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关系问题是哲学最重大、最困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哲学家们对心物关系存在着诸多误解,作者在《哲学家对心物关系的种种误解》[1]一文中,对这些误解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尝试通过“象物同一”对心物关系问题做出更接近科学的解释。jamping学友读了拙文后,对“象物同一”的观点提出了直率的批评:本文作者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是错的,即在讨论心物一致的问题时,作者提出的“像”与“物”的三个“同一”是错的。反驳道理由很简单,如果“像”与“物”的三个“同一”是对的,那么人认识自然事物、认识世界以及认识整个宇宙就会是一件极其简单容易的事情,而不会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屡屡犯错。[2] 一个理论或观点,必须经得起质疑与批评,所以作者对jamping学友的批评深表感谢!由于认识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 jamping学友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既然“象”和“物”是同一的,那为什么人们在认识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时还那么困难呢?为什么还会屡屡犯错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与jamping学友商榷。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所说的“象物同一”是指大脑所产生的“表象”与外部事物的同一,并不是指人的“认识”与外部事物或外部世界的同一。“象物同一”只是心物关系的一部分,只是认识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表象”虽然与“认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表象”与“认识”又存在着诸多差异与不同,所以“象物同一”并不等于人的“认识”与外部事物或外部世界也是同一的。作者在《哲学家对心物关系的种种误解》以及《从科学的角度看心物关系》两文中曾经指出,我们所说的“象”指的是大脑表征外部事物时所产生的“表象”,或者说“信息对应物”。笛卡儿、洛克、康德等哲学家都认为,感觉、知觉对客体具有表象作用,所以人们常常把感觉、知觉称之为“表象”,这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象”其实指的就是感觉和知觉,或者说感知觉。既然“象”指的是感知觉,那么,所谓“象”与“物”的同一主要就是指感知觉与外部事物的同一。
人为什么会产生感知觉?感知觉中所包含的信息又是从那里来的呢?根据脑科学和信息科学,感知觉并不是人的感官和大脑无中生有、凭空编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外部事物的信息加工而成的,所以感知觉其实就是外部事物的表达或表征,它们与外部事物在逻辑和信息上具有同一性。只要人的感官和大脑是正常的,那么,感知觉与外部事物的同一就是确定无疑的。例如你看见了一个红苹果,你的感官和大脑一定会产生出一个红苹果的“象”,而不可能产生出一根绿黄瓜的“象”;你嗅到了香水,你的感官和大脑一定会产生出香水那种芳香的气味,而不可能产生出烂肉般的恶臭;你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你的感官和大脑一定会产生出邓丽君那美妙动听的旋律,而不可能产生出青蛙的噪音;你看到了潘金莲,你的感官和大脑一定会产生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的“象”,决不可能产生出一个又老又丑的王婆的“象” …… 。这些事实都证明,人的感知觉与外部事物确实是符合一致的,或者说“象”与“物”确实是同一的。
在探索心物关系时,我们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探索“象物同一”呢?这是因为“象”或感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与前提,“它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人类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3] 假如没有这个基础与开端,那么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无法进行;假如我们对认识对象一无所知,那我们又如何认识它呢?正是由于“象物同一”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对心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对“象物同一”的原因和机理做出解释,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对人类的认识活动以及心物关系问题也做出解释和说明。正如著名哲学家杨祖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是回答“认识与对象何以一致符合”或“主观与客观何以一致符合”的基础和条件;这种符合是存在的,不容怀疑的,问题在于理解它,说明它。[4]
由于“象物同一”只是心物关系的一部分,只是诸多认识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所以,即使“象”和“物”是同一的,人类也不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自然而然地认识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更无法保证人在认识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时不出现错误。因为“象物同一”或者说感知觉的形成,仅仅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它并不等于人已经对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更不等于人类全部认识活动的完成。我们所说的“象物同一”是说人的感官和大脑接受、还原并表征了外部事物的信息,是说人对认识的对象已经形成了感知觉或表象,但是,感知觉、表象或者说“象”所表征的只是外部事物表面的、局部的信息,人通过这些信息还不能对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形成深入的、全面的和本质的认识。要想对事物有一个深入的、全面的和本质的认识,那就必须进行更高级的认识活动,不少哲学家都把这种更高级的认识活动称之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的内部、整体以及本质做出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对事物形成深入的、全面的和本质的认识。但是,由于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又由于理性认识涉及到事物的内部、事物的整体和事物的本质,所以这种认识不仅更为复杂、高级,而且也更容易出错。
例如你穿越时空亲眼看到了潘金莲,那么,你的感官和大脑一定会产生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的“象”,这个“象”就是你对潘金莲初步的感觉或印象。接着你又看到这个如花似玉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忙前忙后制作“炊饼”,甘心情愿地做那个又矮又丑的武大郎的媳妇,你可能还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和判断:潘金莲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勤劳、本分,恪守妇道,是一个难得的好女人。然而,当后来你得知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并残忍地毒死丈夫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对潘金莲的感觉和判断其实是错误的。你可能会十分困惑,我的感觉和判断都是来自自己的亲眼所见,我的“象”与“物”也确实是同一,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错误的认识呢?问题就在于你过于相信潘金莲的表象,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虽然你的“象”与“物”确实是同一的,但是,由于你的“象”是表面的和局部的,并没有深入地、全面地反映潘金莲的本质,所以你的认识就必然会出现错误。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回答jamping学友的质疑,虽然“象”和“物”确实是同一的,但是,“象”和“物”的同一仅仅是感知觉的形成,仅仅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它并不等于人已经对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更不等于人认识活动的完成。所以即使“象”和“物”是同一的,人类也不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自然而然地认识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更无法保证人在认识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时不出现错误。那么,人类又是如何认识外部事物和外部世界的呢?这个问题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我们将另作探讨。
以上是我对jamping学友的答复,不知能否解除他的疑惑?欢迎他和其他朋友继续赐教。
2012-4-2
注释:
[1] 陈定学:《哲学家对心物关系的种种误解》,见爱思想网—哲学—科学哲学。
[2] 见《哲学家对心物关系的种种误解》一文的跟帖。
[3] 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4] 杨祖陶:《论德国唯心主义对法国唯物主义的胜利复辟》,见爱思想网—哲学—外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