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根本思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74 次 更新时间:2014-09-24 11:19

内容摘要:环境灾害生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失律,但其最终之因却是人类活动。因而,防治环境灾害的基本方式,是恢复气候。恢复气候,却需要人类彻底改变自然改造论和资源掠夺观,治理高碳排放和污染,重建地球生境,探索生境经济学方法,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

关键词:恢复气候 防治环境灾害 生境经济学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原始农业

今天,人类应对气候失律、环境灾害横行之生存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其基本方略是为重建生境而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

1、基本概念定义

本文所思考的基本主题是:防治环境灾害、恢复气候,乃社会存在发展和可持续生存的根本之道。为深入展开这一主题,需要对构架此文的两组基本概念予以明确定位。

灾害·自然灾害·环境灾害    灾害,在其本原意义上,它不过是一种自然过程。当人类从动物走向人的过程中,它才被意识地放大而成为推动人类了解和认知自然的一个窗口和一种方式。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频发的灾害引来科学的关注,并从而产生了灾害学。灾害学发展到20世纪六十年代达到成熟状态。然而,灾害学的发展并不能改变对"灾害"的如下基本认知:首先,相对自然论,灾害就是一种已发生的具有突变性质的自然存在事实;但相对人而言,灾害却是对那种突发性的自然存在事实的一种认知或判断,它源于人们将外力造成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威胁这种生存状况和存在事实的感知、体认和判断。灾害学就是在这种感知、体认和判断基础上所展开的科学研究。

灾害分类研究是灾害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目前,其分类研究主要有三分法和两分法,但无论其两分法还是两分法,都是从形态学入手的,即这种分类学研究虽然也关注致灾原因,但却更注重于灾害的表现形态特征类型。本人取两分法,却从性质入手,以致灾动因为分类依据。从动因讲,自然灾害乃自然力所为,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性;环境灾害虽要以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其最终动因却是人类活动。由此不同的致灾动力,所形成的灾害类型,其形态学表达就体现了各自的特征:自然灾害是偶发性的,地域性的,非连续的。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生成不遵循层累原理,其释放也不产生边际效应。与此不同,以人力为推动力所层累生成的环境灾害,其生成必遵循层累原理,其爆发后必然产生边际效应,所以,环境灾害不仅具有连续性,而且还具有不断扩张的跨地域性等特征。

人力与自然力始终处于博弈状态,当自然力强大时,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灾害都是纯粹的自然灾害;当人类活动过度地介入自然界而形成人力强大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获得了人力特征,比如地震,应该是最自然的自然灾害,但当人力强大到在事实上不断地改造着地球状貌、改变着地质结构时,地震的爆发也获得了人力动力,即人力过度介入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在事实上以层累的方式对地震爆发的频度、强度、烈度和对地球生态、人类社会的破坏性程度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三峡水库和紫坪坝水库及其蓄水与汶川地震之间构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动态关系 。以此来看,当今世界,纯粹的自然灾害越来少,环境灾害越来越多。

环境灾害的一般形式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社会生活灾害。

环境灾害生成的根本之因是人类活动,环境灾害的生成遵循层累原理,环境灾害的释放遵循边际原理。由于这两个原理的规定性,环境灾害一旦形成,如果不予以及时的治理,它就会在连续不断的扩张性释放过程中层累生发更大规模的和更具破坏性的边际效应,极端环境灾害就由此产生。极端环境灾害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雾霾,除此还有特大干旱、极端酷热和极端高寒等等。

客观论之,极端环境灾害是气候失律的普遍化、连续化和不间断化。比如雾霾,从实质上讲,它意味着整个大气被被污染和有毒物质所充满,因而,整个大气被彻底破坏。从源头上讲,雾霾的形成和暴虐天空,是污染排放无限度和自然界自净化力全面丧失之表现。所以,雾霾暴虐天空,危害人间、造成基本生存条件的丧失,标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都是环境的罪人"。[1](P56)

气候·气候变化·气候失律     在当代世界,不仅雾霾等极端环境灾害与气候失律相关,而且一般环境灾害也与气候失律直接关联。"气候失律"概念意味着气候原本是有规律的,但它现在却丧失了自身的运动规律而沦为了无序。

本文使用"气候失律"这个概念,是要对目前流行的"气候变化"概念的修正,因为用"气候变化"概念来指称当代世界中巨变的气候,是言不符实,并必然造成气候研究的认知混乱。

"气候变化"概念原本是气候学和气象学描述大气运行的周期性过程的一般概念,但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大气的异动现象时,这个一般的气候学(和气候学)概念获得了特殊的语义指涉性,即它获得了与"温室气候"、"极端气候"、"极端天气"等概念互用的功能,并用以此来描述自然界大气丧失其周期性规律的异常运动状态。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有关于"气候变化"的论争,最真实地展示了这种认知混乱性。因为,作为表述大气运行的周期性过程的"气候变化"和作为大气丧失其周期性规律的无序运行状态的"气候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大气运动过程,它需要两个完全不同的科学概念来指称之:

在本书中,我始终谨慎地使用"全球变暖"这一术语,而不使用吸引眼球的头韵体的含糊词汇"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这部分是因为气候历来都在变化,它一直处于"已完成"且"将变化"的状态中,其原因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完全理解。[2](P3)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一词的不准确使用的确造成了混淆,这也是加重宗教信仰的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一词涵盖的意义很广,包括气候变换(其发生一直是自然的)、全球变暖(正如我们所见,其发生在有限程度上是20世纪最后25年的事情,并被广泛预估为很大程度上还会在接下来的年份和世纪里发生,但21世纪至今为止根本就没有发生)。[2](P126-127)

作为表述大气运行的周期性过程的科学概念,就是"气候变化";而作为表述丧失其周期性规律而无序运动的大气状况的科学概念,应该叫做"气候失律"。为更好地理解此判断,须理解"气候"概念:

气候指的是在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的彤响下形成纳天气的多年综合状况。气候不同于天气。大气是短时间尺度(或高频)的大气现象和过程;气候则是长时间尺度(或低频)的大气现象和过程,是多年天气的综合、包括多年的大气平均状态和极端状态。[3](P2)

气候的含义一般是指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即大气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等气象要素在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几十年或几百年)的平均值,以及它们的以年为周期的振动。所以气候被看成是大气的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常状态及大气的以年为严格周期的时间变化两个部分。[4](P1)

气候作为一种大气运行的过程,它敞开自身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周期性运行方式,即气候是以年为周期的大气运行状态,既是不变的,也是变化的。前者是指大气运行在"年"的时间标度上始终体现了相对的稳定性、不变性,这种稳定性和不变性就是气候的周期性,这种自我周期性表现即气候运行的时空韵律性;后者意指大气在以年为周期的范围内的运动始终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的宏观方式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其微观方式就是以"天"为时间标度,其早中晚气温有规律地周期性变化。另一种是非周期性运动方式,即气候以无序的和紊乱的方式运行,比如下雨则寒冷,天晴就暴热,或者酷热、高寒不定交错,或者春夏秋冬四季不分等等"极端气候"、"极端天气"、"极端气温"。但对这种"极端气候"、"极端天气"、"极端气温",既不能用"气候变暖"概念来表述,也不能用"气候变冷"来表述,而只能用"气候失律"概念来表述。因为,"气候失律"概念是一个严谨的且能完整表述各种极端气候及其呈现特征的科学概念。

简言之,所谓气候失律,是指大气运动遭受外力强劲冲击而致使其丧失周期性规律所敞开的紊乱状态。这种紊乱运动状态即是大气的逆生化,它敞开为无方向性、无序性和无节制性的混乱过程。并且,这种无方向性、无序性和无节制性的混乱运动既可沿着"变暖"的方向敞开,也可沿着"变冷"的方向敞开,更可能以"变暖"和"变冷"交替推动的方式敞开。"全球变暖意味的不只是更热的天气,有些地方的确温度升高了,有些地方却变得更凉爽了;部分区域甚至一扫满乌云,可是其他地方的洪水却越过了闸门。气象剧变让世界各地措手不及,各种天灾(例如飓风、干旱、森林、火灾)来得猛烈又频繁,人类根本应接不暇。然而,冲击还不仅限于天气,各种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了连锁反应:干旱导致当地人抢夺水源,海平面上升迫使人类大迁居、迁徒,物种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则造成生态系统瓦解。"[5](PV-VI)当前气候运行的状况就是如此:气候变暖夹杂着气候变冷,反之,气候变冷也包含着气候变暖。比如,在气候变暖的总体态势下,2008年初高寒席卷整个华南和华中地区,造成城市断电和物流中断。2009年,印度和南欧出现史无前例的热浪,而中国的华北地区却降特大暴雪。2010年,北半球遭受强寒流袭击,而中国却持续高温;2012年中国自入夏以来,暴雨与酷阳、极端高温与寒冷交错展开;......从更大范围讲,自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极端酷热与极端高寒,始终是交替出现,并越发呈普遍趋势。

2、环境灾害生成的双重原因

环境灾害层累性爆发的气候原因    环境灾害与气候失律之间,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生成关系,即气候失律是一切形式的环境灾害的层累性生成之因,一切形式的环境灾害都是气候失律的直接或间接"成果"。

如前所述,环境灾害有一般和极端两种释放形态。一般环境灾害的主要形态是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社会生活灾害。但许多地质灾害和社会生活灾害都由气象灾害所引发,前者如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后者如城市火灾、城市内涝等。所以,气象灾害构成环境灾害的重要形态。所有的气候灾害都直接地源于气候失律,酸雨、风暴、飓风、暴雨、洪涝、干旱。而极端环境灾害大都与气候失律直接关联。比如,雾霾,就是气候失律的典型杰作。因为当大气被各种污染物充满时,这些污染物不仅结集成大量有毒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集合体,而且还使空气变得混浊而使能见度降低。特大洪灾、特大干旱、极端酷热和高寒、巨风、特大海啸和台风等等极端气象灾害,都是气候失律所一手导演的环境灾害。

并且,根据层累原理和边际效应原理,当环境灾害--无论是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得不到及时的和根本的治理时,它就会以层累的方式推动气候加剧失律,并且加剧失律的气候又以更为暴虐的边际效应方式释放出更暴烈的极端环境灾害。比如,进入21世纪以来,其极端环境灾害不仅种类增多,而且范围跨区域化、破坏性更暴烈,滥发的频度更快。可以这样讲,近年来,环境灾害的极端化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快频率,这是因为气候失律正全面恶化,并不断向深度领域挺进。

从静止观,环境灾害是气候失律之果;但从动态生成观,环境灾害既是气候失律之果,又成为气候失律之因,即环境灾害所导致的生态学后果--包括地球生态学后果和社会生态学后果--又反过来推动了气候的恶化。因为,气候作为大气运动变化的周期性过程,它在事实上展开为宇宙(轨道)运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生态(即下垫面)、生物活动这众多因素的有序循环运动。"地球表面是一个真正的机体,是一个有自己的心跳、有自己的情绪起伏、有自己的血液循环-----一句话,有自己的生理现象----的生物。地形的演变取决于植物的布局和气候。生命的演变只有比照其环境的演变来设想。气候本身只在地理和生物的演变范围内变动。"[6](P16)环境灾害造成的最大的地球生态学后果,是地球生态失序:其首要表现就是地球的地面性质遭受全面改变,这即是原始森林消隐、湿地和荒野消失、草原锐减、土地沙漠化、江河断流、海洋富氧化;其次是地球生物活动遭受全面改变,这即是物种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地球生态链条断裂。地球生物活动改变和地球表面性质改变,此二者最终形成合力导致大气环流逆生化。大气环流逆生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大气臭氧层变稀,臭氧空洞出现并扩散,影响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改变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降雨的改变。

概括地讲,造成环境灾害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失律,气候失律的直接推动力是天体无序运动;天体无序运动根源于太阳向地球辐射长度和强度的改变;太阳辐射长度和强度改变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臭氧稀薄、臭氧空洞出现;造成臭氧破坏、臭氧空洞出现的真正原因,却是大气环境的破坏;大气环境遭受破坏的罪魁祸首却是不断生产出来的氟氯化碳类物质和不断排放出来的废气。而不断排放出来的废气和不断生产出来的氟氯化碳类物质,却是人类的杰作,即人类为不断改变居住条件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无限度地作用于自然界,介入、干扰和破坏气候所造成的后果。反过来看,由于人类的贪婪而作用于自然界,并以大量生产氟氯化碳类物质和无限度地排放各种废气而破坏大气环境,使臭氧变稀、臭氧空洞出现,从而导致太阳向地球辐射的长度和强度改变。太阳辐射的改变就是改变了日照,改变日照,首先改变了气候地理,改变了地球热量,包括地球热量的聚散速度和聚散方式,然后是改变大气状况,第三是改变降雨,包括降雨范围、降雨方式、降雨频率、降雨强度、降雨时间;第四是由此弱化了地球对大气的净化能力。如此四个方面的改变,才导致气候的根本性逆转,形成气候失律进入持续强化的历史进程。追根溯源,人类才是导致当代气候失律的最终原因,即人类为满足其无限欲望和贪婪而无度地介入自然界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状貌,改变了大气环境,改变了天气过程的时空节律,导致了气候失律,制造出了源源不断的环境灾害。


3、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基本方式


气候失律导致环境灾害的泛滥,环境灾害的泛滥不断改变着地球和人类的存在状况,更从根本上动摇了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存在根基,使地球生命安全和人类可持续生存条件不断丧失。面对此而必须采取防治环境灾害的自救运动,其基本途径只能是恢复气候。

气候是地球生命存在和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宇观生态环境,恢复气候,就是恢复气候本身的时空韵律,重建地球生命安全存在和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宇观生态环境。而恢复气候的基本努力,只能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人类必须自觉中止其改造和掠夺行动,因为人类为实现永不满足的物质幸福而无休止地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的这一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状貌,也改变了地质结构,更毁灭了地球生境,比如,开采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金属资源,掏空了大地。大地被掏空,地质结构不断发生畸变,不仅导致地沉、地陷、山体崩塌、泥石流,而且也使地震、海啸甚至火山爆发频发。再比如,扫平地球表面资源,则使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湿地和荒野消失、江河断流,地球生态链条断裂,大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所以,惟有人类自觉放弃改造和掠夺行动,地球才可获得休养生息。

二是治理排放和污染。排放和污染既是人类改造自然状貌和掠夺地球资源的附加物,也是人类无限制地享受物质生活幸福的附加物。前者就是人类的生产性排放和污染,后者乃人类的生活性排放和污染。

排放和污染既交叉重叠,又各相区别:排放,主要源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从生产和生活两个领域源源不断地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增加,并以层累方式形成大气层热气不断增加而产生温室效应。比较论之,污染比排放广阔得多,因为它既涉及地下污染和地面污染,更涉及海洋污染和空气污染。在当代社会,通过人类行为而制造出来的污染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各类繁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污染输出物却是酸雨和雾霾。酸雨指向地面,酸化田野、湖泊、河流,就如同烧灼人们的皮肤那样燃灼植物,破坏人类的装饰和建筑,侵蚀人们的肺部。雾霾却指向天空,充满大气,使人类甚至包括地球其他生命所吸纳的每口空气都充满有毒的颗粒物质,导致了人类最低生存条件的丧失。所以,人类要自救,必须首先清除污染,只有这样才能重建人类生存的最氏生存条件。

4、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整体思路

通过恢复气候来防治环境灾害,必须落实在改变人类改造-掠夺行动和治理排放与污染上来,这需要社会整体改变,因而需要社会整体设计。

目  标   为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而进行整体设计,其首要工作是确立体现未来的共识性目标,这就是恢复地球生境和开创生境文明。

恢复地球生境是指通过恢复气候和防治环境灾害,从根本上扭转地球环境的死境化倾向,使地球环境恢复它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生生不息的生境功能。因为"生境(habitat)是为动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常规自然空间;.....是种群和物种生存的必要条件。"[7](PP4-6)也是人类安全存在和可持续生存的必须土壤。

开创生境文明,就是通过恢复气候和防治环境灾害的社会运动,全面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在互存和共生互生。生境文明即是自然环境生态和社会环境生态的生境化。自然环境生态生境化就是全面恢复地球承载力和自然世界的自净化功能;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就是全面恢复社会自净力,包括社会对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和社会对异化----包括权力异化、劳动异化、分配异化、生活异化-----等等的自我净化能力。[8](P8-10)

伦理指南    以恢复地球生境和实现生境文明为目标,必须重建改变人类改造-掠夺行动和治理排放与污染的伦理指南。这一所需要重建的伦理指南即是由生境化的利益共互原理、平等原理和权责对等原理构成的生境主义伦理体系。

生境化的利益共互原理揭示:第一,利益是世界构成的存在本质,世界、自然、生命、动植物和人,都是因为利益而存在,并为着利益的损害或增益而消长不息,生生不息。第二,利益是世界的内在形态,无论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自然,还是作为具体存在的物种生命、人,如果抽掉了具体的利益内容,其都将不复存在。第三,利益具有普遍的指涉性并使之成为普遍利益。普遍利益是指利益的世界化、物种化、个体生命化,普遍利益的本质规定是人、生命、自然(地球和宇宙)之间客观地存在着利益的共生性和互惠性。

生境化的普遍平等原理是基于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为基本要求的平等。以此为基本规定,普遍平等原理的基本构成即是生命平等、人类平等和人人平等。为此,普遍平等原理要求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必须彻底根除的人类的主子心态,因为拥有"主子心态的人们将下层民众与要被征服的自然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往往是不顾及人类苦难重重。"[9](P288)主子心态具体展开为两个维度,一是在人面前的主子心态,即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因而可以任意地即役使他人,使他人成为奴隶或把他人变成奴才。二是在地球生命和自然面前的主子心态,即把人看成是优越于地球上所有存在者的高级生命,因而可以任意地改造、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地掠夺地球资源和任意地践踏、蹂躏地球生命,使整个地球生命成为自己的役使对象。所以,要重建普遍平等原理,必须彻底清算主子心态,惟有如此,普遍平等的伦理原理才可真正构成恢复气候生境、防治环境灾害的根本伦理原理。

重建生境化的权责对等原理,是重建普遍权利观和普遍责任观。普遍权利的本质规定是凡存在即权利。即人有人的权利、牛有牛的权利、树有树的权利,并且,它们在其存在权利和生存权利方面是平等的。权利的存在本质是利益,权利的行动展开就是权责对等,即无论是人对人还是人对群,或者是人对地球生命还是人对自然,配享一份权利就必须为之担当一份责任。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基于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之要求,人必须向自然担责,向生命世界担责,向地球生态担责;二是基于人性要求,为实现合法期待的利益和道德应得的自由而运用权利担当与之对等的责任,最终是实现使人成为人的同时,也使生命成为生命,使地球成为地球,使自然成为自然。权责对等原理蕴含两个根本的规范原则,即自利原则和双赢原则。自利原则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规范我们:从社会角度讲,每个人都是自我利益主体,因而,任何人都不能要求甚至是强迫任何人做不利于自己的事。从自然角度讲,每个存在者都是自然世界中自我利益主体,都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为原动力和目标。所以,自利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物的本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本性,更是自然的本性。双赢原则规范我们:任何存在者的生存行为一旦涉及相关的他者,无论这个他者是人还是物、是个体还是整体,其最终的道德体现恰恰是双赢。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行为,要求权责对等,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双赢;人与物、人与物种生命、人与地球或自然之间的利益行为,同样要实现双赢,并且只有实现了双赢的利益行为,才是生成生境的利益行为。比如要发展经济,如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就是单边赢利主义,其最终结果是每一方都是输家。

政治前提   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必须政治前提是创建生境制度。因为气候失律改变着一切,尤其改变着政治,因为气候失律激活了政治的敏感性:首先,气候失律制造出人类存在的窘迫和生存的艰难转向,先前的存在姿态和生存方式,包括生产与消费方式都将不得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只能朝着更为简朴和节俭的方向改变,这对已奢侈成性的人类来讲却是异常的难以转变,所以,气候失律构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其次,气候失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它伴随着气候失律的持续强化而变得异常复杂,这种复杂性所体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最后都联结起了政治,政治构成了气候失律所产生的问题网络的"网结"。这是因为气候失律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的存在安全和国家的可持续生存及发展,为此,人类必须面对失律的气候,解决其所形成的经济成本和收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无穷无尽的争议问题,这些问题使气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变得异常的困难,因为气候失律涉及权力、社会正义和分配的问题。气候权力、社会正义、分配公正,此三者构成气候治理的政治学实质。因而,创建生境政治学成为必须。创建生境政治学的核心任务,是创建国际生境政治制度和国家生境政治制度。仅以后者论,创建生境政治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应创建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生境立法制度和司法制度;二是应创建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公开、透明、畅通的社会信息制度;三是创建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国家治理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四是创建严谨的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问责制度。

实践路径   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的广泛实践路径,就是终止可持续发展观,开辟社会整体动员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重建地球生境和生境文明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根源于"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战略,它为了实现财富和福利的长期持续增加,而对一切资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包括金融和实物资产等实施管理。"[10](P176)从本质论,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可持续增长模式,这种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要全面追求增长,又要同时保护环境和保证社会正义,这种求全主义的发展模式,体现出比工业主义更贪婪的取向。[11](P178)正是因为如此,"可持续性学派的观点还远远难以令人信服。到目前为止,它们产生的一切充满了矛盾、混乱和内在的不一致。"[10](P192)并且,"在一个由市场自由主义支配的世界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暗淡的,除非它能够表明环境保护对所有地方的收益率和经济增长都是有利的,而不仅仅是这些竞争性的价值能够相互调和。"[11](P182)因为,要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在不过分损害环境之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物质资源,将废弃物排放量限制在环境吸收能力许可的范围内。"[12](P305)便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却根本不可能。因为,以经济增长为动力和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推行的是"一元一票"的市场原则,实现这一市场原则的基本操作工具却是CBA(即成本效益分析):"CBA要求每一个提议的成本和效益能够被鉴定出来,并把美元数目附加在每一项上。合计所有的成本和效益就能够使经济学家看出是否效益超过了成本。"[9](P70-71)以CBA为思维方法和操作工具的"一人一票"的市场原则,首先强调竞争,竞争是惟一的市场原理。竞争不仅构成市场的动力,形成掠夺的市场倾向、市场冲动和市场准则;而且竞争也构成市场化生存的等级的来源。其次,"一人一票"的市场原则,创造了财富优先的社会选择机制和财富优越的社会服务机制。比如,对于有毒废弃物或者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地点的选择,根据CBA之成本效益方法和"一人一票"的市场原则,当然不会考虑城市而是农村,并且更要考虑富人区而最终选择穷人居住的地方。[9](P78)

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之所以要以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为社会方式,是因为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可持续生存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没有生存,何来发展?没有可持续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只能是破坏和毁灭。

探索和开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任务,是构筑坚实的可持续生存的基石、基础、土壤,其展开的社会路径有四:第一,追求以"人与天调"为实质目标,实施低碳和低污染排放的社会战略,探索和开发零碳、零污染的经济技术和经济形式。第二,追求地球人口与地球承载力之间的生境化协调,制定人类生存采掘率不超过再生率,资源开发运用速度必慢于其再生速度的战略,实施不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平衡;[12](P306)第三,探索生存的普遍平等道路,致力于消灭任何形式的贫穷与剥削。其具体实现方式就是进行社会再分配。具体可以分两步展开,第一步是增加资源采掘税和奢侈品消费税,加大公共收入;第二步是降低低收入阶层的所得税,并对低收入者实施负所得税制。第四,全面建设生境主义道德和美德,鼓励人类生存的审美化探索。

在从如上四个方面构筑起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展开发展探索。在可持续生存基础上的探索发展,当然需要有限度地发展经济,但其重心却是全面发展自由、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并且,发展自由、社会、政治、文化、教育,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各个领域、各种因素的互补性,"这些互补性包括文化和经济、政治参与和经济进步,以及技术进步及其社会运用之间的相互作用。"[13](P20)

为恢复气候、防治环境灾害而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其基本的社会实践方法,就是生境经济学方法,它由简朴经济学方法和生境恢复方法构成。

简朴经济学方法的实施必须遵循四个要点:第一是节省。节省首先指向生产领域,须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提升资源、能源、原材料的最终利用率;二是提高废旧物回收利用率;三是推行产品必要包装的经济学,这是简朴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有两个基本实施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包装,只有必须包装的产品才实行包装。第二个原则是:即使需要包装的产品,也只能进行简单包装。产品必要包装的经济学体现三个生境经济学的主张:一是不必要的"包装就是敲诈。"[14](P47)比如,本来价值100元的商品,因为不必要的奢侈包装而把价格提高到300元或500元甚至1000元。这种情况在消费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生产"用过即扔"的产品,是其普遍现象。所以,这种以产品本身为诱饵、以买包装为实质的商品生产模式,就是一种社会化的消费敲诈模式。二是包装毁灭地球。因为凡是产品都要包装,使包装本身变成了巨大的社会化浪费方式。因而,推行必要产品包装经济学,是全面推行资源节约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三是包装制造高碳和高污染。因而,推行必要产品包装经济学,则是在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全面推行低碳和低污染排放的生存方式。第二是俭朴。就是从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实施俭朴。俭朴,就是俭节朴实,杜绝奢华,抛弃形式主义,追求实质,重在于打造和提升产品品质,重在于提升消费的人文品质。第三是经久耐用。简朴经济学所追求的实质效果就是所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够经久耐用。产品的经久耐用,这是最大的节省,也是最根本的俭朴。第四是维修新用。这是简朴经济学追求的最高实用价值。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当其使用超过其设计年限而产生损坏或磨损时,可以维修,并通过维修而使之焕然一新,获得新产品的使用功能。这是最大的资源节省和成本节省。

生境恢复方法是生境经济学方法的根本方法,它的重心是恢复地球生物多样性。因为"人类的兴盛不是来自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权力的渴求,而是源自于与自然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大部分发生在商品经济之外,因而,GDP并不能衡量人类的幸福。而且这种合作的成功在于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繁荣之间并无真正的冲突。"[9](P282

"恢复地球生物多样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终止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用过即扔"的生产-消费方式,这需要人类从深度介入自然世界中走出来,尽可能放弃干预,还自然以自由,让地球在这种自由的自在状态中逐渐恢复自创生功能,使自然界重新恢复自生育力。二是指人类通过多种努力方式,促进地球恢复生物多样性。前一种方式是人类的不作为方式;后一种方式是人类的作为方式。这两种方式是相互促进的,尤其是地球环境趋于死境化的今天,人类以作为的方式来带动不作为方式,是其基本生境经济学方法。

以作为的方式来恢复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其根本社会方法就是放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调整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方式。具体地讲,就是中止大中城市规模建设、保护乡村。

中止大中城市规模建设、保护乡村,这是全面恢复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必须社会方法,也是恢复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条件。

中止大中城市规模建设、保护乡村分,分两步展开:

首先是中止大城市规模建设,全面推进大中城市的功能发展和导向发展。因为大中城市规模发展是全面掠夺和消费地球资源、全面制造高污染、实施高碳排放的社会化方式,全面中止大中城市规模建设,是最卓有成效地制止资源浪费、全面推行低碳和低污染排放、全面恢复地球承载力和自净化力的社会化方式,亦是全面恢复气候、治理环境灾害、消除暴虐雾霾的有效方式。全面中止大中城市规模建设,是为了全面推进大中城市的功能发展和大中城市的导向发展。全面推进大中城市的功能发展,既是全面推进大中城市的人性化、生态化、节能化发展,也是全面推进降低城市运作成本和提高城市边际收益的发展。全面推进大中城市的导向发展,就是把对国家文化、思想、学术、政治、经济、科技的探索创新作为大中城市发展的重心,并以向其周边地区输出文化、思想、学术、政治、经济、科技资源为经济收益方式,以带动、牵引、推动周边地区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为根本任务。

其次是以保护乡村和发展乡村为根本目而建设城镇。这有两个任务:一是建设县城,使县城成为连接大中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县城的规模建设应该有严格的限制、标准和要求,一般不超过10-2万人口。县城建设的重心是功能发展。县城的功能发展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努力:首先是发展它自身的运作功能,使其低成本化、低碳化、低污染化和节省化、高简朴化、高边际收益化。其次是发展其中介桥梁与集散功能,具体地讲,县城的功能发展,就是要使县城既担当起大中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功能,即将大中城市的优势资源、最新技术、最新信息、最新知识输向乡村,同时又将乡村的优势资源输向大中城市,并通过一双向循环的输送过程而发展、充实、壮大县城自己。二是全面保护乡村,发展乡村。因为乡村才是城市环境生态生境化之源,是恢复气候、治理环境灾害、消除嗜掠雾霾的土壤。今天,气候失律、环境灾害横行、雾霾嗜掠,一方面由大中城市的粗暴发展所致,这种粗暴发展表现为单纯的规模发展,单纯的圈地运动式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式发展,单纯的高污染、高环境退化式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乡村的破坏,乡村的荒芜,乡村的全面退化。

以作为的方式来恢复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其基本社会方法就是全面恢复湿地和荒野。因为湿地和荒野,才是生物多样性的土壤,亦是环境恢复自净化功能的自然条件。

全面恢复湿地和荒野,首先是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沼泽,退耕还草地;其次是让乡村的山水充满植被;其三是禁止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征用湿地和荒野。其四是培植湿地、荒野、沼泽。通过如上各方面的努力,以为全面恢复生物多样性筑巢。

以作为的方式来恢复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其重要社会方法就是发展原始农业,繁荣绿色经济。所谓原始农业,就是自然农业、自然季节农业、有机土壤农业和人工农业,也可以说是非机械农业、非杀虫剂农业、非地膜农业。恢复生物多样性之所以需要尊重原始农业和发展原始农业,是因为机械农业消灭了荒野和湿地,锐减了大地植被;更因为杀虫剂农业使生物丧失了栖居的起码条件;还因为非季节性农业导致了地球生物钟的紊乱。

生物多样性是建立在原始农业基础上的,尊重原始农业,发展原始农业,是全面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社会策略。换言之,只有当全面尊重原始农业,全面发展原始农业时,恢复生物多样性才成为可能。[15](P176)客观地看,恢复生物多样性可以解决两个社会问题:一是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自净化力,即提升对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二是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存在的安全度。然而,要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恢复,尊重原始农业、发展原始农业是其基本途径。

以作为的方式来恢复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其深度社会方法就是培育森林和草原,畅通和净化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海洋。

培育森林,首先是恢复原始森林,其次是在荒山上植树造林,其三是退耕还林。其四是以严格的法治保证林木砍伐率低于林木的生长率。

培育草原就是禁止放牧或实行草原间歇放牧,治理草原的沙漠化,进行草原的扩展建设。

江河湖泊是地球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必须地球本身血液循环畅通。今天地球环境的退化、气候失律、环境灾害频发、雾霾嗜掠,究其深度原因,恰恰是地球本身患了严重的"高血脂"病,作为其大小血管的江河湖泊截流、断流、干枯,其乱石、垃圾、淤泥遍布河床。因而,要使生物多样性存在的土壤--大地--得以健康循环,必须畅通江河湖泊,必须展开的工作有三:一是清理河床;二是拆除太多的水坝电站;三是在江河流域恢复原始农业,恢复荒野、湿地、沼泽。

人有双肺,地球亦有双肺,这就是森林和海洋。并且,海洋是最重要的地球之肺。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加速失律、环境灾害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爆发、雾霾嗜掠人间,其深度机制恰恰是海洋的全面富氧化和深度污染。这又恰恰源于人类全面向海洋进军、向海洋要财富、向海洋争霸权所致。所以,要卓有成效地恢复气候、治理环境灾害、消除嗜掠的雾霾,必须治理海洋,让海洋休养生息。对于已进入能源、资源全面枯竭的人类时代,要做到这一点是异常艰难的,但人类要真诚地自救,就必须这样做,并且人类为了自救,最终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等待人类的只能是自我毁灭!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英]奈杰尔·劳森.呼唤理性:全球变暖的冷思考[M].戴黍、李振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李爱贞.气候学与气候学基础[M].北京:气候出版社,2004.

[4]刘继韩.气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美]史蒂芬·法里斯.大迁移: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M].傅季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6][法]克洛德·阿莱格尔.城市生态,乡村生态[M].陆亚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芬兰]Ilkka Hanski.萎缩的世界:生境丧失的生态学后果[M].张大勇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唐代兴.生境伦理的哲学基础[M].上海:三联书店,2013.

[9][美]彼得·S·温茨.现代环境伦理[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E·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M].谢杨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M].蔺雪春、郭晨星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2][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4][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5]Wendell Berry, The Unsettling of America: Culture and Agriculture,San Francisco:sierra Club Books,1977,p.176.


进入 唐代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恢复气候   防治环境灾害   生境经济学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原始农业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21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