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上继往开来、持续推进国家安全改革创新,需要不忘初心、一以贯之。新时代国家安全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成效显著,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起点,同时也开启了国家安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历史性地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安委首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改革创新、做大做强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版《国家安全法》全面框定国家安全制度,有效引领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为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护航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指引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大,吹响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并就未来五年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任务书”“施工图”,对此需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成就卓著的重要法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和“最大的政治”,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适值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十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就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部署,为新征程上继续深化国家安全改革创新指明方向。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历史进程中,国家安全领域的改革创新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大亮点,也将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时代国家安全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持续推进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国家安全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起点,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精神,有必要扼要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安全的改革创新历程,从而温故知新、续写新篇。
首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12日召开,全会通过了影响深远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划时代地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该《决定》进行说明时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强调“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由此揭示了国家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即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并且,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替换之前的“社会稳定”,新的表述与时俱进,更加科学、更为全面,国家安全也由此成为新时代的“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阐明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强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重大改革创新有助于以安全保发展、实现发展与安全并举,有助于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打通内政与外事,有助于打破部门利益羁绊、维护整体国家利益,有助于中国从容应对大国博弈、引领世界和平发展大潮,标志着国家安全工作进入了党中央强有力统筹、跨部门协调、从战略上主动运筹的新时代。
其次,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明确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提出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4年1月24日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国安委)由习近平任主席。中央国安委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中央国安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制度创新,因其设置于党的机构序列,体现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4月15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必须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强调中央国安委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而且对创新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国家安全法》从法律上全面框定新时代国家安全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在国家安全上的充分体现,也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作为引领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的“管总法”,《国家安全法》对国家安全制度作了一系列明文规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例如:第三条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第四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第五条,“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第六条,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全面评估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第四十四条,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实行“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第四十五条,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中央有关职能部门推进相关工作;第五十条,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组织专家和有关方面开展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推进国家安全的科学决策;第五十六条,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向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提交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四,十九届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强化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十九届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4月17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靠安全保障。习近平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不断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制度建设,习近平强调,一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中央国安委要发挥好统筹国家安全事务的作用,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驾驭风险、迎接挑战的本领;二要加强国家安全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国家安全部门和各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建设一支忠诚可靠的国家安全队伍。会议审议通过了《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加强对履行国家安全职责的督促检查,确保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规定》实施的推动下,全国地方党委国家安全系统开始全面建立,党领导的国家安全制度不断夯实。
第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命题,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第九部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对“完善国家安全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在中央国安委的坚强领导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力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纵深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此指出,党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党的二十大注重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并就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新征程上需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坚强保障,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保障和安全担当。
首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代会报告的历史上首次专章论述国家安全工作,充分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章的标题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既是对应党的二十大的主题,也是对标党的中心任务,更是对党的中心任务的有力保障。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彰显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相关论述不仅涵盖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五个统筹”,而且是对“五个统筹”的最新表述;不仅注重内外兼修,而且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要求,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其次,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一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体系是体制机制的总称。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主要指中央国安委;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五大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指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不仅包括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还涵盖法治、战略、政策、风险预警、应急管理等五个专门体系,以及若干个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针对外部势力的滥用制裁与对华遏压,坚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强调精准反制、有效维权;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体现统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治理,打好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总体战。二是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主要指强化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能力建设,标本兼治,重点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海外安全、国土安全等;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主要指预防和有效处置重大风险,坚决打击和挫败敌对势力的破坏捣乱活动,防风险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中心任务;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主要指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包括领导干部的统筹能力、公众的安全意识、常态化制度化的国家安全宣传,不断增强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与凝聚力。三是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列事项既有公共安全的重点难点,如事关人民安全的安全生产、抢险救灾,又有相应的制度建设,体现的是国家安全的“内功”“基本功”。四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法治与自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统一,需要科技赋能与改革创新,需要更好兼顾秩序与活力。
第三,二十届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二十届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5月30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会议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指出,中央国安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并不断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地方党委国家安全系统全国基本覆盖,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会议研判当前形势强调,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家安全战线既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会议展望未来指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要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创新理论引领,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会议对于重点任务强调,国家安全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五项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总的看,这次会议既充分肯定了国家安全制度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又面向未来细化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体现了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上的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备受瞩目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18日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上承并兼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和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两大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强调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决定》不仅专章论述国家安全,而且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的说明》(《说明》)一起,多处提到国家安全,彰显新征程上国家安全工作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
首先,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备受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备受冲击,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中心任务,其本身就是在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亦即实现长治久安,同样也是维护国家安全。《说明》中的相关论述充分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也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长治久安与发展一样,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
其次,《决定》充分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统筹发展和安全”直接源自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与鲜明标志,也是对之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稳定即安全)的关系”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传承与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呈现“五个注重”的特点,其中第四个注重即“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包括: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决定稿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提出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决定》不仅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单列一章,而且首次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从而明确了新征程上国家安全新的战略定位,即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党的中心任务行稳致远保驾护航。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重要基础”,可见国家安全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何等重要。从党的二十大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家安全的战略定位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提升。
第三,《决定》将国家安全工作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系之中意义重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涵盖“七个聚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与党建,亦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安全与党的建设,这一“5+2”的治国理政大战略也进一步彰显了新征程上国家安全地位持续提升。“七个聚焦”中的第六个便是“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包括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表明,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内外兼修、重心在内;“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说明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将是名副其实的“大安全”,因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涉及的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而“第六个聚焦”落在“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上更是颇具深义,构建新安全格局源自《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不管是构建新安全格局,还是保障新发展格局,都是新征程上国家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必然要求。
四、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决定》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战略部署,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安全专章的标题,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家安全领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书”“施工图”,因为《决定》指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总体看,《决定》的第十三部分表述新、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
首先,明确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决定》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开拓进取、成就辉煌,彰显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因而别有意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原则的体现与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安全则是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的高标准和新要求,其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新质战斗力”,新征程上需要统筹主要基于“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和主要依托“新质战斗力”的高水平安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其次,在重点任务上开列四条,继承与创新并举。《决定》的第十三部分即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既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部分(国家安全)内外兼修四项内容的延续,又有新的发展。第50条“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包括: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其中“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源自二十大报告中的“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是对二十届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提出的“推进科技赋能”的新发展,二者都源自《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首次提到的“更加注重科技赋能”;第51条“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是对二十大报告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延续,包括: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其中“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是新的要求,体现了当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对人工智能安全加强监管的必要性紧迫性;第52条“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是对二十大报告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延续,其中新提到的有“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体现了新形势下创新人口管理制度的需要。
第三,继往开来、创新部署“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此乃构建“双治理”新安全格局的需要,彰显了新征程上国家安全的内外兼修和以外促内。《决定》第53条“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既是对二十大报告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替换和延续,又有新的重要发展。包括: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安全领域国际执法合作,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健全维护海洋权益机制。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其中“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安全领域国际执法合作,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是对二十大报告中“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的发展,表明当前我国面临的海外利益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开展国际执法合作更加重要,新的要求因此也更加细致。而“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则属于全新提法、意义重大。自2013年10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一方面中国的周边外交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中美战略博弈更趋激烈,中国的周边环境更趋敏感复杂,未来需要着眼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积极主动塑造总体稳定、相对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着力管控周边热点,坚决防止喧宾夺主,以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综上所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一以贯之、成就卓著,其中的国家安全改革创新一脉相承、不辱使命。展望新征程,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需要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战略部署,有的放矢、扬长补短,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实干担当、开拓创新,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