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华:法律人的“三心二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65 次 更新时间:2021-06-26 08:14

进入专题: 法律人  

赵志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在来的路上,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也许很少有那个活动能让我如此轻松快乐了。毕竟世界温馨的话题太少。各位同学,大家扶稳坐好了,接下来我们就会以200公里的时速简单粗暴地进入今天的毕业演讲,我讲的是法律人的三心二意。三心是勇敢的心、怜悯的心、柔软的心。二意是学习法律的意义和司法工作的意义。


第一,勇敢的心。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上出现过的官员千百万计,但能被叫一声“青天”的却只有海瑞等寥寥数人。而北宋名臣包拯,又无疑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只不过这个由后人“整容”出来的包青天,跟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那个包拯其实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与其说包拯是断案如神的“包青天”,不如说他是铁血谏官。除了地方官,包拯干得最多的工作其实是谏官,也就是怼人的活儿。尽管在后世的各种文艺作品中的包拯与真实历史中的他判若两人,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一心奉公、铁面无私而且嫉恶如仇。这就是勇敢的气质。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也认为勇敢在四种美德中排在第一位。可见不论东西方,都勇敢这种散发着光芒的人类品质。但是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最稀缺?种种利益得失、关系纠葛、世人毁誉、风云变幻,纷杂眼前,此时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勇敢。勇敢是去接近神圣价值,是去追求永恒意义。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意识到有比恐惧更重要的东西。对我们法律人来讲,比恐惧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正义。一个人选择正道直行,随之而来就意味要承担风险,会被诬陷,会被伤害,会付出所有,甚至生命。因此,勇敢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希望你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勇敢的,在不需要策马横刀的和平年代,你们的微末勇敢, 就是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与精神追求。


第二,怜悯的心。西原村夫先生曾经说,在刑法的脸中,包含着受害人父母、兄弟的悲伤和愤怒,也包含着对犯罪嫌疑人的怜悯,更包含着对犯罪嫌疑人将来的祈望。在充分理解犯人的犯罪动机的同时,不得不对他的犯法行为动用刑罚,而这其中必然包含有审判官的泪水。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共同点都是从事法律工作,都会与普通市民相遇在他们一生中最重要且最艰难的时刻。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对于司法人员来说,你所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因此,抱着怜悯的心,准确甄别哪些行为可能不是犯罪,发现有些犯罪嫌疑人真的不是刺客,他只是游客,是你的本领,也是你的怜悯之心;此外,对于那些确实值得处罚的行为,你在定罪和量刑时能够明断是非,输送正义,同时怀抱怜悯之心,通过准确合适的处罚使社会更加有序,让所有人都活得更安心,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第三,柔软的心。十二年前,我来到法学院,我是青椒,现在是土豆,也许是茄子,将来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黄瓜或者韭菜,都是纯天然的草根。所以作为弱者总是很同情弱者,总想为弱者说两句。你们将来从事的工作,要发挥的是刀把子的作用,办案中就难免出手重了一些。“宁可无理从重,不敢依法从轻”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虽然有些时候司法工作者也很无奈,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事实和法律是主流叙事的逻辑,甚至成为法律人价值观叙事的主轴。说白了,这些都属于法律人无可争议、不能动摇的政治正确。但只要你的心别那么狠,再柔软一些,心软了之后,寻找事实、法律和人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以民为本、善待苍生,是可以做的更加无憾的!


第一个意义,学习法律的意义。虽然媒体对实验班的报道中,几乎给予了法学实验班一边倒的好评,但当下,外人愿意继续主动去讲一个充满温情的实验班故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你们的法学旅程最终会走到哪里。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出抛物线的美感,前半段英明神武,王者荣耀,后半段惨不忍睹,整个垮掉。各大平台撒的狗粮和喂的猪食是不是可以忽略一些,学习法律的意义还是在于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情趣。


第二个意义,司法工作的意义。有同学说将来的工作意义在于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我理解但是还会想说点什么,毕竟站着说话腰也疼。但是我们也请别人理解我们,要让吃饱的人去理解挨饿的人究竟在想什么,有时候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想说的是,如果脑容量不高,梦想一大,就压迫到了智商。为了走的更远,请走稳,千万不要走到了失望的田野上。请扒一扒你们的初心,司法工作的意义还是在于能成为最理想的法律人,为国家的法治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亲爱的同学们,点滴生活,相互陪伴,筑起了你们和我们之间难以割舍的亲情羁绊。你们每天来听我们的课,把我们的会的早就演变成了自己的画风。你们是我们妥妥的买家秀,“是时候让咱们同学用自己的话语,讲述法学院的故事了。各位买家秀的同学们,愿你们以梦为马,前程似锦。


2021年6月22日

【作者简介】

赵志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实践教学教研室副教授。



    进入专题: 法律人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1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