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刚:民情喧嚣下的政治稳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54 次 更新时间:2012-07-18 10:04

进入专题: 政治稳定  

袁刚 (进入专栏)  

中国保持了30多年的长时间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整体上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成就有目共睹。这30多年也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半世纪中,持续时间最长而少有的稳定发展时期。相较于此前百多年不停的战乱、列强入侵、十年文革,中国在丧失了太多发展机会后能稳稳抓住战略机遇期,不内耗,不折腾,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获得的大发展的确尤显其可贵。将这30年统称之为“黄金时期”,也并不过份,古代“贞观之治”也不过二三十年,而对其歌功颂德少说也有近千年。

但我们还是少歌功颂德,切莫要粉饰太平,而要多一些忧患意识。我国的发展势头已在降低减弱,其原因除国际上的萧条因素外,国内因素是主要的。许多深层次结构性的社会政治经济阻碍性难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有的甚至不敢触及,亟待改革的问题还很多。有人坦言,30年改革,容易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都是触及既得利益格局难改的,需要硬碰硬啃硬骨头的改革还在后头,而且刻不容缓!我国的改革是先易后难,所谓先经济后政治,现在经济发展了,政治上还保留着一些与市场经济制度不匹配的体制机制因素,不改已是不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进行更深入的体制性改革。

改革没有回头路可走,改革是全方位的,跛脚缺位的改革则可能因其缺而祸及全身,最终将导致改革的失败。历史上这样的惨痛教训有很多,清末十年新政,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取得的成效亦不能说不多,但功亏一篑、最终失败。当今有领导同志说得好:改革就是革自己的命,要将改革的手术刀对准自己,割去自身腐烂的脓疮,破除既有利益格局。从总体上讲,我国改革就是破除苏联模式另找出路,经济上突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推行市场经济,使经济起飞高速发展。政治上也要放开言路,允许民众监督政府,以使社会政治生活充满活力,使国家上上下下更具创造力。

古人说“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民群众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或“丰衣足食”,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转而寻求对公共事务更广泛的参与和打通社会的上升渠道,需要抒发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如果这种需求不能在体制内的合法途径得以释放,就可能诉诸体制外的非常手段,如今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围堵性“维稳”不堪重负,反映的就是政治民主化的制度性缺失。因为民主政治用不着堵塞民意,而是有其发泄渠道,民情再喧嚣也不会影响政治稳定。

经济改革创造了一个新富阶层,理论上这个阶层和他们的财富是中国进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但由于政治改革的滞后,缺乏制度环境保证,新富阶层在政治上始终有不安全感。不少先富起来的人都在千方百计地移民国外,转移资产,他们不是帮助穷人共同富裕,而是捞一把就跑。一批现职官员,其家属子女有不少早已移居国外,有相当数量的贪官更是将贪污赃款大规模地转移至国外,有的甚至全家人移民外国,自己一个人留在国内当“裸官”。如此,则每年流出国门的财富是个天文数。

由此看来,现在还真不是歌功颂德的时候,盛世危言,需要更多的忧患。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剔除苏联模式对中国现时政治的不良影响,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以保障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向前发展。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总第372期)

进入 袁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治稳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52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