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九岁那年起,我开始了自己迄今尚未中断的读书生涯,也开始了自己生命中第一段集中读书期。因为父亲的部队里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书不多,但却差不多汇集了从1949年后到文革前出版的几乎全部“红色经典”。像“三红一创” 、《平原枪声》、《烈火金钢》、《林海雪原》、《风雷》、《阳光灿烂照天山》、《茫茫的草原》(三部曲)、《苦菜花》等等,我都是在那个时候一本接一本地读完的。当然,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苏联“红色经典”。
然后,文革来了。九岁到十一岁的我,基本上处于红海洋或红火焰的边缘。这个位置,既能近距离观察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虔诚和狂热,又能逍遥自在地置身事外,真是一生中最没心没肺的快乐时光。因为那时的我们虽然名义上没有中断学业,但却基本没有什么课好上。每天背着书包来,又背着书包去,所有的课本都已被宣判为“封资修”,我们要做的就是“复课闹革命”。其实,只是闹“革命”而已,并不复课,这种日子让当时的我真开心!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告别自己从来没喜欢过的数理化了,终于可以有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书了,可惜那时想看的书不多,能被我找到又想看的书就更少。记得有一回借到一套《石头记》(即《红楼梦》),刚看到一些让一个懵懂少年脸红耳热的段落,就立马被父亲没收了去,并严厉地训斥了我。这之后我就只好从父亲的书架上找出了《孙子今译》(郭化若注)和《林彪元帅军事论文选》来读,父亲绷紧的面孔才稍许松弛下来。
后来,我认识了一位比我整大六岁的一位李姓大哥。此人喜欢古诗词,且写一笔好字。他狂热地喜欢宋诗,而不是宋词。他认为宋诗大多悲抑沉雄,这当然与宋朝国运衰微有关。靖康耻,臣子恨,极大地刺激了文人士大夫的神经和情怀,也就确立了宋诗在中国古代诗史上卓尔不群的地位。天下兴亡,文人何能?唯有长歌当哭!在这位大哥的悲声吟咏中,我被深深地感染。我想,时至今日,我对宋诗的喜好,超过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原因盖缘于此。而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自我期许,大概也是确立于这个年纪。
再后来,我随父亲部队调防到了内蒙的乌兰浩特,又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就读的那所中学里,我与另一位陈姓同学,干了平生第一回偷窃的勾当:到学校封存大量图书的教室里去偷书。尽管当时紧张得要死,但决无半点做坏事的感觉,反倒觉得自己像个从天庭上偷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那一次我分到的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朗费罗的《伊凡吉琳》,惠特曼的《草叶集》,鲁迅的《杂文选》和何其芳的《诗歌欣赏》等书。除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完全读不下去外,我狂热地读完了其他所有的书,而且不止一遍地读,这是我人生第二个集中读书期。这一年我十四岁,这个年龄读不懂托尔斯泰。这个年龄离我喜欢上《战争与和平》,还要等上整整八年。
这中间我先当了铁路工人,又干了一段见习气象预报员,混迹于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之间近三年后,我如愿参了军,在部队放起了电影。那时的我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就这样在黄土高原的荒山秃岭间悄悄来临了。那时的我当然年轻气盛,甚至自命不凡。依旧喜欢书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在中国,这是读书人的通病,也是读书人的软肋。许多读书人一生命运坎坷,多与此种后天养成的毛病有关。我亦如此。这样的心性在社会上包括在军营里,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结果我由于“脱离群众”而经受惩罚:被发配到贺兰山下去当兵,干上了维护飞机的行当:机械员。
命运是公平的。它在让我为自己的轻狂受罚时,又给予我另外一份特别的恩惠――对我来说,这远比任何责罚都更让我终生受用并铭感于心:在我即将离开电影队的前几天,如有神助:有幸遇到了对我一生影响最深远的一个人,一位老师,不,应该说是导师:解。
解只用一个晚上就彻底颠覆了我在初始人生的十九年里构筑起来的精神世界。他是一位哲学研究者,但却精通物理和化学,而他的过人之处,则是从独特角度对马列主义的解读。直到今天,我仍认为在他所涉及的方向上,无人能过之。整整九年的时间,他教会我怎样分析、怀疑和判断,这差不多是一个人从本科生到博士后需要用去的时间。而对我来说,他给予我的最可珍贵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方式。
为了能跟上解,在这九年时间里,我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方向并不明确,但数量却十分严苛的读书目标:每年读100本书。让我今天感到吃惊和庆幸的是:我居然坚持下来了。而能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所在的部队,有一个藏有几万册书籍的图书馆,里面差不多收藏了文革前出版的(甚至有一定数量的解放前出版的)各类中外名著,这些藏书对我诱惑力太大。这种在我的同代人中得天独厚的幸运,让我觉得如果不充分利用它,那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这是我个人阅读史的第三阶段,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型期和定位期。如此集中阅读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当八十年代初期,我的同代人开始如饥似渴地恶补那些“重放的鲜花”――拼命去阅读那些再版重印的十九世纪前的中外名著时,我已把自己的视线投向那些新近迻译进来的二十世纪新经典上面了,这使我在知识和思维两个层面上都一直保持住了年轻而不至于老化。
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
我每个月都会买书。买回的新书,一般不会马上上架,而是把它们放置案头,先翻一遍。对每本书,都有了大概印象,再把打算细读或精读的留下来,其它的书才分门别类码到书架上。细读的书我会放在床头,细读一遍。如需精读,则会在细读过后,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凡需细读精读的书,我必定会做笔记或卡片。但我几乎从不做摘记。因为书是自己的,所以书中要点只需在书上划道或做批注就够了。我的读书笔记和卡片,只记自己的随感随想。这些东西将构成我自己著作的论点和要素。
当然,如果有必要,我也会干比搞摘记更“傻”的事:由于喜欢俄罗斯作家柯罗连科的《盲音乐家》,我曾把它整本书都抄了下来。我还整本抄录过泰戈尔的《飞鸟集》和《新月集》。最让我今天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还几乎整本抄下了丹纳的《艺术哲学》。
我读书没什么固定的时间,但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是如厕时和入睡前。这似乎有些把雅事变成了糗事,不过据我所知,与我有同好的读书人不在少数。
对书和阅读,有两个朋友说过的两句话,可以说影响了我大半生,一句是“不动笔就不读书”,意思是读书一定要做笔记;另一句是“爱书,但别惜书。”我的理解是,书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当宝贝收藏的,要让书为你所用,而不是你被书所用。所以,在你读过的书上毫不顾惜地批注勾划,是让你的阅读定格的好办法。过分地爱惜,就会使你的阅读在历经岁月之后,留不下一星半点当时的感悟和痕迹。
阅读范围、兴趣和阅读量:
我从不在阅读范围上给自己画地为牢,除了过分专业的技术教科书,我几乎什么在手边能抓到的书都会读,包括“气象手册”和“电工手册”。但我偏爱社科类书籍,这肯定与我在中学时没打好数理化底子有关。
我尤喜欢读的书分别是哲学、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历史以及人物传记。近年来集中恶补经济特别是金融类书,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我给自己订的目标是,每天读100页经济类书或文章。一千多万字读毕,自觉受益匪浅。这种突击阅读虽然有临时抱佛脚,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之嫌,但结果是当此番美国金融海啸大潮袭来时,自己可以比较清醒的冷眼旁观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不是藏书家,但我个人拥有的书籍大约近三万册。就我所知,比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的钱文忠:少,比南京巿的藏书状元作家叶兆言:多。
现代人,两个字:浮躁。多欲,多事,多应酬,本人亦难免俗。相应的,读书量已大大减少,掐指算来,每年只能读二、三十本书了,明显地今不如昔。
喜欢的作者和书:
哲学家我喜欢叔本华,维特根斯和海德格尔;军事思想家我喜欢孙武、约米尼、杜黑、富勒和沃登(《空中战役》一书作者,五环打击理论的提出者);文学家我喜欢的太多,列出名来,恐怕要覆盖十分之一人类文学史,但主要的作家有屈原、曹雪芹、鲁迅、博尔赫斯、纳博科夫、乔伊斯、卡尔维诺、约瑟夫﹒海勒。还有,我不会因为《福尔摩斯探案集》是通俗小说而鄙薄柯南道尔,相反,早些年每当休假时,我只会找侦探推理小说来读,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系列到《希腊棺材之谜》,我统统爱不释手,并决不为知道结果提前翻看结尾,反而会另找一张白纸,在上面独自分析案情。诗人我喜欢的是艾略特和艾利蒂斯;戏剧家我喜欢尤金•奥尼尔和皮兰德娄。对了,还有斯特林堡和贝克特;而历史学家我喜欢芭芭拉的《八月炮火》和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
现在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按人口比例来说),但我身边依然不能算少,我想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故。他们的读书故事我一时想不起来,但我清楚地记得我的朋友中不止一个人在年轻时有过为了喜欢并占有一本书,干过跟我一样的“傻事”:不惜把从别人那儿借来的书从头到尾抄一遍。
我读过两遍的书很多。但读过三遍、五遍的以上的书不多,如《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老人与海》(海明威)《这儿的黎明静悄悄》(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拿破仑传》(叶﹒维﹒塔尔列)。
现在,我的阅读范围大大地缩小,除了消遣性阅读以外,主要读两类书:经济(金融)、军事。下一段恐怕还是主要读这两类书。我很想能用上面那些外国作家的母语直接阅读他们的原著,但此生恐怕永不可能了,遗憾!
推荐10本书给军人看:
作为现代军人,虽然不一定要人人博览群书,但如下10本书,我以为还是应该读的:
一、《孙子兵法》,理由:东方兵家之祖,中外兵学之首;
二、毛泽东三篇《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十大军事原则》,理由: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精华,地道的中国式军事思维;
三、《大战略》(约翰•柯林斯著),理由:几乎涵盖并介绍了全部西方战略思想和部分东方战略思想的战略学著作;
四、《空中战役》(沃登著),理由:美国军队中不多见的有独特创造性见解的军事理论,是打开理解美式现代战争之门的钥匙;
五、《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塞缪尔•亨廷顿著),理由: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变局中军队的作用有充分论证的经典性描述;
六、《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理由:读它可以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弊端有举一反三的认知;
七、《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主编),理由:对中国晚清为什么落后并挨打进行了制度层面的解读和判断;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富勒著),理由: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部能透过战史总结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的军史专著,此非军事思想大家而不能为也;
九、李零两篇《兵以诈立》、《丧家犬》,理由:这是当代中国活着的大师写出的透彻认识中国文化两大脉系——儒学和兵学的力透纸背之作;
十、《金门战役检讨》(刘亚洲著),理由:既激情又理性,既写史又论理,既回顾又展望的警世之作,且富针对性和现实感。
评论(0)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