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峡大坝的安全看中国必须实施等效核威慑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87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5:22

进入专题: 老田外交  

老田  

一、中国的安全态势不容乐观

从科索沃战争以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已经明显东移,台独和菲律宾开始猖獗,向大陆渔民开枪的最近又加上了越南。还有日本的周边事态法案,以及日本政府倾向折射到民间的右翼势力,也沉渣泛起再度猖獗。这些都应该让我们头脑清醒,国家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必须有合适的因应之策。过去中华民族的强仇大敌所使用过的一切策略,都在台独分子的嘴里复活,如“七块论”、“夹击论”和“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等等。就凭台湾那点实力想要做这样的清秋大梦,那是决无可能的。反过来说,如果独台偏安人士有这样的出息,恐怕不是要搞台独而是反过来要光复大陆了。虽然象台独这样的反华急先锋实力不够,但其中军和后台就不是这样实力有限了。

对于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巨大损失,不仅国内有三千五百万民众惨遭不幸,而且在南洋的侨胞也备受屠戮。对着这样的惨痛教训,作为中国政府,必须替整个民族的利益作未雨绸缪,不能再在“韬光养晦”的迷梦中,贻误时机。更不能指望今天的敌人比过去仁慈,也不能被虚假的所谓“伙伴关系”束缚手脚,那个最著名的伙伴乃是天底下最勤奋的伙伴。虽然国防是著名的“自我击破的预言”:即本来以为敌人会来,所以加强国防建设,但国防建设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了;即便是如此,也应该义无返顾地下定决心击破它。

对于加强国防的策略性选择,如果在常规和非常规军备方面都能够占到优势,那当然就比较理想了,但这个境界大概只有美国及其盟国的精诚合作才能够达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和技术实力有限,全面的军备竞赛必定会拖跨经济,重蹈苏联的覆辙。

所以在战略选择上,一定要避免常规军备的竞赛,在建设全面核威慑的基础上,执行等效威慑战略。

二、美苏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回顾与教训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铁幕演说,被视为冷战开始的信号。他号召英语国家联合起来反对铁幕后的国家。他的讲话中明显有利用美国力量,重振大英帝国雄风的念头。他对共产主义的露骨抨击中,也充满了富人和资本家的偏见。真正以民主为号召反对独裁的冷战是出于美国的炒作和包装的结果,惟其如此,西方阵营才变得更加广泛和强大,从而也保证了最后的胜利。对照丘吉尔的狭隘和私心,美国更加具有战略眼光和统一战线意识。其实在二战中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上,丘吉尔的岛蛙心态已经大有表现。直到最后他还在为巴尔干方案力争,而罗斯福则认为如果再不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的坦克不仅会出现在柏林和布达佩斯,还会出现在巴黎和米兰”,那将更是西方世界的噩梦。

在二战之后的早期,西方使用的明显是“文攻武卫”的策略。由于西方已经拥有原子弹这样的杀手锏,所以狡狯地实现了军队复员,同时西方在报纸大肆发动反苏攻势,妨碍苏联进行常规力量的裁军。利用苏联的常规力量优势的现实,大肆制造苏联侵略成性的文章。在这种背景之下,苏联更加缺乏安全感。双方更加没有可能建立信任机制,冷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走向深渊的。可以说冷战双方建立互信的机遇,就是被西方丘吉尔这样的白人民兵所刻意断送的。

毫无疑问,西方是在冷战中主动进取的一方,而苏联则是被动拖入的状态,一切甚至来不及好好品味和斟酌,决策是撞击---反应式的。所以在一切攸关重大的决策方面,都给人谬以千里的感觉。

美国热衷于搞常规扩军,与自身的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进攻性的全球战略密切相关。苏联的垮台就是与自身定位错误,盲目跟进有关,苏联本应该采取防御态势却热衷于搞进攻性的常规兵力,结果又主要窝在家里搞防御,实在是有点头脑糊涂。最重要的是苏联这么一搞,结果是以短击长,与整个西方的经济技术力量对峙,而且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连中国这样的穷朋友又不珍惜,结果是造成两线作战。对这样的深刻教训决不可掉以轻心,中国没有进攻性的全球战略需要,也没有和西方一比的经济技术实力,在常规军备发展和安全依靠上应该以保持必要为原则,苏联式的错误和雄心理应加以避免。

苏联在冷战中的失策之处,还表现在中苏边界的100万驻军上。苏联在1968年干预完捷克之后,确实很想干预中国局势,并于1969年在珍宝岛出手试探中国军队的应手。所以大批军队进入边境地区,计有6个坦克师,40个摩步师,此外还有12个师的空军兵力,合计103万人。据老毛的判断,苏联想要攻入北京,需要400万军队。根据苏联人后来更为谦虚的说法,需要500万人,而且还进一步认为,若被老毛拖入人民战争(几乎是必然的),全师而退的机会是零,连从北京撤出主力的可能性也只有10%,如果苏联不使用核武器的话,中国人在付出重大牺牲之后,将有能力用武力恢复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时期的边界。如果使用核武器的话,他们将无法两手空空面对美国,而且当时苏联也仅有320万军队,就是在这种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之下,苏联人竟然把边境驻军坚持到90年代,拒不采取得力措施与中国和解。真所谓“癞蛤蟆不吃人,生像难看”。

三、 冷战中中国的恶劣处境和长期贻害

在冷战之中,苏联的重心放在欧洲,美国就相应地认为亚洲是薄弱环节,所以在欧洲取守势,在亚洲采取攻势。韩战和越战就是这样的范例,韩国李承晚的勇敢并非出于自身的强大,而是直接来自西方特别是美国,实际上今天台湾李登辉的勇气---“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战”---也是从美国进口的。

这样的政策选择使得当时的新中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而且经受了非常大的军事压力。老毛等人常常必须下破釜沉舟的决心,否则以中国之贫弱根本不足以应付帝国主义的挑衅。反过来帝国主义者也是感到难受无比,一点都施展不开,好象有了老毛以后,东亚就不再是他们为所欲为的乐土了。

除了战争的直接威胁之外,间接威胁所造成的间接损害也是非常巨大的,实际上直到今天中国还在品尝间接损害的恶果。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找不出比共产党更为好大喜功的群体了,但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企业,平均规模之小之分散堪称世界之最,除了八十年代建立的一些石化工厂规模尚可以外。这样的工业发展战略执行了几十年,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普遍规模太小达不到经济的生产规模,产业布局不是按照本身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分布,而是处于严重的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态势,整体的投资效益极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都是“进山、钻洞、分散”的备战战略结果,老毛当时甚至要求每个县都要建立起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

中共对于核战争的恐惧和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和乡巴佬的旧式过激反应,在世界上也不是独此一家。美国的许多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战略家,在六十年代也相信核战争是一定会爆发的(如亨庭顿)。而且根据美国已经解密的文件,美国计划在与苏联的核战争中,把中国也一并灭掉,避免中国人留下来控制世界。实际上在今天美国仍然试图使用核威慑战略牟利和遂行遏制,前些时网上流传的所谓“兰德报告”,虽然不值得一驳,但是体现的就是这样的心战伎俩。

几乎在经济决策的一切方面,无不受战争思维的影响。大陆在过去50年中,多次受到美国和苏联的核战争威胁。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深受影响尤为明显,在三峡大坝的决策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实际上直到今天,还有网友为三峡水库的战争安全问题担忧。该担心的大工程还着实不少,如果大西线调水工程实施的话,其中的金沙江大水库和黄河拉加峡水库库容都超过了400亿立方米,而怒江夏里水库库容则超过1000亿立方米,是三峡的2.5倍,居世界第九位。根据规划长江在重庆到宜宾之间,还有3-4座水电站,在宜宾到云南虎跳峡1100公里的金沙江上,还要建设11座大型水电站,总的装机容量接近8000万千瓦。在中线南水北调实施后,丹江口水库要加高到176米,库容也接近300亿立方米。这样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水利工程,不可能因为担心受到战争威胁,就予以放弃。

至于有人认为,现代核战争是有先兆的说法,恐怕用荒唐还不足以形容。至于可以提前把三峡水库放空云云,那更是笑话。三峡库容393亿立方米,即使按6万立方米/秒的流速来放空水库,也需要接近6天时间。如果同时长江的来水量超过2万立方米/秒,那么就需要动用荆江分洪区,敌人未打而自己倒先乱了。而且核战争之残酷,美苏都以“确保相互摧毁”为目标,不可能出现以有限战争为目的的核战争,后动手的可能就失去出手的机会,出手必定是雷霆一击不留余地,还奢谈什么有数天时间来作准备。

中国要走上正常的工业发展轨道,要大胆建设攸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必须把核还击能力提升一大步。放弃“有限核威慑战略”,执行“恐怖平衡战略”,保证核力量能够对主要敌对国家的“确保相互摧毁”的效果。

四、战略威慑必须有新的思路

实际上已经没有军备扩充该不该进行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才能够更加有利的问题。从目前的霸权主义的优秀表现来说,中国应该屏弃有限核威慑战略,在建立全面核威慑的基础之上,执行“等效核威慑战略”。

目前中国执行的有限威慑战略只能够选择有限发展的工业之路,有趣的是事态发展由不得中共自由选择。感谢美国佬,他们比我更加急不可耐,要催着中共搞全面威慑,TMD和NMD的出台,逼得共产党政府不得不走上军备竞赛之路。

即使不为大西线和三峡考虑,即使不为工业正当布局考虑,仅仅是因为应对美国的新行动,也必须把核威慑提高到全面威慑的层次。只要中国把核武器的突防能力提高(如采用小动量火箭技术),核武库扩大到一定程度(如覆盖美国的导弹达到3000枚),把反卫星武器提高到实战水平,全面威慑的能力就已经建立起来和比较有效了。而美国即使投入二十倍以上的人力物力,他们的防御系统都不大可能同步抵消中国的进步,中国的安全态势反而会有较大的改观。从经济上看,由于中国不需要保持进攻态势,所以投入只需要美国的1/20或者更少,就能够发挥巨大的效用,这也是中国可以奉陪得起的一场游戏。在这一场游戏中,付出道德代价的是美国(咱们是处于被逼的态势),付出更多经济代价的是美国(即使按投入占GNP的比例),安全态势得到改善的是中国(在进展速度上美国不可能领先,中国使用的是现成技术进行改进和加速列装,而美国需要突破相当的技术跨度),如果美国不主动奉陪的话,中国又不能采取进攻态势,那就只有中国消耗国力而美国没有,局面就远没有这么理想了。

在全面核威慑建立起来以后,中国政府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宣布执行“等效威慑战略”,即无论是常规战争还是核战争,只要敌人杀伤(包括间接杀伤)中国人口达到10万,中国就考虑使用核武器杀伤对方10万,以避免卷入常规军备竞赛(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难以容忍的)。有关打破常规战争和核战争分野这一点,美国已经创造性地执行了,如对日使用核武器和多次威胁对当时无核的中国使用核武器。

三峡水库和大西线上的大水库对于敌人的意义,就仅仅局限于可以在核战争中节约一定数量的核弹头。同时三峡水库也决不是核武威力的理想放大器,水淹七军也不可能与“确保相互摧毁”的效果完全相同。如果我们的敌人不那么吝啬、或者还将和他们在过去表现得同样凶残的话,这种差别大概就已经是他们不可接受的了。为了避免卷入常规军备竞赛同时改善安全态势,就必须执行“等效威慑战略”,这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最理想的是不搞军备竞赛,这样的话双方都可以集中精力改善民众的福利,但既然最优不可得,目前的次优方案就应该满意,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知足常乐”,做人也不能过于贪心,谁教我们和强盗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呢?

五、有关核战争的几个问题

1、关于核冬天问题

若由于有限威慑导致对方全面核报复和全面核战争的结果如何,是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一个广泛流行的“核冬天”说法,说是在美苏核武库的核弹头做互射后,由于爆炸所激起的沙尘暴将会在大气层中停留长达三年之久,由于地球表面得不到阳光,气温将急剧下降,而且农业生产也将无法进行,从而导致全人类的共同毁灭。

对于这个说法,我感到深刻的怀疑。不论核爆炸的当量如何巨大,我个人完全不相信就足以使地球引力不再起作用,也不相信大气环流也同时停止进行。沙尘暴再厉害也不至于具有飞行的能力,怎么可能在空中停留三年之久?1993年5月,中国西北的特大沙尘暴,在“好风频借力”的情况下,也只是影响了北方地区几天而已。核爆炸激起的沙尘再厉害,也决无可能影响大地三年,影响几个月那就已经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极限了。

2、关于核战争的抗打击能力

在全面的核打击之下,交通运输系统和供水和供电系统必遭破坏,对市场供应和集中的水电供应依赖程度越高,则民众生活所受的影响越大,“核冬天”造成的间接的伤亡将越发沉重。毫无疑问,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分布越集中,在核打击下的损失就越惨重,自救和救援就越发困难。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相当多的人口居住在山区,若遭到敌对国家的核袭击,在没有预见和大规模疏散的情况之下,能够生存下来的人口必定为数不少。而且农民家里一般都有几个月的粮食储备,若在收获季节后则家里有一年的粮食,水井往往就在村口甚至就在自家院子里,咸菜和盐也往往够几个月之用。农民只要不是被核爆炸直接杀伤,在没有任何外界救援的情况下,也足以生存下来,如果核冬天真的能够连续几个月的话。

由于过去几十年来,大陆的教育普及成效很大。再加上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经济结构,和重复建设的遗惠,中国的重建速度在没有任何外来帮助的情况下,也会快于过去五十年的速度。这样经过一个时期,根据伟大的已经死了的西方的战略家西格尔的说法,中国难免又要成为“一个中等的二流强国”。

而那个前不久还在想用核战争威胁中国的流氓国家,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幸运了。即便是遭受中国的中度杀伤,恐怕也会变成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最强大的拉丁国家。若遭中国核反击的重度杀伤和引发一定的核冬天效应,则现代化的人口所能够生存下来必定极其有限,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他们难以逃脱整体覆亡的命运。我个人不相信在那个流氓的国度里,没有人了解这一点,由此可见,在他们愚蠢地向中国人挥舞核武器时,是怀着一种多么卑劣的心态和多么的色厉内荏。

3、关于核力量能够毁灭地球几次问题

有些人常常提到,美国或者苏联的核力量足以毁灭地球多少次,我对这一说法深感怀疑。一个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无论是空爆还是地爆,对开阔地暴露人员的中度杀伤半径(复合伤)是3-4.5公里,早期核辐射损伤半径不超过2公里,冲击波损伤半径不超过3公里。这还是平地,如果换成山区,恐怕除了非常有限的直接杀伤外,对山的背面只有看一看能造成什么级别的地震损失了。就是用3000枚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付湖北恩施的山区恐怕也不能保证100%的杀伤效果,更遑论全国和全世界。

对于中国的核武器数量,很多人都有估计,但天差地远。中国执行过“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国策,长达十五年之久,估计数量不会太少,应该足以叫那些起坏心的强盗慎重考虑问题。据西方媒体造谣说,中国在1987年向沙特一次性就出口了36枚战略导弹,看来生产能力还不是太差,如果造谣者还有一点生产能力方面的根据的话。

4、最难以应付的核袭击

可以说在美国彻底放弃霸权主义政策之前,俄罗斯的核武器是没有威胁的。而欧洲的核武器也与中国的直接关联度不高。最危险的核威胁来自美国及其盟国如日本,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加上印度。

如果有一天,中国遭到上述任何一个国家的核袭击,中国政府一秒钟都不需要犹豫,立刻就要进行相应的核反击。所以都不是最难以应付的。

但如果中国大陆受到台独分子的核袭击,最才是最难以抉择的局面。所以台湾的核武器不仅是不能容许的,而且台湾控制在非中国人手里,也是对海峡两岸中国人极其不利的。台湾在非中国人的挟裹之下长期与大陆为敌,并顽固地与西方反华势力合流,是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威胁。台湾一天不统一,中国就一天不能全面放弃常规军备竞赛,妨害国家威慑战略的转移,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敌人所极力追求的目标。

    进入专题: 老田外交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61.html
文章来源:本站首发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