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许多特点与正统经济学教科书描述的经济增长大相迳庭。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都是与充分就业密切相关的。许多国家在持续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甚至被迫从其他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引进劳工以缓解国内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则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
1978年,在中国10亿总人口中,有4亿1千万劳动力人口。而在约3亿左右的的农业劳动力中至少有一半是剩余劳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的知识青年返城也第一次使得城镇失业人口显现出来。二十六年的经济增长,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新增劳动力,但是失业的压力却也随著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有增无减。2003年底,中国政府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为800万人,而实际数字远不止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则高达近2亿5千万人。
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有著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它为中国二十六年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这正是大量国际资本从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流向中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以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正是得益于这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对已经就业的人员始终保持著巨大的压力,这就缓解了工资增长的压力,从而使中国的制造业长期保持低工资成本的优势。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由于政府必须为失业人员提供社会福利,所以庞大的失业人口形成对政府的巨大财政压力。当政府通过税收向社会成员转嫁这种压力时,又会进一步压抑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而在中国,中国政府基本上没有为农村剩余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所以到目前为止,大量的失业人口并没有真正对政府构成财政负担,也没有在财富创造的动力机制上为增长带来阻力。
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首先,从国内因素来看,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始终难以完成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主导型增长的转变。这是因为大量的失业人口无法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所以无法提高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而少数高收入阶层,对国内消费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饱和,使大量的消费支出流入海外发达国家,同时也倾注在效益不高的投资上。
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看,这样的增长模式,既不稳定,也难以持久。不仅如此,由于对提供就业机会的社会需要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政府和企业缺乏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宽松环境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这些因素将会妨碍中国经济的长远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大量的失业人口不仅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而且也给中国的国际经济关系带来微妙的影响。1978年,中国的外贸出口在世界所占比重不足百分之零点五,而到2003年底,这个比重则提高到近百分之五左右。随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中国出口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
虽然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最终会对贸易双方带来经济效益,但是通常无法忽略由此带来的各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也愈演愈烈。这正是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和许多国家之间贸易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在八十年代上半期,平均每年不到10起,本世纪的前三年则达到年均50多起。这表明,以大量失业人口为基础、凭藉低廉劳动力优势的出口加工型经济增长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国际阻力。
从动态上看,失业压力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给其正面效应带来越来越大的制约,并且会日益变成主导因素。如果中国不能及时调整结构,应对变化,它的国际竞争能力将会日益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