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独”而言,就算一家亲,台湾充其量就是海外华人,与中国人只肯算远房亲,而且国籍已经不是中国人。不过,“台独”这样的自况刚好透露出,其思考方式并没有脱离中国中心。
自李登辉到马英九,都有某种把台湾当成是海外华人的意图,就好像海外华人是“台独”的暗号。这个愿望最早可以回溯到张旭成所谓的新加坡模式。“台独”透过把台湾当成是海外华人,而变成是中国的外国。
在大陆,人们习于把新马华人当海外华人,只是国籍不同而已,“台独”也如此。“台独”眼中看到海外华人,所反映的就是中国中心的思维,也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看东南亚华人的思维,因此体会不了大量新马华人已是本土华族,不是一体化的海外华人,更不是“台独”也自居的海外华人。
本土华族以中国为祖国,这事关华族的尊严。建立华族尊严的前提,当然是华族乃属于自己本国或本地区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华族作为“台独”讲的外国人,并不是他们国家中的平等公民,华族与大陆人做为“台独”眼中的外国人,其实是处境非常不同的,与“台独”所想像的外国人不一样,毕竟马来西亚或印尼华族,还不能平等而安定地拥有自己的国家。
不过“台独”设想的外国华人,却跟大陆的设想雷同,因为那都是中国中心的海外华人观,即把新马等地华人,都简单当成是台湾的外国,因此隐含了台湾中心,且是个中国式的台湾中心,那不但“台独”不是边睡,而且犹如正统中国。就算“台独”的地理学总是主张台湾是中心,然而思唯方式上继续是实践着中国固有文化。如此的台湾中心,其实就变成是取中国而代之的海外华人的祖国,是模拟了中国中心的伪“台独”。
尽管“台独”的视野隐藏了的是中国中心,但“台独”怎会如华族愿以中国为祖国?华族尽管早就在地化,却仍愿意以中国为祖国,让自己在土著的眼中有尊严。这是中国中心的角度所体会不了的,“台独”看到的始终只是身为外国人的海外华人,而不是无法作自己国家主人的华族。
“台独”倘若能改弦更张,在心态上自我边缘化,承认中国才是海外华人唯一的祖国,则“台独”便能成功在思想上也摆脱了中国式的思维。简言之,假如“台独”有意识地身在边陲,就会敏感地避免对东南亚华族采取与所谓台湾华人一体化的识别方式,进而就间接超越了自己面对大陆时必须一体化或必须反一体化的律令。
“台独”若能培养这样随波逐流的边陲意识(或无意识),将不再会因为某个时代自己与大陆日益接近而恐惧遭到并吞,当然就没有需要非得对自己在其他时代追求离心发展感到不安。真能这么想,就是思唯方式上也“台独”了!
可是“台独”偏偏继续卷在中国中心的思维中,大陆来了,“台独”就担心自己不成其为一个中心。这时,愈是揭穿两岸进入一体化时代的那些中间人,首先就引发不忠诚的怀疑,进而沦为政治霸凌的对象。(还记得慈禧太后西狩之前,非先杀主和的大臣不可;两蒋放弃反攻大陆改采革新保台之际,更是大肆宣传三不。)“台独”拼命反对的,往往是对“台独”诱惑最大的;颂扬或利用大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人,令“台独”痛恨他们的道理在此。
简言之,“台独”当然没要把中国当祖国,但却继续要摆脱边缘,自居中心,而不能了解华族的处境;把中国当祖国是马来西亚华族的重要身分策略。与祖国联系或接近,不会造成华族失去国家认同,但“台独”必须不断防止中国接近。
在台湾,统派常是中间人的象征,于是容易成为政治霸凌对象之一,但这只是初期,当两岸各方面更接近的话,谁都可能成为霸凌对象,尤其是“台独”领导人之间的权力斗争,难免沦为他们相互指控对方卖台的动机。这已经不是理性选择的问题。
两岸愈接近对“台独”威胁感愈大,内部净化压力愈强。故大陆愈民主,经济社会愈开放进步,台湾的政治霸凌或法西斯事件就愈频繁(就愈变成“台独”所想像的专制中国)。“台独”要做到新马华人那样以中国为祖国的外国人,还有一段路。族,对新马华人而言,是生存意志之所赖,故中华民族愈强愈好;而对“台独”来说,中华民族是他们不能面对的痛苦。“台独”是自我锁在中国的反面,因而不能摆脱中国的人,这和遭到土著民族排斥却无法回归祖国的华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