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36年,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今后的发展,还要依靠改革开放。但也要看到,推进改革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牵制改革的因素巨量增加,近些年出现了少有复杂的局面。如何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动力和活力,需要在改革方法论上进行创新。常修泽教授的专著《包容性改革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一书,是国内首部系统探索包容性改革的著作,为中国推进中长期改革提供一个战略性选择,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下面结合阅读本书,侧重经济方面谈一下我对本书和“包容性改革”的感受。
一
“包容性改革”系统研究者还不多,可能常修泽教授是第一位。现在相关文献中常见包容性增长一词,本意是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民生改善同步进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含。作者在书中对“包容性改革”定义为: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海纳百川,包容互鉴,推进全方位的体制创新;通过改革,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领域,探索建立新型的符合国情的包容性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超越极端,均衡运作,以尽可能小的社会成本,取得具有实质性的改革成果,并将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包容性改革”和包容性增长的区别,作者指出,包容性增长属于经济增长的范畴,“包容性改革”属于制度创新范畴。当代中国需要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研究好“包容性改革”问题。
现在的中国现实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积累了相当深刻的社会矛盾。改革取得的成果固然可以继承下去,积累的社会矛盾也有“传”下去的社会基础。现在客观的现实格局是,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新阶段,社会阶层的多元化,以至于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新阶段的改革,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起步的。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包容性改革”三要义:包容性思想、包容性体制、包容性运作。作为从事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作者着眼于中国改革的新阶段,提出“包容性改革”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思想,可能是中国在目前情况下比较可行且较富理性的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改革。“包容性改革”就包含着改革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改革力量。
当前,全方位改革,无疑要凝聚共识、协同推进。但共识向哪个中心凝聚?协同起来向哪个方位推进?有一个基本方向问题。作者依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提出“五环改革”,就是经济转型、社会共生、政治变革、文明交融、天人合一的包容性体制。探讨这五方面的包容性体制,是作者着墨最多之处。
中国改革面临极其复杂的格局,为避免剑走偏锋或掉入悬崖,作者指出应采取大均衡改革方略,找准各自均衡点。经济改革,找准市场化和公正化的均衡点;政治改革,找准深刻革命与自我完善的均衡点;社会改革,找准多元阶层社会共生的均衡点;文化改革,找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均衡点;资源环境制度改革,寻求天地与人的均衡点。均衡点不等于中间点,它是动态均衡的。均衡考虑到改革主体利益所在,在改革扩容中广泛包容多元价值和利益诉求中合理部分。改革就是要以更多的智慧、更有效的办法进行推进。应当说,作者在重要观点的反复推敲和提炼上,下了大工夫。品味这些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性观点,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
中国改革最大的特点是渐进性、体制外增量改革,有人讲“包容性改革”与渐进性改革有很多相同的特点。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改革就是 “我得你失”,改革本身可以成为互利共赢的成长过程,可以成为包容、容纳、宽容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对“包容性改革”的优点进行了充分论述,主要体现在:
首先,“包容性改革”更注意改革利益的平衡。改革与利益,关系非常紧密。这对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只能正视,不可回避。改革30多年来,每前进一步,都牵扯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就当前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又要充分运用利益驱动这个杠杆。改革要触碰哪些既得利益、要调整哪些利益结构、要让哪些人得实惠、如何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取向,这些都要具体地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之中。当前,考虑改革、确立改革目标、制定改革方案、选择改革路径,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率,还要考虑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社会稳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改革获得多数人的拥护。“包容性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平衡性。
其次,“包容性改革”更注意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就不能没有阵痛,不能没有风险。关键是要找准社会可承受能力与不可承受能力之间的度。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能力,不能以牺牲社会稳定为代价。没有社会的稳定,什么也干不成。改革与稳定,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关键看怎样进行改革。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应当说,“包容性改革”观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也大有用武之地。
再次,“包容性改革”利于改革空间的增加。改革需要有一定的施展空间和回旋空间为条件。这种成长空间,是多方面的。一是需要有充盈良好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赖于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各方面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绷得紧紧的,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那是不利于健康推进改革的。二是需要有充盈良好的舆论话语空间。这个舆论话语空间,对我们改革至关重要,包括国内外的。
三
“包容性改革”,从根本上说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体现,是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致的。“包容性改革”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现在看,一项好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包容性。作者在书中指出,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项改革,感受“包容性改革”的容纳性。
从双轨制改革来看,双轨制作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现象,曾经普遍存在于经济改革的各个领域。现在看,双轨制就具有“包容性改革”的一些基本特征,照顾到多个方面,维持了经济的稳定,有序推进了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政府干预的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但是最糟糕的是中国的双轨制经济。现在来看,所有采用双轨制的国家,普遍维持了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推进激进改革的国家,则普遍经济停滞或崩溃,危机不断。双轨制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一方面继续为原来优先发展部门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必要的保护补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又放开民营经济、外资经济、三资经济进入到更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利用后发优势。所以,经济发展会比较快。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双轨制的改革好处是让我们维持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是收入分配问题、寻租现象的普遍化。
从农村大包干改革来看,农村大包干改革又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也具有“包容性改革”的基本特征。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指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模式。它是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改革之需,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大发展的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是在打破了原来的集体所有、集体集中统一经营的体制之后而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经营体制。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是目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土地的所有制性质是集体所有,以土地“两权”分离为前提。土地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这是产生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的前提。
实践证明,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庭分散经营的两权分离,一般优于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两权合一。因为两权分离后,既充分发挥了家庭个人经营的积极性,又克服了集体高度统一经营的弊端。所谓双层经营结构,是指集体统一经营的主导层次和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层次。这两个层次有机结合,形成双层经营的基本构架。从动态的角度看,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的发展、完善并非齐头并进,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集体统一经营的层次和家庭分散经营的层次在双层经营结构中的比重并不完全相同。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