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泉:“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古城忆旧(之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05 次 更新时间:2011-03-27 12:56

进入专题: 茶马古道   丽江  

杨福泉 (进入专栏)  

一、老城之韵

多年来,我的田野考察范围除了那高山大岭、莽原深峡,自然还包括那生我养我的古城小镇──丽江大研镇。但这种田野考察与浪迹山乡的考察又有区别,是一种重新踏上石板路,寻找逝去的旧梦,审视和发现尘封岁月中遗落的故事,感受新的阳光月色的精神回归之旅。 

我从多年的田野调研中得知,丽江古城最初是在日聚夕散的乡村露天集市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纳西语称丽江叫“衣古堆”,一般译为“江湾之地”;最初称丽江古城叫“衣古芝”,意为“衣古地的集市”;有些金沙江沿岸的纳西人也称古城为“衣古”;而丽江坝区农村的居民则多称古城为“古奔”,意思是“用背来的货物做生意之地”,或认为是“粮仓之村”。从小时到现在,乡下农人都喊我们“巩本若”,即“城里(男)人”之意;而在城里,我们“告肯”的男子则被称为“告肯若”,女的称“告肯美”,过去古城人都以这种居家所在地段来指称人。家住大石桥附近的人就是“阿溢灿若”(男)或“阿溢灿美”(美)。

“衣古”过去也指现在位于古城北面象山之麓的“吉瓦村”,这是个很清幽的村子,我有亲戚在这个村,多次去过此地。那里有很多泉水从大树和古岩下迸涌而出,形成一道道清流,因此汉语称这村为“清溪村”,纳西人又称这儿的泉水为“神米吉”,意为石榴水,是因为过去村中多石榴树,还是取其清溪流荡如石榴状,尚未知晓。此村附近形成了丽江古城最早的集市“衣古芝”,古城的汉语名称在元代是“大叶场”,明代称“大研厢”、清代称“大研里”,民国称“大研镇”。“大研”一词,民间相传是因古城所在的台地因形似大砚台,城西南又有神圣的文笔山,著名的明代纳西土司木生白便取其巨笔大砚、文脉旺盛、地灵人杰之吉祥寓意而取古城之名曰“大砚”,古音“砚”“研”相通,因此后来就写成了大研。

明代是纳西族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深得明王朝信任和倚重,被视为“西南屏障”的木氏土司相当开明,不闭关自守,积极引进中原汉族地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广交中原名士,从内地引进文、医、教育、建筑、开矿、艺术、工艺制作等方面的人才俊杰到丽江。明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在古城设“丽江军民府”府署,丽江古城很快成为纳西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木氏土司建筑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如以石和木为材料建盖的3座大型牌坊、木家院、皈依堂、玉皇阁、三清殿、光碧楼、经堂、家庙、万卷书楼、玉音楼、议事厅等。

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建筑群和建构古城时,虽模仿中原风格,但又不忘将它植根于地方和民族传统,未像大理城等效法中原“方形根基”的传统建筑模式,始终保持自然形态平面。木府的座向未按照以“座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根据纳西族喜欢朝向太阳和东方属木,木原为纳西东巴教中的神秘崇拜物,(明朝洪武皇帝将“木”赐为纳西土司之姓,真有天作之巧)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座西朝东。明末到丽江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记曰:“丽江诸宅多东向,以受木气也。”古城周围也不筑城墙,我小时就听一些老人讲,不筑城墙的原因是木氏居于城中,一筑城就将形成一“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后来研究丽江历史文化,知道木氏土司不筑城墙的做法与他们那种不想坐井观天困守边隅,力图容纳百川之河,海阔天空地发展的思想和他们广纳天下俊杰,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襟怀和明智策略是一脉相承的。清廷在丽江实施“改土归流”后,曾一度在古城筑城墙,但后来很快处处坍塌,百姓也不以为然,很快这短命的城墙就了无踪影。看来历来笑纳四方俊杰、八面来风的丽江古城天生就讨厌中原很多古城那种困守一隅,封闭萎缩的小家子气。  

木氏土司府门迎东方朝阳,背枕狮子灵山,在狮子山上遍植柏树,我听不少老人讲过,木府在狮子山上还养过纳西人所崇拜,并被视为门神的老虎,至今木府院内还有一个被称为“拴虎石”的钟乳巨石和一棵古树。小时听老人讲,木府的老虎曾走失,逃到南面的“拉趣瓦”村一带,被村人抓住。后来木府责成该村赔偿老虎而形成这个地名(“拉趣瓦”意为“赔偿老虎之村”)。如今狮子山上还有一大片古老的柏树林,是古人笔下著名的“丽江十二景”之一“黄山古柏”。这一片墨绿色的柏树苍劲挺拔,气象萧森,在烟霞明灭中无言地俯视着古城的沧桑巨变。除了这一片古柏林,当地民众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义务栽种的大批柏树也日益茂盛,形成了密密匝匝,郁郁葱葱的柏树林,狮子山可以说是一个吉祥的柏树林之山。在晨曦霞光和薄暮烟霭中,从狮子山极目下望,古城一大片栉次鳞比的民居瓦房呈一片与天地混融的黛青色,宛如细浪绵绵的一片苍青色深湖,又如铺开的一幅巨大水墨画,苍苍茫茫,如梦如烟。我如今每次回家,都要到柏树林中俯瞰古城,领会这在孩提时的匆匆步履中被忽略了的美。

木氏土司的府第虽巍峨壮观,模仿中原王者气度,但也没有落入中原皇宫帝苑“居中为尊”,一切其它建筑皆须围绕王宫而建的俗套,它僻处城南一隅,而作为全城中心的则是商贾云集的四方街,如蛛网般纵横交错的街道像星光般从四方街这一最明亮的商贸中心向四方八面辐射。从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于乡村集市,最终也因商业贸易而繁荣。这与古城千百年来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历史密切相关。  

走进大研镇,便走进了一座独立不羁的边城,它有别于中国任何一个王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礼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而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势水蕖建房布街,房屋层迭起伏,错落有致;道路亦结合水系顺势而建,曲径通幽,不求平直,形成空间疏朗和谐的街景;在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中又常常别开生面地辟出宽阔的街头空地,可供居民茶余饭后的休憩,又延伸了古城的集市贸易空间,还使城中建筑物和街道显得舒展有度,整体和谐。整个古城结构自由活泼而充满灵气,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韵味。古城结构空间变化无穷,形式活泼多样,古拙与精巧相得益彰,充溢着自然的灵气。它虽得中原建筑神韵,但又不照搬古代中原王城的建制和模式。在总体结构上融进了纳西人传统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的情调意趣,使其成为一个自然流畅,人情味浓郁的边地古城。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古城的水来自城北黑龙潭公园象山脚下,泉水从无数山麓岩石隙缝的泉眼中迸涌而出,形成近四万平方米的黑龙潭水面,纳西人称这水叫“古鲁吉”,民间有的解释为“如马群般奔腾的水”,有的解为“九龙水”,如黄瑞璧老人就作这样的解释,说“古鲁吉”有“九龙治水”的含义。这些解释皆从“古鲁吉”三字的谐音而来。“古鲁吉”流出黑龙潭,汇成玉河,在双石桥(又称玉河桥)处一分为三,形成西、中、东三条河流,继而又形成无数水流如经络纵横于古城,滋润着古城的生命。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亦是传统集市贸易中心。四条主要街道,由此向四面延伸,无数小街小巷又从这四条主街上岔出,流向四面八方,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岩石铺成,经无数人年年月月步履走磨,光滑洁净,大雨过后,石呈五采斑纹,民间称其为“五花石”。条条街道临水盘旋萦徊,构成“古道、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居住环境和情调,人在街上行,常与流水相伴,人在睡梦中,静聆水声清韵。古城安静如水的岁月在这依山临水,纵横曲折的街道上流淌而过。

祖父、父亲和我的邻居黄瑞璧老人对我讲过,古城的五花石街道,有不少是古城各地段的居民自己集资铺砌的。如我家所在的“告肯”街(民国时期叫“兴仁村”,现叫五一街)的五花石街面,是在一九四五年重新铺的,当时这一地段的路因年深月久,已经坑洼不平。于是,由告肯街的一些年轻人发起集资修路的活动,我父亲当时才十一岁,因跟我祖父学了一些滇戏唱腔,伴相又好,同学赵耀刚也是一个喜欢唱戏的小学生,二人在古城颇有点艺名,于是,由大人组织,我父亲唱小生,赵耀刚扮花脸,一起登台演唱,竟博得满堂彩,募集到不少钱。居民们以种种方式筹集到资金,便把从当地豪绅习家到大石桥的五花石板路全部铺完。古城的一些富商也出资铺过五花石街面。

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居民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抗日战争期间在丽江古城居住八年之久的俄裔作家顾彼德(P.Goullart)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曾说,他周游列国,而丽江古城是他所见过的唯一每天用溪水冲洗街市的城市。我小时候,在四方街收市时常常去看市管员关闸放水冲街,常常脱了鞋就在水流中踩水玩,有时鱼儿也会随着河水冲到街上来,看着人们把它捉住又放回河中,古城里人人都知道这河里的鱼属于黑龙潭的龙王,不能吃。

城中还有从不干涸的白马龙潭和很多水井,古城居民巧用井水和潭水,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靠近出水口为头塘,居民在此汲取饮用水;头塘水从溢水口流至第二塘,居民在此洗菜;此塘之水又流至第三塘,为洗涤衣物之用水。这种用水方式在丽江古城有井泉的地方到处皆然,体现了古城人独具匠心的用水爱水传统。过去,古城人还利用水的冲力来碾米磨面,有些河段上设有水磨房。

古城有“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之誉,清溪旁树木葱茏,垂柳拂水,从玉龙山流下来的雪水清澈见底,它滋养着古城的花草树木,也熏陶着古城千家万户纳西人的心灵和气质,托出一片雪域冰洁清纯之态和高原的静气灵气,纵贯古城大街小巷、古柳庭院人家的无数条小河日日歌吟着,伴着高原山城纳西人清寂宁静的梦。

丽江古城是个古朴而融多种风格于一体的建筑艺术之苑,历史上,纳西人素来开放亲和,乐于与其它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门笑迎八面风,广采博纳他山玉,建筑上吸收了汉、白、藏等族的技术精粹,形成融多族建筑风格于一体,以中原古老的建筑风格为主调的格局,并保留了很多唐宋中原建筑风格的流风余韵。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丽江古建筑考察》一文中曾说:“我国将来之住宅建筑,苟欲其式样结构,犹保存其传统之风格,并使之发皇恢廓,适应时代之新需求,则丽江民居,不失为重要参考数据之一也。”

二、小记老城的人和事

古城的街市情趣盎然,给古城增添了意味无穷的俗世乐趣。历史上,丽江古城是滇藏贸易的重镇和中印贸易的枢纽。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个远近闻名的集市,过去,四方街上的摊位都撑一顶很大的红油纸伞,从街西面的狮子山望下去,四方街在高原的蓝天下闪烁着一片夺目的红光,煞是好看。街上卖东西都依照传统的规矩进行,街上每一地段都有固定的名称,如卖鸡处、卖米处、卖腊肉处、卖麻布处、卖棉布处、卖草鞋处等等。由于摊位固定,买主很容易找到地方。四方街上的摊位都是代代相传的。可卖可租。街市上过去还有一种专门用木升为人量米面、苞谷的职业,其摊位亦是祖传的。我们家在四方街就有这么一块祖传的摊位,是与其它五户家庭共同拥有的。摊位约有3-4平方米,称为“卡增妻此”,意为“卖苞谷处”。拥有摊位的几户人家就用“芝瓜”(意为“市场管理者”)计量认可的木升,专门为买卖苞谷的双方成交后用木升代为计量,按成交量的多少给一点现金或苞谷作为酬劳。

我小时,每天吃过晚饭后,常与小伙伴到四方街玩耍。古城的一些老人在晚饭后也不约而同地来到四方街,在北面店铺前成一排坐下,慢慢从怀中掏出各种各样的小酒瓶,边呷边说古道今,讲的多是地方掌故和民间故事,有时还互相争论谁对谁错。我常与小伙伴静静地坐在一边听这些老人神侃,有听不懂的可以问这些老人,但插话不能多,因为当这些老人侃得高兴时,是不喜欢话头被打断的。听这些老人的神侃,至今想来受益不少。如今四方街上变化不小,晚饭后老人神聊海吹的这一道古城风景早已如烟消逝,我有时走在四方街上,眼睛还常常禁不住地去望那一块如今已成店铺的地方,想起往年那些生活在古老的古城故事中的老人们。

悠悠岁月中,四方街迎来送往八方客,小时候,常常见到一队队藏族马帮赶着打扮得光鲜漂亮的骡马穿梭般往来于古城,领头的马或骡往往神气活现地戴着漂亮的头饰,上面有各种刺绣图案,中间嵌着一面明晃晃的镜子,脖颈上挂一个大铜铃。此为“茶马古道”马帮的古风,既图吉祥,也是炫耀自己的马队。石板路上留下一串串铃声和马蹄声。由于赶马汉子穿的是钉过铁钉的皮靴,马蹄上钉了铁掌,特不知这是走丽江古城五花石板路的大忌,有时一不小心,就人仰马翻在那奇滑无比的五花石路面上,引起周围一片善意的哄笑声,跌倒的赶马汉子也不恼,笑着起来,照料那跌得晕头转向的马,将马背上的驮子扶正,与笑得最凶的几个卖菜纳西女开上几个粗鲁的玩笑,拍拍屁股又赶自己的路。

由于“茶马古道”商贸的繁荣,丽江古城中产生了不少为藏族商人而设的马店,辟出了专门的卖草场。我家所在的那条街道上在我小时都还有几户人家开着马店,展现着“茶马古道”的遗风。过去,古城与藏族打交道多的很多纳西人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古城中并产生了不少主要与藏人作生意,走拉萨、跑印度,生意越做越大的商人,他们被称为“藏客”,在藏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为古城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离我家不远的“告肯”石桥附近,有一个在“茶马古道”和整个藏区商界都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小时不太知道这位老人的底细,只知道他是丽江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中的一个,是个大商人。解放后把自己所有的资产捐献给了人民政府,我读书的兴仁小学后面一片很大的梨园就是他捐献出来的。当时这位神秘的老人在我眼里是再也平凡不过的一个老人,他一脸笃厚之相,手拄一根拐杖,穿一件米黄色的旧风衣,带着两条狼狗天天清晨去北门坡散步,风雨无阻,有时一身泥水地回来,显然是在山上跌了跤。这个老人是“达记”商号之主李达三。他靠在“茶马古道”上与藏民做生意起家,性情豪爽,精通藏语。生意做得很大,在昆明、康定、昌都、察隅、拉萨、印度等地都设有分号。仅在一九四三年,他运往西藏和印度的货物就达三千多驮。他与藏区各路显贵和百姓都十分相熟,常让做生意的对方赊账取货,信誉极高,各地藏民亲切地称他“冲本达三”,“冲本”是“生意官”的意思。当时“茶马古道”上常有强人出没,但对“达记”马帮却从不侵扰。民间传说当时达三老人的一张纸条,胜过成百上千的军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欲勘测中印公路,要经过察隅等藏区,遭到一些地方头人的抵制,最后靠达三老人与藏区上层的亲密关系,亲自出面从中调停协商,使此项工程得以顺利进展,达三老人因此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印公路少将副专员”。

达三老人虽是商界巨子,但生性简朴,发达后也常身着有补丁的衣服。又笃信藏传佛教,每天晨起必念经,常周济僧侣和寺庙,亦周济穷人。听老人讲,过去每到藏民朝拜鸡足山的季节,藏民首先要来丽江“香格里牟波”神山(即文笔山)来“借”噶玛巴活佛(大宝法王)留在此山的钥匙,这些一路化缘,风尘仆仆而来的藏民从来都受到丽江民众的热情欢迎,李达三家到时在门外摆出几个炭火烧得很旺的火盆,以酥油茶、粑粑等食品招待这些化缘朝山的藏民。丽江五大寺之一普济寺的铜瓦殿修建时,达三老人多次捐款相助。据他的女儿德英讲,丽江噶玛噶举派五大寺庙的僧人是他家的常客,众多僧人一来,她母亲就忙着去买很多菜,然后交给厨师去做饭招待客人。普济寺的住持圣露活佛是个名闻省内外的高僧,在三十和四十年代多次被国民政府邀请去南京、重庆等地讲经和主持超度抗战阵亡将士法事。他是达三老人的莫逆之交,在达三老人的家中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达三老人曾花巨资买回一套卷秩浩繁的《大藏经》珍本(达三女儿德英讲是《大藏经》,女婿周廷椿讲是一部在中国已仅存三套的藏医书),供养在家,日日烧香祭拜。可惜这套国宝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收缴到“街公所”(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无人识宝,乱堆在院落中,被风雨侵蚀殆尽,有的妇女以为这是一堆废纸,便捡来用它做古子帽(纳西已婚妇女戴的一种纱帽)里面的衬纸。听说后来西藏佛教界和中国科技界的人数次来丽江寻问此套书的下落,知其结果后皆跌足叹惜,怅然而回。

达三身为一代商业巨子,而其大女儿德英则一生坎坷,虽是纳西妇女中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但五十年代后靠拾粪苦度时日,她常来我家捡鸡粪,与我全家很熟。今年我回家探望她,她已经是一个多病的孱弱老人。所喜老伴在数年前得以“落实政策”,得到“离休干部”的待遇,从邻县一个陶瓷厂回到故乡,两老相聚,所居住的庭院宽敞惬意,两个孙子孙女活泼可爱,学习相当出色,给饱经生命风霜,如今处于垂暮之年的老人以不少慰籍。

古城是天天开市,每天,来自远近各地的白、汉、彝、傈僳、普米等族农民、商贩带着各种山货特产到古城上市,买回自己的生活用品,各民族在长期的集市贸易中建立了相互间的友好关系。古城开店铺和在四方街摆摊做生意的大多是纳西族妇女,她们待客和蔼又极善言词,顾客和卖主讨价还价的纳西语对话常常使人忍俊不禁,使这古老街市增添了和融诙谐的气氛。听老人讲,过去古城的端午节还有早市,赶街者尽是打扮得光鲜漂亮的少男少女,他们左右顾盼,眼波如水,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姿态,所买卖的多是青年人喜爱的小手工艺品,以五彩斑斓的香荷包为数最多。天蒙蒙亮就开市,日出一会后即收市,颇有点神秘色彩。

纳西女人,是雪乡的一泓清泉,一股清风,一团烈火,是玉龙雪山下一道人间永恒的奇丽风景。纳西族在国内外以文化科技人才、专家教授众多而名重于世,而这些俊杰人才以男性居多。然而,托起他们的事业和人生光彩的,却是那些包括很多过去因没有机会读书而不识字的纳西女子柔弱而坚实的肩膀。她们肩担日月,力扛家园的重负,成就了纳西男人生命的辉煌。

纳西女子素以吃苦耐劳、勇敢无畏而闻名于滇川藏地区,她们那传统的巾帼英雄气概,在丽江集市贸易中还常常显露出来。丽江古城有一条著名的杀猪巷,过去宰猪者是清一色的纳西妇女。在四方街,外地来的贼历来非常畏惧纳西妇女,轻易不敢近身。我小时候在四方街曾见过这么一幕,有个外地的贼企图偷一个妇女的钱袋,被这妇女发现后发一声喊,一下子周围卖货买货的女子全拥上来,抓揪这个小偷,边骂边打,这个贼在一帮妇女的围追下连连求饶,饱头鼠窜。听说外地贼人中有一句话:饿死也不要到丽江四方街去偷那些纳西婆娘的东西。可见当时这些纳西妇女的威慑力量。

在我的眼中,我母亲也是一个典型的古城纳西女人。她出身于古城斯吉村的农家,从小务农,因家穷而没有机会读书,但极有见识和胆略。五十年代中期,她才二十几岁,便牵头将古城各个著名的传统名小吃私家店铺联合起来,成立了“大研镇合作小食店”,其中有闻名遐迩的“丽江粑粑司令”传人阿妈凤仙、“面条司令”阿妈六、一个流落丽江,人称“汤圆王”的四川籍陈姓老人等。除了一两个男性外,整个合作小食店都是清一色的纳西女人。母亲被推举为经理,率领一班纳西女人,闯荡风雨人生路数十年,在后来很多人都吃上了“国营”的“大锅饭”之后,这个由数十个纳西女人组成的合作小食店一直坚持自负盈亏。除了至今脍炙人口的“阿妈六面条”外,她们做的火烤和油煎这两种丽江粑粑远近闻名,特别是那先在平底锅上双面煎,然后在一个鹅卵石上慢慢地用松木火烤的“丽江干粑粑”因价廉、味美、保存期长而深受藏族马帮的喜爱,我常常在母亲的店里看着头戴宽沿毡貌,腰插长刀的藏族赶马者把一大摞一大摞的干粑粑装进藏式褡裢里,兴高采烈地赶着马扬长而去,丽江古城喜欢钓鱼的人,也爱带上这种干粑粑去当野餐的主食,在河边佐以在铜火锅里煮的新鲜的鱼和豆腐,是使人垂涎的美味。如今,丽江街道已经见不到这种地道的火烤干粑粑了,很多丽江人和吃过这种粑粑的外地人都在怀念这种独特的纳西小吃。

母亲独立管理着这个在古城有七八个分店的传统小食店,她遇事有胆略,能决断,在店里和街坊邻居中很有威望。在我的印象里,这个几乎全是纳西女人的店气氛十分融洽,大家紧张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定期相约穿上传统的纳西妇女盛装,到黑龙潭等风景名胜区去游玩、野餐,在我的眼里,她们是一群极能吃苦,但又会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纳西女人。  

街坊邻居有了纷争,无论男女,都喜欢来请我母亲当调解人,直至她退休以后,还常有闹矛盾的街坊邻居来请她出面评理。母亲能体谅人,也善于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常常使纷争的双方心悦诚服地偃旗息鼓。我后来研究纳西历史文化,常看到多种史籍记载古代纳西族“少不如意,辄相攻杀,两家妇人和解乃罢。”,《滇南夷情集汇图"么些图》中说:“……乡有斗争,妇排解之。”我想,母亲身上体现的这种善于为人排解纠纷的本领应该是这种纳西古风的遗存吧。  

古城是个多元文化的汇集之所,儒、释、道、巫文化并存,多宿儒名士。但三教九流,各族民众都能和睦相处,除了主体居民纳西人之外,有很多异族奇士也在这乐土找到陶然自得之所。清代,丽江古城曾产生一个融于纳西族的杰出回民诗人马子云,“长身鹤立,少慧嗜学,试辄前茅,顾不屑于举子业,喜读天下古今利弊,思有以匡济于世。”他一生愤世疾俗,傲骨对权贵。因在应试科场上作《去官邪,锄鸠毒论》,附在试卷上交给考官,惹怒权贵,几乎遭致死罪。他看破官场腐朽,远离仕途,曾携一管铁笛、一柄红毛剑,壮游天下,写了不少忧国忧民之作,诗有奇气清韵,对丽江文坛颇有影响。

与我家数十年鸡犬之声相闻的邻人哈三也是个画艺高超的穆斯林奇人,他一家人语言上已经全然纳西化,但全家人仍然恪守着穆斯林规矩,定期到清真寺作礼拜。哈三老人一生坎坷,尝尽人生苦酒而不露戚戚之容,未因多年颠沛流离之生活而委吨红尘,一蹶不振。他性情率直放任,有点落拓不羁,好饮酒,有浊酒一杯,笑对人生之风度。因此,其作品不见哀苦悲戚之柔弱态,而呈一种如古树虬根,飞瀑狂澜般的豪气雄风。

这位有酒中仙逸兴的老者常于醉意朦胧中挥毫作画,我曾不止一次观其作画,印象很深。他总是先凝神片刻,俄而泼墨走笔,如狂风掠过纸面,力透纸背。其气势之凌厉,非同一般。画一只小鸡,只用笔迅疾地点两下,身子头部已形成,又轻勾数笔,便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鸡仔。画古树飞禽和古代人物亦如是,先是唰唰数笔疾奔而来,只见满眼墨云奔涌,初看不知要画何物,后经轻轻勾勒,一个高古苍劲的人物或气韵生动的古树飞禽便跃然纸上。

哈三属于凭艺术才情作画的人,兴之所至,便泼墨作画,有时一气呵成,一日产生数幅作品;有时画尚未完,便掷笔酣然入梦乡。真正显其气质风格的上乘佳作只产生于他灵感飞扬神游世外之时。

哈三早年曾师法古今国画大师,亦曾从著名纳西族画家周霖学山水花鸟,后逐渐形成自己以大写意见长的艺术风格。笔意纵横恣肆,奔放不羁。满纸跃动着苍劲疏朗之清韵,雄健峻峭之风采。一九九二年,我曾陪一个深谙艺术之道的加拿大教授拜访他,一见他的作品便咏叹连声:“有力啊!有力!”一气买了他的七八张画。

哈三常作画送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这个不修边幅的老人,每天踽踽行走于古城的石板路上,有时还有点醉步趔趄。他常坐于古城小桥流水之柳荫下与城中耆老漫话古今,意态悠然。他那零乱而简陋的画室里,常有慕名而来的造访者,或是“峨冠博带”之商贾侨胞,或是金发碧睛之海外客,或是布衣寒士、山乡野老、童稚后生,他们或来买画求画,,或来递门生帖。哈三谦逊以待,但从不整衣冠、净画室以迎来客,亦不摆谱抬价,仍一如既往随情性作画以自娱。其不拘小节,任情任性之风格流露于自然之中。

年迈而不失少年狂的哈三叔,已不幸于去年病逝。古城失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近年来我每次回乡,古城中我认识的高人雅士先后骑鹤离世的噩耗日渐增多,心中常怀伤悲。一九九七年我为纪实记录片《乐土古乐》当民俗顾问,其中拍摄了几段我十分钦佩的古城老人张墨君先生谈“纳西古乐”的镜头,张墨君老人博学多才,对丽江古城的民间野史和清末民国时的古城社会、风情了如指掌,我曾数次拜访过他,他对我讲述过不少古城的轶闻趣事和三教九流的来龙去脉。在《乐土古乐》中,他纵论古典雅乐,“工尺谱”,对过去和现在的丽江“洞经音乐”演奏水平进行坦率的比较。他那生动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留在了电视胶片上,但这也成了他最后留给后人的音容,不久,这位古城奇人就辞世而去,可惜满腹的古城轶闻,未能一一记述下来留给后世。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侯的古城虽没有现在这样游人如梭,但充满了一种生动热烈的生活气息,我家那条街道上常常有来自东面达饶和洱时高寒山村的赶街山民背着山货、赶着猪羊等走过,他们中的很多人喜欢一种直吹的竹笛,吹奏纳西民间小调的笛声是他们来的标志,笛声和被驱赶的猪和羊叫唤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使街道上显得热闹而生气勃勃。我常常见到来卖柴和木炭的山里汉子把货出手后,在四方街旁小吃店惬意舒心地喝上一碗窨酒,吃上一碗鸡豆凉粉,然后抹一抹嘴,掏出竹笛,一路走一路吹奏而去。

逢年过节,四方街上就搭起彩棚戏台唱滇戏,四乡各族农民身着节日民族盛装来城中热闹,常常就在四方街烧起篝火跳“阿仁仁”、“多来丽”、“阿丽丽”等民间歌舞。我小时,几乎天天晚上都有乡下的农人在城里围火而舞,城里一些喜欢恶作剧的淘气小孩常常趁青年男女跳得正欢,偷偷地将姑娘们羊皮披肩后面的那悬垂在象征星星的彩色圆盘上的麂皮细线(象征星光)相互拴在一起,跳完舞后,姑娘们东倒西歪一串串地分不开,她们的脸跳得红扑扑的,带着笑大声地诅咒着那恶作剧的人,而那些淘气鬼则躲在暗处吃吃乱笑。  

这几年回家,逢年过节,常常在晚间看到四方街上有进行纳西歌舞娱乐的人们,白天也偶尔见到聚集在四方街西河边花坛边吟唱“古气”调的纳西老人们,久违了这种民间自发的街头歌舞,这街头的“故国”流风余韵使我这个游子既激动又感慨,激动的是重睹故土传统“街头音乐”遗风,感慨的是歌者都垂垂老矣,没有纳西古国的少年后生来续这传统的艺苑之音。

过去古城集市那井井有条的管理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四方街集市有市管员,他可以每天在每一摊位上自由取一点物品,这是卖货者对他的酬劳。五十年代前,轻刑犯人常承担起清洗街市之责,按古规,允许他们也在摊位上无偿取一点水果蔬菜以示犒赏。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两个管理四方街集市的老人一个姓许,一个姓黄,黄老人总是戴着一副墨镜,样子看去很有些威严,许老人高挑个子,留着白胡子,说话高喉大嗓,他是城里古乐队著名的乐手,一只笛子吹得出神入化,人称“许必里”,意为“许笛子”。这两个老人对市场的管理相当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集市上交易的人既敬重他们,又有点怕这两个老人,因为在这两个老人面前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违犯了市场管理规则,这两个老人是不讲情面的。我多次看到他们在厉声呵斥那些不守规矩的贸易者。特别是“许必里”老人火气一来,老远都可以听得到他发火的声音。四方街在这两个忠于职守的老人管理下秩序井然,保持着滇西名市的丰采。

善吹笛的许老人早已谢世,黄老人还健在,如今已八十三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每天清晨四点钟即起,首先练写毛笔字,如今写得一手好字,已有登门求教的学生。天蒙蒙亮,便出外散步,又极讲究卫生,从不在外面吃喝,出去散步时在衣服口袋里装一瓶水。他每天都坚持散步六个小时,风雨无阻。老人也是个装了一肚子古城掌故和旧事的奇人,我这几年多次向他访旧问古,不必去他家里,上午在古城街道和黑龙潭,下午在新修复的“木府”一准能见到他。老人非常高兴能把自己知道的古城旧事掌故讲述给后人,不论来访者问多长时间,老人都兴致勃勃地滔滔讲述。他幽默地多次对我说,你来问我,我高兴得很,因为我不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带到棺材里去。

古城是一个手工业十分发达的集镇,有皮革、染布、毛纺、纺织、打铜、打铁、织毡等行业。我在古城的许多朋友的家所从事的行业有狐皮匠、皮匠、鞋匠、织布工、染匠、铜匠、铁匠、木匠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古城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主要依靠手工业和商业谋生,曾有过独立的手工业者二千五百多人,私人木织机七百多架。它也是一个盛产铜器和皮毛制品之地,明代就有闻名遐迩的“丽锁红毡”。当地所产的铜器(如铜锁、铜火锅等)和各种皮毛制品(如藏靴、各种皮鞋和牛肋巴花氆氇)颇有名气,一直在滇川藏接壤的民族地区很受欢迎,铜器的繁荣使古城产生过一条专门制作铜、铁器的“金鑫街”。丽江的铜器远近有名,徐霞客来时木氏土司赠送他的礼品之一就是“丽锁”,即著名的丽江铜锁。过去丽江古城居民的很多日月器具是铜做的,铜盆铜壶铜锅铜盘铜勺铜锁等等,连门环门钉都是铜做的,不幸的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刮起了一股风风火火“大炼钢铁铜”的风潮,于是各家各户所有的铜器都一律上缴投入熔炉冶炼。

每次走回古城,我都要去那些散布全城大河小河之上的石桥木桥上多走一走,有时就在石桥的护栏石上坐一坐。丽江古城不仅是个高原水城,而且是个别有风致的“桥城”,数百座横跨大河小溪的古老桥梁使丽江古城平添许多古朴雅秀之态。桥的形式有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栗木桥等,多达三百五十四座,桥梁密度堪称居中国古城之冠。其中以多建于明代的石拱桥最有特色。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子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其中以四方街迤东的大石桥知名度最高,在桥上可以看到玉龙雪山及其水中倒影,因此又叫“映雪桥”,它建于明代,双孔石拱,全长10.6米,宽3.48米。中桥墩两面分筑分水金刚墙,以备洪水爆发时减缓对桥梁的冲击力。

古城的桥与古城人和四乡纳西民众可谓魂魄相依,过去人们还认为桥有桥神,古城的民众有祭祀桥神之俗。古城的“桥市”是丽江独有的一奇,纳西语称之为“笮芝”,特定的桥卖特定的货,如西方街头跨西河有两座石拱桥,北桥卖鸡豆,称“卖鸡豆桥”,南桥卖鸭蛋,称“卖鸭蛋桥”;而大石桥更是一个熙熙攘攘的桥市,过去,远道而来的山民在此卖麻布、兽皮、黄鹰、草药等各种山货,邻县的商贩在桥上卖花生、甘蔗等。现在,这座桥还是四乡农人乐于卖各种农副产品和传统手工制品的“桥市”。

这些石桥是生意兴隆的“桥市”,也是婚恋的“鹊桥”,我小时,每逢盛会节庆,便见来自四乡的年轻人在夜色降临后群聚桥上寻找意中情人,他(她)们身着传统盛装,男女分坐两边护栏石上,对山歌,弹口弦,吹树叶,对歌斗歌,不仅对唱的民歌是诗,那竹片口弦弹的竟然也是五言的民间诗歌,熟悉民歌的人听得出来所弹的词意。月光雪影中的玉水河,永远地记下了古城这一个个美丽而古老的夜晚。

此文选自《丽江岁月与海外萍踪:杨福泉散文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进入 杨福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茶马古道   丽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59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