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系有一位姓郑的年轻教师,他的家乡在中部省份的一农村。2002年小郑从当地一所普通师范学院毕业,原本想要就此在县城度过余生,但一两年后,愈发感受到谋生之难,于是再次拾起书本奋力考研。2007年硕士毕业至今,凭依自己的努力终买了房子,买了车子,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他挺满足的感叹:知识也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按照功利化的“命运”定义,知识确然改变了郑老师的命运。知识让他跳出了农村,落脚到了大城市,至少从物质上说,相较以往,他变得富有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例作为“知识改变命运”的范本啊。
前些年,有一名叫做滕振国的河南农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以38岁的高龄考上研究生,但研究生毕业后的结果却是无比尴尬的。对比郑老师的经历,这似乎又是绝美的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反讽。
不予置否,我们的社会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滕振国”,但更多的还是如郑老师这样凭依知识,改变了自身命运的普通人。
知识改变命运,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它更多意味的是知识可以使得你内心指向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对生命有着不一样的认知。
但显然,无论是从言语含义的接纳度,还是流布时间的广度,最起码,它一直以来是作为极具物质诱惑性的口号激励着无数人刻苦念书,也确然使得相当数量的人从偏僻的山沟沟走了出来,在城市落根安家。毕竟,对于当下的镀金时代来说,改变物质的命运要比改善精神的命运现实得多。
近两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后的句号,逐渐的变为问号,越来越多的人发问:知识还能够改变命运吗? 实质上,语气的转变并不是虚无的怀疑,而是对社会结构的“反叛”:是鉴于权力对知识的倾轧,是鉴于阶层的日渐固化,是鉴于事业单位招聘的不正义。一旦将其脱离相应社会语境,不加限制的宣扬,只会陷入另一种可怖的极端。
在这样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嚷嚷着知识无用,怀揣着“创业梦”。尤其当高校精神庸俗的降格为“利益至上”,被剥离圣殿光环时;当青春的学子辛辛苦苦四年讶然发觉,自己梦寐的职位,却轻易被班上终日旷课的同学所占据,只因为他有一个领导父亲时,终悲观的慨叹:上大学还不如早去社会打拼。我耳边时常萦绕着这样的“嫩稚”的言议:人家好多老板高中,甚至初中都没毕业,不照样管理着一大帮出身985、211的学生。
可忽略的是,你现在和那位父亲是领导的同学还有着可比性,如果没有知识,你和他连比较的可能都没有。
可忽略的是,抛除特定的时代背景不提,那些老板虽然没有念过书,但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知识,他们在社会系统滚打磨练后的相关生活感触未必没有专家学者深刻。
我们只看到镁光灯下创业的成功者,却忽略了他们的背后还有着无数沦为“炮灰”的失败者。命运的改变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在学府念书汲取知识,无疑是最为保险稳妥的一种。
学历并不代表着知识,只代表着你在大学呆了四年。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单单保留一堆“死知识”,同样改变不了什么,如何将这些知识内化形成为自己的思维,并付诸实践,方能够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