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知识与灵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97 次 更新时间:2010-03-30 12:03

进入专题: 知识   灵魂  

汪丁丁 (进入专栏)  

从古到今,人类的知识只有三类:关于物性的知识(古希腊人所谓“物理学”),关于人性的知识(古希腊人所谓“心理学”)以及哈贝马斯所谓“解放的知识”,或由“批判性思考”而有的知识。此处的第三类知识,与灵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脑科学家埃克尔斯在他最后一部著作《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的结尾部分已经意识到了。只不过,在那里,他的思路转向上帝存在之确信。在古代,信仰对信仰者而言,确实意味着灵魂的解救。惟其如此,信仰及宗教性的知识,可称为“解放的知识”。

批判性思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只要有了反思能力,就可能有批判性思考。反思,以回顾为前提,必须基于记忆能力。记忆所及的,是古希腊人所谓的“历史学”。对古代希腊人而言,人类知识只有“物理的”、“心理的”和“历史的”这样三类。

回忆发生了的事件,如果意在反思,就不仅仅是为着记录这一事件,而是为着未来。这就是“历史感”——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感觉。根据脑科学家的观察,历史感仅见于人类和某些“会唱歌的鸟类”。与它密切相关的脑神经网络基础,称为“场景记忆”,也称为“温暖的记忆”(暖记忆),与“冷记忆”相对而言。

很可能是偶然地(不是由于“物竞天择”这样的普适原理),自然演化,在极少数的生命个体当中产生了时间感——它远比普遍见于哺乳动物当中的“情感”来得珍贵。我们不妨推测,一条狗,由于没有场景记忆,故不能有历史感,它的情感——对主人的以及对其他生命的——可以来得特别真挚。但从这样的情感里,却不能产生“自我意识”——生命个体将它经历过的前后相续的事件整合为一体的能力。故而,在这条狗的意识里,不必有“自我”这一代表着它的历史的记忆之流。基于类似的原理,假如一个人的脑部遭遇事变而恰好损毁了他的场景记忆,我们不难推测,他将失去关于“自我”的历史感,于是立即面对“我是谁”这样一个身份问题。

在诸如埃克尔斯这样杰出的脑科学家看来,基于自我意识,便可以有“灵魂”(soul)——人或动物的精神部分,它被认为是不朽的。“精神”(spirit),又译作“灵”。甲骨文无“灵”(靈)字,有“巫”字。估计前者是从后者演变而来——巫通神明的能力,人皆有之,不发达而已。巫,形如“十”,又于四端各有短横,这表明它起源极早,或与殷商祖先著名且难解的亚字形住房结构有关。

根据中医经典,天生五气,地产五谷,化育为“人体”。又根据中国古代民间的看法,人死之时,魄向下沉降,魂向上升华。不过,魄与魂,均不见于甲骨文字。当初将“soul”译作灵与魂的联合,而不译作灵与魄的联合,译家自有一番道理。今天,无神论盛行,灵魂的含义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细品这一语词的含义,我认为,它对现代人而言,意味着某种情感——它使个体的有限生命与更高级的存在建立联系,从而获得超越个体生命的意义。这里“更高级的存在”可以是个体所属的群体(家庭、族群、人类),也可以是“佛”“天道”“上帝”。

批判性的知识,以“自我意识将知识呈现于意识之内并予以反思”的能力为前提。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若不经思维方面的训练,虽可以有却不必有反思能力。

最简单的反思,就是为一项知识划定它的适用范围(康德)。知识,僭越它的适用范围,很容易转为荒谬。这样的反思,最初只需要基于“常识”——社群共享的感觉,例如洒扫进退接人待物的“分寸”,例如政治妥协的“艺术”,例如权衡利弊的“实践”。偏离常识太远,将使我们产生荒谬感,这是知识批判的开端(许茨)。那些能够承受最深刻批判的知识,最接近真理。对波普来说,这就是演化的知识论,也就是批判的知识论。今天,在西方,如2000年前一样,知识被定义为“有充分根据的真信念”。十分不同的是,这里的“充分根据”,是批判的从而是演化的。演化路径的复杂性,决定了知识的丰富性和真理的多元性(尼采)。

阿伦特在一份政治哲学讲义里试图将“常识”回归到它的拉丁文意义——“社群的通感”(sensus commune)。这一看法,很容易与中国思想传统里的“静以通天下所感”建立联系。耐人寻味的是,阿伦特这份讲义的最初形式是《精神生活》“意志篇”的附录。这部名著的另一篇,即“思想篇”。在讨论“思想”时,阿伦特强调了“静”这一性质。

更复杂的反思基于与天下相通的感觉。由此,反思者有能力重新评估一切价值(尼采),从而获得精神的解放(或堕入虚无主义)。当我们将批判能力运用于开篇所述三类知识时,不难体会到,对物性之理的批判,远比对心性之理的批判容易。而后者,又远比对批判性知识的批判更容易。所谓“修炼”,最终是关于这一批判系列的感悟。

进入 汪丁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知识   灵魂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69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IT经理世界,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