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卡尼:让影子银行走出阴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6 次 更新时间:2014-06-22 16:36

进入专题: 影子银行  

马克·卡尼  

 

随着全球银行业体系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风险偏好重回金融市场,影子银行开始吸引越来越大的关注。

政策制定者关注影子银行不是新鲜事。全面改革影子银行(指通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和活动提供信贷),一直是20国集团(G20)自2009年匹兹堡峰会以来的核心议程之一。那一年,G20领袖们为应对危机建立了金融稳定理事会(FSB)。FSB的宗旨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透明、弹性、可持续、基于市场的融资。

危机爆发之前,不透明的影子银行推动了杠杆的升高,以及对于短期批发融资的依赖。复杂、不透明的证券化结构受到的不当激励,削弱了放贷标准。证券融资市场加剧了流动性与杠杆化的盛衰周期变化。充足的流动性和较低的波动性,推动了担保借款的供应。这样便产生了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杠杆水平升高,流动性进一步扩大;波动性更低,担保借款更易获得。当信心消失时,这个过程则突然逆转。市场失灵,投资工具失效,货币市场基金遭挤兑。2007年之前的3年内,投资工具的规模便增加了两倍。

银行体系无法独善其身。各种问题反过来危害到银行体系的核心地带,导致资本与流动性缓冲情况急剧恶化,威胁到了大银行的生存。实体经济的信贷供应极度受限。

各国当局意识到,在改革银行体系、增加其弹性的同时,有些活动可能会被挤进影子银行体系。新出台的银行监管要求提供了更多激励,促使银行把更多业务,转移到金融体系其他不必遵循相同审慎标准的领域。

当前改革路径承认,有效的金融体系在传统银行业之外也需要其他中介。使用得当,这种中介可以对银行构成有益的补充,并与之展开竞争,共同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融资渠道多样化,使增长所必需的信贷供应更加充足、更有弹性。

但是,影子银行只有成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可持续的融资来源时,才有可能履行好这些职能。影子银行改革计划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目前已设立一些新标准,以限制传统银行对影子银行的巨大风险敞口,从而在两个部门之间树立防火墙。

第二,目前已开始执行一些改革措施,使居于影子银行体系核心的机构和市场增加弹性。通过推行最低流动资产要求、允许货币市场基金使用暂停赎回等办法,降低货币市场基金遭到挤兑的可能性。不健全证券化结构所导致的不当激励,正在得到纠正。最低保证金要求也正在制定中,以缩短经济繁荣期内过度举债的周期--当核心固定收益市场流动性枯竭时,这种过度借债便无法维系下去。

这种改革路径是量身定制的,并且由于其关注于对宏观金融体系产生实质影响的活动,也是恰如其分的。改革为合作建立了共同政策标准和安排,将有助于避免全球金融体系的分裂。

第三方面的改革,是建立一套成熟的框架,以监视并化解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造成的风险。跟前两个方面不同的是,这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目前各国当局正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便在杠杆与流动性风险过度升高时及时得到预警。

针对整个体系的监管措施正在建立中,全球性监视已启动。

此外,各国当局意识到,监管必须跟上一刻不停的创新与套利活动--套利一直是影子银行的特征。为实现这一目标,监管范围将不会固定为某些特定类型的机构。实施监管的依据将是机构从事业务的类型,而不是机构所属类型。

监管将随影子银行的演进而演进。各国将采取一种彼此协调的方法,在必要的范围内实施监管。在改革产生意外后果,或监管有改进空间之处,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进行调整。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仔细研究改革在何种程度上会妨碍健全证券化活动的重启。

我们的目标是把一个容易过度放贷、容易崩溃的影子银行体系,改造成为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强劲、持续、平衡增长的影子银行体系。尽管由于G20自危机以来对这些风险非常警惕,推动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任务尚未完成。随着G20完成对金融体系核心的改造,对影子银行的改革必须、也必将继续推进。现在是时候让影子银行走出阴影,创造一种可持续、基于市场的金融了。

本人作者为英国央行(BoE)行长、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主席

译者/邢嵬


    进入专题: 影子银行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566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金融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