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两种性质迥异的“残酷对待”
中国人曾经用理性严格而深刻地思考过在家庭关系中“残酷与仁慈”的关系意义么?在我看来,从来没有。众所周知,中国家长对子女说得最理直气壮、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这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可以算是“中国式仁慈”的经典表白,其逻辑潜台词即为:“因为我对你仁慈,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话并且报答我的恩情。”这就是中国“以孝报慈” 孝顺文化的本质诠释。在我们的思维定势里,父母对子女一定是仁慈的,而且只有仁慈,拒绝残酷;“舔犊情深”和“俯首甘为孺子牛” 被表达为中国式宠爱子女文化心理与仁慈献身的文化姿态。假如一个家长对待子女纯粹运用理性态度,例如放手让子女独立自由发展,则被认为违背传统儒家文化的仁慈爱心。所有中国文化的血缘伦理基因,全部起源于过度“亲子之爱” 的仁慈文化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关于“仁慈与残酷关系” 之另外的思想。英国人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句名言:“残酷即仁慈。”这句话已经成为英语世界中的经典哲理,不仅仅成为西方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西方世界中政治管理学和社会伦理学的哲学思想。知道这句话的中国人不多,能够这样做的中国人更如凤毛麟角。
读过英国小说家罗尔德·达尔的自传《男孩》和《独行天下》,你会从无数最细小的细节里知道,英国人的妈妈和英国人的社会是怎样以一种貌似冷酷的方式来培养一个男子成为绅士的。达尔的成长之路,与成千上万英国富有人家的孩子毫无二致:自幼就读于昂贵的私立寄宿学校。私立寄宿学校与英国绅士形象有难解难分的关系。在差不多所有的英国小说里,都能读到对私立寄宿学校的负面描写。不管来自多么富有高贵的家庭,在这里也只能过着朴素的斯巴达式生活,食不能过饱,衣不能过暖,还得像佣仆一样听从高年级学生使唤,忍受他们的欺凌与恶作剧。生活中的一切都全靠自己应付,没有人能庇护, 没有人能帮忙,就连给家里写信,都不敢说一句学校或老师的坏话,因为校长可能就在背后站着…… 当达尔进寄宿学校后不久,假装肚子疼被送回家。家庭医生一眼看穿他是因想家而装病,告诉他说:"你妈妈本来不肯让你这么小就离开家,是我说服她应当这么做。生活是严酷的,最早知道怎么对待,对你越好。"
生活确实是严酷的,即使对一生衣食无忧,对功名财富毫无野心和追求的人也未必网开一面。达尔在富有的家庭长大,上的是英国最好的公学,进的是英国顶尖的公司,娶的是美国奥斯卡影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项选择(除了上小学和中学)都出于自己的意志,结果也很顺遂…… 但他经历的人生悲剧也是一般人不容易承受得住的。鞭笞是那年头英国中小学最常见的刑罚,虽然也许对他的影响特别之剧烈,成为他一生厌恶学校教育、憎恨强权、暴力与欺凌弱小行为的根源,但这究竟还算不上什么不幸。幼年丧父对他是很大的打击,但拥有一位能干、坚强、慈爱、能保护他又任他自由飞翔的母亲,达尔并没有感到什么无法弥补的缺憾。
达尔的妈妈善于隐藏对儿子的关切感情,她不会把对儿子的爱挂在嘴上,更不会强烈地表露对儿子所做事情的情感,更谈不上歇斯底里。达尔的自传里,没有提过妈妈是否常亲他抱他,哄他入睡,给他讲故事。他记忆更深的,似乎是妈妈所扮演的父亲角色。7岁的达尔把一只死老鼠放进糖果店的糖罐里,因此挨了平生第一顿鞭笞,妈妈深夜去找校长理论,并因此改送他进别的学校;达尔中学毕业后不愿上大学–虽然只要他肯,牛津剑桥都是囊中之物(在他那个年代,只要家里有钱,上牛剑一点不难,用不着学业出众)。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妈妈时,妈妈只说了一句:"好吧。"她因儿子的决定失望吗?苦恼吗?无从得知。
达尔考进了壳牌石油公司,半年后被派到东非卖3年石油,一周后出发。去东非或中国这样遥远的地方一直是达尔的梦想,他当即奔回家告诉妈妈这个消息。达尔回忆至此,少见地动了感情:“我是她唯一的儿子,而且我们非常亲密。绝大多数母亲面对这种情况,恐怕都会显得相当难过。3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非洲又那么远,中间不能探视。但我妈妈不允许自己流露哪怕一星半点儿她当时肯定会有的情绪,为的是不破坏我的快乐。'噢,你真棒!'她叫道:'真是好消息。这正是你 想去的地方,对不对?'"
20岁的达尔乘船去了英属东非,二战爆发后就地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后因伤回国。他的第二本自传《独行天下》写到这里,已至尾声,达尔似乎也再不能或不想控制自己的情感。他详细地叙述着自己如何在利物浦又湿又黑的夜晚,徒劳地寻找妈妈的新住址,又如何在伦敦和妈妈通了3年多来的第一个电话。即便到这时候,达尔也没有听见妈妈哭泣。当他开口问:"是你吗,妈妈?",电话那端是完全的沉默,达尔于是知道,是妈妈,只有妈妈会这样拼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就是一个英国绅士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而决不束缚他的成长和发展的教子之道。把爱藏在心里,不无残酷地节制着感情对理智的干扰。
英式“残酷即仁慈”的对待关系法现时代正在变相地进入中国社会,中国人是以自己的人生哲学为基础来接受西方文化的。随着中国式残酷竞争形势越加紧张,开始出现了中国式家长纯粹在工具理性技术方面残酷压迫子女成功的态度。对此加以确当的反思,很有必要。这种态度,主要可以概括为:不成功则成仁的残酷压迫;作为补偿,则以物质生活无微不至完全代劳式的关怀之仁慈照顾为交换。这完全集中在功利实用主义的成功教育方面,即强加于人的地狱式训练,就像朗朗的父亲逼迫他的方法:当初朗朗刚到北京练习钢琴,一时间没有长进,其父扔给他三个选择:1,回沈阳;2,去跳楼;3,吃药自尽。于是绝望中的12岁的朗朗只好和父亲对打起来。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家庭中俯拾即是,父母逼迫子女读书考试、训练技艺大多采用残酷的强势压迫法,中国式父母都是子女的上司、警察和训练师;但是也是生活中的慈父慈母,全程陪读陪训,点点滴滴巨细无遗的关怀备至。如果要完整地概括中国家长对子女的角色,大概有四个方面:理想导师;学习教练;行为监护人;生活保姆。中国家长在子女面前同时兼具着残酷与仁慈的双角色,但是,唯独绝不让渡独立自主的权利给子女,“压迫” 二字代表了全部内容。从家长对待子女的方式中,你可以看到:关于残酷和仁慈,东西方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内涵。
2010年美籍华人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悍然在媒体上公开了自己教育女儿的心得经验,一时间舆论哗然,在北美社会引发了一场关于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大论战。号称“虎妈”的她的观点是:“中国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指引。”虎妈在她的书《虎妈战歌》中洋洋自得地公开称颂中国式的“悍母论”,由此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式的悍母对孩子咆哮如虎的教育方法是非人道的,残酷剥夺了子女自由和独立性的专制方式,这必然会让孩子人格扭曲,心态不健全,并彻底地毁灭了孩子的自由精神。虎妈只是中国式“实用技术功利主义强人妈妈”的代表。
二 “过度仁慈” 的家庭溺爱文化
可惜西人很难认识到中国家长的另一面: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溺爱。残酷的是严厉之学习压迫,仁慈的是保姆式之生活关怀。即使曾经是西化殖民地的香港,和大陆也有着同类性质的家教问题。2013年7月香港诺亚方舟团体委托香港家庭教育学院调查,访问近800名家长,了解对小孩的智能认知,调查结果发现,香港父母对子女的四大通病,分别是:为子女做过多的事情;放大问题而导致子女失去自信;将学习成绩看作学习的全部价值,而不理会子女的其他兴趣;忽略子女的天赋。—— 从这些家长态度可以看到中国式家长 “仁慈与残酷” 的一体两面传统内涵。对此可以与西人加以对比:西人家长对待子女之“残酷”是绝不代劳,放任自由成长,让他们自己尝试人生的错误(试误,探索),孩子有选择自己兴趣和学习生活方式的自主权(独立决策,自由发展),父母只有指导、建议和理性讨论并监护安全的责任(平等对话,人性关怀),孩子18岁之后即应当离家独立(生活自主,免除依赖),即使子女生活困顿父母经济优越也不救济(自己对自己的问题负责),即使子女吸毒生活淫乱一事无成也不加干预(成年子女自我面对社会法律制度)。西人的哲学观是:所有人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独立尝试走出来的,别人完全不可以代替,只有残酷的把他们放养在险恶丛生的环境中,他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存能力和创造性。要成长就会有风险,你不能够保证100%的收获成功,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输得起”。——对此,中国人对西方家长的批评是:缺乏亲情和不够热爱,缺乏为子女的牺牲精神。从最根本的家庭哲学而言:中国人的观念是:为人父母,我们绝对输不起。——仅此一点,足见东西方文化分歧之难以沟通。
中国家长自古至今都会以爱为目的、并高举“我是为了你好”的旗帜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地干涉子女的独立自主权利,尽量把子女收拢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妥善安排一切。著名的中国俗语称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当子女成家立业并且生儿育女之后,老父母们依然为子孙们提供仁慈的服务和照顾,要求子孙们时刻与自己保持密切的关系;老人家总是亲自出面,居高临下干涉子女们的家庭矛盾以及大事小情,代替已经成家的子女决策人生大事。一个中国家庭会不断反复地copy同样的生存方式,以高度密切的人情伦理关系构成家庭单位的集体主义精神,互相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如果子女独立生活之后,逐渐脱离父母的紧密关照范围,或者在另一个城市地区生活,渐渐与父母疏离,则会造成父母的空洞心态和认为子女忘本的怨怼心理,由此诞生了唯有在中国大陆才会产生的规定成年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假如孙子、孙女出生而没有让祖父母辈代为照看的话,则父母会感到极端的失落。——由此可见,中国式家长的仁慈之心,是一代一代绵延不息的。
以下以中国电视剧所表现的故事人物为观察点,看看中国家庭对子女溺爱文化所产生的人格性格能力等障碍问题。中国电视剧具有特殊的文化认知价值,因为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高度依赖电视剧,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别重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国度,特别重视文艺的社会教育功能,所以通过电视剧的界面观察中国的社会问题,具有相当的认知真实性。电视剧中中国家长对待子女的仁慈溺爱无所不在,由此可以说,宠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看电视剧《姐妹新娘》,剧中的殷瑞莹被她的明星母亲沈秀琴宠得无以复加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地示范着无理骄蛮,她在物质上的享受尊荣无度,生活中恍如一个公主。她对未婚夫李诸望总是责备备至,怨他没有时刻讨自己的欢心。无论诸望工作多么辛勤劳累,她都要他来看她,说,你来看我你就快乐了!她责备诸望没有送过一朵花给自己,诸望说,一个男人拿着花在街上走多么尴尬!她说,难道你为了我就不可以克服你的尴尬吗?难道你就不可以为了我改变你自己吗?诸望只好让花店快递送花篮给她,她愤怒地让诸望把花篮拿走并赶走诸望。她要诸望以她为中心,说,结婚以后你要比现在更爱我!更荒唐的是,她要采访编剧殷丽英,丽英从来不接受记者的采访,于是瑞莹便在酒后打电话去责骂丽英,诸望批评她,她就说,你竟然为了一个外人骂我!沈秀琴出演电视剧角色时,为了保持自己的优雅形象,不愿意把自己的美丽长发改为戴短假发,逼迫编剧丽英改变剧情,丽英不予让步,两人当面发生冲突,沈秀琴回家气急败坏地把冲突的情形告诉女儿瑞莹,瑞莹便一而再再而三写文章在杂志上谩骂侮辱编剧殷丽英。诸望问她: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吗?你见过编剧本人吗?你完全失去了客观报道的立场,这不是一个记者应该有的态度。她竟然说,谁让她得罪我妈!结果可想而知,诸望最终在和瑞莹订婚后,还要离开瑞莹,而投入殷丽英的怀抱。殷丽英设局报复沈秀琴,设计追求李诸望,固然是很有手段,但是诸望弃瑞莹而爱上丽英,更多的原因是丽英优雅内敛,勤奋工作,成绩卓越,才华横溢,懂得生活,擅长做所有的家务,热爱且悉心照顾自己瞎眼的妈妈,不向别人提出任何要求,能够和他人分享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宜乎诸望移情别恋,这不是简单的贪新弃旧,而是幸福和不幸总是有它的原因的。
其他数量颇多的电视剧同样表现出无数相同的宠爱文化情节。《三七撞上二十一》中的翟耀东,不过是一个低端经济层次家庭的儿子,却在母亲的盲目宠护下,成了一个缺心眼的废物,吃早餐的时候他只顾着看电视,他妈妈就一口一口地喂他;他完全不懂得做任何家务,遇到事情,还像个孩子似的号啕大哭;什么主意都要妈妈给她拿;和女人约会连最基本的礼仪也不懂;做事情常常手忙脚乱,连连出错。结果40岁了,不但没有结婚,连女人也没有睡过。这样的傻子,智力并不差,然而他的傻了吧唧全是拜妈妈所赐。诸如此类的人物多的是,《蜗居时代》里的儿子大学毕业10年了,不工作,不结婚,整天猫在家里,名义上在写小说想成名,实际上在和姐夫网恋;两个姐姐三四十岁了,自己的孩子交给母亲照顾,小家庭的矛盾每每扯到母亲那里,三个子女的所有事情母亲都要管。即使母亲得了重病,还得为孩子们、孙子女们操心,连每日三餐还得给他们打理。《鲜花朵朵》里面的七个女儿,除了四朵早死,三朵不要父母操心外,其他“五朵金花”真是各出其怪,混着,偷着,懒着,全没一个省心的,凡是出了事情都往娘家里端,什么问题都要母亲来出主意。《金婚》里两夫妻固然是吵吵闹闹50年,四个子女更是给父母的矛盾增添了无数的吵闹题材。《我的青春谁作主》三个表姐妹,她们一直在与父母的斗争中追求独立自主的权利,但是各自的父母依然不依不饶地缠着孩子,万般关怀,丝毫不肯放手。《继父》里的三个臭小子和一个变态的姐姐,被年轻的寡母惯着,变成了“无恶不作”的坏小子,母亲只好嫁给老关头,让他帮着照管,结果四姐弟十几年来就和老关头纠缠“作战”。2012年、2013年出台的《小孩难养》、《宝贝》、《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和《断奶》等,就更是直接指向这种中国式家长制文化、中国后代家庭依赖症文化。
三 由“过度仁慈” 带来的残酷结果
当你看到中国的“接班人”是这样的出息,你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孩子们的问题,大多是父母的过错,与时代没有直接关系;凡是子女们事事要母亲出主意作决定的,他们只是一堆废物;凡是婚后遇事即跑回娘家找妈妈的,一定是麻烦媳妇;凡是中国的父母过度关爱的,他们的后代几乎一律都是混蛋。都说艺术来源与生活,艺术也是生活的教科书,这样雷同的人物和情节,绝不是故弄玄虚制造噱头的产物。我想,中国人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中国式的家庭仁慈和父母宠爱文化,真是自己制造残酷结果的始作俑者。
溺爱情感是中国家庭文化的习惯性温床,由此造就出一代代不能独立没有公平意识的中国人。溺爱表示着不讲道理、任性、没有自我负责精神和不平等。中国文化肌质所体现出的“健康匮乏症”,以爱的畸形和内心的冷漠为特征,就隐藏在家庭基因里。从父母到子女,严重缺乏理性常识。首先是在家庭的惰性、恶性基因。在家庭里主要就是妈妈的不堪,中国母亲的质量相当糟糕,从小就弄出心理性格不正常的子女,一代一代的遗传下去。这里有一个案例:某女孩对别人总是埋怨责备不满,就因为别人没有处处时时惦记着她,她习惯性地依赖父母,变成了习惯性地要求其他人都要顺从她,否则便是对她的伤害。结婚之后,埋怨丈夫成了她的专利,似乎埋怨也是大言不惭的政治正确权利。她还把信写到心理咨询专家信箱去,埋怨丈夫对她的态度不够尽善尽美无微不至,不能言听计从。在她的信里充满了这样的意味:你欠我的,你该讨好我;我和你睡觉,是有交易性质的,你得到我给你的亲热,你应该以代价来补偿,这是我恩赐给你的福利。总之是恩惠心态,是高高在上的赐予,皇后心理。这就是家庭里的不平等关系。一个人不能够独立,没有人性的常识,没有爱,甚至没有自己,实在很可笑。她们和人在一起睡觉做爱, 似乎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和生理上的愉悦,一切都联系着势利。
中国人有这样的说法:“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这种逻辑只有中国人才会有。不讲道理就是任性,谁霸道谁就是老大,谁得宠谁就是天之骄子,谁无赖谁就可以免除责任。这样的文化,你想整理,实在是一团乱码,酱缸。可是你又不能不娶这个妻。莫名其妙的,她就不满意了。某女子,自己爱读书,老公也非得爱读书不可,爱运动、爱看电视剧也不行。只能让老公来迁就我的爱好。还要以道德绑架自己最亲爱的人,认为老公是低级趣味,俗气。还有只想着让对方改变,为我献身。脑子里没有一丁点平等和独立观念,老想着改造他人。在中国许多夫妻关系里,埋怨和责备成了常态,不然便是指导和教训,这便是父母给后一代以身作则示范的生活方式——这些性格病症都来自我们出身的家庭,特别是来自于我们的母亲。父母宠爱自己的子女,然后把自私自利和轻视甚至蔑视他人的势利意识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点点滴滴地传授给了自己的孩子,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自以为是地占据道德优势责备对方。怨妇之多,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个人始终不能独立,不能获得自由品质,其罪错首先该由他们的母亲来负责。专制主义文化就是从这些最基本的单位里孕育出来的。
爱,是和爱的理性与能力相关的。理性意味着独立自由和有逻辑地讲道理,自己懂道理了就不会无端生出烦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种平等和互惠的逻辑,是反思的道理,也是尊重。不得当的仁慈产生的副作用便是隐性的不公平,隐藏着对他人的残酷。父母总是牺牲自己成全孩子,孩子有能力可以做到的,他可以不做,那么他就堂而皇之地放弃自己应尽的义务,从此对什么事情都不负责任。自己的孩子是宝贝,却把他人视为地狱,这种潜在的意识从小毒害了自己的子女,那么将来你的子女就会用这样偏激的性格和不平等之心对待他的爱人,同样也会如此回敬自己的父母。
四 理性的 “残酷即仁慈” 之道
假如让我们总结一下中国式家庭仁慈宠爱文化的结果,无非是产生出这样的三种“接班人”:1,极其自私自利和以自我为中心的骄横跋扈者;2,不思进取而聪明过头的三不青年;3,脑子进水缺心眼的傻子废物。这样的“接班人” 就是中国式“仁慈即残酷”的必然作品。如果我们的父母还是喜欢为孩子们作主,那么中国文化中的窝里斗,善于造假,全民腐败,严重缺乏社会道德,没有合作精神,缺少创造性和自由独立人格,互相折腾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等等问题,则永无改善之余地。中国现代化之未来,必然首先葬送在一代代缺乏现代精神的接班人手上。何不想一想“残酷即仁慈”的方式?
不知道一般的中国人有否看过日本寓言动画片《狐狸的故事》:狐狸妈妈在孩子们可以独立行动时,恶狠狠地把11个孩子赶出母窝,孩子们依依不舍都要跑回母亲身边依恋,都被狐狸妈妈咬出去,最终有些小狐狸被饿死,或者被猛兽咬死,或者摔死,但是剩下来的几个孩子最后都成为非常优秀的狐狸。这个道理很值得中国人深思:仁慈的呵护只能养育无用的废物,而残酷的不关怀则可以造就独立强大的个体。残酷的对待就是最终的仁慈,无知的仁慈就是对他们一生的残酷。最大的残酷就是剥夺了一个人独立自主人格生命的关爱代劳式仁慈,用父母的意志取代了子女的天性和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使子女成为了父母家长意志的奴隶寄生虫。世界上的道理即是如此的两极相通和相反相成。
本文开始时提到的罗尔德·达尔在他的自传里坦承: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健的体魄、读书的癖好,很大程度上都拜私立寄宿学校所赐。在达尔的叙述中,读者看到的情景是,一个拥有无尽母爱的小男孩却远离母爱温暖的羽翼独自成长,认命地接受无从逃避的现实,学会了独立生活、自我管理、享受孤独和苦中作乐(生活既然总有暗淡严酷的一面,也就总有明朗快乐的另一面,但需要人们主动去寻找)。这种能力,使他得以战胜成年后遇到的一切惊涛骇浪并且保持镇静快乐的笑容。经由“残酷”的独立成长经验,达尔成长为一名标准的英国绅士。他对待人生不幸的态度因此也是标准的英国绅士式的:沉默地"咬紧上唇",拒绝被打垮。一个自恃为"绅士"的英国人,是不肯当众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 绅士必须一是擅长运动,二是动手能力强。至于书读得好不好,倒在其次。换言之,对一位标准的英国绅士来说,光会劳心不行,还要会劳力。单是每日持之以恒养成习惯的运动训练、技艺操作和阅读学习、艺术练习,对于一个少年、青年来说,就是不无残酷的刻板压力。当然,从此以后,他也因此养成了贵族的习惯,每年暑假都和家人去同一个地方渡假,工作后出行必戴礼帽,手中必拿雨伞、腰背永远挺得笔直……
有人曾经用三个关键词来代表英国特色:proper (适当的), order (秩序条理), organise (组织管理)。这三个词就是“理性” 的几个侧面,理性是英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侧重于理性的英国人,首先给世人一个过于冷漠的印象。冷漠与否,饮水自知,适者自适。以充分认知人性缺陷的明智者来看,人还是冷静淡漠一些为好。所以以这三个关键词为代表的“英式冷漠”,首先会体现在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里,你可以理解为“残酷即仁慈”。
真正的仁慈意味着:如果你真的爱他/她,你就给他/她一个独立强壮、自由自信的精神,即使当他跌倒之时,你也应该“残酷地” 做一个关爱鼓励的旁观者,而不应该万分心疼地把他抱起来。体验过残酷境遇的经验,经历过独立决策的二难选择考验,深切反思过人性与社会的严峻,享受过自由自在的快乐——假如你曾经习得过这些精神上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工具技术层面的训练,你才是一个在精神上强大的人物。过度的爱实质上是残酷的毁坏,以爱的名义剥夺了人的独立和自由精神,是对人性最大的伤害。一切都需要从家庭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开始,新的文化资源才可以产生一代真正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