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岛内反服贸风波不断升级,令台湾社会强烈震荡。不但蓝绿朝野对抗加剧,学生运动也被卷入其中。台湾“立法院”、“行政院”更是史上首次被学生暴力攻占,台湾当局行政及议事程序几近瘫痪,社会也因此陷入持续动荡之中,引发两岸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场政治风波,表面上看似由台湾内部对两岸服贸协议产生分歧而引发,但实质上却是台湾朝野政党斗争的产物。随着蓝绿双方选举竞争日趋白热化,政治斗争的效应不断扩大,对此次服贸风波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进党为了进一步打击对手,又在背后操弄学生运动,引发更大的社会风波。反服贸运动由最初单纯的经济议题,发展成为蓝绿政治斗争的演武场,又因学生运动的卷入而演变成规模更大的反政府社会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自去年六月两岸签署服贸协议以来,民进党就发动多场反制运动,包括在“立法院”强力阻挠协议过关,对服贸协议恶意歪曲,误导舆论和公众视听,企图以政治手段操弄民意。在民进党强力反制下,服贸协议至今已躺在“立法院”超过九个月的时间,数月以来,蓝绿双方多次拉锯,却始终没有结果。
随着岛内“七合一选举”的不断临近,民进党为了巩固基本盘,争取更多的选票支持,扩大政治版图,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打击政治对手,拉抬声势,在反服贸运动中,不惜鼓动学生运动冲击“立法院”和“行政院”,干扰破坏国民党正常施政,从中谋取政治利益。据媒体报道,发起此次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包括台湾大学学生林飞帆、台湾“清华大学”学生陈为廷、魏扬等人都是民进党员,而在“立法院”内外进行现场教学的教授姚人多、李明璁、吴豪人等,也都是民进党员。因此这场学运,完全是民进党一手策划和主演的政治运动。
这场反服贸运动不仅严重破坏了马英九当局施政,而且对两岸交流合作乃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放眼全球经济环境,贸易自由化、投资双向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而两岸服贸协议,对于双方的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推进双向投资、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是极为难得的契机。就在服贸协议被拖延的数月期间,大陆已经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已经拉开了历史帷幕,多项改革措施,包括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政策都已经启动并将陆续实施。
就两岸服贸协议本身来看,大陆依然本着“两岸一家亲”的原则,对台湾作出了相当大的让利。两岸在协议中获取的实际利益是不对等的,大陆让利多,台湾让利少,服贸领域大陆对台湾仍然是逆差。整体来看,台湾的从业者可以从中获取较大陆业者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就两岸服贸领域来看,双方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如果可以顺利实现交流合作,必然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加乘效果。
然而民进党却不顾事实,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危言耸听地将两岸服贸协议歪曲丑化,强力反制国民党当局推动服贸协议过关。从台湾的角度来看,非但不能达到其宣称的保护台湾业者的目的,而且不论从现实还是长远来看,台湾服贸行业都会因服贸协议的延宕而错过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机遇。从两岸的角度来看,如果因服贸协议不能过关而导致双方合作受阻,那么ECFA后续的其他协商谈判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包括货品贸易、争端协调机制乃至于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等等诸多事项,都会受到牵连和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两岸交流合作一再受到岛内政治因素的干扰破坏,也会影响到两岸双方的政治互信以及两岸关系大局的稳定发展。民进党为了政治利益,竭力“逢中必反”,在两岸政策上没有丝毫转变的迹象,不仅将进一步加剧民共两党之间的隔阂和对立,而且对执政的国民党也造成相当大的政治压力和考验。如果国民党在重重压力下不能够坚持立场、妥善处置而导致局势失控,那么两岸交流合作必将受到严重阻碍,台湾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将受到损害,两岸关系大局也将因此受到重大影响。
两岸和则两利,分则两害。两岸多年来推动的各项交流合作,都是以为两岸同胞求和平、谋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两岸经济发展、增进两岸广大人民的切身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当前两岸关系不断朝着巩固深化的方向前进,多年来取得的合作成果来之不易,需要两岸共同珍惜和维护,更需要双方共同携手,不断提高互利双赢的质量和水平。两岸交流合作是双方共同的需要,谋求更多、更大的和平红利是两岸人民的主流诉求,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两岸理应在深化交流合作的进程中进一步提升互利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将两岸和平发展不断精进,更上层楼。
总之,选票重要,民生更重要。人民要福祉,台湾要稳定,两岸要发展。两岸交流合作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逆转和后退。希望台湾蓝绿双方能够及早停止政治恶斗,回到改善民生求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同时,广大台湾学生及社会各界更要擦亮眼睛,以理性、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正确看待两岸交流合作,支持并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唯此台湾才能把握提振发展的良机,两岸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