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论国学教育——在第三届全国国学院院长会议上的主题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7 次 更新时间:2014-10-08 11:28

进入专题: 国学教育  

郭齐勇 (进入专栏)  


2014年9月29日,“全国国学院院长高层论坛”即第三届全国国学院长会议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应邀作主题发言。

郭院长重点讲国学学科与国学教育问题。以下为他的发言内容:

“国学”是多元一体的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学”这一概念包括着多个层面,其中当然有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即国魂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含中国人的信仰方式、终极关怀与安身立命之道,以及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或系统,还有深邃的多样化的学术与技艺的层面,有独特的知识系统。我国不同时空、不同民族、地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其中还伴随着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我们着重研究其精神文明与知识系统。

现在坊间有人说“国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国学有信仰体系、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等。在经史子集、儒释道及地域与民间文化之中,有精神内核层与文化的知识层。国学最重要的部分是经学。熊十力先生讲:“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中华文明的常经、常道在五经四书之中。这是国学的重中之中!十三经是古代中国宗教、政治、伦理的综合体,是君子修身与治理社会的综合体。大学国学院国学精英教育的重心是由小学(古文字训诂等)而经学,这是基础。有此基础训练,才可以传授好国学的其他丰富内容。我们应加强国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研究。

现在社会上有赚钱的国学、风水的国学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我们坚持的是理性的研究。全国各大学现有三十几家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这是进行正规的国学教育与研究的机构,培养社会亟需的从事国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以敝校武汉大学为例,我们从2001年即开办了正规教育的本科生国学班,以“小班授课,经典导读”的方式,坚持了十四年,有的本科生的品质与水平,超过了硕士生。我们从2007年开始,逐渐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国学教育系统。其中,硕博士点是以交叉学科的方式增列的。现在,除敝校国学院之外,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国学院都在培养国学本科生,也相应有硕士或博士生,而更多的国学研究院,如北大、清华的国学研究院等,都以研究为主,也在培养博士生或博士后。

有的专家说,国学太大了,怎么敢设置国学学科呢,怎么敢当国学的博导呢?其实,现在的文、史、哲也都很大,也是包罗致广,涵盖古、今、中、外的。相比较而言,能设文、史、哲学科,能当文、史、哲的博导,就可以设国学学科,当国学的博导。

我们一再讲,设置国学学科不是要取代现有的文、史、哲学科,也取代不了,只是略作一点补充而已。国学只是现行学科的补充。国学是中国文史哲的综合与交叉学科,特别是要解决现行学科体系中没有中国传统最重要的学科----经与经学的困难。西方的大学有古典学、经典诠释学,主要研究宗教经典的解释系统,而中国现行大学没有中国的最主要的经典的研究及人才培养,这是非常遗憾的。中国经典主要是人文的经典。由于传统断裂,现在各大学的中文院系已承担不起经与经学研究与传承的重任。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大学的国学学科与国学院身上。

国学教育也是有层次的。

首先有蒙童教育与国民教育。其中,国民教育(九年义务制教育)中的国学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一代又一代国民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及文化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国民的人格养成、文明修养、人文教化,最为重要,应系统研究,进入体制,抓紧抓好。近三代人都未系统地接受国文与国学教育,带来的问题不少。应把最需要中小学生们掌握的中国文化基本的精神内核、做人做事之道,以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入必修课,滋润中小学生的心田。

其次,大学的国文与国学教育,对所有科系的大学生上好《大一国文》的课,或在通识教育中让大学生读一点中国经典,也很有必要。我们十分痛心,一些智商很高的大学生留学欧美后立即皈依基督教,并大肆咒骂中国与中国文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根,没有解决文化认同与安身立命的问题。

最后,国民的国学教育还有成人、终身教育系统的层面,要进社区、乡村、企业、机关及老龄大学等,覆盖全社会。山东的乡村儒学教育,不少城市的社区的国学教育,都有好的典型,值得推广。

而不同层次的国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国学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大量的师资,这正是国学学科与国学院存在的理由。我们培育的是有理性的、正讲(而不是歪讲、俗讲)国学的师资与人才,他们接受过国学知识系统的基础训练。

进入 郭齐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学教育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69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