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21年高校教龄、长期在大学里讨饭吃的中年教授,我自己对于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严重异化、教育部推广CSSCI作为高校评估的惟一官方标准、CSSCI涉嫌严重权钱交易等病态现象,深恶痛绝,故有感而发,写作了《炮轰CSSCI(论纲)——兼论学术腐败》。因为学术批评网遇到技术问题而无法维护,故首发于我在新浪网上的博客。随后于2010年1月14日转发于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
文章发布后,不出所料,因为标题的强烈刺激性,在引发广大网友赞同或置疑的同时,也引起了包括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同仁的理解与支持、《东方早报》《成都商报》等媒体的积极回应。与此同时,作为主要当事人一方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也几乎于第一时间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严正声明》,声称:“2010年1月21日上海出版的《东方早报》发表了石剑峰采写的《中国学术“GDP”造假为敛财?》一文,文中大量引用了杨玉圣首发于“学术批评网”上的未经证实的言论,对我中心进行了毫无事实根据的指责和攻击,该文中的不实之词已经严重侵犯我中心的权益,并损害了我中心的形象和声誉。对此,我中心特严正声明如下……我们欢迎任何机构和个人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提出意见和建议,但坚决反对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蓄意指责和歪曲。对于任何未经调查证实并损害我中心消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我中心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作为有教育部官方背景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居然因为一篇新闻报道引用了本人的文章而怒发冲冠、大动干戈,这在该中心的辉煌历史上很可能还是破天荒第一遭。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界朋友或者学刊主编来信或电话,希望能从学术批评网上撤下《炮轰CSSCI(论纲)——兼论学术腐败》一文,善意地提醒我见好就收,以免惹火烧身,比如被吃官司,等等。
学术批评网自从2001年3月15日创办以来,因首发学术批评文章而事后由于朋友“说情”而撤稿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这一则因为我也是平平常常一凡人,也怕被打击、被报复、被诉讼;二则我也深知中国学界也和中国社会一样,同样是“官本位社会”、“关系社会”和“人情社会”。何况,自己作为地道的山东人,重情重义乃为人处世之第一原则。我的好友大都也了解我主持学术批评网的这些尴尬与难处,故一般不会出面为撤稿事“说情”,怕我为难或者不给对方面子而碰一鼻子灰。
关于《炮轰CSSCI(论纲)》一文,我想公开做出如下说明,请学界前辈、朋友、同行、同事和学生惠予理解:
第一,拙文系本人个人的一家之言,欢迎包括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及其专家在内的学者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学术性的反批评。本网将在收到稿件后第一时间在“学术规范”、“学术批评”、“学术评价”、“学界观察”或“学术信息”栏目发布。
第二,本人以及学术批评网发布有关CSSCI的讨论文章,系基于改革和改善高校学术评价机制这一学术公益事业,既非针对教育部,也非针对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更非针对该中心主任周宪教授及中心专家。
第三,本人系以“学术批评网创办人暨主持人”这一个体角色写作《炮轰CSSCI(论纲)》、主持有关CSSCI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的讨论的,与我目前所服务的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正如俗话所云:“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既然已经拉开讨论的序幕,那么,无论是“文”(学术批评与反批评)或“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可能采取诉讼方式等非学术的应对举措),我本人均将采取不回避而是正面应付的态度。只是建议该中心,鉴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既往的不公正、不光彩的审判记录,若该中心将来提起诉讼,郑重建议该中心直接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因为本人目前的常住户口在该区),以尽量节约司法成本、尽可能维护司法公正,从而“讨说法”。
第五,谢绝任何领导、前辈、师友为《炮轰CSSCI(论纲)》而进行的任何方式的“说情”工作,即使为此而封闭学术批评网,亦在所不辞。
本人以及学术批评网将就CSSCI的讨论,将负责任地进行下去。学界人心,道法自然。我相信,对于现行高校学术评价机制的讨论、批判与改革,不仅事关35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切实利益和高校评估等现实问题,而且事关高校学术评价的导向、高校学术生态的优化以及优良学风与文风的养成,这不是小事而是大事,不是私事而是公事。能不慎之乎?能不认真乎?能不严肃乎?
2010年1月29日 11:10
于青州银座佳悦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