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终于正式宣布他将参选国民党的党主席。以马英九的人气,胜选可以说是毫无悬念。最让大家关心的是,马英九回任党主席,对两岸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在马英九作此宣布后接受记者提问时,遇到的第一个提问即是,未来国共平台该如何运作?马英九的这个决定,会让很多人思考,马主席时代的两岸关系会如何发展?
马英九执政一周年,施政满意度回升。最受肯定的成绩,就是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鉴于台湾的内外环境,台湾当局大的方面的政策,如国防、外交、经济等,其实都无一不与两岸关系发生联系,两岸政策在马英九的政策中居于核心地位,大有一招棋活则全盘活的意味。因而,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使台湾在其它方面打开局面。
那么,对于过去一年里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成绩究竟应如何认识呢?理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看清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政策着力点,进而对马主席时代的两岸关系作一些前瞻性的探讨。
在马英九执政之前,两岸关系改善的动力早有累积,基础也早已铺就。过去八年,陈水扁在政治上挑衅大陆,冲撞海峡现状,制造紧张,在台湾岛内积累了普遍的社会焦虑;在台湾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面对大陆如此巨大的市场,陈水扁却采取一种锁闭的态度,以“积极管理”限制两岸经贸往来与交流,早已令台湾社会不满。所以,从台湾岛内来说,改善两岸关系的动力早有累积;从大陆方面来说,缓和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动力丝毫不亚于台湾岛内。如果说目前台湾岛内改善两岸关系的动力主要是经济方面的,那么,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动力则主要是政治上的。这是在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也是通过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战略步骤。
两岸关系改善的基础,也早已铺就。自从2005年“连胡会”达成“五大愿景”,国共论坛已然举行四次,国共双方就两岸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进行过广泛的研讨,取得了诸多共识,两岸之间,在缓和与发展两岸关系方面,应做之事,可做之事,其实早有共识,只待落实为具体的政策。马英九就任后,在改善两岸关系方面所做的一切,其实无一不在“连胡会”的“五大愿景”的范围之内,无一不在国共论坛的预先研讨之中。
因此,过去一年里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成绩,不能完全归功于马英九。至少就现阶段来说,马英九要发展两岸关系,难点不在于大陆,而在于台湾岛内的政治环境。他要面对的是岛内族群撕裂、蓝绿恶斗的政治生态和经过二十年“去中国化”政策的宣传教育之后的岛内舆情民意。在马英九看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就是维持现状。所谓现状,是指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基于岛内的政治环境,他要发展两岸关系,难点不在于政策开放的面,而在于政策实施的度。马英九两岸政策的着力点,是在这个度上面。他如何来掌握这个度呢?
“不统、不独、不武”是马英九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理念。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台湾海峡的现状是激荡的,被称为“亚洲最危险的海峡”。所以,马英九用“三不”的微妙平衡来维持现状,确切地说,是维持海峡现状的稳定。“不统”是对台湾岛内的民众说的,“不独”是对大陆说的,“不武”则是对美国人说的。“不统”与“不独”构成两岸间的平衡,因而是马英九两岸政策上的两个重要支点。
这种平衡,体现在他的人事布局上。他挑选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以体现“不统”;他挑选苏起担任“国安会”秘书长,以体现“不独”。赖幸媛出身深绿背景的台联,曾强烈反对大陆的产品进入台湾市场。马英九挑选她这样一个深绿背景的人担任“行政院”负责大陆事务的最高官员,来为两岸关系把门,无异于向台湾民众表态:他开放两岸关系,不会导致大家担心的统一。苏起是“九二共识”中“一中各表”这一创造性模糊的创意人(实际上,这一创意的知识产权应归于基辛格。1972年中美为第一个联合公报的内容陷入僵局时,基辛格构想了这一表述:“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主张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此不表示异议。”这才是“一中各表”的缘起。)马英九任用苏起担任他最重要的幕僚,等于是在回应大陆多年来一直呼吁的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也以此表明他的“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会搞“台独”。
从去年一年里两岸协商在台湾岛内激起的反应看,这种平衡是必要的。这一年里,两岸两会举行过三次会谈,签订了九项协议和一项共同声明。每一次的会谈都激起了岛内大的“呛马”游行。第一次“江陈会”后在马英九执政百日而有“830”大游行,第二次“江陈会”而有“1025”大游行和11月5日的“围陈之夜”,为第三次“江陈会”和研讨中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民进党更是老早就抛出了“517”大游行。每一次的“呛马”游行都会给他冦以“倾中”、“卖台”之类的罪名。在这种背景下,两岸协商取得了这些成果,一如赖幸媛在最近接受《中国时报》访问时所说的,“‘陆委会’走过这一年来很稳健,显示‘陆委会’在这一年在两岸政策上的推动和把关上是有成果的。”既要推动,又要把关,二者的稳健关系,就是马英九想要把握的度的平衡。
马英九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时,汲汲于度――两岸政策的幅度、进度、速度――的平衡,反映出,他把岛内政治环境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毕竟,他不能不考虑2012年的连任问题,考虑连任就得考虑岛内民意,考虑民意就得考虑那些对他的两岸政策怀有疑虑的选民。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名称的更改、涉及政治议题的时间表的变化,以及多使用“不排除”之类的模糊语言等迹象看,马英九确实在乎民意,而且通常是民调所显示的民意。
马英九担任国民党党主席,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主要涉及国共平台。他虽然身为“总统”,但对国民党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也就意味着他并不能掌控国共平台。
就拿赖幸媛的人事案来说,去年四月份赖幸媛人事案出来时,不仅大陆充满疑虑,国民党也强烈反弹,大家担心赖幸媛可能会拖江丙坤领导的海基会的后腿。实际上,这种担心对赖幸媛在马的行政团队中的作用理解错了。如果赖幸媛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煞车减速的作用的话,那也是来自马英九的旨意。赖幸媛在就任后的第一天,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受到的来自民进党的炮轰丝毫不亚于国民党。可以说,民进党对于马英九任用赖幸媛的用意从一开始就理解得比国民党更加到位,他们不希望有绿色背景的赖幸媛为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背书。后来,当民进党与台联再次携手时,台联逼赖幸媛退出了台联,以免被理解为台联也站在赖幸媛的背后一起为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背书。马英九提名赖幸媛,招至党内反弹,但仍坚持己见,待到他提名原民进党籍的沈富雄担任“监察院”副院长,在国民党占大多数席位的“立法院”行使同意权时,遭遇“下马威”。此事让马英九认识到,国民党既不能充分理解他的意图,也不能贯彻他的意志。
马英九回任党主席后,能否完成对国民党的改革,能否处理好国民党内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马英九担任党主席,在贯彻他的政策意图方面――包括两岸政策,其主导性地位将大大增强。这样,回任党主席后的马英九,对国共平台、进而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肯定会产生影响。
以马英九试图掌握的这种平衡度为基准来衡量,国共平台对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意味着什么呢?对于马英九两岸政策的实施来说,国共平台有一种先行的作用。这种先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面所述的在他执政前国共平台即已铺就两岸关系改善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又起着一种拉动的作用。前者铸就了马英九在两岸关系方面已有的成就,后者则让马英九担心国共平台对他两岸政策的影响过大。
国民党执政以来,国共举行过两次高峰会谈。就在同一天――去年的5月24日和今年的5月24日,在同一地点,马英九在国民党访陆团行前接见了党主席吴伯雄。在两次接见中,马英九都曾提示吴伯雄:海基会与海协会才是两岸政府委托的第一管道,国共平台是第二管道,起“辅助”作用。在今年的接见中,马更提示,“目前台湾已非以党领政的时代”,党政合作应“保持适当分际”。他不希望作为第二管道的国共平台,逾越作为第一管道的两会协商,是为“分际”。可以看出,马英九担心国共平台的先行作用使得他试图掌握的平衡发生倾斜,倾向他担心被指责的“倾中”。
尽管如此,却也不必担心国共平台从此被撇开。在今年的“吴胡会”上,胡锦涛在谈到国共两党交流对话的重要性时曾表示,“国共两党交流对话特别是高层交往对保持两岸关系发展势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话无异于暗示马英九,如果他要绕开国共平台的话,他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样能从心所欲地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此,马英九不至于无所顾忌。概言之,由于大陆方面的加注,国共平台应该能维持下去。只是,国共平台的运作却无疑地会变得复杂些。而相对于过去一年来国共平台在推动两岸关系方面的劲猛势头来说,这本身就意味着国共平台地位的降低。
马英九回任党主席后,虽不至于撇开国共平台,但随着他在国民党内主导地位的确立,国共平台至少将变成一个他可以直接影响的交流平台。可以预见,马会尽力使国共平台与两会协商之类的管道在他所追求的度的平衡上协调起来。这样,大陆方面也将直接面对马式的政策风格。双方恐怕需要一个彼此适应的过程。
马“总统”加上马主席,马英九还是马英九,他的两岸政策的基本理念和他试图保持的度的平衡,仍不会改变;同样地,他也表示,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不过,还应看到,过去八年里所储积的动能和过去四年里国共平台的推动作用,以过去一年里两岸关系发展的丰硕成果而将告一段落。两岸关系将进入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
马英九担任党主席前,国共平台对于两岸关系发挥了最后一次的加速作用。胡锦涛在今年的“吴胡会”上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ECFA)的协商争取于下半年起动。ECFA的签订,将是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所能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的高峰。根据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原则,此后,两岸会转入政治议题协商的阶段。因此,ECFA的协商与签订过程,可以说是政治议题协商前的一个试金石。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因其综合性,所以远较过去所签的那些协议要复杂;而且,台湾方面希望通过与大陆签订这样的合作框架而打开与美、日、欧盟及东盟签订经济合作协议之门,这实际上已涉及政治议题的边缘;此外,民进党已经决定就ECFA的公投展开连署,虽然公投的可能性极小,但无疑会增加马英九凝聚岛内共识的复杂度。从这几层意义来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的协商与签订过程,确实一个试金石,测试两岸的政治智慧和互动技巧。
一般观察,马英九会在第二个任期涉及诸如两岸和平协议之类的政治议题。在胡锦涛最近的一些对台工作的讲话中,也可以看到,两岸和平协议的签订将是两岸之间在现阶段可以期待的最高成就。不过,这却要取决于马英九能否顺利连任。在2008年的大选中,两岸政策是他与谢长廷竞选主张中最大的不同点;在过去一年里,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是他最主要的政绩。因此,可以判断,2012年他能否连任,取决于他的两岸政策的成败。如果他未能连任,意味着他的两岸政策在岛内的失败;而考虑到两岸关系现有的成绩和受到的肯定,设若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未能通过2012年的检验,则意味着未来三年两岸在政策互动上的失败;反之,如果顺利连任,则意味着他两岸政策的成功,也意味着两岸政策互动方式的恰当,挟此之势,届时,两岸和平协议的协商应能如期开展,并有望达成。
因此,对于马英九出于岛内政治环境的考量而在乎两岸政策中度的平衡与稳健,大陆方面应予以适当尊重。以免失诸急躁,功亏一篑。
一旦两岸进入政治议题的协商,问题将更加复杂。马英九表示任内将以“三不”理念维持现状。这只是他“任内”这一个阶段性的政策目标,只有将这一阶段性的目标置于一种远景里去衡量,才可以看清他政策的指向。那么,马英九对于两岸长远的未来,究竟有无一种远景的展望呢?马英九的就职演说或许能透露其中端倪。他在谈到两岸关系时说,“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在该部分的最后一节则说,“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这基本上是被陈水扁废除的《国统纲领》的基调。从这一基调里应能判断一旦两岸进入政治议题协商后马英九可能的出牌。
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只是两岸双赢的“起点”;大陆的自由、民主与均富,只是在为两岸长远的和平发展创造“历史条件”。然则,两岸问题之艰苦复杂,和平解决之任重道远,可想而知。
因此,我希望,在未来的两岸关系中,双方政策互动中的稳健,不是出于各自的策略,而是基于对解决两岸问题的艰苦复杂和任重道远的共同体认。
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