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人:中国文化的当下与前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21 次 更新时间:2011-06-21 13:35

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万俊人 (进入专栏)  

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不仅是我们自己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对当今中国的提问。 “中国经验”是否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经验?“中国道路”是否仅仅是一条通向财富的捷径?面对所有这些疑问,我们必须回答!而我们能否真正解答这些疑问,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表达已然成为其中的关键!

未来的中国发展必定越来越依赖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活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和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构建将是创造中国文化发展活力的决定性因素。

纵观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至少有三种因素构成影响当下和即近将来之中国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所引发的多元文化冲突加剧;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其催生的日趋严峻的物质(实利)主义对我们文化精神挑战的日趋严峻;以及中国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所内生的对文化价值观念系统——尤其是社会核心文化价值观念系统——之自我认同和自我重构需求的日趋紧迫。

时代性问题: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

新近,《红旗文稿》15—17期连载刊发了署名“云杉”的重要文章,题目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

很显然,对于当下和即近将来的中国文化发展来说,云杉先生的提问是一个必须正视和回答的时代性问题!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行进到这样一个关键性的历史当口: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并拥有超大资本储蓄的经济能量这确乎让人们依稀看到了一个古老东方帝国的重新崛起。然而,经济的强大是否意味着社会文明的先进?中国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保持着自身文明和文化之连贯性的文明实体,如何避免巴比伦文明的宿命?如何在创造其持续高速发展之经济奇迹的同时,光复并创新其曾经的文化辉煌?这是我们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必须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只要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急速行进途中,哪怕是片刻地驻足省视一下我们匆匆走过的行程,并平心反省一下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道德状况,如果不抱偏见,不惮自我解剖,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正遭遇一种“文化瓶颈”,经历着加速转型的社会机体正面临着一种“文化饥渴”。人们在惊叹“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在越来越多地感叹社会正义如此脆弱,生活的意义缺乏幸福感和方向感,甚至抱怨世俗道德伦理的急速下滑。社会诚信因为屡禁不止的制假造假而陷入信任危机,“伦理底线”被不断跌破因之不断下沉,精神信仰茫然失据……所有这些都在警示我们: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等于健全的社会发展,更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因科技而进步,因经济而发展,因文化而文明。“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不仅是我们自己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对当今中国的提问。中国在向世界展示经济奇迹并作出经济贡献的同时,还会给世界与将来贡献什么?除了资本、商品、人力之外,我们还能给世界和将来提供什么?“中国经验”是否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经验?“中国道路”是否仅仅是一条通向财富的捷径?面对所有这些疑问,我们必须回答!而我们能否真正解答这些疑问,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表达已然成为其中的关键!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已经历史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成为一个严肃而急迫的当代中国主题。

现代社会语境中的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实质性或者可实体化的概念,更是一个精神心理和价值信念的超越性概念,它的根本指向是人类心性和人类生活的意义世界。任何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其文化精神品质,它被视之为——也被人类历史证明为——人的灵魂,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脊梁或精神支柱,因而也是支撑人与社会发展的精神之力和价值之源。也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健全人格和健全社会的发展都不可能不高度重视人的文化道德教养和社会的文化道德建设。我们当下的文化课题是,如何为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足够而健全的文化精神资源,俾使我们处在加速转型过程之中的社会具备足够强劲的文化提升力、精神驱动力和道德价值凝聚力。如果说,面对“经济滑入崩溃边缘”的危险,我们曾经不得不从“政治挂帅”转向“经济中心”因而难免造成对文化道德建设的关注不够的话,那么,当我们已然摆脱“经济崩溃”的困境并进入现代化强国的快速发展阶段时,如果我们想向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充分表达并坚定持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表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价值理想的文化道德和价值方向。而缺乏足够充分的文化道德资源和足够清晰的价值方向感,正是当下中国社会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文化发展要“两条腿走路”

未来的中国发展必定越来越依赖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活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和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构建将是创造中国文化发展活力的决定性因素。毫无疑问,现代文化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而且“两条腿”都必须变得强劲有力。一条是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显性文化大发展,即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这两种强力高效的现代化方式,在社会大众文化层面把中国文化做强、做大,使之获得广泛的传播和普及,可将之概括为文化产业的外在发展之路。另一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提升之路,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强大的隐性内生之路,即在多元文化的互竞乃至冲突中,捍卫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本、道德理想和价值方向,以整合、凝聚和提升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价值观,这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践行和科学表达乃是最紧要最根本的。因此,除了依靠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力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现代发展之外,最重要的是:第一,整合和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以确立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道路”的价值坐标;第二,大力推进和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设水平,汇聚强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力量;第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延展和激活我们的文化传统,重塑“文化中国”形象,再造“道德文明古国”的现代辉煌;第四,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文化生长条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绘画等等)和思想理论方式,创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中国文化精神,并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发展的有益资源。

如果说,和平崛起的中国经济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那么,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无疑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标志,也将是人类世界和平发展的未来福音!值此时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理所当然便成为我们时代的文化励志了。

(*作者万俊人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孙辉、李树民、褚国飞、王海锋、刘倩)

进入 万俊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15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