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这个最高精神领袖掌握着政治终极权力的民主政治中,赢得哈梅内伊貌似中立的暗中支持再辅以违背规则的竞争手段和动听而煽情的言辞,才是获胜的杀手锏。
6月13日,伊朗选举委员会宣布内贾德在12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胜出,结果引爆了持续数天、规模巨大的抗议活动。这也是自30年前伊朗革命以来上街参加抗议集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的抗议活动,并演变成德黑兰十年来最严重的骚乱。警方当天对改革派支持者进行了镇压,伊朗官方证实抗议造成7名平民死亡。
14日,改革派候选人穆萨维向负责监督选举的宪法监督委员会递交了书面申诉,指控内贾德动用手中权力不但屏蔽竞争对手宣传大选的手机信息,导致本派别各个投票站之间的监督人员无法联络;还指使革命卫队阻止本派的上百万支持者未能参加投票。而内贾德对这些指控矢口否认。
迫于反对派和民众压力,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14日盛赞此次大选的“高投票率”和“历史意义”后,于15日指令宪监会对此事予以调查。在伊朗吊诡的权力布局中,对于哈梅内伊启动的调查不可过分乐观,他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利益取向决定了调查只是应景之作,这也是内贾德这种政绩糟糕的在任总统能够胜选的关键所在。
内贾德执政四年伊朗的内政、外交陷入了低谷。按照正常的民选政治逻辑,政绩糟糕的现任总统胜选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在伊朗,政绩并非唯一准绳。在这个最高精神领袖掌握着政治终极权力的民主政治中,赢得最高精神哈梅内伊貌似中立的暗中支持再辅以违背规则的竞争手段和动听而煽情的言辞,才是获胜的杀手锏。
内贾德专门聘请大学校友贾维德·沙马达瑞担任艺术顾问,后者设计出一部极具亲和力的纪录片在全国巡回播放,纪录片着重渲染总统亲民的一面,在当选总统后还坚持要继续住在自己先前在德黑兰东部工薪阶层街区的普通民宅中,后来因为工作人员屡屡规劝,这才考虑到安全原因搬进了总统府。进了总统府后,内贾德马上将府内精美而昂贵的波斯地毯送进了博物馆保存。这部纪录片在乡下反复播出时,总能博得民众的几滴清泪。在大选前夕,自知经济表现不佳的他动用手中的行政资源向下层民众每人发放80美元,后来也扩展到了学生和老师,还向农村发放了大量土豆。
对于内贾德的选前违规竞争行为,最高精神领袖保持了“中立”。但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权力,他需要内贾德等保守派保住地盘。在伊朗政治中关键的四次选举中,保守派已经输掉了2006年的地方议会选举和专家会议选举,于是2008年底哈梅内伊不得不出手暗中操弄让保守派赢得了议会选举,总统大选也是只能赢不能输的角力。在选举前当看到保守派内部出现分裂势头后,他出面做了貌似中立的讲话,他说:“我们不能让那些软弱无能的人上台。”随即称赞这四年证明“内贾德是一位强有力的总统。”选举后在13日大规模民众抗议后,他热赞这次选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颁布的宪法赋予最高领袖权力向各个领域渗透的法律依据,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是在最高领袖具有终极决定权前提下进行技术性的权力划分,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最高领袖成为各领域中看不见但知道它存在的影子势力。考虑到选举可能造成政治实力对比上的变动,赋予了直接对最高领袖负责的宪监会以很大的裁量权。在选举委员会执行选举投票的过程中,宪监会负责向各投票站指派监督员,监督投票情况、封存投票箱、监督统计选票。各项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公布,但必须得到宪监会的认可。宪监会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有权宣布某个选区甚至整个选举的投票结果无效,当选者也必须在宪监会的确认后才能宣誓就职。在这种情况下穆萨维提出的舞弊行为等于是在质疑哈梅内伊麾下的宪监会纵容舞弊。由此后者指令开启的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在意料之中了。
(原文发表于2009年6月19日《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