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五期编辑手记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可是,当下中日关系却陷入了僵局。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之争,几度攻守拒合,争端渐次步入了白热化的阶段。钓鱼岛问题成为横亘在中日之间的一大顽疾,成为现阶段中日关系恢复健康的症结。
自1972年中日复交以来,双边关系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时光。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陷入持续低迷的“失去的二十年”,日本民间的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借机兴风作浪。围绕历史问题,中日关系数起数落。由于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历史缺乏反省,其政治人物公然参拜靖国神社,部分历史教科书对侵略战争的历史轻描淡写,激起了曾遭侵略的各国民众的极大愤慨。中国受害尤其严重,对此问题当然格外敏感。历史问题成为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但日本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经常置若罔闻,一贯我行我素。虽然双方的友好往来一直未尝中断,但中日之间无法建立起进一步的信任,将双方的政经合作进一步深化。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之所以无法像欧盟、北美自贸区一样取得突破,中日两个大国相互缺乏信任是根本原因。
进入新世纪,中日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官方层面,双方提出要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历史问题,以及近年来一直升温的东海油气田之争和钓鱼岛海域的领土主权争端,中日关系多数时候呈现“政冷经热”的局面,经济关系一直在稳步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充分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很快成长为所谓的“世界工厂”。而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中日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双方都能在逐渐深化的经贸关系中获得双赢。但是,今年九月中国内地数个城市出现反日游行示威以来,日本企业首次出现了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担忧,部分企业进行了短暂的停产或减产,甚至计划把生产基地从中国大陆迁移到东南亚等地。
妥善处理钓鱼岛主权之争,成为当前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所在。日本前不久通过所谓“国有化”举措试图窃据钓鱼岛的伎俩,不过是非法、无效的闹剧。如何妥善解决钓鱼岛问题,缓和东海上的对抗态势,主要在于日方能否正确面对。正如本期作者王柯教授所言,我们期待日本的新一代政治家们不要给自己套上民族主义的枷锁,能够从道德的层次上理解如何看待中日之间的历史、中日关系本质的意义。
如何在确保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大局的同时,争取于中国有利的外交态势,将钓鱼岛海域的摩擦与冲突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既加大对日方的压力,又不冷了中国民间的爱国热情,善用“民气”,将是对外交界人士的重大考验。放眼长远的未来之路,中日两国终究要走出历史问题的重重阴霾,找出最佳办法妥善处理两国之间的海上领土主权争端,达致相互谅解与合作双赢,方不至于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大潮流中落伍。
《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五期编辑目录
特稿
1 将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明确为国家总体战略
——首届中国绿色论坛综述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课题组
专题研究
“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北洋政府”研讨
11 转型社会中的思想家之地位
——高全喜
13 民国初年的社会主义思潮
——袁 刚
17 民国初年孔教运动与康有为的建国思想
——干春松
22 民初的经学与建国
——陈壁生
28 民权• 军政• 党治:北洋时期政治转型
——程广云
经济战略
32 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浴火重生的中国经济
——吴 迪
国际关系
39 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记忆与道德
——从50 年前的高碕达之助访中与LT 贸易谈起
——王 柯
54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回顾与思考: 以两国总理会谈为
中心
——林晓光
法治论衡
76 群己观念与法治中国
——以思想史为视角的考察
——刘 毅
社会视野
84 职业教育进入中国之难题
——郑也夫
历史研究
96 农民性格与革命传播
——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张宏卿 肖文燕
文化与哲学
104 东亚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与中华文明圈的解构
——李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