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昭根:“一中框架”就是两岸和平架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41 次 更新时间:2013-06-23 07:31

进入专题: 一中框架  

储昭根 (进入专栏)  

6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及其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原定一小时的首次“习吴会”谈了近两小时。吴伯雄在会见中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马英九主席最近重申不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及“台湾独立”,坚持了中国国民党的一贯路线。台湾《联合报》报道称,这是国民党首次提出“一个中国框架”的概念,以响应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在对台政策中提出的“一个中国框架”诉求。

与此同时,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继当年提出“大胆西进”的两岸主张之后,日前又提出了所谓“大胆一中”的两岸新主张。他表示正视“一中框架”已不可避免,他将首度在大陆提出两岸比照欧盟模式共组“中国议会”的构想,相关两岸的任何议题,未来都可以这个架构下讨论,也确保台湾在“一中框架”下的空间。民进党重量级要角、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6月15日也表示,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会见习近平时所发表的“一中架构”,并没有“违宪”问题。他认为,“一中”不应刻意说“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该“互相承认并寻找新的特殊关系”。

从国民党到民进党内一些重要人士,相继认可或默认一中原则和框架来看,两岸关系的进步与发展比想像的还要快。首先,这再次印证了笔者去年10月作出的判断——大陆对台政策进入收获期!实际上,马英九5月8日接受“台北之音”专访时就明确表示: “我们与大陆不是国与国,所以没有外交问题。”马英九从否定大陆与台湾的“国与国”的关系,来肯定两岸属于一个中国。更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竞争力论坛5月9日的民调结果显示,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45%支持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对国家与民族认同的提升,更是两岸和平和发展的可持续基础。随着许信良6月19日启程前往北京,参加由“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主办的北京会谈,及谢长廷宣布其所创办的台湾维新基金会将于29日、30日在香港举办“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并亲自主持圆桌会议,主动积极地以民间交流模式,开启两岸对话与互动。在此大背景下,这表明两岸经过5年的和平交流与开放,相互信任与理解已从量变开始迈入第二次质变的前夜!

其次,两岸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在坚持“一中”原则问题上,笔者相信大陆是不会退让的;但若有了“一中”的框架,就有了两岸和平和继续深化合作与互信基础。回顾历史,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纷争,直接导致了在二战后中国无心、无力接管钓鱼岛,这直接导致了中日现在的冲突;由于国共没有合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越南、菲律宾等抢占南海诸岛时,没有有力回击,这直接呈现到现在的是南海争端;而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李登辉等开始走向台独,大陆把战略的主攻方向集中于台海,又导致了菲律宾借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美国轰炸趁火打劫,沉船仁爱礁,并派出士兵轮流进驻,形成对此礁的实际控制。等等事实,确实证明了吴伯雄所说:“民族内部的内耗是死路,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情。”正如习近平今年2月25日会见连战: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而马英九则感慨,国共斗争差不多80年,如果能够避免再斗,就是对这个民族最大的贡献。这也无疑切中了要害。

相反,自马英九在台湾2008年上台之后,两岸关系从开始破冰,到形成大开放、大交流的和平格局,这使得大陆得以有精力、有能力解决周边领土被侵占、被蚕食的严峻问题。马英九先生大胆开放、提升两岸关系,寻求两岸和平之路,功在千秋也是毋庸置疑的。让两岸炮火不再相向,让中国人不再打中国人,这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符合两岸中国人共同愿望,也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而为了避免两岸炮火相向,中国人打中国人,让局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利的局面重现,台湾与大陆方面最为“核心就是要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因为对大陆而言,“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大陆不会,也不能有任何的妥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清楚明白地告诉两岸人民的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一中框架”就是两岸和平架构。

(作者系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进入 储昭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一中框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06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