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追求,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世界现代化运动从西方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开启以来,呈现出向国际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历史大趋势发展,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自中共二十大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来,关于现代化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探讨的焦点。中国和越南作为当前世界上两个主要社会主义国家,两国的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同的性质。本文将在阐释现代化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对越南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内涵和特征进行概括,并将其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比较,以期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重要意义,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参考借鉴。
一、关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它具有现代化的一般共性,也具有社会主义的特质。中外理论家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化的阐释对我们认识现代化一般共性与中越两国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一)不同理论视域下的现代化
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中外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和不同特征来诠释现代化。中国科学院何传启研究员综合分析了世界各国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并提出,现代化是指十六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现代化既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结果和状态,即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状态。1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他在《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之路》一书对世界的现代化发展总趋势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作了专题考察并提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动力,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指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水平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1]美国学者本·迪克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将现代化理解为社会变迁的一种类型,它起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美国经济学家W.罗斯托从经济学视域来考察,认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发达国家经过的六个阶段,即传统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美国学者亨廷顿则归纳了现代化过程的九个特征,即:革命的过程、复杂的过程、系统的过程、全球化的过程、长期的过程、有阶段的过程、趋同的过程、不可逆的过程和进步的过程。1
在越南,现代化作为通识教育被表述为:现代化是指通过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思想观念运用到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社会转变为更加先进文明的社会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有的价值观念被新的适应时代的价值观念所替代。2可见,越南对现代化的新认识不局限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越南理论家认为,任何国家想要走向现代社会,都要经过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历程。欠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经过工业化以发展生产力,这是一条普遍规律。3 越南当前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因此越南现代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前提。
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对现代化做出诠释,提出现代化运动和潮流是自西方启蒙运动,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启的。西方开启的现代化运动和潮流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促进地方历史、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在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先发现代化国家和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对立,导致人和自然的疏离、人和社会的疏离、人和人的疏离、人的身心疏离。[3]部分发展中国家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失败的事实表明,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方式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因此,为了避免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导致的各种问题,发展中国家必须寻求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走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将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目标。2022年10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作出了完整阐释。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本质要求,不但进一步突出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更是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4]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从而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掀起了国内外对现代化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探讨的热潮。
越南作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本土化成果——胡志明思想是该国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思想,也是越南共产党及其理论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论。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越南理论家提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为发展、不断运动和积累从而发生质变的过程,它得益于先进的创造性成果。4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见证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形态转变的重要过程和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优越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变过程。5越南学者黎氏兰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视角提出,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现实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现代化过程。可以说,越南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就是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换言之,马克思主义越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化过程。4还有越南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观点出发,指出现代化没有固定的道路,哪条道路最适合那个国家的国情,就是最好的选择。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符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西方以资本主义为中心、两极分化的旧的现代化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是行不通的。6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的现代化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不同于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的更好的样本。越南学者陈俊峰认为,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结果。其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而越南共产党则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越南的革新实践,建设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越南社会主义法权国家。7
综上,尽管理论视域不同,但各国学者普遍赞同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的历史进程,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虽然西方国家开辟了现代化道路的先河,但中国和越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验表明,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模式,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二、越南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越南共产党长期以来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在不同时期,越南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不断转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建国初期探索阶段、革新时期快速推进阶段和新时期提质增效阶段。伴随着理论认识的转变,越南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应的现代化方针政策。越南社会主义革新与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互促进,走出了具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一)建国初期的探索阶段
1945年9月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其后越南北方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直到1986年越南启动革新前,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国家统一和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首要任务。
建国之初,以胡志明、长征等为代表的越南共产党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就对越南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要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的论断,目的是丰富物质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学界一般认为,越南现代化进程以1960年举行的越南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起点。越共三大的政治报告提出,越南北方“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就要将工作中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只有这样,我国北方才能迅速建立平衡、现代的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建立社会主义机械化大生产制度”[5]。“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劳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为迅速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想要改变当前落后的农业现状,把我国从以小农生产为主变成社会主义大生产,除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我们没有其他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国整个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社会主义胜利创造基本条件。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键是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5]“我国北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建设一个平衡而现代的社会主义经济,结合工业与农业,并以重工业为基础,合理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旨在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国家。”[5]
由此可见,在建国初期,越南共产党就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但对现代化的认识还很粗浅。这一时期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路,是基于越南作为一个刚刚获得独立且国家统一斗争仍未完成、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必须依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援助等基本国情出发,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发展物质经济基础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因而对土地和工农业实行国有化作为重点,计划用大约20年时间完成从小生产向大生产的转变;同时照搬照抄了苏联模式而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把发展重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战略,轻工业和农业发展被忽视。然而,在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和全国解放后,这种过于偏重重工业的战时经济思维未能及时调整,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日渐突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越南出现生活日用品严重短缺、粮食危机等问题,加之国际格局变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政治动荡,对越南的援助逐渐减少甚至终止,最终导致80年代中期越南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这表明越南建国初期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探索出现严重问题,苏联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在越南受挫。越南领导层开始反思,越南现代化道路出现转折契机。
(二)革新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阶段
1986年12月召开的越共六大标志着越南革新的开始。以长征、阮文灵为代表的越共领导层在总结和反思前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以“直面事实”“正确评价事实”的态度,以“思维革新”为先导,同时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启动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进程。1986-2015年革新三十年间,伴随着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取得巨大成就,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得到快速推进。
越共六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路线,并将之与本国的工业化进程相结合,提出“未来几年的总体目标是稳定社会经济形势,继续为下一阶段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必要的前提”。首先要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六大报告提出:将轻工业、小工业和手工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以满足民众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重视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继续建设一批重工业基础设施,尤其是要发展能源产业。[8]
越共七大和七届中期会议深化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认识。1991年6月召开的越共七大是在苏东剧变的背景下召开的,越南政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大会将“克服困难和挑战、稳定和发展经济社会、加强政治稳定、打击社会消极和不公,让我国基本摆脱当前的危机状态”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未来五年和面向2000年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大会通过的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提出未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是“发展生产力、国家按照现代化方向推进工业化,同时与全面发展农业相结合”,这是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旨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不断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并改善人民生活。[9]1994年6月召开的七届七中全会专门就国家工业化、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了《关于到2000年工业和技术按照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以及建设新阶段工人阶级的决议》。越共总书记杜梅在七届七中全会所做的报告就以推动越南工业化、现代化为主题,报告对越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和性质作出了详细阐释,指出“工业化、现代化是一种经济、社会活动发生根本性、全面性的转变过程,它从以手工业劳动为主,转变为规模生产与现代先进科技、生产工具和方法的普及,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10]。报告指出,“那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要求所有人必须有远大的怀抱、高度的决心,接受困难和挑战并做出必要的牺牲,旨在让我们民族永远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向胡志明主席说过的‘与五大洲强国并驾齐驱’的目标迈进”。报告还对越南工业化、现代化的特征与性质进行了明确,即“工业化、现代化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定向发展”,“坚定维护独立自主与扩大国际合作相结合”,“工业化、现代化是全民的事业,是各种经济成分的事业,其中国有经济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运行并由国家管理”,等等。[10]
越共八大宣布开启越南工业化、现代化新时期。1996年6月召开的越共八大提出:我国已经摆脱了社会经济危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即为工业化、现代化创造前提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开启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新时期。[12]大会报告明确了到2020年越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的物质技术基础、合理的经济结构、进步且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国防安全牢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的工业国”,“从现在起到2000年,把我国基本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到那时候,生产力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大部分的手工劳动被机械机器化所代替;社会生产劳动率高效、生产经营效果大幅提高;GDP比1990年增长8~10倍。到那时,农业依然快速发展,但工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大幅提高。农业增长率达到为4.5%~5%,工业为14%~15%,服务业12%~13%;投资占GDP的30%左右。2000年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为19%~20%,工业为34%~35%,服务业为45%~46%。”[12]
越共九大调整了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时间表。2001年4月召开的越共九大,对八大提出的目标进行了调整,承认由于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实现八大提出的目标。其中,经济增长不稳定、竞争力低下,增长速度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人均GDP增长率、工业和服务业、进出口等指标都未达到八大提出的目标。特别是有些观点和主张不清晰、不统一,行政改革不够果断、效果不好;理论工作未能跟上实践发展需要;等等,诸多因素导致八大提出的到2000年的五年计划目标未能实现。为此,九大政治报告强调要加强理论创新,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对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长期性进行了分析,调整了越南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时间表,即:从1996年到2020年是越南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成为工业国。[14]
越共十大提出越南可通过跨越式发展来缩短工业化现代化进程。2006年4月召开的越共十大对革新20年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大会强调“早日使我国摆脱不发达状态,为到2020年基本成为一个按照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国奠定基础”[15]。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所谓“早日”,这是基于对国家发展现状的严肃、客观的评价之后提出的,目的是鼓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国家摆脱落后状态而奋斗。越共十大专门就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制度进行了阐释,并提出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要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强调把新技术运用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努力在某些领域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大会提出,基于尽快缩小与地区和世界各国发展水平差距的迫切要求,越南的工业化道路要缩短时间,走跨越式发展道路。[17]
越共十一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对1991年制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并通过了“2011-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会议号召,“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全党、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定向的现代化工业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修订后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明确了今后必须完成和落实好的八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使之与发展知识经济、保护资源环境相结合。未来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是“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可持续发展,发挥全民族的力量,把我国基本建设成为按照社会主义定向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国。政治社会安定、民主、守纪、共识,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大明显提高,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得以巩固,越南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为今后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18]。
越共十二大强调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要与知识经济相结合。2016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二大对30年革新进行了总结,认为越南已经走出了经济社会危机和落后状态,成为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正积极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融入国际;越南的国家综合力量有所提高,坚定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关系不断扩大并深入发展,越南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8在此基础上,大会提出了2016年至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同步推进革新事业;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力争早日把我国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方向的工业国”。在经济方面,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大力推动工业化现代化,重视农业、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要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各行业各部门的科技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革新教育培训事业,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推动科研和技术运用,将教育作为首要国策。
(三)新时期提质增效发展阶段
革新35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使越南摆脱了落后国家的面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让越南党和人民对本国的发展道路信心倍增。在202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三大上,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强调,越南从未有过今天基业、实力、国际地位和威望!十三大的召开是越南发展进程的新起点,标志着越南社会主义革新进入了新的时期,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也进入了提质增效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成为与世界五大洲齐肩并进的国家”是越南共产党始终不敢忘怀的目标。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推广,越南共产党认为,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才能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为此,越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在科技创新进步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报告制定了通过“三步走”计划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从而实现建成“强盛越南”的梦想。具体为:未来5年,即到2025年解放南方和国家统一50周年时,越南成为拥有现代化方向工业的发展中国家,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到2030年越南共产党建党100年时,越南成为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现名为社会主义共和国)建国100年时,越南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19]
为落实十三大决议精神,2022年11月,越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越共中央第29-NQ/TW号决议,即“关于大力推进到2030年、面向2045年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决议”。该决议首先对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现代化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重新定义了越南工业化、现代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越南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蓝图和实现路径进行全面布局,提出了具体措施。9
决议指出,经过35年的革新,越南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积极转变,工业和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2.7%。到2020年,越南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文化、社会和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然而,这些还达不到越共九大提出的到2020年越南成为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10
决议重新定义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明确了越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即: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性、全面性转变的过程,工业和服务业发达且主要基于科技和创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目标是建设独立自主、积极主动而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定向的高收入发达国家。11到2030年,越南基本达到工业国的标准,成为拥有现代工业的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掌握基础产业、重点产业、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农业向生态方向快速、可持续发展,先进科技得以应用;服务业在现代技术、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同步、高效重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得到提高,形成许多新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到2030年的具体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7%;按现行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500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人均GNI超过7000美元。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全球创新指数(GII)位列世界前40位。农业工人占社会劳动总量的比例低于20%,受过培训的工人比例达到35%-40%;受过基本数字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比例达到8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越南还将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与《2021~2030年国家总体规划及至2050年愿景》相结合,实施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目标是2023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约为30%。[20]越共十三大后,越南加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越南社会经济向数字化全面转型。2021至2030年期间,越南重点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生产力、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方面实现突破。2031至2045年的目标是重点提高工业化质量,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现代化。
产业竞争力方面,加工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高技术工业产品在加工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在基础产业、重点产业和行业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产业集群。完成数字型政府建设,在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方面跻身世界前50位、东盟地区前三。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人类发展指数保持在0.7以上。展望2045年,越南将成为位居亚洲前茅的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高收入国家。
这意味着,在新时期,越南的工业化现代化将充分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为抓手,同步推进越南革新和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将本国建设成为民富、国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定向发达国家。
(四)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
回顾越南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概括起来有如下五个特征。
第一,越南的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前提的现代化。
越南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是未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国,生产力的水平远远滞后于生产关系。因此,在越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重视工业化,并将实现工业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旨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现代化的国民经济基础。越共四大、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整个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越共六大、七大继续强调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越南共产党七届中期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目标。[10]越共八大报告提出了把现代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并且贯穿越南整个过渡时期。
第二,越南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定向的现代化。
越南的工业化、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的性质。越南始终强调工业化、现代化要以社会主义为定向。在越南工业化初期阶段,强调工业化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在革新快速推进时期,强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既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工业化的资源,又要保证国家的有效干预和扶持,以克服自由市场的缺陷和失灵。[22]新时期,越南继续强调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定向的发达国家。
第三,越南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与越南革新和融入国际相互促进。
越南革新过程也是不断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的进程。自越共六大以来,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都强调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内力,同时还要争取外力。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越南提出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有效地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成为其中的有机成分;其次在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既要依靠越南自己创造的国家比较优势来发展,同时又要在融入的基础上发挥这些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潜力。《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增补案)提出,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立独立、自主而又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的经济体制”。
第四,越南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是赶超式发展道路。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初始条件较为落后,因而越南选择了“缩短式的发展道路”。越共九大强调:把工业化和现代化与“缩短时间”的要求相联系,“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有飞跃性的发展”。越南这种“缩短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落后国家实现赶超的发展模式。越共十大再次强调缩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越南更是强调要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争取到21世纪中叶成为社会主义定向的发达国家,从而实现胡志明主席提出的越南民族与世界各大洲齐肩并进的梦想。
第五,越南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内涵伴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
革新初期,越南的工业化以快速发展经济作为重心;在革新头二十年,越南快速推进工业化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越共十大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走可持续发展、综合平衡发展的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十大报告提出:“争取国际环境带来的有利条件,发展国家的潜能和优势,为缩短国家社会主义定向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把工业化、现代化与发展知识经济相结合,把知识经济看成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综合利用越南人的智慧与全人类的智慧。”[23]新时期越南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强调,要结合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将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建设作为越南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三、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异同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越两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两国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两国现代化必然有很多共性。与此同时,由于国家规模和发展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两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有一些不同点。
(一) 中越两国现代化的共性
作为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越两国现代化的共性多源自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
1.中越两国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属性体现在两国执政党都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国化的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指导两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法论。两国的现代化进程都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享有现代化的成果。两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表明了中越两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具有本质区别。
2.两国的现代化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回顾中越两国现代化进程可见,党的领导是全局性的且贯彻始终。中越两国现代化的蓝图都由党的代表大会提出,且在具体现代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都体现了党的文件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2022年越共中央第29-NQ/TW号决议强调,大力推动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是全民和整个政治系统的任务,而越南共产党居于越南政治系统中的领导地位,这就决定了越南落实工业化现代化任务中必须坚持越南共产党的领导。
3.中越两国的现代化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中越两国现代化的这一特征与前两个特征是一脉相承的。中越两党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国化理论为指导,决定了其领导的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共同富裕等特征,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特性。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始终强调“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同样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
4.中越两国现代化进程与改革开放(革新融入)进程互为促进。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革新融入)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革新融入)过程中,中越两国正确处理了国家发展稳定和利用外资、外部市场的关系。越南革新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入融入国际的进程,二者发生良性互动,互为促进,从而为革新的成功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5.中越两国现代化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现代化。
中越两国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物质文明基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还强调文化和文明建设,强调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实地考察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时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4]越共中央第29-NQ/TW号决议提出,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要求弘扬越南民族文化精髓、本领以及人类的智慧价值,激发越南民族的自豪感和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想。可见,两国现代化都在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6.中越两国现代化都是与国家综合战略目标发展进程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越两国都把实现现代化与本国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目标相结合;都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时间上和目标上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是同步完成的,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理,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也是分三步走,以“两个百年”战略目标为引领,同步协调推进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
7.中越两国现代化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越两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通过殖民、掠夺他国资源乃至发动战争的方式是完全不同。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是通过发展本国经济、民族自立自强的方式来实现,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两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但解决了大量人口的贫困化问题、实现了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为全球贫困化问题的解决、为世界和平和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越两国现代化的不同点
由于中越两国国家规模和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决定了两国现代化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表述方面的差异。
中国提出了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而越南则是继续全面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发展阶段有所差异。当前,越南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还要继续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推进城市化发展等,因此,当前越南现代化建设,继续强调以工业化为重点。从中国来看,2020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化进程已经初步完成或者说进入了更高水平的工业化时期,因此,把全面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
第二,国家规模大小的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突出了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特点,并且也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意识。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本国外交路线和战略目标追求,这既符合中国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越南目前人口接近1亿,属于中等规模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年轻化。因此,越南工业化、现代化强调要充分挖掘“人口黄金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目标是首先达到本地区即东盟国家的前列的标准,之后才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第三,任务重心的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基于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情出发,国家发展已经进入了更加强调社会平衡发展,解决人民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这一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经济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同时,有重点地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强调工业化进程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越南企业家队伍和知识分子在本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先锋和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各种经济成分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对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差异。
中越两国现代化都重视科技和创新,但越南强调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发展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与弯道超车的方式相结合,旨在快速赶上并成为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中国式现代化在某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利用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因此不但要继续推进科技创新,而且要维护好新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还要重视防范新科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四、结语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中越两国现代化有别于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为世界谋和平和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新成果,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在概念表述、任务重心和发展阶段方面有所不同,但两国现代化的目标、性质是一致的。两国的现代化具有本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印记,体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特点。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展示出人类社会的一幅新景象,它将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借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越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生命力,必将提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信心。
(作者简介:潘金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变局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研究”(22JJD71001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项目“越南共产党十二大以来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研究”(DJZX24011))
来源:《党政研究》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