影响,但这些权力也会成为媒体建构专业主义的推动力量,比如有学者研究指出,在厦门PX项目中,由于房地产开发商与石化的矛盾给了媒体建构专业主义的运作空间,而在成都反PX议题中,大型国有垄断企业中石油公司和地方政府共同持股的彭州石化项目中,就看不到这样内在冲突的力量。尽管成都市民极力模仿厦门民众的行动模式,但地方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之间已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在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反建案例中,则可以看到当事件涉及到媒体从业者个人利益时,新闻专业主义的运作特征②。国家监管既有可能阻碍媒体专业主义的实践,但同时也是媒体专业主义运作的制度保证。因此这些权力中的任何一种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来说都是复杂的,更不用说它们之间还具有对抗、结盟等各种关系。权力关系的复杂性是媒体专业主义实践的运作空间,导致媒体身份认同中的张力,媒体从业者具有一种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在多重权力的挤压和控制下,媒体形成了一种碎片化的新闻专业主义[2] 。

另外,由于中国的特殊媒介体制,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媒体从业者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要学会规避风险,通过各种策略性的行动将新闻报道出来。各种规避风险的策略往往是以非正式的方式在体制的缝隙中运作,比如胡展奋所说的“政治也是可以消费的”,上官智军与警察局官员的“捉迷藏”(第九、十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各种打擦边球策略,对职业共同体的建构,新闻圈内的互相扶持、借助于网络先将议题公开化等③,上述所有的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事件”构成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事实”。这些“实践”与西方有着许多重要的差异,要求我们对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必须直面新闻从业者的“实践事实”。

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实践社会学主张“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过程一事件分析”研究策略的最基本之点,是力图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并将过程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解释变项或解释源泉。同时,“过程一事件分析”也涉及到对社会事实的一种截然不同的假设,即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它擅长揭示日常生活的“隐秘”,强调一种动态的叙事风格。在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中国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要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视为一个事件,这个过程是由许多更小的事件构成的。然后,通过对这个事件性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来揭示“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这样一件事中那些更为微妙的逻辑和机制。它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这一事件视为动态的和历时性的,而非静态的。它关注在这一事件中,个体是如何行动的?是如何与政治权力、商业权力、公众等互动的?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行动和“地方知识”在权力的缝隙中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的?有着什么样的隐秘逻辑?为什么在某些新闻事件中媒体能够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运作,而在其他时间和空间的这种事件中却不得不遵循政治或者商业的逻辑?他们在实践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他们又是如何解答这种“困惑”的?从实践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出发,我们才能够深刻理解这些问题。


四、结语:协商型的新闻专业主义

此前的研究一般认为,政治和商业是制约新闻专业主义运作的主要力量,这一判断有其合理性,但却忽视了在中国的语境下,这两种力量也可以在某些案例中成为推动专业主义运作的动力,比如高级别媒体代表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除了这两种力量之外,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群体也会通过私人关系、议题设置等方式影响媒体的专业主义运作。在各种权力场中,媒体专业主义处于最为微弱的一极,在政治和商业的夹缝中生存。这导致了媒体在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的时候一般需要不断地与各种权力进行协商,在强势权力的分裂的空间中,通过与一些权力进行结盟,才能够进行专业主义的运作。比如在厦门PX项目中,商业组织、专家群体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裂,才为媒体提供了与这些强势权力进行协商、联合的空间,最终推动了专业主义的运作。而在漳州以及彭州石化项目中,由于两地缺乏这些商业组织和专家群体,媒体在与政府权力协商中处于完全弱势的一方,因此必须依靠媒体从业者的策略行动,不断地与不同的权力进行博弈、结盟、妥协等,才能够形成专业主义的运作空间,我们可以将这种特征的专业主义称之为“协商型”新闻专业主义。

“协商型”新闻专业主义没有形成西方意义上的自治空间、独立运作空间,它必须在与各种权力的互动、博弈中寻求实践专业主义的突破口,比如精英群体的分裂、媒介组织内部的分裂、政府利益的分裂等等,“媒体以及新闻业在表达和实践专业主义的时候经常要与社会脉络中的各种权力进行协商” [11] 。这种“协商”是动态的过程,在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事件中,都可能会有不同的专业主义实践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国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遵循一种动态的实践社会学的研究取向,面向新闻从业者的实践本身。这一动态的研究视角不同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结构主义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忽视了国家与社会在总体上“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背后所具有的流动性,即社会力量在以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方式对国家权力进行认同或者反抗。从微观上讲,它关注对呈现出来的文本进行分析,但却忽视了文本背后的媒体实践过程,以及实践过程中正式因素与非正式因素的运作逻辑。我们认为从实践社会学的动态研究视角出发,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放在具体的从业者“实践”过程中,探讨媒体从业者在多重权力的夹缝中的专业主义实践逻辑,能够加深我们对中国本土专业主义运作的理解。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学界论述媒体从业者职业身份的话语体系,它更是媒体的“实践”,作为一种媒体反抗其他权力控制的权力,新闻专业主义也是在媒体的实践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由此我们能够阐释转型时期媒体专业主义运作的许多特殊形态,既不会因产业化改革对媒体专业主义的推动作用抱有过高的期待,因为我们在案例中发现专业主义如何在多重权力的博弈中努力获得生存的空间;也不会对媒体的专业主义状况过于悲观,因为我们也在各种案例中同样可以发现媒体是如何在权力缝隙中进行本土化“实践”的,在努力扩大生存的空间。


【注释】

①夏倩芳、黄月琴:《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未刊稿。

②相关案例参阅尹瑛:《传播与行动:冲突性环境事件中的公众参与》,武汉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③来自笔者对南京、北京、武汉等城市媒体记者的访谈,访谈时间为2011年3月20日———2011年3月24日,访谈的主题为:在当前的媒介体制下,新闻从业者如何进行专业主义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Davis,H.,P. Hammond, L.Nizamova.1998.Changing identities and practices in post-soviet journalism: The case of Ta-tarstan[J].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8,(13).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71).

[3] Aldridge, M., J. Evetts.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sm:The case of journalism[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Issue No.4,December 2003.

[4]付铁钰.理解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中的行动概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01第11卷第5期

[5]张云鹏.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5,(4).

[6]金小红.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建构主义思潮[J].江汉论坛,2007,(12).

[7]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8]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J].浙江学刊,2002,(3).

[9]林芬,赵鼎新.霸权文化缺失下的中国新闻和社会运动[J].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5).

[10]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J].江海学刊,2002,(3).

[11]童静蓉.中国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话语[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1). 


    进入专题: 新闻专业主义   国家与社会   实践社会学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理论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707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