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庆平: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审视和重视生态危机隐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42 次 更新时间:2015-07-23 16:37

进入专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社会稳定   生态危机  

岳庆平 (进入专栏)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无庸置疑,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但也无庸讳言,科学发展观的某些方面,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某些地区也明显存在长期停留在口头笔头、而实际上贯彻落实非常不力,以及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欠账太多而积重难返的问题。这使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的隐患,长远而言必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目前亟需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全面审视和空前重视生态危机隐患。

生态危机总体说具有全球的性质,诚如有人指出:第一,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任何局部破坏,都会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而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第二,任何个人的生存都必然依赖于"类"的生存,如果失去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生存下去;第三,解决目前困境的出路也只能是全人类统一行动,任何局部的个人、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这一全局性的问题。

生态危机具体说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全球共同的生态危机和我国特有的生态危机。从全球共同的生态危机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非常紧迫但又非常棘手的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的极端气候现象使某些人感到重大灾难即将临近。2007年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前所未有地高调警告:"世界正处于重大灾难的边缘!""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一些沿海城市,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灾难可能不会在100年后发生,或者说它很可能会在10年后发生。我们不知道,但是一旦发生,它可能是突然间发生,几乎是一觉醒来,这些城市就不见了"。2008年初,英国学者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惊人地宣称:人类只剩7年时间来拯救地球和人类自己,如果温室气体在这7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包括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饥荒、飓风在内的各种灾祸将席卷地球,使人类遭遇种种前所未遇的"末日式劫难"!这类关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言论或许有夸大的成分,所预计的具体时间究竟是7年还是70年,当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鉴于目前全球性生态恶化还未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所以人类还有拯救地球和自己的余地;但全球性生态恶化日益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人类在拯救地球和自己方面重视或努力不够,则全球性生态危机将会很快爆发也确实具有很大的必然性。有生态学家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生态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只有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探讨和解决生态整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谐共享与征服占有、整体合一与二元对立、生态发展观与唯发展主义、人格完善动力与欲望满足动力、简朴生活与消费主义、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绿色科技与科技至上等问题,进而普及正确的生态意识,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化和生存发展模式,才可能逐渐缓解直至从根本上消除全球性生态危机。如前所述,全球共同的生态危机需要全人类统一行动,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一方面无疑需要承担好应承担的那份责任,另一方面也只限于承担起应承担的那份责任。

从我国特有的生态危机看,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上看,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2/3是在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目前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2/3的草原沙化,近乎100%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破坏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和农民健康威胁,已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全国有7亿人经常饮用不洁净的水,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有些江河沿线的污水导致癌症、流产和发育不良的高发生率;全国一半以上城市空气不达标,全国4亿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500万人因此患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世界银行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有16个;全国各种名目的开发区造成大批良田被废渣、废石、废土毁掉,开发区面积早已超过我们祖祖辈辈建成的中国全部城镇用地面积的总和;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对我国海域总体污染作出了"形势依然严峻"的判断,其中近岸约25%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此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天然湿地大量消失、生态系统全面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外来物种入侵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国家生态安全。我国生态环境已进入高危状态和事故高发期,近年来生态环境突发事故相继发生,有的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冲突,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也有人提出,我国2005年至2007年的绿色GDP一直不能公布,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承受力极限。我非常赞同并极力强调这样的观点: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加以化解,而重大生态危机一旦发生,将可能成为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

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隐患的形势,除了深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的多种影响外,也与目前某些人过分追逐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和短期效益,不"以社会为己任",不对国家、人民和历史认真负责的所作所为有关。例如,有的干部素质低,只惟上,只惟官,不惟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某些企业负责人忽视环保责任而违规建设、违法排污。某些地方官员奉行地方保护主义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热衷于以廉价土地招商引资上传统工业项目,不想也不能摆脱高额资金投入、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他们"只求眼前风平浪静,不管后世洪水滔天",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政绩的"漂亮数据"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后代利益为代价。特别是有时在破坏生态环境时官官相护、官商勾结,对中央精神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平时说的都是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实际做的多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并成为某些官员心照不宣、心领神会的潜规则。有的院士、经济学者或政策研究者可谓"小系统专业"而"大系统破碎"。他们缺乏天赋灵性、全局高度、思想深度、学术厚度和自然价值观,缺乏使经济服从于人类和环境的终极目标,甚至不惜依附于权力、利益和背离学术准则而行使话语权力,片面强调经济至上和科技万能,不愿承担道德责任和人文关怀,相对忽视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根本无视人们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上潜藏着产生"集体非理性"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有可能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同归于尽。却经常自视甚高、口若悬河,到处发表所谓"高见"。这对中国转化为高能耗高污染+低端制造业的出口大国,以及某些缺乏战略眼光和经不起历史检验的重要决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人文学者或学术研究者过于孤傲清高,明哲保身,丝毫不惧在政治参与方面的永远沉默和完全失语,刻意回避社会现实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视而不见生态环境的空前恶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他们莫论"兼济天下",只求"独善其身",唯学术是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所从事的专业与社会现实相关,也始终钻在象牙塔里满足于衣食无忧,专心研究那些纯书本的学术问题。有的风派人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人云亦云,八面玲珑,投机钻营。他们对上唯唯诺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一切以领导意志和指示为转移;对下慷慨激昂、空喊口号、大唱高调,实际置广大群众利益和生态危机隐忧于不顾……如果按照上述分析,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隐患的形势,我们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约或改变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恐怕将很难扭转。

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隐患的形势,还与人类本性中的自利和短见有关。如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如果完全受理智支配,就可通过对自己欲望和行为的约束来调节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对自然的破坏就会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但实际上人类的理智是有限度的,它并不能完全支配自己的行为。人类的行为相当一部分是受无意识支配的,享受的欲望成为不可遏止的社会动力。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人类的自利与短见非常明显,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甚至几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奢侈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放弃奢侈的生活方式,才能遏止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但人们又不愿过简朴、自然的生活,不愿放弃小汽车、电冰箱、空调机和高楼大厦。人们也往往只考虑自己一代的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在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以及在理解人类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虽然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但人们仍然不肯牺牲片面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肯牺牲奢侈的物质生活追求,不愿采取根本性的应对措施。人们总是想,我这一代还不会出大问题,还能过得去,生态环境问题还是留给下一代解决吧。于是,人们继续开足马力破坏生态环境,直至有一天生态环境彻底崩溃,人类无法生存。如果按照这种理论,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隐患的形势,我们若不作最大努力克服人的一些自利和短见,恐怕更是很难扭转。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倾向是,人们对短期问题和眼前利益往往看得相对清楚也非常重视,而对长期问题和长远利益则往往看得相对模糊也明显重视不够。特别是现在我国不仅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说以前为了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短期问题和眼前利益、不得不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话,则现在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我们不应该再只重视短期问题和眼前利益、不应该再继续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了,不应该让人民群众在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喝不上干净的水,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而应该更加重视长期问题和长远利益。

据《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17期刊登的记者专稿,国家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相继出台后,重化工沿着中国漫长的海岸线高歌猛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重化工的巨大依赖已然形成,中国已经不可抗拒地进入了重化工时代:1.8万公里海岸线从北向南,"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在诸省市处处点火;一省之内也是你追我赶竞相上马重化工,不在乎合理只求拥有;一些土地制约、用水紧张、用电短缺、生态脆弱且不具备产业基础的沿海城市,甚至提前"出手",造成既定事实,"逼迫"国家政策"就范"。所以有人担心,目前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很多政策和举措,如果把握不好会使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回头路,会掩盖或抵消我们多年来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拯救的将是继续破坏生态环境、以GDP为主的传统的黑色经济,而不是走向以知识为支撑的、对传统的资源型生产要素进行替代或高效配置的新的绿色经济。

我们以相对长远的眼光看,如果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隐患的形势无法扭转,则毫无疑问,未来中国发展的"最短桶板"将是生态环境,未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将来自生态危机,未来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将会相当险恶。因此,我们当前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后代利益的高度,全面审视和空前重视生态危机隐患,在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前提下,整合各种力量,重视长远利益,加强战略研究,维护中央权威,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根本性应对方案和全方位防范措施,尽快落实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尽快扭转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存在发生重大生态危机隐患的形势,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进入 岳庆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社会稳定   生态危机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068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