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之语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代的圣人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重要观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何以人们能够“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即便有人劝你要“积德行善”,那些软弱的道德说教也完全可能如同耳边风一样对你没有什么影响。你觉得自己不去危害别人,这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道德表现了,还奢谈什么德行善行,舍己为人,那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这表明了一点,绝大多数的人们只是将“善”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道德装饰品。
这是因为人们根本还没发现“善”的客观真理性。
(二)
有“真”才有“善”(这个“真”指的是真理)。
这是说,“善”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真”是地基,“善”是地基上的高楼大厦。若是没有坚实的地基,高楼大厦就是建成了也会倒塌与崩溃,而且楼层越高,大厦倒塌与崩溃的风险就越大,所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有“真”必有“善”。
这是说,如果人们明白了“真”,“善”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行为,根本用不着丝毫的勉强。相反,若是人们勉强行“善”,或者为外界道德法律逼迫而不得不行“善”,或者为了获得个人私利以及虚荣而行“善”,那其实是“伪善”,也就是说,“善”只是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还并没有真正地认识什么是“善”,为何要行“善”。
只有主观意识的“善”,而没有“善”的实践行为,那是不彻底的善。
只有实践行为的“善”,而这种“善”的行为是受某种外在的影响而产生的,并不是“善”的主观意识由内而外的真实体现,那也是不彻底的善。
真正的“善”是内与外、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三)
若换一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善”也是“真”的基础。
有“善”必有“真”,无“善”就无“真”(这个“善”指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善)。
这是说,庸俗狭隘、自私自利的人们是与“真”隔隔不入的,就象油与水一样互不相融。
若将“真”比作是一块尚未溶解的冰,那“善”就是一团充满能量的火。只有“善”的能量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宽阔,“真”的冰块才能溶解的越来越多,“真”的范围才能越来越大,真理之水流才能越流越远。
小恩小惠之“善”就象萤火之光一样,只能微弱照见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大恩大惠之“善”就象太阳光一样,可以照耀无限宽广的宇宙世界。太阳是“至善”的客观真实表现。
“善”会促进人们对于“真”的理解,随着“善”心意识的不断扩大,“真”的视野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善”有多狭隘,“真”就有多狭隘;“善”有多广阔,“真”就有多广阔。
(四)
当今社会妄想将“真”与“善”割裂开来,而后对人们单独进行“善”的宣传教育和道德说教,这能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呢?
事实的真相是:不是人们愚昧无知因而无法教育,而是教育者本身就没有掌握多少真理。自己都不知道“善”是什么,如何教育别人要行“善”呢?
“善”与“真”只有相互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真理。“善”指的是主观世界,“真”指的是客观世界,而完整的真理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客观世界的无限广阔是有目共睹的,那么,狭隘渺小的主观世界能够占有无限广阔的客观世界吗?
一个蚂蚁的心胸能够成为无限时空的真理主人吗?
你的意识都无法遍布整个客观世界,其中所发生的事情你都无法了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你能说你掌握了真理了吗?
人们若要研究真理,那么首先要不断地扩大自我认识的范围,扩大主观世界的视野,使其与无限广阔的宇宙客观世界相匹配,主观世界的生命意识才有可能真实占有整个宇宙客观世界,这样,整个宇宙客观世界在任何时空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及时准确无误地为主观世界的生命意识所掌握。
主观世界的生命意识完全渗透入于客观世界,与其融而为一,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这难道不是每一个生命所梦寐以求的真理境界吗?
(五)
主观世界很难渗透入于客观世界,人们觉得问题全在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不配合而引起的。
然而事实的真相恰好完全相反,是客观世界很难渗透入于主观世界,问题全在于主观世界。是主观意识的庸俗狭隘和愚昧无知拒绝了客观世界向主观世界的真实渗透。
这就象石头与水的溶解故事。
石头指责水说,全是由于你的不配合,所以我不能溶解在你的世界。水反驳石头说,这根本不是我的错,为什么食盐可以溶解在我的世界,而你就不能溶解呢,难道这不是因为你自己的顽固不化吗?
其实这块石头就是作为个体生命的我们,这个水就是宇宙世界的客观真理。是我们自己的庸俗狭隘和愚昧无知拒绝了客观真理向我们的真实渗透。
无论你的学问有多高深,没有发现“善”的概念并对其加以自觉的理论研究和客观实践,那些高深的学问丝毫也不能克服你自身作为石块的顽固不化。
“善”正是克服“自我”这个石块的顽固不化,从而使得自我溶解于真理的大海的唯一科学方法,相反,“恶”却加强了石块的顽固不化,使得自我更加远离真理的大海。
“善”是个体生命通向真理的必经道路和唯一桥梁。
(六)
“善”是达到真理的途径,一旦达到真理之后,真理自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开发出更高层次的“善”,这个善又会进一步促进人们对于真理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善→真→善→真→……,这就形成了“善”和“真”的周易性的螺旋运动,就象物理学意义上的通电螺旋管一样,若将其压缩成平面,就是一个周易运动。
真正的“善”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上的,或者说,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善才是真正的善。没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善其实只是一种消极、被动、局部、有限、暂时、偶然性的善。
真正的善是积极的、主动的、必然的、无限的、永恒的和全局的,是一个完整无缺的系统整体,那就是对于宇宙世界整体的永恒的“爱”——“大爱之为善”。相对于这种“大爱”而言的其它“小爱”,虽然也是一种“爱”,但都是不彻底的“爱”,在爱心意识的光明照耀所不能遍及的地方就是无爱的黑暗深渊。
(七)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大爱”的境界呢,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境界呢?
《大学》一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欲明明德”必先“格物”,也就是说,如果想达到主观世界的崇高道德境界,必须首先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深刻理解,认识客观世界的真理。
那么,如何达到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呢?
——“格物”。
如何“格物”呢?
《大学》中没提及,它只是告诉你要去“格物”。
对“物”进行怎样的理解才算是“格”呢?或者说,“格物”之后人们得出什么样的认识才是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呢?
《大学》只是告诉你“物格而后知致”,至于“知”是什么,没有描述。
(八)
“物格而后知致”,如何“格物”,“格物”之后又能得出什么“知”,《大学》一文都没有进一步的深入阐述。
或许这是因为在古人心中,“格物”的工夫是“小菜一碟”,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就象1+1=2一样,因此一笔带过。
然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格物”两字几乎要了后来无数学习者的命!“格物”就象 “道”一样,言简意赅,却讳莫如深,无比深奥,令人难以理解。直到今天,人们还搞不清“格物”的真实含意。
既然迄今为止人们都没有达到“格物”的境界,那也当然谈不上什么后续的“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境界了。圣人教化的如意算盘由此成为镜花水月,可怜又可叹。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若是那个时候的古人就已经很清楚地理解了“格物“的真理内涵,那么,历史还有必要进化到今天吗?那样的话,历史是进化的还是倒退的呢?
历史的进化是以人们对于真理的无知和模糊不清为前提条件的,历史进化的过程就是真理由无到有、由模糊不清到完全清晰呈现出来的整个过程。
(九)
“格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格物”在本质上是一种真理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是对于整个宇宙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打个比方,如果小孩不是你的亲身骨肉,你会始终如一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它吗?如果世界与你无关,你会对世界充满爱心吗?
其实展现在你眼前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是由你的一切感知所形成的世界。你认识世界,世界是你的认识产物。世界是你自己的世界,如同你的孩子是你的亲身骨肉一样与你血脉相通。这就是“格物”之后所能达到的真理性认识。只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才能帮助你走出自私自利的狭隘心胸而真正走入广阔的世界,并促使你去理解世界,关心世界,爱护世界,直至你的爱心充满整个世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你在你的知觉世界中发现了某个司空见惯的事物,从表面上看,似乎这个事物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这个事物之所以在你的知觉世界中显现出来并为你所知觉,那其实是你自己的知觉系统在起着不可思议的“显像”作用,使得事物一下子“无中生有”地显现出来。
这其实是因为生命的认识功能本来就具备不可思议的魔力。整个生命的知觉系统就是一个完整的液晶电视机,你所知觉到的事物就类似于屏幕上显现出来的清晰图象。任何图象的清晰显现是受电视机自身所控制的。你见过哪一个电视机上的屏幕可以随心所意、乱七八糟地产生图象呢?屏幕图象的产生难道不是取决于电视机的内部程序和信息吗?
你在你的知觉世界中发现了某个司空见惯的事物,错误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却误导你,让你认为是这个事物自己主动地走进了你的知觉世界,这个事物在你的知觉世界中走来走去,而你只不过是纯粹的接受它而已。这样一来,你就从认识的主人位置一下子跌落到认识的奴仆位置。
(十)
正确的认识论表明你是永恒的存在者,你的认识能力不可思议,世界在你的认识作用下而显现,你是世界的主人,世界是你的亲生骨肉,所以你必定会象关心爱护你自己的孩子一样无限关心爱护着在你世界中显现出来的每一个生命。这显现出来的每一个生命其实都是你的认识的亲生骨肉,你对它们的爱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的母爱,没有任何的私心与杂念,你对它们的照顾无微不至,而又一视平等,无有亲疏远近之差异分别。
相反,错误的认识论则告诉你,你只不过是世界的奴仆,你的生命存在是偶然而又短暂的,你的认识能力微弱可怜,而一切在你的世界中显现出来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严重威胁着你的生存,它们都有可能转变成为你的现实敌人,为了维护你自己的生存,你只能与它们斗争到底,你的世界因此不断上演着你死我活的战斗悲剧,无法真正的休息与安宁。
(十一)
意识有两种存在状态,或虚或实,或隐或显,就如同二进制中的0和1一样。
在熟睡时,人们没有感觉到意识的存在,这并不是意识的死亡,而是意识处于虚隐的状态。如果人们从熟睡中醒过来,那就是意识从虚隐的状态转入到实显的状态。
如果人们能够明白意识的两种生存状态,那么,意识的死亡还有可能吗?
意识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抽象且没有任何体积的“点”,意识是一个立体时空的“点”,这个“点”具有生命的能动性,它如如而动,可大可小,大时可以铺天盖地,小时可以无孔不入。
换句话说,这个无限运动变化着的“点”正是无限运动变化着的宇宙整体本身。
任何事物如果能够无限运动变化,那都将发展成为宇宙整体本身。
一切充满个性和特殊性的事物如果能够无限运动变化,它们都将成为作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本身。
或者说,作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是一切个性和特殊性的事物发展的终极境界。
(十二)
作为个性和特殊性的事物A的发展的终极境界就是成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
作为个性和特殊性的事物B的发展的终极境界也是成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
事实上,具有不同个性和特殊性的A和B是来源于作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这个母体的。
作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是一个伟大的生命母亲(记为X),作为个性和特殊性的事物正是她所诞生出来的孩子。
然而作为个性和特殊性的孩子经过生命的成长过程也可以再次成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成为另一个伟大的生命母亲(记为Y)。
其实Y和X是同一个伟大的生命母亲,因为作为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只有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
(十三)
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逻辑现象:作为真理的母亲生下了孩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却成为了真理母亲本身。
那么,真理的母亲和真理的孩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从真理的母亲生下真理的孩子这一方面来说,母亲是孩子的来源,孩子是母亲的产物。
从真理的孩子长大后成为真理的母亲这一方面来说,孩子是母亲的来源,母亲是孩子的产物。
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综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没有纯粹的母亲,也没有纯粹的孩子。母亲既是孩子的来源,也是孩子的产物,孩子既是母亲的产物,也是母亲的来源。母亲与孩子是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体。
对于真理而言,母亲并不是比孩子早出生,孩子也并不是比母亲晚出生,母亲和孩子是同时出生的,存则共存,亡则共亡,两者形成一个“周易”的关系。母亲并不是绝对的母亲,孩子也并不是绝对的孩子,母亲可以生孩子,孩子也可以生母亲,母亲可以转变成孩子,孩子也可以转变成母亲。
(十四)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刚才前面的道理完全一样。
若从鸡生蛋这个角度而言,鸡在蛋先;若从蛋孵鸡这个角度而言,蛋在鸡先;若综合这两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鸡和蛋两者形成了一个“周易”的圆周运动。
鸡和蛋两者构成了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两者是同时出生的,存则共存,亡则共亡。
这就如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前就无所谓后,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虚就无所谓实,没有真就无所谓假,没有善就无所谓恶,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没有明就无所谓暗,没有得就无所谓失,没有动就无所谓静,没有净就无所谓垢,没有清就无所谓浊,没有轻就无所谓重,没有大就无所谓小,没有多就无所谓少,没有退就无所谓进,没有内就无所谓外,……,道理一样。
任何事物都是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作为统一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且矛盾对立着的双方的地位是公平、公正、势均力敌而绝对平等的,没有任何一方比另一方具有额外的优势,两者同时产生,也同时消失,存则共存,亡则共亡。
这就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超导现象中产生的涡漩电流的本质,涡漩电流在本质上就是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内部矛盾双方向其对立面无限转化的生生不息的周易运动。
这种周易运动是客观事物自身内部的运动,正是真理的客观真实反映,因为真理是客观事物自身永恒不息的运动。
这种运动是内部的运动而不是外部的运动。从整体上来看,它的外部是静止的。所以真理是外部的完全静止与内部的永恒运动的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体。
真理就象平静的大海一样,平静是整体的表象,其实内部却暗流汹涌着,然而无论内部的暗流如何的汹涌,作为整体的大海却始终是平静的。
这就是运动中的静止与静止中的运动的真实统一。
(十五)
你无法理解我,我也无法理解你,因为我和你拥有不同的个性和特殊性。
若将共性和普遍性的宇宙整体看作是一棵大树,那么具有不同个性和特殊性的A和B就是这棵大树上生长出来的不同树叶。
作为A这个树叶的真实生命发展过程就是跳出自我的局限性,从而成为整个大树本身,这样一来,A就丧失了作为树叶的个性和特殊性,但是A却成为了共性和普遍性的大树本身,而后A就能真实理解B这个树叶的情况,因为大树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真实了解每一个树叶的情况,正如你可以理解你的每一个手指头的情况一样。
一个个性和特殊性要理解另一个个性和特殊性,那就必须回归于共性和普遍性。
共性和普遍性是一个个性和特殊性理解另一个个性和特殊性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