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公布的2015年第一个数据,便给了市场一个下马威:PMI跌破了50。在全球又一轮宽松潮所推动的“货币战”硝烟中,在中国版“财政悬崖”的料峭气息里,2015年的中国经济前景似乎显得愈加寒气逼人。
然而,是否就此可以判定:“主动适应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最终会跌出“合理区间”呢?
跌出“合理区间”的情形,应该不会发生。主要原因是2015年开始出现了三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只是这三点现在仍处于被绝大多数人士所忽略的状态。
第一点,是政策当局对汇率态度的历史性转变。我们从多个角度的实证研究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11个新兴经济体实际有效汇率均值的高低,左右着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每一轮荣衰;而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周期性高估/低估的原因,关键在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强弱亦步亦趋的关系。难怪IMF一直将中国视为实际上是盯住汇率的经济体,只不过2005年7月之前是硬盯住美元,而2005年7月之后是爬行盯住。
在初涉“新常态”的2014年,我们已经看到了人民币对美元8年之后首次终结了单边升值的历史,市场价对美元的最大贬值幅度一度达到3.5%。2015年,我们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市场价的贬值幅度最大将达到5%左右。相对于2015年美元可能达到的升值幅度来说,这一双边汇率的贬值幅度可能仍然无法令本已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回调,但毕竟多少起到了延缓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减轻对中国经济制约的作用。
第二点,财政沉睡资金规模不容小觑。早在2014年5月,财政部就注意到了财政沉睡资金的问题,其当时发文要求加快财政预算资金支出,但因种种原因效果有限。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联动,盘活各领域财政‘沉睡’资金,提高使用效益,缓解财政收支困难,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力量”。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末,存放在央行账上的财政资金竟然高达3.1万亿元,假定2015年名义GDP增长8.5%,则相当于2015年GDP的4.5%。如果2015年预算赤字率为2.3%,加上这一部分,则“实际的赤字率”最终将高达6.8%,这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最高的“年度预算赤字”水平。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在必要时会“更有力量”。
第三点,是政府的资金动员潜力仍然足够。国发〔2014〕43号文之后,各方普遍认为,政府投资可能面临着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以至于过去靠政府融资平台支撑投资也会因资金供给不上而可能出现烂尾。这种担忧的确不无道理,但政府动员资金的潜力,却有几个方面被忽略了。
一是,43号文要求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是否应纳入政府财政表内进行甄别,即使不能纳入表内的,政府也可以提供“财政补贴”。这意味着,43号文的甄别实质实际上是要将过去地方政府承担的“无限责任”转变为“有限责任”。只要“财政补贴”和特许经营权设置合理,这些项目就能够吸引到一定的民间投资,这意味着,与过去项目靠政府100%的投入相比,目前使得政府有限的财力得到了放大。
二是,甄别后被纳入政府表内的债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债务,另外一类是专项债务;为前者进行的举债计入年度预算赤字,而为后者进行举债不计入年度预算赤字。这意味着,即便存在年度预算赤字不超过3%的约束,2015年仍然可以更多以专项债券的发行来接续融资平台的资金需求。
三是,充分重视关键时刻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在2013年末公布的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中,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负债并未包涵其中。这就意味着,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不会对政府的负债率、年度预算赤字率,甚至全口径的债务产生账面影响。而从截止到目前的情况看,三大政策性银行所支持的项目,其中的确有不少与融资平台高度一致,而央行甚至还为此提供了再贷款支持。这就意味着,在必要的时候,政策性银行随时可能出手来托住经济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