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互害的社会里没有人可以自证清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43 次 更新时间:2012-03-07 13:40

进入专题: 韩寒   方舟子   韩方之争  

聂辉华 (进入专栏)  

从2011年底到2012年初,方舟子在坚持不懈地怀疑韩寒有一个代笔的“枪手”。从目前正方两方的观点和论据来看,这基本上是一场闹剧,好比唐吉柯德大战风车。我担心的是,中国只有一个韩寒,今后可能连一个韩寒都没有,因为没有人可以在这个互害的社会里面对公众人物和舆论的围剿来自证清白。

合理的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这正是中国人所缺乏的,当然应该鼓励。但什么是“合理的怀疑”(reasonable doubt)呢?第一,合理怀疑的对象必须是一个可以证伪的真问题;第二,合理怀疑的前提是必须有依据;第三,合理怀疑的后果是质疑者必须承担怀疑错误的代价。方舟子对韩寒写作造假的怀疑,完全不符合第一个条件,基本不符合第二个条件,肯定不会符合第三个条件,因此是非常荒谬的怀疑,最终必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重点是第一个条件,即怀疑者质疑的对象必须构成一个科学的问题,一个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证明真伪的问题。遗憾的是,在这个互害的社会里,没有人可以自证清白,甚至也没有他人可以帮助自己证明清白。你说韩寒的作品是别人写的,韩寒拿出了手稿;你又说韩寒的手稿是誊抄别人的,韩寒恐怕永远也无法证明手稿的原创性。除非,韩寒的父亲同意让你跟他一起从小长大,而且每天24小时寸步不离——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质疑者重新投胎,和韩寒从一个子宫里生成孪生兄弟。否则,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证明韩寒的清白。韩寒还算幸运的,居然还有手稿,而且父亲也原意为他作证。要是换成新潮的电脑作家,那真是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了。如果质疑者在提出怀疑时,无法提出消除怀疑的手段,那么这种怀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在美国一流大学受过科学训练的博士,竟然提出了一个伪命题,这不禁让人怀疑其博士学位的水分(这个命题绝对可以证明)。

至于怀疑的依据,方舟子等人的看法是韩寒在少年时不可能写出象《三重门》和《书店》那样老成的文章,并且其文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说实话,第一个怀疑的依据很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味道。我接触过一些小朋友,早熟得很,六七岁就能像大人一样思考一些问题,这毫不奇怪。至于文风转变,既然宋祖德可以从娱乐圈的“大炮”变成谈论民主宪政的“公共知识分子”,凤姐可以从一个娱乐笑料变成讨论国会议员的“社会精英”,人家韩寒怎么不可以成为一个针砭时弊的“公民”?拿这样低水平的依据来质疑一个久负盛名的新锐少年作家,实在有负“打假斗士”的头衔。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不必说怀疑的后果了。从始至今,方舟子及其新语丝在“打假”时变成“假打”的事情屡见不鲜。不必说方舟子对基督教徒的信仰干涉,也不必说方舟子对中医的诋毁,更不必说方舟子质疑贺卫方的发表记录的彻底失败(http://www.70man.com/?p=8444),单是方舟子对自己老婆学位论文抄袭行为的偏袒就足以暴露其偏执、霸道、无耻的品质(http://news.sina.com.cn/s/sd/2011-04-27/093822366508.shtml)。但是,你啥时见过方舟子道歉?啥时见过新语丝道歉?天下人皆可错,惟独我方舟子不可能错;天下人都是人,惟独我方舟子是神。这就是拜方教的信仰,其与邪教无异矣!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法律规定“谁主张,谁举证”。怀疑的成本和信任的成本是负相关的,即如果怀疑或污蔑别人是零成本的,那么这个社会不会有信任。如果象新语丝这样可以凭借一点点捕风捉影的材料就动辄揭露他人学术不道德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不会有法治,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言论自由。新语丝早年为匡扶学术道德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它的负面作用正日益超过其正面作用。也许你不是当事人,但是你也不要过于乐观。如果有一天,你本人或者你朋友不幸上了新语丝,你会理解被人污蔑和诽谤的痛苦有多大,而污蔑和诽谤他人的成本有多低。

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批杰出人物的出现,然而中国的文化却偏偏是“枪打出头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韩寒。我不是说韩寒有多高的水平,他的观点和思想并没有超越很多独立思考的同龄人,但他恰当地、有力地传播了正确的观点。在这个互害的社会里,所有人侵害所有人,而中国人最大的恶德就是“见不得别人好”。看见当官的,必定认为是贪官;看见有钱的,必定认为是奸商;看见漂亮的,必定认为是“二奶”。对韩寒的诋毁、污蔑和攻击肯定还会持续下去。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尊重,因此除非将一切还原到初始状态,否则没有人可以在一个互害的社会里自证清白。如果有一天,连韩寒也忍不住移民了,那些吃人血馒头长大的看客们在弹冠相庆的同时,会不会有一点点兔死狗烹的担心呢?

这篇文章是为韩寒而写,也是为所有可能或已经成为“出头鸟”的中国人而写。

进入 聂辉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韩寒   方舟子   韩方之争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51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