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改革研究学者常修泽教授历时五年研究完成的理论著作《包容性改革论———中国新阶段全面改革的新思维》,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我阅读了主要章节。看到书中第二章《中国进入全方位改革新阶段:战略背景》之第三节《新阶段:改革再出发》,记录有我和常修泽教授在“21世纪圆桌论坛”的对话,感到很亲切。我赞成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先生对该书的基本结论:“这是一部探索新阶段包容性改革富有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的著作”,是“新阶段包容性改革理论的有益探索”。
阅读此书,感到确如本书副标题所示:“中国新阶段全面改革的新思维”。“新思维”新在哪里?我认为,新在以下四个方面———
新在全面改革的阶段思维
先说纵向。作者在第一章“绪论:包容性改革论的提出及核心观点”的“导言”,一开始就指出“中国正处在由‘第二波历史大转型’向‘第三波历史大转型’转换的历史时刻。按照大历史观,与上述转换相适应,中国改革应该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新阶段应该有新的战略、新的思维。这本著作,就是笔者对新阶段改革理论与战略探索的成果结晶。”“第三波转型论”是常修泽教授2009年11月在“海南国际论坛”的学术报告中提出的。按照书中的观点,从中国现代史的纵深大视野审视,中国第一波转型,是以1949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转型”;第二波转型,起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转型”;下一步,面临“第三波历史大转型”,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资源环境制度的全方位转型。
作者对中国改革“新阶段”的定位、定性是有前瞻性的。尽管作者在书中尚未明确指出“第三波转型”开启的具体时间表,但出版后的实践表明,以2013年11月中共18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标志,中国的确开启了“第三波历史大转型”的进程。这个纵向思维是新颖的。
再说横向。从书中看出,作者全面改革的阶段思维,除了在“纵向”上提出“中国第三波转型”外,还在“横向”上提出了与中国新阶段改革相关的三大“新格局”:中国(大陆)改革的“新格局”;两岸关系的“新格局”;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
首先,是中国(大陆)改革的“新格局”。作者指出,“经过35年的改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也积累了相当深刻的社会矛盾,改革取得的成果固然可以承继下来,但积累的社会矛盾,则不允许再‘传’下去。目前正处在向既定目标艰难的‘爬坡’阶段。”“我观未来中国之改革,可能将面临极其复杂的格局,两端都是‘悬崖’……值得国人注意”。
其次,是两岸关系的“新格局”。作者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着眼,寻求最大政治公约数,除了大陆自身的改革以外,还有一个‘两岸’问题。这是作为转型国家的中国特有的情况。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都不可能是分离的。一个没有完全统一的民族,不可能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伟大复兴。”
第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作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格局是一个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新格局。尽管个别大国还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并提出所谓的‘再平衡’战略,但是国际关系的实质表明:大国之间已经不可能是冷战时期的那种‘你死我活’的关系了。中共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维。”他特别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还处在‘意识倡导’阶段,但可期待能成为世界潮流”。
基于对中国改革、两岸整合和国际关系的新格局的研究,作者指出“唯有包容,才能平衡;唯有包容,才能公正;唯有包容,才能实现两岸与国际关系的双赢。这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作者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全面改革的新阶段,思维是新的,学术视野也是开阔的。
新在全面改革的理论思维
作者提出的包容性改革论的理论思维,有新意。张卓元教授认为该书“富有理论创新”。以我之见,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包容性改革论的“三大要义”及其“理论支撑”上。
作者在前言开宗明义指出包容性改革论的“三大要义”:“第一要义———包容性思想:海纳百川,包容互鉴;第二要义———包容性制度:公正市场,社会共生;第三要义———包容性运作:超越极端,双线均衡。并指出,“包容性改革论三点要义中,一是根基;二是核心;三是实现路径”。我读后感觉,全书以包容性思想为根基,以包容性制度为核心,以包容性运作为实现路径,初步形成了一个“包容性改革论”的框架。
这个框架是有支撑的。作者在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题,就赫然标明“思想来源:‘中’、‘马’、‘西’三方面的来源”:“中”,指老子《道德经》中“知常容,容乃公”的哲学;“马”,指马克思“多元包容”的思想;“西”,指美国学者达伦·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鲁宾逊所著《国家衰落之谜:权力、繁荣和贫困的根源》的启示。“思想来源:‘中’、‘马’、‘西’”,使本书具有很深的理论积淀。
更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专门设立第三章,全面论述自己提出的“三个理论支撑”,即:“人本体制论”———论述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制创新的基本导向;“广义产权论”———阐述以“天、地、人产权”为核心的广义产权理论;“第三波转型论”———中国现代史以来,继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全方位的历史大转型”。
作者强调,“三论”中第一位的是“人本体制论”,指出“全面改革以人权为核心,把握人的三层涵义:横向全体人;纵向多代人;内核多需人。寻求人权制度化”。
鉴于作者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著,并在本书进一步展开论述,因此使该书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这种理论思维是有新意的。
新在全面改革的制度思维
该书在扉页“题记”中写道:“21世纪的文明史,将昭示一条规律: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
值得提出的是“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的思维,在书中不只是一个理念,而是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五环式改革”中的。用作者的话就是:“‘五环改革’,环环瞄准‘包容性体制’”。具体来说:“经济改革:寻求公正的深度市场化经济体制;社会改革:寻求各阶层社会共生的社会体制;政治改革:寻求最大政治公约数的政治体制;文化改革:寻求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文化体制;生态体制改革:寻求以天地人产权为基础的环资制度”。
不仅“五环改革”的总体设计“环环瞄准‘包容性体制’”,而且,就“五环改革”各个具体领域改革内部而言,也渗透“包容性体制”思维。如在经济改革章,阐述了作者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体制的基础”、“包容国有与民营”、“结构性破垄”以及“多要素集成土地流转”等新的思维;在社会改革章,围绕作者提出的“社会共生”核心理念,系统阐述了“穷人不能再穷、富人不能出走、中产必须扩大”等新的构思;在政治改革章,针对执政党“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出现的腐败现象,围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阐述了作者关于要从权力的“来源结构”等方面推进制度创新的思维;在文化改革章,该书站在人类文明走势和大国崛起的战略高度,寻求东西方多元文明“交融之道”的思维;在生态文明章,以作者的“广义产权论”为根基,系统阐述的关于“天人合一”的思维,等等。
从“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理念,到“环环瞄准‘包容性体制’”的总体设计,再到具体改革领域渗透包容性的做法,三层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包容性体制”谱系。这种“包容性体制”的制度思维更是有新意的。
新在全面改革的策略思维
作者在“总论篇”讲的一段关于“避凶化吉”思想,充满哲理意味。他说:“讲到‘平衡’,古代中国甲骨文的两个象形字‘吉’‘凶’颇有启发‘吉’字上面的‘十’字是端正的,表示平衡,而平衡则‘吉’;‘凶’字上面的‘十’字是斜歪的,表示失衡,而失衡则‘凶’。中国的改革如何‘避凶化吉’?在改革运作中,要有‘大平衡’的智慧。”
作者强调“大均衡”的智慧,对中国改革有启迪意义。
常修泽教授在书中阐述了他的“大均衡”改革方略,概括为找准五大“均衡点”“经济改革,找准市场化和公正化的均衡点;政治改革,找准‘深刻革命’与‘自我完善’的均衡点;社会改革,找准多元阶层‘社会共生’的均衡点;文化改革,找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均衡点;资源环境制度改革,寻求‘天地’与‘人’的均衡点。”作者并指出,“均衡点”不等于中间点,而是动态均衡;这种战略动态平衡策略是有操作性的。
总之,这部书确是“中国新阶段全面改革的新思维”,是新阶段全面改革的一个战略选择。最后,我要说一下,这本著作修泽教授写了五年,近四十万言,下了功夫。但从决策角度看,如能篇幅精简,则更利于有关领导阅读,也有利于社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