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二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雷人雷语引争议 新闻发言人遭遇“七年之痒”》,而之所以让《人民日报》如此大动干戈的事情是,前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雷人雷语。而后,其在被免职后,居然出现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王勇平被免职了”。原先,被网友封为“高铁体”的王勇平这句话而后又被网友如此的戏弄,真是让人好不“习惯”。进一步说,其本身在寓意就是一种讽刺,而如今被网友“再讽刺”,其实最终还是讽刺的王勇平的原主人:铁道部。
就在此事发生的五天后,即八月十七日,在人民网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消息:王勇平将赴波兰担任铁路合作组织中方委员。我也查询了一下这个组织——铁路合作组织成立于1956年,由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民主德国、中国、朝鲜、古巴(1966年参加)、蒙古、波兰、罗马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13个国家的铁路主管部门组成的铁路组织,简称铁组。其宗旨是促进各成员发展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和公路方面的国际联运和科学技术合作。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闲差事。 如果是这样,之前的王勇平本身就被一种被冤枉的舆论所包围着,大众的观点是:其不应该在那样的特殊而重大的场合下一个人顶着压力去开新闻发布会,要处理还应该将那些不称职的领导们一并给“办”了。而且王勇平只是因为出言不符合要求,而只应该承担“嘴”上面的责任。如此看来,舆论再一次站在了王勇平这一边甚者,有媒体人士称王勇平称是铁道部在“7·23”事件中的替死鬼。
众所周知,在2010年中,类如高校校长出现这样的语言已经是被大众所默认的,觉得这是一种亲民的好倾向,且在2011年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某些当权者都继承了根叔的这种做法,成为一种毕业典礼上的流行品。而一个是大学毕业典礼的场合,一个是新闻发布会,为何对于言论的控制居然如同在两个世界上呢?其实,理解起来,毕竟还是很容易的。新闻发言人对政府形象与信息的透明度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都是新闻发言人所要把握好的。反之,如果新闻发言人不说,或者说的时候“牛头不对马嘴”,也不行。如此看来,新闻发言人真不是一个好干的活,很傅雷先生所言的翻译家一般——吃亏不讨好。
但是,在笔者看来,一个新闻发言人无论是以如何的腔调和语言来理会媒体的追问,都应该至少做好两点:一个就是真诚。没有真诚的品质,那么这个新闻发言人就是失败的,因为在如今老百姓要的更多的是如何将信息尽可能的达成一种“对称”的状态,以此来消除内心的恐惧感和对事件的知情权。这也是一个政府应该对其公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另外一个就是:游刃有余。这种“游刃有余”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样的消息都要全盘的告白于天下。而这个“过程”恰好就是一种保护的过程,更是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与尊严感的必要方式。除此之外,借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的话说,在中国从事新闻发言人是需要勇气与智慧。这种智慧无不就从“游刃有余”中彰显出来。而今,做的比较好的当属姜瑜、刘建超、章启月等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二零零八年五月一日的实行,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大多如履薄冰。[]而且在二零一一年八月三日,中央也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强调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这些条例无非也给我们一个警示:如今的新闻发言人还相当缺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只见到具体的条规出台,但未见成效,其原因何在?如果结合上文中的两点笔者所认为的新闻发言人的要求,不妨可以设想一下:为何不将新闻发言人的选拨对象落在一些当下比较具有硬实力的主持人身上?“新闻素养”与“调节能力”结合,在信息的释放程度与公共关系层面上不是可以更加的如鱼得水么?在笔者看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就是很好的一个被选择对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我们寄希望于中央的十一个重要部门好好的勘琢此事,不妨可以尝试一下与媒体人士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这样既可以避免“雷人雷语”的再次爆发,也可以更好的满足于一个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的达标。但是,我们更希望的还是作为某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能将信息最大可能的公示于众,而不是像宣“圣旨”一样,于芸芸众生之上,以一言避之。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参考资料:
[1]【美】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 斯各特•卡特里普:《有效的公共关系》[M]华夏出版社,2002.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4》,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
[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12/c_121848157_3.htm
[4]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8/17/8478246_0.shtml
[5]http://baike.baidu.com/view/18380.htm
作者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