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国际评级周五称,中国公共债务审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这凸现出去年11月份时宣布的地方政府债务改革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篇经过编辑的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新闻稿:
惠誉国际评级周五称,中国公共债务审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这凸现出去年11月份时宣布的地方政府债务改革的重要性。审计结果公布的债务规模与惠誉2013年4月下调中国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时估计的水平没有显著差别;当时惠誉将中国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降至A+,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中国国家审计署周一公布,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总共为人民币17.8万亿元(合2.9万亿美元)。这与惠誉对2013年上半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5万亿元的预估相当,惠誉的预测值中包括至少4万亿元通过影子融资渠道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国家审计署的统计数据中,地方政府直接债务和地方政府担保债务总余额为人民币13.5万亿元(2012年年底时为12.1万亿元),也与惠誉的预测值大致相当,该评级机构2012年年底估计该项债务规模为12.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3%-24%。
国家审计署的此次审计提高了透明度,这一直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个关键症结。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数据及其他关键指标的定期公布将是朝消除这一症结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过,此次审计结果也证实,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仍在上升,相关风险犹存。地方政府债务已较2010年年底上一次全国审计时增加63%,超过同期中国GDP 40%的累积增幅。地方政府债务增加是惠誉去年4月份下调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的一个关键原因。政府债务进一步上升可能最终会对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带来压力。
因而这次审计彰显出了去年11月份宣布的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内容包括对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的方式加以调整,以及对地方政府财政体系实施更加透明和有效的监管。这些改革如果得到有效落实,将使财政透明度和总体预算管理得到加强,并对中国地方政府的信用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将进一步降低近期信贷快速增长和影子银行系统的使用给金融稳定和主权信用带来的风险。
我们预计,短期内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状况将保持稳定,因为经济增速虽有放缓但依然强劲(我们预计2014年经济增速为7%),且财政收入也较为稳定。惠誉预计,来自中央政府的收入转移可能会消除地方政府偿债方面的短期波动性,尽管这将使地方政府的信用与主权信用的关联度得到增强。
然而,地方政府的确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税改、社会支出增加以及间接负债较多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低层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年增长率依然较高,这些政府的财政来源较少,但在中国当前制度框架下的支出责任又较多。这种情况使得它们更有可能通过举债来填补资金缺口。
审计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政府债务是用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来偿还。较低层级的地方政府尤其容易受到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
此外,近几年影子银行的崛起可能使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和再融资风险加大。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可以发行新债券,将募集资金用于未完工的项目建设。这似乎是认可了地方政府可以对债务进行大范围的借新还旧,进而可能增加未来的再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