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建构人文精神与掌握专业技术,并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走向世界的扩张性与创造性。因此,培养大学生们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并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就应该永远是大学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这就是大学教育的普遍规律,我们只能顺应大学教育的这一规律,才能使大学教育取得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教育来说,国家、社会、个人确实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这终归是作为教育的结果而自然形成的。利益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教育的结果。教育应该是在“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永恒价值观念主导下的培养人的伟大实践:教育的最高目的绝不是对任何功利主义的灌输,而是顺应人性的对美、真、善、爱的唤醒;人类文明与进步阶梯的教育阵地应该永远是人类文化的传播中心,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训练中心、勇敢探索真理的批判与创造的学术中心;教育不仅要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教育要高高举起弘扬美、真、善、爱的理想主义的旗帜,用全人类优秀文化的价值来提高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以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向更高层次、更文明、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好的国家与好的社会以及好的大学,主要就只有一种核心精神,这就是人文精神,只有一种核心信仰,这就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有了这一大学教育理念,还需要我们通过全面课程的展开来加以实现。把问题纳入焦点,最优化地设计大学的课程结构,需要我们从大学的教育目标、大学的功能以及人类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这三个方面来综合思考和平衡。
大学的教育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有世界文化胸怀和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具有“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辩、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并且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对于追求真理,作为继承文明与发展新思想为使命的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二是立足人类文化视野传授人文学科课程与“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观,三是促进研究创新并为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学首先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大学才能够继续地存在下去。人们之所以选择读大学,不仅仅因为大学是人生的一段浪漫之旅,而是因为大学首先能让求学者获得一种专业技术,一旦掌握了这种专业技术,在社会上就能谋得一个好职业,从而能够较好地求生存与求发展;如果大学仅仅是传授专业技术的场所,那么,大学就沦落成了一个职业的培训机构,完成的是高等技工学校的功能,显然,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与崇高的精神价值。大学的风气应该永远是理想主义的、精神的、形而上的,而社会的风气则永远是世俗的、物质的、形而下的,这一升一降就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的平衡。大学是国家与社会的精神中心,是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与知识分子的学术共同体、理想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大学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在教学生们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应立足人类文化视野向学生们传授人文学科课程与传授“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观以及充分发展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爱因斯坦讲得好,他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养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不仅如此,大学还应集中精力,促进研究创新并努力为社会服务,在学问与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方向以及服务于社会方面向更高层次拓展。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大学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好地塑造社会,用创新精神、创新思想与创新成果来推动社会全面的进步。在这里,关于人类的知识,如果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生态文化、宗教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语言技巧、法律条款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社会知识、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维一体的知识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根据与判断标准。在此,我十分同意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的名言:“伟大的教导与教育,能使人的灵魂在美感、哲学以及智性上,追求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不朽”。现在,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与人类知识结构三分法的模型,我把大学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人文学科的教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专业技术的教育这样由抽象到具体的三个方面,其展开结构如下表:
大学阶段的三大教育内容
一、人文学科的教育
必修课: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中西哲学史、中外艺术史、科技发展史
选修课:美学、宗教、伦理学、专题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设计艺术、儒家心学、道的哲学、禅的艺术、中医世界观与方法论、太极、武术、风水等。
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
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系统科学等。
社会科学包括:外语、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生态学、历史学、地理学、军事学、逻辑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
三、专业技术的教育
理、工、农、医;文、史、哲、教;法、财、经、管;音、美、体、舞等专业。
显然,掌握知识不仅有一个数量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质量问题。全面的质量需要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来保证。在我看来,文、史、哲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大学学风在文、史、哲教育;文、史、哲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弱,则大学弱,国家弱。以上三大教育内容的知识结构是以人文学科为精神内核,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以专业技术为操作工具的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从全面塑造人的素质的角度看,它们之间的课程以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专业技术=2∶3∶5的分配比例为最优。也就是说,在大学的本科阶段,需要用大约20%的时间来学习人文学科的课程,用大约30%的时间来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用大约50%的时间来学习专业技术课程。这一课程结构充分地展现了“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这一普遍教育原理的精神:人文学科的教育其出发点是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美好生活理想的唤醒与陶冶,侧重的是对“心“的训练,是旨在提高人的艺术感觉与内在心性的训练,这是一种对学生们进行“内圣外王”的“大灵魂”的精神训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侧重的是对“脑”的训练,是一种关于自然、人、社会的基本慨念与基本理论体系的思维训练;专业技术的教育侧重的是对“手”的训练,是一种关于如何有效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式化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只有通过这样三个阶段的系统训练,才能让大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走向最优化。在这里,我还要再一次强调我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育观点:应把人文学科的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建设放到核心、灵魂与本体的地位;因为人文是埋在地下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必须的精神土壤;人文、民主与科学是一个整体,人文能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为个人灌注浪漫、深度、有品味的精神生活,为民主灌注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为科学灌注充满创新精神的审美价值,为社会灌注生态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文为立人之本,科学技术为立人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抱持健康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个体。这就是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一、人文学科的教育
人的生活意义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的高贵性以及能过一种浪漫、深度、有品味的精神生活,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人文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尊重人与关心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精神。个体生命需要用人文精神去陶冶和唤醒才能处于一种独立而又高贵的生命状态。人文教养能使人的心灵净化与心灵处于无限开放的状态。人文文化是一种让人的心胸与视野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宽容与更加有人情味的精神文化,只有人文文化的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人文的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人文文化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旨在“唤醒生命”的人文学科的教育就应该永远成为大学教育的中心。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主要是一种传授人类普遍价值观并锻造人的高贵的人格与高雅情趣的教育,侧重于学生艺术感觉与内在心性的做人之道的培养,是一种对学生广阔的视野与形而上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训练。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应该有着比中学更深刻、更系统与更宏大的形式与内容。大学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围绕专业技术的训练展开,而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中心,建立在建构学生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种三位一体的宏观思维背景上,进行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专业技术的训练。广泛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人类探索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经验表明:科学研究的最高使命就是从混沌与杂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科学研究必须要在哲学与艺术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更好向前发展;头脑只有借助对艺术、哲学与科学的思考,才能趋于完善;只有完善头脑的人,才能更好综合多元知识的优势,面对问题,综观全局与放眼局部地探索规律的世界;只有完善头脑的人,才能建设一个完美的世界。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能不能变得丰富而活泼,就要看他的审美品位能不能通过学习建立起来。当我们接受了关于建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的观念后,就需要我们落实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把好的观念与好的方法转变为一种实际行动。不管你是学习文科、理工科,还是学习管理与法律专业,都需要具备艺术、哲学与科学三位一体的思维背景,有了这一具有巨大发散力与收敛力的宏大思维背景,不仅能增进我们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而且,也能增进我们做人的人格魅力与做事的创造精神。我们的心灵空间经过具有形而上气质的艺术与哲学的提升,我们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为眼前利益驱使的可怜巴巴求生存的人,而是一个有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且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充满创造激情与生活情趣的人。
人文学科有着广泛的概念,它是研究人类普遍价值观的学问。那么,什么叫人文、人文学科、人文精神呢?其实,人类的文化主要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这样三种形态。人文主要指的是其中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部分,它是人类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制度规范。正象知识经济学学者袁正光教授所说的那样:“如同哥白尼把颠倒的地心说颠倒过来,建立了日心说的新观念,约翰·洛克则把颠倒的君本位颠倒过来,建立了人本位的新观念。这个以人为本的新观念由三大定律构成: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也就是人本位,或以人为本。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是保护人,运用他们的智慧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这两个颠倒,也就是两个观念的转变,把人类带进了新的时代。现代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一种精神。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固有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已有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但是,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普遍文化潮流与稳定的价值观及其制度规范,则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和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反思于19、20世纪初的马克思、尼采、罗素所处的反思期,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时期。在现代发展时期,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宣言则是人文精神走向法制化、国际化的标志,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论,则是现代人文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主要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这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是大学对每个学生人文修养的共同要求,如果缺少这些修养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大学生,这些课程主要有: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中西哲学史、中外艺术史、科技发展史;选修课主要是为那些对人文课程有特别爱好与好奇心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人设计的,主要是对人类元典与元思维方式进行一种沉浸式的训练,这些课程主要有:美学、宗教、伦理学、专题哲学、精典科学原著研究、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设计艺术、儒家心学、道的哲学、禅的艺术、藏传佛教的修炼体系、中医世界观与方法论、太极、武术、风水等。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应把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中西哲学史、中外艺术史、科技发展史作为大学人文学科教育的四门必修课。以这四门必修课为核心课程的教育是根本性的教育,它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从发生、发展与现状全过程的角度,对各种充满个性化的生态思想体系、哲学思想体系、艺术思想体系、科学思想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大跨度的纵向与横向的建构,为形成我们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的立体性的思维方式,奠定了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精神基础。有了这一具有巨大发散力与收敛力的精神基础,创造性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就有了纵横驰骋的空间,在思考问题与论述问题的时候就拥有一种大文化跨度的背景感,这是造就一切人才的基本功。事实上,生态世界观、哲学史、艺术史、科学技术史集中了人类最多高尚心灵的头脑,集中了关于天、地、人的最多,最丰富的具有独创精神的见解与思维方法,是我们建构艺术、哲学与科学三位一体思维方式的最好选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开启智慧之门的普遍性的重要结论:塑造爱智慧的头脑,要从学习生态世界观、哲学史、艺术史与科学史开始。生态世界观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我们当代生活注入一种原始、简单、古朴、静穆和有机的生活品质以及最大程度形成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意识,这是生命存在的家园,是我们“身、心、灵”最基础的本体论,是人类21世纪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普遍精神。哲学史与艺术史和科学史不同,哲学的发展是以问题的提出为标志,有的哲学问题甚至是永恒的,人们不可能给出唯一的答案,比如从古到今的哲人不同程度上都探究某种正义,追寻真理和最高的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别,答案也就千差万别;艺术的发展是以艺术形象的塑造为标志的,艺术形象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通过艺术形象再现生活或表现主观的感受,生动展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以及人与社会现实的生存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发展就是艺术形象与艺术精神的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与艺术精神;科学的发展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标志的,不同的时代向科学提出了不同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又使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如果说,哲学史是智慧与方法的积累,艺术史是艺术形象与艺术精神的积累,那么,科学史则是科学成果与科学方法的积累。今天,历史上的各种生态体系、哲学体系,艺术体系与科学体系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是我们向前开拓创新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基地。
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
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从近代实验科学兴起以后才开始的。近代以来,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所说:“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发生的是“人文革命”——人的发现与文艺复兴,其后发生的是“科学革命”——实验科学的兴起与近代科学的诞生。并诞生了两大观念:人文观念: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把人从封建制度的奴役下逐渐解放了出来,充分地张扬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科学观念:以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中心,尊重规律,逐渐使自然、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产、消费等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紧接着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这三个阶段。近五百年特别是近三百年来,人类社会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以及“市场经济、个人主义与民主政治”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强力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使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里,让我们以科学的眼光去作一次关于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精神旅行。科学是什么?我们通常认为,科学是指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科学是具有高度的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体系,它必须同时满足严密逻辑性与可重复检验性这两个条件:①严密逻辑性——具有尽可能由慨念、判断与推理而形成的严密的逻辑性,最好是能公理化,能适用数学模型,至少也要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②可重复检验性——能够直接接受多次观察和实验的检验。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它要具有解释现象的功能、预见现象产生的功能与指导实践的功能。按此理解,我们就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部类。自然科学主要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高分子材料科学等学科组成;社会科学主要由外语,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生态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军事学、逻辑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组成。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主要是一种关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教育,侧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做事之理与做事之术的教育。我们通常称着为科学思维方式的方法论,只是近代才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研究学问的方法。其特点是追求对事物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的计算,以及根据思维逻辑对这种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进行推理,并采用人工的自然的实验对结论进行验证,最后,形成关于认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合符客观事实的定律与定理,具有实证的可重复性。这种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科学思维方式被当代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广泛地应用并为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接受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不仅要掌握这些具体学科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学科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们追求真理性、简单性与经济性的科学精神与形成实验化、逻辑化、模型化与定量化的科学思维方式。我们知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是科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许多勇敢探索者的研究成果汇聚而成的理论思维体系。这些理论思维体系有三个目标状态:第一个目标是追求理论在内容上具有真理性,也就是符合观察到的事实;第二个目标是追求理论在形式上具有简单性,也就是表述的语言要简练、结构要和谐;第三个目标是理论建构过程本身的经济性,也就是要尽量少走弯路,获得更好的结果。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需要通过做许多练习题以及课题研究来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训练,这样才能把理论思维体系所追求的真理性、简单性与经济性的科学精神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一种素质,这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通过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来培养我们的实验化思维方式、逻辑化思维方式、模型化思维方式与定量化思维方式。
1.实验化思维方式就是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的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集数据就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重复验证,用以揭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实验化思维方式以“理论假设、条件控制和可重复验证”为三大本质特征,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罗吉尔·培根(1214—1294)认为“实验的本领胜过一切思辩的认识和方法”,“实验科学是科学之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对实验法的诸如此类的任何赞誉似乎都不过分。因为自然科学实验与社会科学实验既反对空谈又反对盲目的实践,它能创造条件加速或延缓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变化过程或以模拟、解剖、构建等手段,得到在自然条件下遇不到的现象,从而准确地回答自然界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因此实验研究与实验化思维方式已成为近、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石。
2.逻辑化思维方式又称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方式,它是在感性认识(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科学概念是科学抽象的起点,它是反映事物一般、本质属性的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形成表明人们已经完成了科学抽象的最初工作,它是人们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生质的飞跃的一种标志。要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划清本质属性;其次,在一事物的本质属性中,要区分二种属性,一种是必然属于这种事物和这种现象而不属于其它事物(称为该事物的本质),另一种则为该事物和其它事物所共有。弄清科学概念,还应注意其外延和内涵。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适合于整个概念的一切对象,即概念所指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涵亦称内包,它是反映于概念中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在科学抽象开始的过程中,必须对概念下定义,也就是揭示概念的内涵。下定义是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所共有的本质属性的逻辑活动,即把概念中最重要的本质属性用一种最简炼的形式固定下来。要使定义下得正确,必须注意:1、定义应是相称的;2、定义不应当是循环的;3、定义不应当是否定的;4、定义应简明清晰,不应用比喻或描述式的说法。科学概念是科学抽象的起点,也是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关键。只有概念上的重大突破,才能带来科学认识上的飞跃,甚至导致形成新的科学领域。当然科学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所谓判断是借助肯定或否定形式来反映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个别关系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科学抽象过程中继概念形成后的第二个环节。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遵守三条最基本的逻辑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前提)推出未知判断(结论)的逻辑形式。它是客观事物的联系通过人们的实践在意识中的反映;它是比判断更为高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间的矛盾的展开。推理揭示了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科学抽象过程的扩展、深化。要使推理的结论真实,必须遵守两个条件:1、前提真实;2、推理的形式正确。推理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等。逻辑化思维方式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是构成一切复杂思维活动的基本要素,“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科学实践中要正确表达和运用科学概念、科学原则,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以得出正确结论,都必须遵守逻辑规则。符合逻辑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是科学思维取得正确结果并得以深入发展的基本条件。
3.模型化思维方式是一种以简单的图形、符号、实体等表示一个真实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立系统模型是为了化繁为简,便于对真实系统进行分析、说明、控制和试验而建立的。建立模型是系统分析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的核心环节。为什么通过模型的研究就可以达到对系统的了解呢?这是因为模型与系统存在相似性。如外表相似(飞机模型);结构相似(地形与地图);行为上的某些性质相似(人脑与电脑)。既然存在相似性,研究模型的变化规律就反映系统的变化规律。相似性原理是模型化思维方式的理论根据。模型具有三个特征:(1)它是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说明系统本质或特征的诸因素所构成;(3)它集中表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类:(1)符号模型。以语言、图表、数学式等按一定的逻辑规则建立的反映事物相似关系的模型为符号模型。又可分为:语言模型——用一般语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一般用于建立模型的初期;图解模型——用图形表示的系统模型;数学模型——用数值、数学式、数学符号等表示的模型,这是系统方法用得最多的模型。(2)形象模型。这种模型是系统实体按比例地放大或缩小,因此在外形上与系统基本相似,它反应着系统的物理特性。例如,用飞机、导弹模型作风洞实验,以验证真实系统的飞行特性。(3)模拟模型。某些性质和结构不同的系统,存在着行为的相似性,因而可以用一种性质和结构的系统去模仿和代替具有相似行为的另一种性质和结构的系统。通过模仿性试验来了解系统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这种模型对无法直接了解组成要素间关系或复杂而无法以数学求解的系统最为有用。例如,用人工的方法产生地震,以模拟地震波的特性,并验证各种结构物对地震强度的反应。又如用线路图来代表真正的电路,用电路系统去模拟一个力学系统等。建立系统模型的逻辑步骤是:(1)提出目标;(2)阐明问题;(3)确定因果关系;(4)因素和关系的量化;(5)模拟;(6)解释;(7)修正。但是,这几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的程式。构造系统模型的总的原则是:(1)模型有足够的精确度,能够反映系统的本质关系,能够达到系统分析的目的;(2)简明,在满足精度要求下尽可能地简单,并尽可能地采用现存的标准模式,如线性规则、动态规划、存货控制模式、马尔可夫程序等;(3)模型适用性强,当环境条件和系统参数变化时模型能够适应。
4.定量化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用数学或数字去描述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和结果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学研究,既要定性研究,也要定量研究。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是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深化,也是科学进步的规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没有对事物进行定量研究,弄清数量关系,找到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之前,对事物的性质的认识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因而,也就应该继续向定量化方面发展,直到能够用数学式或数字去描述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和结果。例如,牛顿创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定量化思维方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一个典范。这个定律的内容是:所有的物体(质点)都相互吸引,吸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质点)的质量的乘积m1×m2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即: ,式中G0是万有引力恒量,经后人测定G0=6.67×10-11牛顿·米2/千克2,万有引力的方向是在两个物体的连线方向上。概括起来,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方面有两大贡献:第一,是他找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的数学表达式;第二,是他确立了这一定律的普遍适用性。它表明万有引力定律不仅适用于一切天体,还适用于地面上的一切物体,论证了地球上的重力与物体间的引力本质上是同一种力。在引力定律的研究过程中,牛顿还根据这一定律说明了岁差、视差、潮汐的涨落,研究了天体的摄动和地球的形状。
以上的实验化思维方式、逻辑化思维方式、模型化思维方式与定量化思维方式需要经过较长时间,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训练、解练习题训练与动手操作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内化为我们自身的一种素质。
三、专业技术的教育
显然,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这些基础理论要同专业技术有机结合,才能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教育侧重的是对学生们进行做事之术的教育,是为学生们就业所作的一种准备。就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来看,大致可分为“理、工、农、医;文、史、哲、教;法、财、经、管;音、美、体、舞等专业。人文学科的学习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广阔的价值论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精神背景,专业技术的学习则是在这一广阔的精神背景的基础上向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化方向发展。依我之见,专业技术教育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的程式化的操作训练。为此,我们应在专业技术的教育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教学做合一”是专业技术教育的方法论原理,是专业技术教育如何进行教育,如何进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就是以“实践过程“为中心来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一般对“实践过程”的程式化的操作训练要经历“定向—摸仿—熟练“这样三个阶段的特殊训练才能完整和深刻。这就要求教师要拿”做的过程“来教,学生要通过“做的过程”来学,通过“实践过程”程式化操作的不断重复的训练直到学生们心领神会的掌握,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同时,还要求学生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要心脑手并用去学习、心脑手并用去实验、心脑手并用去实践、心脑手并用去创造。这就是专业技术教育的普遍法则。在这里,我要对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大声地质疑?老师们,你们用“做的过程”来教了吗?同学们,你们用“做的过程”来学了吗?现在中国的大学还是不是我以前读书时候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样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的呢?听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好找工作,是不是也与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不强有关呢?我不知道,只有你们才能回答。
只有当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们掌握一技之长的本领,更好地走向成功的就业选择。决定择业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们“做人与做事”的三大核心素质:职业文化与价值观及其综合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宝塔型的结构,一个大学生最基础的东西,也是企业最看重的东西,就是职场文化和价值观的东西,你这个人是不是诚信,是不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是有服务意识与服务的本领,是不是有“自由、平等、博爱”的心胸,是不是讲究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不是有团队精神,是不是好的公民,是不是有同情心,是不是有风险精神,这些都是我们讲的职场文化与价值观,这是一个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即人格素质;其次就是综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的基本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培养自己多元文化与多元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综合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特殊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1.建立综合的知识结构
人才是伴随着教育成长起来的,教育不仅是成材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各个高校中实施的以人文学科为中心的通识教育,努力从“艺术、哲学与科学”三位一体的角度为学生们建立一个全面而综合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位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一家电视台在招聘编辑记者时,出现了叫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新闻专业的学生全部落选,被录取的7名学生中,有3名经济专业的,3名文学专业的,1名法律专业的。招聘人员说:“新闻专业的学生文笔不错,但是知识面太窄,学文学的文史哲知识丰富,学经济的涉及领域很广,学法律的适合做各种节目。”由此可知,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大学生们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面往往过于狭窄,如果自己再不主动地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努力建立自己“艺术、哲学与科学”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需要,并作好不断学习的心理准备。
2.培养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知识并不能和适应能力完全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能力与知识一样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在求职择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上各类职业岗位对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工作人员,除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外,还要求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第一是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就是人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者在制造新产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有那些思维敏捷、能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面前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才能,并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性人才。创造能力是现在高校对大学生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也是大学生应该必备的素质。第二是组织管理能力与社交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成功地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大综合管理能力协调机构的活动,并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目标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已经综合化、社会化,科研规模日益扩大,协作趋势日益加强,组织协调的问题也就显得愈发重要。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一项工作、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社交活动能力就是指与他人建立思想感情与传递信息并进行沟通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通过交往,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设想和创造得到实践的检验而且可以使其得到人们的认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提高社交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第三是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社会活动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没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无法开展工作的。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多看、多想、多练,多做。看的多,接触的多,做得多才能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
3.掌握特殊的操作技能。
用人单位在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拔上有显著不同,对有着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格外青睐。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已取得一些国家特殊技能和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这对大学毕业生择业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拥有这些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也成为当今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有利条件之一。总之,求职择业的过程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大学生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理想的职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经过以上综观全局的论述,现在,我要画龙点睛地谈一谈什么是教育?在我的心中,所谓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良好习惯、认知与行为的良好习惯、解决问题的彻底行动的良好习惯。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凡是好的态度与好的方法,都要努力使它成为习惯,因为,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我再补充一句: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终身尝还不尽的债务。那么,亲爱的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一道努力培养自己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与根本能力的良好习惯吧!这样,我们一辈子都会受用不尽。
2013年5月21日于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