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民:对我影响最大的十种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26 次 更新时间:2015-02-01 10:19

进入专题: 读书   陈乐民  

陈乐民 (进入专栏)  


陈乐民,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等。


我读书甚为驳杂,漫羡而无所归心;新书读得比较少,“新潮”书几乎没有认真读过。下列十种“旧”书可以说是对我的晚年思想和治学最有影响的;有一些成了我的“案头书”。这里我用了“种”,而没有用“册”,是因为每一“种”可能牵涉不止一“册”。

先说中国书五种:

一、《孟子》,我幼年的“启蒙”书,我个人体会,读了《孟子》,再读其他相关的书,有许多方便之处。孟夫子经常偷换概念,强词夺理,批判异己不留余地,但那是时代的反映。《孟子》是了解当时政治和社会的一个“通孔”。

二、《徐光启集》,王重民先生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徐是有明一代具有开放和开明眼光的“奇材”,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开篇人物。往昔大半因其皈依了天主教,他的科学功绩在历史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今年是他逝世370周年;据悉,上海徐汇区(他的老家)文化局将重修毁于“文革”的墓址。另相关的书如梁家勉先生编著有《徐光启年谱》,考稽事实之翔,取材之广,旁征之博,堪称杰作。老学人的治学态度,令我心折。此书差不多已被我翻烂了。前曾托人问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否还有存书,答云没有了。似乎也无重印之想。如今文人“明星化”,名声大噪了;而很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却默默无闻。此人间世相,老朽如我,只能叹息。

三、鲁迅的《阿Q正传》,提示我国的“国民坏根性”,入木三分,同时是面镜子,时常照照,可以自警和警世。同类作品有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惜乎吾国国民此类病依然很重,几乎无药根治。奈何!奈何!

四、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两种:上世纪30年代的旧作上下册和晚年的《新编》七册。旧作在大陆有无售者,不详。《新编》前六册已由人民出版社几次重印;独第七册因故未能在大陆印行,以至《新编》就结在第六册上。此是我出版界一怪事。但台湾版已出了全七册。另,第七册以《中国现代哲学史》的书名先后在香港和广州印行,总算聊胜于无。坊间同类哲学思想史的书不少,但个人管见,都绕不过冯著二种。

五、《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印行。顾准作为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在知识界已有广泛的共识。最近听说某境外华人信口臧否人物,妄说,顾准算什么,若把他的文章译成外文,会让人啼笑皆非。不知他在国外读过哪些高文典册,以致狂妄如此!至于浅陋如我,正是读了顾准使我在十年前的耳顺之年大为开窍,顿生识之恨晚之感。

以上五种是中国书,以下讲外国的,也是五种:

一、伏尔泰的《哲学通信》,中国译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我看过原文,中译文大体不差。此是伏尔泰旅英的25封通信,故又称《英国通信》。英国的自由风气早在欧陆之先,伏氏在英所见所闻,备受感慨和启示。全书涉及彼时英国的宗教、政府、议会、文化、培根、洛克、牛顿,等等。这本书说明伏尔泰在英国已被“启蒙”了。英国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常被轻视;伏氏此书大有助于了解欧洲这段的社会思想史。

二、康德关于历史哲学的论文集。我先读过两种英译选集:《论历史》和《政治文选》。后商务印书馆出了何兆武先生翻译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选目大同小异。此书已成为高校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学科的必读书。但我要补充说,要深懂此书,一定要读一读康德的批判哲学。

三、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演讲录》,我也是先看了英译本。我国有王造时中译本。欲了解西方文明史,此书不可不读。他是从东方文明开篇的,主题是讲欧西文明。黑格尔论述历史发展的雄辩力,是令人震撼的,虽然你不必同意他的所有观点。

四、《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价值,用不着我多说。我在做研究工作时,是时常要翻阅的,尤其是它的前半部。我最早读它时是二十几岁,现在七十多岁了,还常常要翻一翻。只是体会大不相同了。

五、托克维尔的《在美国的民主》,还有他的《旧制度和革命》,中译本均已辑入商务版的“汉译名著”丛书。另,托克维尔退出政坛后写了不准备公开的《回忆录》,身后还是流传出来了。目前似尚无中译本。托克维尔在这些书中观察时势和对时势的预测,时常使我震动;他对欧陆“旧制度”的批判,绝不在概念上停留哪怕是几秒钟,其锋利和准确性全在叙事当中。

我家的书架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杂乱无章,但是以上这十“种”书,翻来翻去,总会凑在一起,这大概也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使用率”吧。

进入 陈乐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读书   陈乐民  

本文责编:黎振宇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33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