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奇:以社会学的视角考量农村教育的困窘与出路

——《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评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23 次 更新时间:2015-06-18 11:06

进入专题: 农村教育   社会学  

高志奇  


由于城镇化进程提速,人口的大量外流,我国农村社会迅速走向瓦解,农村学校出现前所未有的衰败,空心村、空壳校随处可见,农村社会美景不再。那么农村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出困窘,浴火重生,已然成为教育界、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问题。由延安大学社会学教授胡俊生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一书,给人们观察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该书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空心村·空壳校·城镇化潮——西部农村教育的困境及农村教育城镇化探讨”、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城镇化探讨”的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共分6章、1个余论,25万余字。作者通过对陕北农村学校的实地调查,掌握了来自一线的真实素材,再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行研究,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主张。视野比较开阔,分析有理有据,既高屋建瓴,又深接地气,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总得来看,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宏阔的观察视野。目前,农村学校出现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几大困局,农村学校呈现整体性萧条。面对这一情势,教育界反映强烈,态度悲观,疑惑、焦虑 ,成为一种普遍情绪。人们往往把农村学校的迅速萎缩与农村撤点并校布局调整解读为一种因果关系,把农村学校衰落的“罪责”落到城镇化头上。本书作者则是把农村教育的种种变局置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观察和考量,认为,农村之所以撤点并校,是因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减少;农村学校学生的减少与城镇学校学生的增加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此消彼长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城镇化推动的结果。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土地城镇化—劳动力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三个阶段。“民工流”之后必然出现“学生流”,学生进城,让“留守儿童”与在城镇务工的父母团聚,消除“半城镇化”给儿童教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既顺乎民意,合乎人性,也为“人的城镇化”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说到底,是城镇化的提速,深刻地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城乡社会结构及人口分布格局。正如城市的迅速繁荣与农村的日渐衰落同时发生一样,农村学校的萎缩与城市学校的火爆同样属于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校随人走,学生进城,学校也进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可喜,不是可忧;是好事,不是坏事。因为,乡下孩子进城读书,分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比乡下学校更满意的教育,毕竟是许多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盼。目前的变化恰恰为这一愿望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才不至于为农村学校的暂时困难而惊慌失措。

第二,注重实地调查的研究风气。基于对农村教育问题的深切关切,同时出于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作者曾组织专门人员,设计7种调查问卷,分赴陕北两市十多个县区的几十所基层学校,对农村中学老师、学生、校长、学生家长及城区中学、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访谈,从而获得相对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就农村学校的撤并及农村中学进城办学等民众最为关心的几个突出问题展开面对面访谈,尽量倾听来自一线的利益相关方的真实感受与想法,从而增加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和说服力。应该说,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陕北农村教育,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受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居住状况诸条件的限制,陕北农村学校长期分散办学,教育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形成明显差距。乡下孩子渴望进城就读,但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却又遇到不少实际困难。“好上学”与“上好学“、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让众多家长心里纠结。事实上,关于农村教育的一系列纷争,基本上是围绕这两对矛盾展开的。本书的调查表明,多数受访者认为,农村撤点并校,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学生流走在前,学校撤并在后;农村中学生进城读书,虽然可能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利。当然,也有家长对孩子进城,家长不能陪读忧心忡忡,进退两难。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乡就近上学。对于小学在乡镇集中办学,许多家长表示异议。类似的调查内容虽然还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毕竟反映了某一方面的意见,真实可信。

第三,富有前瞻性的理论思维。本研究与其他教育类研究著述的最大不同在于,超脱现实看未来,跳出教育的圈子看教育,不是就教育论教育,就农村谈农村。因而,分析问题的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特点更突出一些,对问题的分析研判更清晰一些。作者提出农村教育的文章要在城里做,农村教育的主阵地往城里挪,农村教育的经费朝城里花,实现农村初中及以上教育县城化。之所以提出这样大胆的主张,不仅是基于实地的调查,也是基于“推拉理论”、“迟发展效果”、“理性选择理论”等多个重要理论的支撑。运用“推拉理论”解释农村学生主动向城镇流动现象,再恰当不过。但就总体而言,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农村教育问题,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全书以社会学中的城市化理论为纲统领全篇,举纲张目,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在纷乱的教育现实中理出头绪,看清问题的本质,掌握去留得失的轻重;而且,能够把握农村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和趋势,从而理性掌控其运行的幅度与节奏。可以肯定地说,在农村教育的发展道路及未来前景问题上,教育学者与社会学者的看法和态度会表现出很大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前者可能是消极的、悲观的,后者则是积极的、乐观的。主要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落脚点不同。作为一部社会学者研究教育问题的新书,本书的视角与观点足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四,颇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书提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概念及政策主张,并就如何稳步推进教育城镇化提出明确的目标指向、路径选择及指导原则,其中包括宏观指导思想、中观行动原则和微观注意事项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验、教训的剖析,对国内“本土化”、“半城镇化”、“城镇化”几种不同样态的分析,试图尽可能多地给人们提供思维的启迪、借鉴的样本、选择的参考。作为一项应用研究,这不仅增加了著述自身的厚度,尤其是大大提升了实际应用的价值。书中明确指出,所谓“农村教育城镇化”,大致意思就是:基于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底下,教师流失严重等实际,拟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主阵地由乡村逐步转移至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地区,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借离乡进城之手段,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之目的,为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创造条件。当下目标,是农村初中及以上教育县城化。但由于农村地区千差万别,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即循序渐进,宁缓勿急;分类指导,东西有别;尊重民意,先易后难;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先试点后推广,先进镇后进县。千万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事实上,在陕北许多县,农村初中县城化,已经由设想变为现实。教育实际工作者要比理论研究者更具想象力、行动力、执行力。

(《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胡俊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


高志奇,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进入专题: 农村教育   社会学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90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