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世界读书日,原本我不应做这个不合时宜的题目,总归看着有那么几分刺眼,有伤和谐,可是生活中的某些涉关读书的现象实在令人生气,不如趁此机会一吐为快。
我们的孩子自幼被教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其实是很扯淡的事情,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也没有颜如玉,这完全是穷酸文人聊以自慰的事情,如果一开始抱着这样的目的去读书,自然导致今后的行为实践功利无比。
记得陈丹青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就说过: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背后其实掩匿的是惟有做官高。确然,“唯有读书高”这句谚语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过程判断,与书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在这样的教导氛围下,读书早已异化为升官发财的工具。
如果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旧时代的陈酸口号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本身就极具力量性的口号激励了多少人努力读书,而忽略的是,知识只是有限的工具理性,而并不是价值理性,可我们一直将工具理性取代为价值理性,从而我们发现读书非但没有让人(至少相当部分的人)价值观念变得更崇高,反而是愈加会奴役别人。
纵往古今,尚多事实也确然证明,一些所谓的读书人在取得一定经济地位后,对社会底层的民众态度更加恶劣,所做的种种行为比我们言议中的“土豪”更加卑劣,对权势者的谄媚更加令人呕吐。
我们一直被暗示读书有多么多么的重要,不予置否,读书确实是很重要的,给你见识和经验,它使得你的生活精神有了无数种可能性的指向,可是,终归到底,读书只是私人的事情,可我们一直强调的重要性更多的是指代世俗层面的,在这样的态势下,我们的读书变成了一种攀比的工具,变成了一种内在的倾轧别人自尊的资源。“读书人”庸俗的降格为给人带来无限荣光的称号,不管是官员、企业家,也不管你读了几本书,在向别人介绍时,总要加上一个“读书人”。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多读了几本书,就自信心爆棚,对谁都一副看不起的样子,如果没有一官半职还好,倘若谋了一官半职,那就更厉害了,无处不炫耀自以为深刻得不得了的学识,而据我观察,那些喜好炫耀读书的人,其实学识不见得有多深刻,顶多通俗知晓一点哈耶克,弗洛伊德,然后就开始逢人夸颂,这个多么多么的了不得,思想多么多么的伟大,以此来抬升自己。
糊弄糊弄一般人尚好,若逢遇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免让人觉得好笑,关键是普通人对“读书人”总有一种崇拜情结,自满足了其虚荣心,而真正的知识分子又迫于其权势,加之知识分子本身的素养,通常不会予以点破,只好连连称是。这些人,正是余秋雨口中的“伪精英”,在这里称之为“伪读书者”更加合适,“伪读书者”喜好高谈阔论,读了几本薄书便自以为是,阻断与大地相接,严格划分与普通人的界限。而我们社会对读书者敬畏和尊重的氛围,给予这些“伪读书者”留出了辽阔的施展空间。
以上还属于依凭读书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权势的情况,若是还没能够依凭读书出人头地,那就更加糟糕了。我们的某些读书人心理就开始不平衡了,在城市遭遇暂时的知识与物质的严重失衡后,试图回归乡村寻觅自己的精神栖息地,讶然发现乡村早已不是心中的那个“世外桃源”,那里同样有着经济的攀比,同样有着乡人的窥伺,给予自己不了心理安慰,可是经济能力暂时又不行,于是就发出了“知识无力感”的矫情。
多读了几本书,没有什么了不起,炫耀自己的读书只能意味着你并没有将读书作为一个常态化的事情,读书也并不意味着比传媒,交际更加深刻,书只是一种信息媒介,信息媒介有很多种,只有形式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读书的实质是获取信息,而不在于读书本身。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运用书中的知识来认识并改变外在的世界,你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来帮助别人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这正是卢梭,伏尔泰等人的伟大之处。而你用读书来炫耀,这就只能证明本身读书量的匮乏。
这是知乎上的一段文字,我觉得写得真好:钱财也好,文学造诣也好,当你show off的时候就是show off,炫耀的是什么,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炫耀。只是人们通常都认为通古晓今和博览群书show一下是自己的资本,但钱或题主所言的一些范围就有点肤浅。但是那只是通常,其实我们自己明白,那又有什么不同呢,安安静静做自己喜欢,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不就好了,否则的话,也不过都是在取悦他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