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报告:中国影子银行正以银行信贷两倍速度扩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4 次 更新时间:2014-10-08 22:56

进入专题: 影子银行   信贷  

IMF报告  

“影子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名声大噪”,剑指美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而今,后危机时期的影子银行又持续增长,并在中国尤为突出,因此驱弊兴利、加强监管已成当务之急。

IMF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危机后影子银行持续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影子银行势头强劲,规模占到了GDP总量的35%到50%,更是以20%的年增长率赶超了传统银行。报告还显示,影子银行问题在中国比较突出,其融资增速已达到银行信贷增速的近两倍,需要监管者们更为密切地监测。

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突出

IMF报告指出,中国需要更密切监测不断激增的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银行业务。影子银行像常规银行一样,从投资者手里获取资金然后贷给借款人,但却不必遵守同样的规则或监管。

当前,美国影子银行价值约15万亿美元到25万亿美元,欧元区约13.5万亿美元到22.5万亿美元,日本(取决于衡量指标)为2.5万亿美元到6万亿美元,新兴市场约为7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的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系统增长更快。

不过,截至2014年3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影子银行的社会融资比重占GDP的35%,并正以银行信贷两倍的速度扩张。委托贷款、信用贷款是构成影子银行社会融资的主要部分,且都游离于受到高度监管的银行体系之外。

委托贷款,即指由银行管理的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贷款。比如,A公司会将富余的现金贷给B公司。银行只是一个记账员,虽没有资金投入,但作用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体系中,A公司不能直接贷款给B公司。

信托贷款,即指由信托公司提供的贷款。但与银行贷款不同,信托公司只是为借款人和投资者牵线搭桥,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形式的信贷安排在影子银行或非银行中介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此外,中国的影子银行还包括公司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后者指由银行开立担保函,它的客户可以用来为交易融资。许多迹象表明,有一些业务(如对公司的贷款)从传统银行转移到非银行部门。

报告特别指出,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WMP)也是风险因素之一。2014年早期,理财产品占GDP的25%,该比例自2013年早期以来上升近50%。理财产品利率往往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或回购利率,且大部分的回报率获得担保,因此理财产品或将改变银行融资模式及融资成本,亦可能影响银行稳定。

IMF金融分析处处长GastonGelos说:“我们发现各国影子银行的增长似乎受相同因素驱动,即当银行受到严格监管时,影子银行往往会兴盛起来,从而导致规避监管;实际利率和收益率低且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时,影子银行也会迎来增长;另外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机构对"安全资产"需求量大,也会促进影子银行的增长。”

不过,IMF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常驻代表ShaunRoach认为,完全将“影子银行”等同于一个黑暗、邪恶甚至是非法交易的形象有失公允,它的优点也不可忽视。影子银行可以扩大信贷渠道、支持市场流动性、进行期限转换和实现风险共担,从而为传统银行提供有益补充。

政策制定者们眼下面临的挑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子银行的有利作用,同时尽可能降系统性风险。

监管亟须跟进

各国监管当局正努力跟上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步伐。传统银行拥有诸如资本要求、贷款损失拨备、存贷比以及成熟监管等安全保障,而影子银行将中介活动由正规的银行体系转移至更多未知领域。

报告称,银行进行风险过高的活动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而监管框架未能阻止银行进行高风险活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各国正展开改革,以进一步强化监管框架、加强风险治理,保证银行高管的薪酬制定充分反映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该报告称。

为了有效达成预期效果,IMF认为改革者必须充分了解推动银行承担风险的原因。报告通过实证调查,从银行治理、风险管理、薪酬做法和所有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其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联系。

分析结果显示,董事会成员由非管理层担任的银行倾向于进行较少的高风险活动;银行高管薪酬往往与风险行为挂钩,因而他们往往会忽略所要承担的风险;与较长期工作绩效挂钩的薪酬比重占比越高,带来的风险可能越低;机构投资者持有大量股份的银行往往承担较低的风险。然而,当金融压力升级、违约风险激增时,这些影响会发生改变,因为银行如果濒临破产,银行经理人往往会通过高风险行为以求扳回一城。

对此,IMF提出了下一步政策措施建议:进一步提高银行高管薪酬与风险的一致性(包括银行高管导致银行债权人的风险);延期支付部分薪酬以及建立薪酬追回机制;银行董事会应独立于管理层,并设立风险委员会,监管机构应确保董事会有效监督银行的风险承担;应考虑将债务持有者也包括到银行董事会中。

    进入专题: 影子银行   信贷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72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第一财经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