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语:美国犹太人的智力退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20 次 更新时间:2013-01-27 10:14

进入专题: 犹太人  

于时语  

虽然亲以色列势力群起反对,奥巴马依然提名有“反犹”之名的越战老兵哈格尔出任国防部长。这不仅证实奥巴马有意报复去年总统选举时以色列政府公开力挺罗姆尼,也再次凸显美国犹太人势力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题目。

以色列以数百万犹太人口,能够在中东屡屡击败和长期抗衡三亿多阿拉伯人的敌视围攻,美国的全力支持是个关键因素。这不能不归功于美国犹太人的巨大影响力,以致有美国国会乃是以色列占领区的说法(哈格尔的“反犹”言论之一,便是胆敢在国会宣布他是代表内布拉斯加州的参议员,而不是以色列的参议员)。

一般人的解释,总是归结于美国犹太人掌握的巨大金钱财富。但是欧洲犹太人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财富,却丝毫未能阻止欧洲的反犹主义,以及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犹太人在新大陆成功的真正关键,在于他们征服了美国“上层建筑”。

以三权分立的重镇美国最高法院为例,犹太人在九名大法官里就占了三分之一。再看把握美国经济命脉的联储局,1970年至今五名主席中四名是犹太人,按在任年数计算更超过95%。比较一下犹太人只占美国人口2.2%。

这些犹太裔大法官和联储局主席的个人经历,充分表明征服美国上层建筑的必经之路,是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代表的美国精英教育。而犹太人传奇的超常智力,是他们得以征服常春藤校园的本钱。查看一下美国各项诺贝尔奖的得主,可以看到同样超高比例的犹太人士。尤其是诺贝尔经济奖,几乎成为犹太学者的禁脔。常春藤校园里的犹太教授、院长乃至校长,更比比皆是,展示美国犹太人的巨大智力优势。

亚洲移民后代挑战犹太人智力优势

然而近十多年来,亚洲移民后代开始挑战犹太人的智力优势。如同上一世纪前半犹太新移民挑战基督教白人一样,亚裔的智力挑战首先展示在中学教育界。新近一期《美国保守主义者》月刊登载发行人恩兹(Ron Unz,犹太人)关于常春藤大学招生政策排斥亚裔的长篇论文,得到《纽约时报》的引用。恩兹的分析引用了大量数据,证实犹太学生在与亚裔学生的竞争中明显落后。以下是若干例证。

美国每年通过竞赛选拔六名中学生组队参加国际数学奥赛。1970年代,美国数学奥赛队中犹太学生占44%,亚裔学生为零。到2000年代,这一比例逆转为3%比53%。2010年以来,美国数学奥赛队中尚未出现犹太学生,而亚裔占了72%的绝大多数。

美国每年的中学生物理奥赛优胜者,1980年代犹太与亚裔学生的比例分别是28%和23%。2000年代的比例是9%和46%。2010年以来,优胜者中81%是亚裔,犹太人只占5%。

由西屋公司发起、现归英特尔公司主持的中学生科学奖,历来获奖者中有七位后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所以有小诺贝尔奖之称,是全美最精英的高中科学竞赛。从1950到1970年代,大奖获得者中犹太学生一直在20%以上。2010年以来,亚裔占了大奖的64%,犹太人只占了7%。

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亚裔比例是4.8%,大约是犹太人的两倍略多,而上述中学学业尖子的亚裔与犹太人的比例,远远超过两倍。

最有说服力的是美国高中11年级PSAT(预备学术评估测试)统考,每个州得分属于最高半个百分点的考生获得全国荣誉奖学金入围提名(NMS semifinalist)。有25个州公布这些入围名单,据此统计,近年来入围者中亚裔占28%,而犹太学生只有6%。

对比三四十年前犹太学生的压倒性优势,恩兹形容近年来的趋势是“犹太学业成就的崩溃”。很难说犹太人的“先天智力”开始弱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上世纪早期到达美国的大批犹太新移民,他们第三、四代后裔的“工作伦理”和学习动力开始退化。

正如《纽约时报》新近的有关讨论指出,虽然亚裔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明显高出了犹太人,在美国“上层建筑”的上升通道──常春藤校园里,犹太学生的比例还是高出亚裔许多。这一不公平的情况,显然与犹太人目前在美国上层尤其舆论传媒界的优势有关。

但是只要美国精英教育坚持“凭才取人”(meritocracy)的原则,犹太人的学业成就退化迟早会牵累到他们在美国上层的影响力,并威胁到以色列的未来。而亚裔在美国上层社会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最后如《纽约时报》一年前特别报道:主导美国上层建筑是律师和经济学家,而不是科学家(国会400多名众议员中只有一名物理学家和一名化学家,其他大多律师出身)。亚裔需要急起直追犹太人在这两方面的优势。

    进入专题: 犹太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0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