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两个拉丁美洲。一个是包括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在内的、面对大西洋、不相信全球化并且让政府在经济中掌握大权的一群国家。另一个是由墨西哥、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等面对太平洋的国家组成的,这些国家信奉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
由于两个阵营的国家拥有相似的地理特征、文化和历史,这种划分让现在的南美大陆成为了经济学中的某种对照实验。近十年来,大西洋国家的经济增速更快,这主要归功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但未来太平洋国家的前景会更好。因此整个拉丁美洲地区面临着一个抉择:往大西洋靠拢还是往太平洋靠拢?
我们有很好的理由认为太平洋国家会占上风。秘鲁前总统阿兰·加西亚(Alan Garcia)最近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这个洲大部分国家"都在为夸张的保护主义和不负责任的政策付出代价"。他说:"我认为拉丁美洲的未来不是这样。我认为未来在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和墨西哥等国家身上,智利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很好的典范。"
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算,2014年,受高水平外国投资和低通货膨胀的推动,由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组成的太平洋联盟贸易集团(Pacific Alliance trade bloc)将获得平均4.25%的经济增长。但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所在的大西洋组织(四国由南方共同市场 (Mercosur) 关税同盟维系在一起)将仅会增长2.5%,其中的重量级国家巴西将仅有1.9%的微弱增长。
两个拉丁美洲之间背道而驰的走向可能会持续到2014年以后。在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巅峰之时,这个新兴大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阿根廷的大豆、智利的铜矿和巴西的铁矿石进行了大肆抢购。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下跌,大西洋经济体遭受了最惨重的损失。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曾经夸口,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久将会传播到全世界。但由于其高税收、官僚主义和关税的影响,巴西并没有为大宗商品价格削弱做好准备。
经济学家表示,拉丁美洲崇尚自由贸易的国家繁荣起来的胜算更大,因为高水平的生产率和开放的经济更有可能吸引投资。太平洋国家也采取了更多的措施加强各类产品的出口,即使像智利一样仍然依赖于铜等大宗商品的国家也是如此。在墨西哥,制造业出口目前占据年度经济出口量的近四分之一。(巴西的比例仅4%。)太平洋经济体也更稳定。墨西哥和智利这样的国家享受着低通货膨胀和外汇储备膨胀。
相比之下,委内瑞拉和阿根廷越来越像是陷入经济瘫痪,通货膨胀高企,政府财政疲软。委内瑞拉的通胀率达到50%以上,与受到战争重创的叙利亚差不多。继任秉持民粹主义理念的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的尼古拉斯·马杜罗(Nicolas Maduro)寄希望于通过更严格的价格控制来抑制通胀。结果很好预测:从新车到卫生纸在内的所有东西将面临大面积短缺。一款广受欢迎的新应用程序采用"众包"(crowdsourcing)技术,告知委内瑞拉首都的居民幸运的购物者在哪里买到了肉--这样其他人就能赶到商店抢购这种珍贵的食品。
这个拉丁美洲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该地区2013年表现最差的货币是委内瑞拉、阿根廷和巴西三个国家的。例如阿根廷比索兑美元官方汇率下跌了32%,黑市汇率下跌了47%左右。
阿根廷也遭受着严格的监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半球的夏季带来了高温--还有定期停电。政府早在2002年就加强了对能源价格的控制,希望以此帮助穷人渡过2001年的金融危机。但原本暂时性的措施变成了永久政策。被价格控制吓到的电力公司停止了对城市老化电网的投资。
就连经济管理比委内瑞拉和阿根廷可靠得多的巴西也开始受到物价上涨和信贷膨胀的困扰。去年,一个巴西人对大西洋集团进行了苛刻的总结:"巴西在变成阿根廷,阿根廷在变成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在变成津巴布韦。"
两个拉丁美洲出现的关键时刻在2005年,当时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当时由查韦斯领导)联合起来扼杀拟建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一个从阿拉斯加延伸至巴塔哥尼亚、得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极力提倡的自由贸易区。由于美洲自由贸易区未能建立,太平洋联盟打算建立自己的自由贸易区,免除90%商品的关税,并制订了对其他商品消除关税的时间表。
这个拉丁美洲的外交手段也不同:大西洋集团通常以怀疑或公然敌视的态度看待美国,而太平洋国家则倾向于与华盛顿拉近关系。秘鲁前财政部长佩德罗·巴勃罗·库辛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说:"我们准备创建太平洋联盟是因为我们想和民粹主义者划清界限。我们需要一个思考者的轴心。"
该地区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年轻人,其中很多人把票投给了查韦斯这样的政客,他们通过印钱带来了无痛苦的增长。等待这些年轻选民的或许会是痛苦的教训。
库辛斯基说:"最终,两个集团的不同命运将会化解争论,但坏主意要很长时间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