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
河边插杨柳,
七九冰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九九歌”。一般来讲,春节过后的正月从五九和六九开始。 正月初二(1月27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4国(瑞士、德国、西班牙和英国),从此启动了中国最高领导层密集出访活动,因此也被外媒称为“正月外交”:正月十三(7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启程访问阿根廷、厄瓜多尔、巴巴多斯和巴哈马4国;正月十四(8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开始北美与拉美6国(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马耳他)之行;正月十六(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走向首都国际机场停机坪,行李箱中放着短袖衬衫,他要去的地方虽然碧波荡漾,但也暑气蒸人: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由于五九之后,柳烟将起,燕子于归,耕牛欲行,这轮“正月外交”,也可以被称为“春耕外交”。
不过,无论是“正月外交”,还是“春耕外交”,关注的只是中国当前外交的季节性和阶段性,没有从这轮外交中看出中国本届政府在外交上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继承与创新。继承的是“柔性”,创新的是包含柔性的“水性”。
英国不愧是老牌帝国,对外交慧眼独具。英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专家罗宾逊,在对当今几个大国的外交风格进行对比后,界定出了中国外交特性:“温和务实”,这与美国的“强势外交”,法国萨科齐的“出镜率外交”,以及俄罗斯的“冲动式外交”不同。但他没有提日本的“傍大款外交”,以及他的祖国的“钻空子外交”,当然,也没有提到最近以所谓“巧实力”为标榜的奥巴马—希拉里外交。
尽管外交风格各各不同,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谋求国家利益。在能源短缺和金融危机双重紧逼下的各国外交,基本上都围绕能源和金融展开。但国际舆论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次到访的非洲四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访的牙买加,既不富裕,也无充足资源,即使有点,也都被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等国捷足先登。那中国元首去干什么呢?按照被访问的某些国家舆论的说法,是去“交朋友”;按照中国历史上的外交传统说法,是去“怀柔”。
不过,中国传统的怀柔外交,关注的并不是实际利益的获取,而是天朝王道的昭示,赔本也要赚吆喝。明朝时,不对中国称臣的国家不能与中国通商,丰臣秀吉拒绝这样做,当时的日本商船就被拒绝在中国港口之外。可见,这种怀柔,是上对下的柔,不是平等的柔。近几年来,中国外交保留了中国传统外交的柔性,但把它扩展为包含着柔性的水性。水之性,可以用8个字来描述:静、幽、柔、顺、变、高、低、远。核心是个“低”字。水从上往下流,除非被阻挡,水常住的地方,一定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那地方就是海。
2005年11月1日,胡锦涛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他走上讲台,向坐在台下的越南国会议员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低”;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向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走上讲台后,也是未开口先鞠躬,这也是“低”;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遭遇一位听众扔鞋抗议时,面带笑容,耐心等待事态平息,这还是“低”。这个低,当然不是低三下四,也不是自甘人下。它是礼节,也是姿态,是胸怀,也是韬略。从水性的角度看,最低的地方最大。大国外交,如同大海的外交,不低如何纳百川,不低如何能成海?
但水性除了“低”之外,至少还有其它7个特性,比如“高”和“远”。说到“高”,这不是与“低”相矛盾么?其实不。水处高,才能流低。水在从高到低的过程中,能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叫“做功”,这个功可以发电,可以把不规则的石头冲成圆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功”能不可低估。而且,水越高,到达的地方就越远。这次中国发动的所谓“正月外交”,就既高又远。所谓高,高在以全球为视野,包括欧、北美、拉美、非四洲;所谓远,远在无远弗届,居然到达了所谓美国和法国的“后院”。
所谓“后院”,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他人的“卧榻之侧”,比如北美洲、拉丁美洲之于美国;另一种是他人的传统领地,比如某些非洲国家之于法国。对于习近平和回良玉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访问,美国舆论(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网站2月8日文章)惊呼“拉美地区渐成中国‘后院’”,而某些法国舆论对胡锦涛对非洲4国的访问耿耿于怀,就是认为那些地方是法国的“后院”。
就“水性外交”而言,如果目前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顺”字的文章做得不够。所谓“顺”,即外顺潮流,内顺人心。这是中国的软肋,日本麻生首相动不动就抛出所谓“自由与繁荣之弧”外交,想点的就是这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