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昭根:伊朗大选冲突的背后:世俗化的觉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32 次 更新时间:2009-07-01 12:47

进入专题: 伊朗  

储昭根 (进入专栏)  

6月13日,内贾德宣布以高票连任总统,伊朗改革派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穆萨维对这一结果严重质疑。6月15日,100多万德黑兰市民和学生走上街头,抗议选举不公。抗议最终演变成自伊朗伊斯兰革命30年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最严重的骚乱。伊朗骚乱的根源在于集宗教和世俗权力于一身的法吉赫体制及其社会的分化。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1979年12月通过了新制定的伊斯兰宪法,将“宗教法学家治国”确定为立国根基。霍梅尼本人很清楚,要在自己死后找到一个能折服政坛、一言九鼎的宗教法学家当接班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必要借助公民投票和修宪等现代主义政治手段,以确保“法吉赫的监护”(Velayat-e Faqih)的合法化和作为一个整体能够约束强权人物。伊朗1989年4月修订的宪法确立了以最高精神领袖为核心的一套权力制衡体系。霍梅尼所设计的伊斯兰政府是不同于现存任何政府形式的“立宪”政府。“立宪”的含义不是指基于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及其运作进行限定和规范,而是指统治者服从《古兰经》和《圣训》。

总的来看,伊朗伊斯兰政治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系统:法吉赫系统和政府系统。法吉赫系统是监护系统。法吉赫(Faqih又译“法基赫”,宗教法学家)及法吉赫系统的权力机构基本上是通过穆斯林统治集团(乌力马ulama)内部指派产生。他们不由民选,不对任何机构负责,也没有任期限制。

政府系统则具体管理国家。在法吉赫的监护下运作,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和总统由普选产生,相对独立于法吉赫系统。政府系统的司法部门实际上附属于法吉赫系统,其各级官员的产生方式同法吉赫系统如出一辙。法吉赫行使监护权的关键机构是“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宪监会负责批准议会通过的法律,并负责总统、议会选举的资格审查,以及就政府和议会的决议是否违宪进行认定。伊朗伊斯兰议会是立法机构,实际上,宪监会才是最高立法机构。但如果宪监会与议会就立法问题发生争执,则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的顾问机构“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居中协调。不但政治系统一分为二,军事系统也如法炮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世界上惟一拥有两套正规军系统的国家,非民选的法吉赫掌握一切武装力量,包括治安部队和警察,而民选的行政机构——总统和内阁甚至对交通警都没有指挥权。

这样,在这一体制中,最高法吉赫——领袖,作为“真主在人间的代理人”,他不但凌驾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政府部门之上,而且依照宪法,领袖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内政外交的最后裁定者,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掌握着国家广播电视机构、主要宗教,甚至是政治基金会。总统、议会、司法、宪监会等所有机构均受领袖领导。因此,最高领袖不只是宗教领袖,也是政治权威,集宗教和世俗大权于一身。不过,最高领袖也不是不受任何制约。负责选举领袖的“专家会议”可以有权罢免不称职的领袖,但领袖也有办法控制专家会议的。专家会议所有候选人必须通过宗教考试,获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批准,才有竞选资格。因此,伊斯兰共和制的政治权力结构的特征是现代主义从属于传统主义,共和主义从属于伊斯兰主义,政府系统从属于法吉赫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伊朗现行宪法赋予最高领袖的权力超过了1906—1907年宪法赋予国王的权力。

强有力的非民选的法吉赫与软弱的普选产生的议会和总统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伊朗伊斯兰政治经济体系中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政治上的矛盾是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矛盾,其核心是神权与人权的关系。“法吉赫的监护”也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为了“纯洁”被专制君主的世俗化败坏的社会,需要伊斯兰化和教士垄断权力;垄断的政治权力使教士腐化,败坏伊斯兰的声誉,从而为重新世俗化铺平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为伊朗改革派崛起的体制性因素。

再从人口结构因素来看,新世纪以来,伊朗人口翻了一番。在6000万人口中,61%居住在城市,79%受过教育,51%年龄在20岁以下。据伊朗官方统计,德黑兰75%的青年逃避祷告。整体而言,这种社会结构意味着大多数伊朗人本能地倾向于现代的和世俗的价值观,与严厉的中世纪式的神权制度格格不入。这些已经成为选民主体的受过教育的青年和妇女渴望改革。因此,这也是伊朗改革派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仍然能屡屡发威的关键性素。继1997年5月改革派领袖、学者哈塔米赢得总统选举之后,改革派势力又先后在1999年地方议会选举、2000年国民议会选举中以极大优势击败保守派。2001年哈塔米再次以77%的高票蝉联总统,改革派力量达到顶峰,这也招致保守派的反扑。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保守派只能依靠法吉赫体制赋予的特权,保守派所控制的军警、司法、宗教和宣传等关键性的国家权力机构,对改革派进行钳制和反击。据统计,哈塔米时期的第六届议会通过的295个议案中,有111个被宪法监护委员会否决。几年来,包括哈塔米的主要盟友如前内政部长努里、前德黑兰市长卡尔巴希、伊斯兰文化与指导部长穆赫杰拉尼在内的数十名改革派人士遭逮捕或弹幼。大约有50名不同政见者被暗杀,200多家改革报刊被取缔。1999年和2003年夏天,伊朗两次支持改革的大规模学生运动均遭镇压,并造成严重流血事件。在选举中,保守派还以各种借口取缔改革派的参选资格。在2004年议会选举前,宪法监护委员会取消了2519名改革派候选人的参选资格,这一数字是2000年议会选举的4倍。2008年3月议会选举中又有大约1700人在资格审查过程中被禁止参选,另有大约1400人因个人原因退出竞选,其中大部分候选人是改革派成员。今年的总统大选又有400人报名,最后通过思想与政治审查的也只有穆萨维、内贾德等4人获得竞选资格。所以有伊朗学者认为伊朗总统选举是选择(select),而不是选举(elect)。

强硬保守派内贾德2005年当选总统后,保守派又已经输掉了2006年的地方议会选举和专家会议选举,而保守派通过操弄又最终获得了2008年3月议会选举的胜利。这样,2009年总统大选成为双方一决高下的关键性战役。因此,在伊朗国内,保守派与改革派的矛盾空前尖锐,矛盾一触及发。

而面对法吉赫职位日益世俗化和世俗权力在民选机构的节节胜利,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最终选择站在保守派一边,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伊朗的神权政治。他在大选前说:“我们不能让那些软弱无能的人上台”,并称赞这四年证明“内贾德是一位强有力的总统。”选举后,热赞这次选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大规模民众抗议后,力挺内贾德。哈梅内伊拒绝选举投票舞弊说法,不同意重新举行选举并警告说如果改革派破坏法制,必须要承担因此而引起混乱和流血事件的责任。这从而加剧了伊朗的冲突。

总体上说,伊朗的世俗化、现代化趋势不可逆转。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业将继续受到越来越多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伊朗民众的挑战;伊朗统治集团内部的派别保守派与改革派、强硬派与温和派的斗争还会继续,由此引起的分裂将呈加快趋势。伊朗将在新一轮动荡与改革中前行。

(原文发表于2009年6月29日《中国经营报》)

进入 储昭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伊朗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85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