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钢:中国离发达经济体国家还有多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9 次 更新时间:2012-11-04 17:43

进入专题: 中国   发达国家  

鲍盛钢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中国是发达经济体国家吗?显然不是,原因在于一是人均GDP太低,二是科技发展与劳动生产率不够格,所以中国要进入发达经济体国家行列,必须提升人均GDP,而要提升人均GDP,就要改革分配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因为这是提升人均GDP的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平均每年9.9%的速度持续增长,从一个非常低收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及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1/3,而到2011年为止,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今年应能超过6000美元。但是,中国目前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不能算作为发达经济体国家,其原因在于人均GDP太低,经济结构落后,比如与日本,亚洲四小龙相比,尽管在GDP总量上中国大于它们,甚至无法相比,但是它们却是发达经济体国家,而中国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和韩国,人均收入都只有美国的10%左右,他们当然算是低收入经济体,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它们经济开始持续发展,到2008年的时候人均收入都超过了美国的60%,已经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同样,日本、香港、新加坡当时的人均收入只达到美国20%的水平,与我们现在的情况相仿,但他们经历了持续经济增长之后,日本曾经达到美国80%的水平,现在降到70%多,而香港、新加坡的人均收入都达到美国的80%甚至更高。那么,它们人均GDP提升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社会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二是更关键在于在工业化以后,在进入现代经济增长以后,它们实现了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不断从低附加价值部门转向高附加价值部门,显然人均GDP的提升不是分配制度改善可以解决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才是关键。

历史经验表明,虽然国与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基本的一致性。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在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经济发展存在许多显著的共性特征。首先,经济发展模式出现新动向。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分水岭。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与拉美、东亚国家在相近的时期实现了人均GDP4000美元的突破,日本、韩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成功跨越这道“分水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普遍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很快实现人均GDP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其次,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发生新变化。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后,发达经济体逐渐放弃 “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三,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其四,微观基础结构出现新变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其五,劳动力与就业结构出现新变化。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积极提高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劳动分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储蓄、消费、投资、社会保障等领域发生深刻变革。最后,对外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到达一定阶段时 (人均2000~4750美元),进行投资阶段的转变就成为必然选择。而推动这一转换的关键是提高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促进本国资本竞争优势的形成。

一国比较优势决定一国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但是一国的比较优势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变的,所以所谓可持续性发展就是一国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要随着自己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升级。30年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30年后,中国的比较优势又是什么呢?目前,中国财富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中国如何才能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经济体国家?关键在于如何提升人均GDP?而要提升人均GDP,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包括中国能否通过动力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对外经济结构等增长格局的调整和结构转换,等等,因为人均收入的提升,不仅仅是分配制度改革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进入专题: 中国   发达国家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70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