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葆:如何解读团中央书记不腐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60 次 更新时间:2011-09-13 13:44

进入专题: 反腐败  

叶铭葆  

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发表文章《团中央书记为何不腐败》,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先生。该文经网络转载,引起广泛热议。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团中央书记不腐败这一历史事实本身,同时也关注从这一现象中引出什么样的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团中央历任近百位书记为何不腐败?詹文指出了三点:首先,领导带头,树立榜样;其次,素质较高,品德优良;第三,志存高远,不贪小利。以笔者曾经当过共青团干部的亲身经历,觉得以上分析是有道理的。一个是自身素质,一个是优良的小环境,这两个方面的确是廉洁从政所不可或缺。因此,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构筑抵御腐败的防线,十分重要。

然而,在腐败高发的大背景下,团中央书记不腐败毕竟只是一个特例。如果从这样的特例出发得出结论,认为我们的体制机制是好的,成为腐败分子只是因为个人素质和小环境不好,那就是一种错误的解读。制度是解决普遍性、经常性问题的。一种制度,只在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少数人中得到遵守,只能说明体制机制出了问题,必须加以改革。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特例总是存在的。即使在封建王朝,也有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当然,包拯也好,海瑞也好,除了他们自身的人品官品值得称道,并不能证明宋朝和明朝的政治制度不需要改革。

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全局指导上想办法。腐败问题,正是一个反复出现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则在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缺乏制约监督。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节日腐败:盯紧‘一把手’权力是关键》的文章,编者在按语中指出:“透过形形色色的节日腐败案件不难发现,虽然反腐倡廉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依然频频‘出事’。如何把权力装进‘笼子’、让权力安全运行,怎样让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仍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党内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破解的课题。”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反腐败斗争经验,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制度建设。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善党的领导,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2011年2月16日)

    进入专题: 反腐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06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