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积重难返的国际大势下,包括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虽难以独善其身,但均显现出了快于世界各国平均增长水平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抵御系统危机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新一轮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亟待解答与创新的时代工程。2010年至2013年,越南、古巴、老挝和朝鲜四国执政党先后召开了党的代表大会,总结和反思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展现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和道路。
加强执政党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在2013年6月27日与中国社科院学者进行交流时,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杜进森教授指出:至今,中共执政64年、越共68年,离苏共74年的执政节点为时不远,中越两党应该高度警惕,努力探讨如何避免重蹈苏共的覆辙,顺利跨越苏共执政74年这个坎儿。杜进森的话实际上表达了社会主义国家学者们的共同忧虑,而学者们的忧虑折射出社会主义各国执政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一)加强执政党建设和理论创新,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1.越南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越共九大正式提出了建立 “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和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并逐步丰富其具体内涵。这是越南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也是其努力构建本国话语体系的体现。
在越共十一大召开前夕,由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苏辉若主持的、旨在形成越共理论体系的一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就已经展开,并准备命名为“胡志明时代的发展主说”。但由于理论界对“发展主说”的名称有不同意见,因而其最终未能写进十一大通过的修订后的党的纲领和政治报告。但是,新纲领对胡志明思想的根源、地位和作用做了补充。据悉,越南共产党今后还将继续以胡志明思想为基础,形成越南本国的理论体系。
为了提高越南共产党应对挑战的能力,过去一年,越南共产党从思想建设、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
首先,越共中央继续按照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越共中央2012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颁布决议,开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2012年10月初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政治局集体和一名政治局委员(暗指总理阮晋勇)在大会上承认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请求中央委员会给予处分。这些举措,引起了越南国内百姓的高度关注。
其次,越共一直以来对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机制不全有所忧虑。越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干部储备机制。2013年7月份,为期4个月的越共首届高层预备干部培训班在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举行了毕业典礼。这是越共落实越共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干部规划和预备干部培训的有关内容,旨在对包括越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和其他高级职位的干部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使其今后进入领导岗位积累专业素质和政治素养。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讲话,对培养干部后备力量机制寄予高度期望。
2.古巴
马克思列宁主义、马蒂主义和卡斯特罗思想是指导古巴共产党和古巴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古巴官方意识形态重要的精神内核,而马蒂主义和卡斯特罗思想既是古巴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逻辑延续与创新,也体现了古巴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何塞·马蒂(1853-1895)是古巴伟大的民族英雄、诗人和思想家,他深刻的时代洞察力源自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与思考。马蒂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解放祖国的革命洪流,奔走于西班牙、美国等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革命队伍,另一方面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笔耕不辍,抨击殖民政府的罪恶。马蒂有关建立“自由的、有尊严的共和国”、世界平衡、追求社会公正平等及 “我们的美洲”的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古巴化的历史性丰碑,是卡斯特罗治国思想的重要来源。
菲德尔·卡斯特罗是领导古巴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杰出领袖,也是20世纪国际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第三世界领导人之一。自2006年逐渐淡出政坛后,卡斯特罗仍坚持思考与写作,指导和鼓励古巴人民科学清醒地认识世界形势,创新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内出版的《总司令的思考》(2008)、《卡斯特罗语录》(2010)等集中代表了卡斯特罗思想的最新成果。
2012年1月28-29日,古巴共产党首次召开全国代表会议,重点讨论了古巴共产党的建设及思想观念转变等议题。会议还明确了古巴共产党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强调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即从党的领导、组织和思想上确保经济模式“更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与执行。会议决定,党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实行任期制,任期最多不超过两届,每届五年,这意味着古巴将结束事实上的领导干部终身制。
3.朝鲜
朝鲜劳动党致力于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建立本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朝鲜认为“马列主义无法为现实的革命提供现成的答案”,不能教条式地服从马列主义。
另一方面,在反思传统马列主义的同时,朝鲜当局强烈批判了与马列主义竞争的伪社会主义派别。2010 年9月28日,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会议决定修改党章。其中,劳动党的定义由 “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创建的主体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政党”改为“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政党”,党的最终目标由 “实现全社会的主体思想化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改为 “实现全社会的主体思想化和人民大众的绝对自主”,删除了“共产主义”字眼。2012年4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四次党代表会议修改了党章,把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确定为朝鲜劳动党的指导思想,会议还选举了党中央领导班子,推举金正恩担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金日成-金正日主义”包括主体思想和先军思想。4月13日,朝鲜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宪法仍以主体思想和先军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2013年1月25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发布公报,宣布通过《关于建立朝鲜劳动党支部书记大会机制》决议书,表示将召开第四届朝鲜劳动党支部书记大会,并将该大会制度化。公报强调,在主体革命斗争伟业进入更新更高阶段的今天,要强化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基石的党支部的作用、强化全党,为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带来划时代转变。
1月29、30日,朝鲜劳动党第四届党支部书记大会在平壤举行。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大会与朝鲜2012年6月少年团大会、8月青年节庆祝大会、11月母亲大会等各阶层群众集会属于同一脉络,目的都在于凝聚民意,巩固加强朝鲜内部党、军队和人民的“浑然一体、一心团结”。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1.越南
2012年10月,越南国会通过了《对由国会和人民议会推选或批准的领导人投信任票》的决议。根据该决议,越南国会将对由国会和地方人民议会推选或批准的越南政府领导人履行任务的结果、执行权限、政治素质、道德和生活作风投信任票。也就是说,在每届政府的五年任期内将要进行两次民意测评,如果两次达不到半数信任票的,则请其主动辞职或上级给予免职处理。选票分高、中、低三种信任度。如半数以上的国会代表连续两年对同一名官员投“低度信任”票,这名官员将受不信任投票;若获“低度信任”票达到2/3,这名官员将立即面临不信任投票。如不信任投票通过,该官员将被迫辞职或被解职。在国会接受投票的47名官员包括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及各部部长等。越南国会6月份投票的结果显示,主管经济工作的官员多数获得低度信任票比例较高,其中总理阮晋勇的低信任票超过30%。
笔者认为,越南实行对政府官员投信任票的做法,是越南政治系统革新的又一个尝试,也是越南沿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权国家”路径走出的一个具体步骤,然而,由于投票机制在制定时就已经留有很大的回旋空间,因此借此达到弹劾官员的几率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2.古巴
古巴领导班子老化问题突出,2012-2013年这一问题有所突破。古巴通过调整领导班子完成了政权的交接,干部队伍有所年轻化。古巴同时还着手行政体制的改革,希望通过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解决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2013年2月25日,古巴举行第八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全体代表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领导班子,并选举产生了包括国务委员会主席和第一副主席在内的、由31人组成的国务委员会。劳尔·卡斯特罗再次当选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据统计,新一届国务委员会的31名领导成员中有17位新面孔,占54.84%,其中13名为女性,12名为非裔和混血人种,平均年龄降至57岁。劳尔·卡斯特罗在第八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成立大会指出,要保持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古巴应通过渐进有序的方式,在未来5年内完成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劳尔·卡斯特罗还提议修改宪法,实行古巴国家领导人任期制度化,并明确表示这将是他最后一届任期。
(三)加强反腐和意识形态工作,防范执政风险
1.越南
贪污腐败和浪费在越南被定义为“国难”。近几年来,越南的贪污腐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更加严重和突出。在2012年举行的国会会议上,政府总理阮晋勇承认反腐工作指导委员会存在不足。
2012年12月6日,政府反腐工作指导委员会通过了《防治贪污腐败和浪费的行动纲领》,制定了2012-2016年政府反腐的主要任务、措施和考核机制等。由于政府反腐指导委员会工作的不力,2012年5月闭幕的越共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由中央总书记任组长、中央政治局直接领导的党中央反腐指导小组,中央反腐小组办公室通过网站及时公布有关反腐信息。越共五中全会还建议重新组建越共中央内政部,作为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参谋机构,同时也是反腐指导小组的常设机构。
为了鼓励对贪污腐败的举报行为,2012年10月召开的越南十三届国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政府反腐基金,把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捐赠、没收的违法资金以及拍卖赃物所得等作为资金来源,并把其中30%用来奖励举报。此外,群众还可通过举报和信访渠道直接参与监督。
2012年11月,越南国会还通过了《防治贪污腐败法》(修订案),该法从2013年2月1日开始生效。根据《防治贪污腐败法》(修正案),越南的领导干部需在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将个人财产申报清单在本人所在机关、组织或单位公布;越南国会代表及地方各级人民议会代表候选人的个人财产申报清单也须在选民代表会议上公布。这部法律还对领导干部个人所增加财产的各类义务加以规定,越南国会指定政府负责出台有关领导干部个人所增加的财产定价、申报人的权力与责任、申报手续与程序等的具体规定。
笔者认为,财产申报只是采取内部公开的办法,而不是向全社会公开,因此还是有暗箱操作和互相包庇的空间,因而也还不具备很强的约束性。但最近两年来,越共已敲下了治理贪污腐败的重锤,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发起了自上而下的整顿党风党纪运动,因此,修订后的《防治贪污和腐败法》有可能从制度上对防止贪污腐败现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与此同时,越南加大了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2013年1月4日,政府监察部对2012年检察工作进行了总结,公布全年涉及贪污腐败案件89起,涉案金额共计1045.92亿盾,已对其中2个单位的56人提起行政诉讼,移交检察机关24起涉及人员42人,并对20名机关首长进行了责任处罚。
此外,2012年越南政局面临多方挑战,如和平演变加剧、土地纠纷增多、各种罢工和游行示威增多等。
2012年11月,越南国会代表通过了《组织征集人民对1992年宪法修正草案的意见》决议。据此,从2013年1月2日到3月31日,越南通过各种方式征集对1992年《宪法》修正草案的意见,目的是发挥越南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创造越南人民在立宪工作中的共识,并让《宪法》“体现出越南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围绕宪法的修改,越南理论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各种敌对势力乘机而入,企图通过歪曲和肢解越南共产党的思想理论,进而达到瓦解越南政治制度的目的。其中,以政治异见分子为主联名提出的所谓“72知识分子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要取消1992年版宪法中的第四条,即取消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同时要求军队国家化,把“社会主义”从越南国名中去掉,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等。尽管越共十一届七中全会和八中全会并不接受这些建议,宪法修正案也在2013年9月之后才会最终形成,但该事件对越南思想理论界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甚至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外“民主人士”和媒体的追捧,其中也不乏故意歪曲事实以及以此影射中国政改的意图。
敌对势力乘机大搞和平演变,引起了越共高层的高度重视。围绕这一问题,越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杂志》以及《越南军队报》等单位组织了理论研讨会,并且以专栏形式刊登了系列文章,其中不少是越南主要党政领导和著名理论家的文章。如2013年《共产杂志》第1期刊登了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公安部部长陈大光的文章《关于当前我国反“和平演变”和“自我演变”的一些问题》;越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梅世阳的文章《加强对党的纪律检查和监督工作,为防止“自我演变”和“自我转化”取得成效做出贡献》等。
2.老挝
2012年4月26-28日召开的第九次组织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八大以来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朱马利到会讲话,指出当前社会对党内部分党员干部革命意志消退、贪污腐化甚至蜕化变质反响强烈,亟须切实加以改进。会议按照九大提出的“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政党,成为有能力为民执政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政党,成为组织意志坚强和牢固团结统一的政党”的要求,制订了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并且出台廉洁从政和反腐相关规定。
在第二次纪检工作会议(3月26-28日)上,中纪委书记本通作了“关于政府纪检和反贪污腐败工作报告”。朱马利强调要大力抓好党政纪检和反贪污腐败工作。近几年,老挝贪污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
此次会议制订了“政治局关于党员干部禁止事项的规定”、“政治局关于高级干部政治职责的规定”、“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关于新条件下加强纪检监督和反贪污腐败的决议”、“关于加强党委对党组织和党员监督工作的规定”、“2012-2020年国家反贪污腐败战略”(草案)和“关于领导管理干部财产和收入申报的总理令”六份重要文件。
多维度谋求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创新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关切的重要领域。能否充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平衡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及优越性的认同。社会主义四国结合各自国情,均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侧重点的经济改革与探索,改革成效尚待观察。
(一) 越南:以国企改革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自2009年以来,越南经济在低谷徘徊,每年经济增长在5%-6%,远远低于2007年之前连续十多年年均7.5%的增长速度。宏观经济失衡越来越严重,表现为通胀率高企不下、汇率不稳、银行坏账比率接近10%、失业和罢工现象频繁发生等等。在2012年10月22日召开的越南第十三届国会第四次会议上,总理阮晋勇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越南政府将在2013年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并努力实现三项战略任务:一是着重促进发展人力资源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有效实施三年国家财政投资政策(2013-2015年);三是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和绿色科技,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然而,2012年,越南经济增长率创13年来最低,同比增长5.03%,预计2013年也难有起色。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力争到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确保经济增长质量,强化经济增长效益和竞争力的目标,2013年2月19日,越南政府总理签署了《关于2013年至2020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经济增长方式向高质量、高效益和高竞争力转型的总体方案的决定》。决定提出的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市场经济投入竞争优势强的产业和产品的开发,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二是基于改善和提高各经济产业、各地区发展水平,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以高科技含量及高增值产业代替一些科技含量和增加值偏低的产业,使之成为越南经济尖端产业。三是逐步巩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提升越南国际地位,维护政治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该决定还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办法以及重点领域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包括控制公共投资比例、金融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等。
可见,面对经济陷入困境,越南政府努力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希望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改善经济结构。但实际上,思路和目标并不明确,没有新意,也缺乏具体的有效措施。过去几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化和私有化的努力,并没有给越南经济增添发展动力。国有企业问题,进而到经济的所有制成分问题,将继续是今后几年越南经济改革的重点,也是越南政府需要认真应对的问题。
(二)古巴:经济模式更新步伐加快,推出多项新措施
2013年7月7-9日,古巴第八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古巴经济模式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诸如取消货币双轨制和国企改革即将试水等努力方向。过去一年来,古巴推出了多项经济更新措施。
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古巴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马利诺穆里略在古巴第八届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宣布,目前古巴的经济改革进入了对国有企业实施改革,给予国企更多自主权的重要阶段。目前古巴的国有企业尚存在计划经济性质,企业取得的所有利润都需要上交国家,而进一步的投资和员工工资及福利都由国家发放。而在此次改革之后,古巴将会进一步开放市场,在未来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将可以保留50%的利润作为生产投资,而连续两年不能够有效盈利甚至亏损的企业则会被撤销重组。同时也将企业管理权充分下放,让企业拥有可以自主处理废弃或闲置的生产材料的权利。
实行新的税法。自2013年1月1日,古巴实行全面税收制度,这是自1959年古巴革命并废除全部税收制度以来的第一部全面税法,内容包括遗产税、环境税、消费税、交通税、农场土地税、多种许可费用等19项内容。这项新税法主要针对个体户和小型企业主以及农场主。根据规定,年收入达到1万古巴土比索,约合400美元的人,将会被征收15%的所得税,而年收入达到5万古巴土比索,约合2000美元的古巴人,将会被征收50%的所得税。按照新政的征税范围,一般的工薪阶层、国家公务人员的无税时代并未真正终结。不过有古巴人开始觉得,国内的商品价格似乎正因此有所抬头。对此,古巴问题专家徐世澄认为:即便新的税收法出台,实际上对普通劳动者或者普通公务员还是起不到纳税作用,新的税收法主要针对古巴改革开放中一部分人,包括个体户、私人企业。新税收法的实施对古巴经济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最起码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而且使收入差距不至于太大。
颁布新移民法。2013年1月14日,古巴新移民法正式生效。根据新移民法,古巴公民只需出示有效护照及相关目的国的签证即可出境。而此前,根据1976年的移民法,古巴实行严格的出国限制制度,公民在获得外国签证后必须到内政部办理手续繁琐的“白色出境许可”方能获准出国旅行、探亲或留学等。
放宽私有经济经营范围。从2010年10月25日至今,古巴共先后实行了178种行业的私有制改造,共有40万古巴人进入了私营经济行业,同时其中80%的人加入了工会。以国营餐馆个人承包为例,古巴的这项经济改革涉及到了全国接近14%的国营餐馆,一举改变了国营餐饮业萎靡不振、人浮于事的状态,将竞争和活力重新带回古巴市场。
放宽贷款条件。2013年2月21日,古巴官方公报公布新规,古巴银行放宽对个体劳动者及个人建造自住房的贷款申请条件。此次新发布的补充规定,将允许申贷者提供其他资产进行还贷担保,例如珠宝首饰、车辆、避暑休闲住房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担保。这些资产用于还贷担保时,其价值将按市场价格确定。
扩大农民承包土地面积。2008年7月18日,劳尔·卡斯特罗签署法令,允许农民承包闲置土地,个人可承包的土地面积为13.42公顷至40.26公顷,承包期限为10年,到期后可延长。拥有法人代表的合作社和农场承包闲置土地的面积没有上限,承包期限为25年,到期后也可以顺延。2011年7月19日,古巴宣布,在2007年统计的全国190万公顷闲置土地中,67.7%都以承包形式提供给农民。2012年12月9日,新法令规定,允许农民承包土地的最高限度将从40.26公顷增至67.1公顷。
上述措施增加了古巴国民的收入。据古巴国家统计局2013年7月6日最新公布的数字,2012年古巴在国有部门工作的职工平均月工资为466比索(折合20美元,23比索等于1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2.4%,即增加了11比索。
对于古巴的经济更新,学者们也发表了看法。《古巴:从经济模式更新到发展?》一文指出,古巴经济模式更新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方向:首先,减少国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其次,重组国家机器,促进国家行政机构的现代化。通过间接手段调控国民经济,使国有经济保持最大限度的独立。第三,解除限制古巴居民机会的各种禁令。《古巴复兴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文指出,古巴的领导进行着一种战略性的努力,发起了一项新的旨在恢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纠正运动,包括更深层面的、向物质激励的急剧转变,包括一项涉及统一货币、减少津贴和酬金,以及有效地大规模征收直接或间接税的战略。虽然这一战略的初衷是反对收入的不平等,但它能否成功恢复秩序和承诺,也依赖于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古巴将必须发展其政治问责制以抵制行政惯性和腐败,并维持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法性。
(三)朝鲜:改革前景不明,发展核武器抑或是为换取生存空间
2012年朝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经济自由的新政策,包括允许更多的自由市场合法存在,将经济管理权力从军队收归内阁,吸引外资,重新开放金刚山旅游,扩大对中国和俄罗斯在罗津特区的承包与合作经营范围等。然而,2012年4月和12月,朝鲜两次发射卫星,2013年2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宣布废除《朝鲜停战协定》,发出战争宣言。对于朝鲜发射卫星和进行核试的目的,学者们众说纷纭。
2012年4月金正恩发表讲话强调,朝鲜亟待解决的是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制定了“关于确立朝鲜式的新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所谓“6·28方针”,并组织学习和传达。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农业部门引入一种家庭农制度,2-6人一组的分组制生产方式,对产品,国家和农民按照7:3的比例分配。第二,对企业赋予很大的自律权,产品由国家和企业分享,而与生产相关的初期费用,由国家承担。另有报道说,朝鲜着手推进农村改革,并成立了“经济改革领导小组”。但是,这些消息并未得到朝鲜官方证实。日本《共同社》10月18日援引多名朝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金正恩今年废除了秘密资金管理组织“朝鲜劳动党38号室”。38号室被认为是朝鲜赚取外汇的组织之一,通过朝鲜的餐厅、饭店和外汇商店等流通、服务行业筹措外汇资金。废除38号室被外界认为是朝鲜要实行经济改革的信号。
但朝鲜官方明确表示不会有政策改变: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所谓朝鲜“政策改变”和“改革开放”的传闻无稽可笑,强调朝鲜所有的政策都将秉承伟大领袖的思想和伟业,代代传承,不会发生丝毫变化,称将坚持“主体”、“先军”和社会主义的道路“向着最后的胜利”前进。
尽管外界舆论对朝鲜改革开放期望很大,但长期研究朝鲜问题的中外学者基于对朝鲜国内外情况的分析,对朝鲜实行改革开放的前景仍持较为谨慎的看法。朱辽野(编注:吉林省社科院朝韩所研究员)、许永根(编注: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分析认为,朝鲜以往的经济改革具有表面性及摇摆性,朝鲜经济改革的障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对政治稳定的担心、经济状况的制约、缺少领军人物与舆论准备、国际势力的干扰等,朝鲜经济改革存在曲折性和不确定性,但朝鲜经济改革也具有必然性,因为这是摆脱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实现政治稳定的必然选择、融入国际社会的必要条件。
张慧智(编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认为,朝鲜正在探索“朝鲜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不触及朝鲜现有体制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改善产业结构,扩大对外经济合作,通过体制外改革,建立新的经济发展体系,探索实现“强盛大国”战略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朝鲜还需要国内外各种条件和措施的配合,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韩国学者金炼铁认为,朝鲜目前已存在局部的、阶段性的经济改革,而要扩大经济改革,首先要由“改革精英”行使经济方面的政策主导权,其次需要国际紧张局势缓和,先军政治发生改变,最后需要培养能推动改革开放的精英。对目前朝鲜媒体上反对改革的报道,金炼铁认为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落后于现实的变化。
王木克对朝鲜2012年以来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朝鲜此次很可能属于全局范围内的“体系”变化,此次的政策很可能涉及朝鲜国内和国外两大方面,理由是朝鲜“走出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思路越来越清晰,举措越来越务实。
也有学者认为朝鲜不可能进行经济改革,或无意于进行经济改革。Victor Cha对朝鲜的历史、朝鲜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朝鲜的人权记录和朝美关系进行了考察,他认为朝鲜不可能进行经济改革,因为任何重大的经济改革都会威胁到现政权的生存。张琏瑰(编注: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认为,朝鲜不时显示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的迹象,并非真正发展经济,而是为发展核武器提供经济支持和为发展核武器提供“烟雾弹”,令世人的关注点从核武转向经济。朴熙珍认为,朝鲜是否会走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路,依然存疑。赵南勋认为,朝鲜当政者为维持政权,很难实施改革开放,但尽管不会出现有意识的改革开放,却会发生实际的自由化。张亨铢认为,朝鲜要实行改革开放,首先要保证既得利益层的利益不受损害,也就是要具备控制市场的能力。金锡镇认为,朝鲜并不会自然而然地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而是会经历一个积极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突破阶段,这对朝鲜当政者是一个考验。
安德烈·兰克夫(Andrei Lankov)认为,朝鲜并不是一个非理性的国家,朝鲜的领导人并非意识形态方面的狂热分子,而或许是现代世界中最出色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通过成功利用包括核威胁在内的外交手段,从其他国家那里获取了支持。该学者认为,尽管掌权者成功地维持了权力,但是这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为旧的政治制度会缓慢地瓦解,因此,长期来看,无论是否改革,朝鲜的政权都是不可持续的,而一旦朝鲜尝试改革的话,将会引发政权的垮台。 本文认为,自金正恩上台以来朝鲜采取的一系列似乎难以理解的措施,是由于当前的国际环境挤压了朝鲜的变革空间,因而不得不做出一些看似令人捉摸不透的反应,以期出奇制胜。面对中东各国在美国等霸权主义的打击下政权瓦解和国家战乱的局面,朝鲜不得不把拥有核武器作为保住现有政权的最有效办法。朝鲜同时也期望能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但在当前的环境下,只能在保住现有政权的前提下做一些努力,例如对韩国开放开成工业园区,一旦这种努力威胁到政权的稳定,朝鲜将放弃经济利益转向保住政权,这正是开成工业园和“六方谈判”时而中断时而启动的原因。总之,朝鲜实行“先军政治”,发展核武器是在当前的国际条件下做出的一种被迫性的选择,目的是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四)老挝:落实“三建设”方案,全面推进革新
2012年5月14-18日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四中全会要求把实施政治局关于“三建设”3 号决议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三建设”即“将省建设为战略单位,将县建设为全面坚强单位和将村建设为发展单位”的要求。老党总书记朱马利表示:“这是新条件下发扬民主并赋予地方基层主人翁权利的一场深刻变革实践活动”;其目的一是自村级开始,自下而上夯实人民民主制度;二是将九大提出的“四突破”精神变为现实;三是进一步明晰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体系,赋予地方更多权限与职责,努力提升地方党委领导能力;四是实现九大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全国贫困家庭仅剩10%的目标,为2020年实现摆脱国家欠发达状态并向工业和现代化转变打下基础。
为此,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了以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家副主席本杨为主席的“中央三建设试点指导委员会”,分别发布第11、21号命令和16号总理令,将全国51个县和108个村确定为“三建设”试点,政府还确定了优先扶持的64个重点地区。指定政府15个部直接派干部对口蹲点帮扶并提供资金支持,政策银行要向试点县村提供扶贫贷款。
此外,2012年,老挝积极推进各项革新,包括土地制度分配、行政区划、教育医疗改革和企业的整顿等。并依照“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逐步建设发展国家”的目标要求,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战略规划等。仅七届国会第三次会议(6月20至7月13日)和第四次会议(12月5-9日)就审议和通过了21部法律,并修订了《农业法》和《劳动法》等,通过了9项战略规划,制定了年度7项经济和社会计划与方案。
老挝积极推进革新获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老挝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GDP增长率达到8.3%,从而使人均GDP达到了1355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52美元(2011年经济增长率达8.1%,2006-2010年年均增长7.7%)。使得老挝过去几年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10个国家之一。
鉴于老挝经济刚刚迈入工业化初期的发展阶段,而且老挝政府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和积极的开放措施,中国和越南甚至包括美国都积极开拓老挝市场,这对老挝发展经济较为有利。我们预计,老挝今后几年将持续一个稳步增长时期。但老挝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还很滞后,在开放条件下面对各种外来思想的冲击,老党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正如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李远哲副教授所言:“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如果没有思想工作,社会主义制度就不会诞生,也无法存在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就是生命,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思想基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是夯实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并据此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
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四国都从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了各种思想理论和文化建设活动。
1.越南
2012-2013年,越南持续开展“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全民团结建设文明生活方式”运动。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创作和传播有关胡志明和以“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倡导全民建设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品德,树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思想理论方面,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继续发挥党和政府的决策智囊作用。2013年6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与越共中央智囊团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进行了座谈。根据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的介绍,2013年上半年,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主要集中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加强党对群众的动员工作;如何继续推进政治系统的革新和完善;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等。阮富仲提出,中央理论委员会的研究重点是集中研究基础理论和科学依据,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基础,为政策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尤其是总结30年来革新的经验,为十二大做准备。
2.古巴
在2013年2月底举行的首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研究员介绍了古巴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理念。他说,古巴党和政府强调要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主张“高雅”和“大众”文化同时存在和发展;政府允许自由选择创作题材和艺术表演形式,但不允许以此为手段,宣传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有害思想,强调要抵制帝国主义腐朽文化的渗透。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援引古巴前文化部长阿维尔·布莱的话,表达了古巴对外来文化渗透的观点:“要警惕文化全球化对我们的挑战。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之一,是让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趋于单一。有时,最可怕的是,我们消费的竟是好莱坞制作的关于我们自己的漫画。古巴对此回应的方式是加强自己的文化和教育,从小培养人们的文化习惯,大量培养艺术导师。”
3.朝鲜
2012年,朝鲜在人民生活福利、教育、保健、文化艺术、体育等文化建设的各个部门取得了成果。建成许多现代住宅、文化福利设施、公园和游乐园,如平壤的仓田街、绫罗人民游乐园、平壤民俗公园、平壤产院乳腺肿瘤研究所、柳京院、人民室外溜冰场、轮滑场、统一大街运动中心等文化福利设施。
2012年9月召开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12届6次会议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的法令,朝鲜认为这是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人们培养为具有高级文化知识水平、强健体魄、高尚道德品质的文明人的社会制度和法律环境的一件大事。11月,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决定新设国家体育指导委员会,之后通过国家性措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体育热,鼓励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金正恩亲自组建了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牡丹峰乐团。
2013年1月1日,金正恩在新年讲话中提出,朝鲜建设的社会主义强盛国家是全体人民具备高级文化知识水平、强健体魄、高尚道德品质,在最文明的条件和环境中尽情享受社会主义文化生活,全社会洋溢着美好而健康的生活风气的社会主义文明国家。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学者金龙镇对朝鲜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认为朝鲜社会主义是把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完善的主体的社会主义,金日成是社会主义朝鲜的始祖,他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主体思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在朝鲜建立起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金正日在继承金日成主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先军革命思想、先军政治理论,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的思想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主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金正恩在深化发展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创的强盛国家建设战略,即一心团结和不败的军力加上新世纪的产业革命,就是社会主义强盛国家,还提出了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举金正日爱国主义旗帜的思想。
4.老挝
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老挝人民革命党也高度重视马列主义教育。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坎蓬·本纳迪在参加2013年首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的发言中指出:老挝人民革命党将文化思想工作视为各个阶段革命的一个主阵地;对于文化的发展,必须将“保护和发展国家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与“放弃阻碍国家发展的落后风俗”紧密结合,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使之具有国家特点、先进特点和大众特点。
杨智平在《老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理论教育》一文中指出: 老挝人民革命党在深刻认识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在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革新路线必须坚持“六项原则”和“五个观点”,开展了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学习。
老挝人民革命党过去主要从越南学习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近几年来,老挝逐步加大了执政党之间的交流,老挝社会科学院也表达了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强烈愿望,在理论方面也希望能够学习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由于老挝把本国定位为人民民主时期,因此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目前,老挝学者加强了对凯山·丰威汉党建思想和关于过渡时期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可以预见,随着革新的深化和理论研究的成熟,老挝将形成以凯山·丰威汉思想为框架的老挝人民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上述材料我们观察到,四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但越南除了在实践层面有所努力外,在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而朝鲜和老挝则更多地在实践层面致力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冷战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新一轮改革势在必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谋求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尽管各国对改革主体、改革对象、改革动力、改革节奏、改革方式等问题在理论层面与实践领域尚存分歧,但各国各具特色的改革动向已然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历史潮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创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只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势与命脉,才能真正抢占构建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先机与话语权。
结语
1.只有认真分析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动向,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坚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了60多年。60多年中,在不同的国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国家成就辉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有的国家却教训惨痛,国家解体、社会动荡、经济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为什么同样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同导致了改革结果的不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改革,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完善和发展。但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因此,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如此,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只有认真分析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动向,才能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借鉴各种有益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各种新实践、新探索,不断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就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实践新探索,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一些新理念新主张,各国进步人士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无疑为我们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富有启益的思想资料和实践做法,这必将有益于我们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促进我们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不断前进。■
(课题组成员:潘金娥、贺钦、荀寿潇、周淼。专题编辑:吴英燕、郑景昕,工作邮箱:wuyingyan@wxjt.com.cn)
来源: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