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生,谁不爱自己?
打工一族希望得到更多的薪水、更高的职位;
农民兄弟希望有一个好收成、卖一个好价钱;
商人希望赚更多的钱、比别的同行强;
官员希望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学生希望考高分、好就业;
演员希望演好戏、出大名;
媒体希望发行量大、广告收入多
文人希望写的书能出版、不用贴钱就滿意;
科技人员希望发明成功、一鸣惊人;
女人希望嫁一个好老公、又赚钱又省心;
男人希望娶一个好妻子、又漂亮又温柔;
……
你说,哪有不爱自己的人?
可是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却不承认爱自己。2001年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实际生活中,人人爱自己;意识形态、道德理念却不承认爱自己。这种脱节和矛盾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反映在道德层面,还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树立新理念、创建新文化提到议事日程。
要承认爱自己
人是爱自己的,这是对人性的基本认识。
恩格斯解释马克思主义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
与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一样,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掩盖的也是这个简单的事实:人首先要吃、喝、住、穿,这就必须去挣钱,也就是为人民币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爱自己,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其次才是爱祖国、爱人民……
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却不接受、不遵循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硬说爱自己是资本主义。改革前,一直要全国人民“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改革后,虽然不用斗私了,可以干私了,但还是必须说一心为公、热爱集体。今天的老百姓只当没听见,也只有文件、报告中说说。其实写文件、做报告的人自己也不信,但能说什么呢?那就照抄照讲,管他爱听不爱听。
请看2007年出版的高等教育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就是“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这是讲道德,还是上党课?要求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请问写教材的人,你们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吗?今天七多万中国共产党员中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的多少?如果你们做不到,中国共产党员都难以做到,怎么能要求大学生呢?怪不得,大学生厌倦这种唱高调、讲大话的公共课。
刘国光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嘲笑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很不正常”。确实很不正常!但是我们反思了没有,为什么出现这种不正常?能怪学生吗?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怎么受欢迎呢?这种道德课怎么听得进去呢?这种状况,谁都知道,但中国的各高等学校依然这么照本宣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能不照讲吗?然而,这种空话、大话恰恰是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煽动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鼓动对中国共产党的不满!
党和国家表面上控制着意识形态,文件、媒体、学校都这么讲,但谁听呢?党员听吗?民众听吗?学生听吗?明明知道没有人听,还是这么讲,就是不思改革。上级说给下级听,下级报告上级讲得好,至于民众反应如何、问题解决没有,谁也不过问。体制内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马屁主义风糜,体制外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盛行。当今中国意识形态的虚假、低俗、混乱、迷惘,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痛难忍。
现在再次提出解放思想,意识形态就是第一个该反思、总结、改革的领域。
30年前的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破除了计划经济的迷信,经济方针从天上落到地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了。这就是按马克思的教导,首先解决吃、喝、住、穿,并且认可民众自己解决吃、喝、住、穿。这样,中国经济增长有了原动力。那么,今天解放思想要做什么?依然是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破除“为人民服务”的迷误,意识形态的方针也要从天上落到地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马克思的教导,承认人人首先是爱自己,从这个基点出发,创新理念和设计制度。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军队的宗旨提出来的。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不包括敌对势力。在“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用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口号作军队的宗旨,无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建国以后,“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被沿用下来,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作为政府、专政机关的口号依然具有适用性。但是,把它延伸到老百姓的道德规范,却出了问题,往往成为拒绝服务的借口。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你是资产阶级老爷,我们不提供服务。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又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你能代表人民吗?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服务态度之差、服务水准之低是过来的中国人,以及海外侨胞、游客切身感受到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服务态度有所改善、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是打破了大锅饭、实行市场经济的功劳,是“为人民帀服务”的结果。如果说,当年“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还有某种神圣性和正义性,有人服务不好,还可以用“你是怎么为人民服务的”来追问他,尽管效果不佳;但今天,“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民众的语言中已经被遗弃,谁也不会用“为人民服务”来要求对方。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数提供的服务是要付费的。如果有人还提“为人民服务”,准受嘲笑。国家提出的道德口号落到这个地步,还能作为行为规范吗?
今天党和政府的文件还在提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等等。请看实际,一份社会经济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亿万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干子女,其中2900多名高干子女共拥有资产二万多亿。在金融、外贸、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券5大领域中,担任主要职务的基本上都是高干子弟。当今中国还有谁在为人民服务呢?说这种话,民众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还生心反感。这种话对政府官员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召力和约束力。是否代表人民利益,谁来衡量?为招商引资、为接待领导、为应酬公关,不少官员天天喝酒碰杯,并且经常表现为“无奈”、“痛苦”状,他说这是在“为人民服务”、“ 代表人民的利益”,你有理由责问吗?
党员、官员也是人,他们天生也是爱自己的,不是为人民的。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天生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恰恰相反党员、官员一旦有了权力,就会首先爱自己,谋取私利,侵犯人民的利益。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承认人人都是爱自己的,才能引导爱自己、规范爱自己、保障爱自己,所提出的道德理念和治国理念才符合实际,克服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的脱节。
要引导爱自己
过去,计划经济与为人民服务是相匹配的,一切听从计划安排,大家一心为公。事实证明,计划经济、吃大锅饭调动不了积极性,这才搞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在经济领域,鼓励大家发财致富,实际上已承认爱自己了。市场经济把民众导向了为人民币服务,谁还理你的为人民服务?改革本应从经济领域,迈向意识形态领域。
爱自己,为人民币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演化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有人以此为理由,证明为人民服务口号的必要性。“我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啊?”一句话就把你憋死,走回头路没戏。
爱自己没有错,为人民币服务也没有错,马克思说要首先解决吃、喝、住、穿,这有什么错?但马克思没说人就是为了吃、喝、住、穿,还有其次、然后……这就大有文章做了。
承认爱自己,就要引导爱自己。我在对大学生的演讲中提了三条:
首先要身心健康。现在不少爱自己的人,却不爱护自己的身体。有的是为了挣钱,不顾身体。有的是为了过瘾,而不顾身体。过把瘾再说,成了时髦语。国人有1亿高血压、5000万糖尿病、7成亚健康。洪昭光教授提出60岁前没有病,80岁前不衰老,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精神健康问题就更严重了。中国有1600万严重精神障碍者,比得心脏病和癌症的人还多。年轻人应该很爱自己吧,可15岁到35岁自杀是死亡的第一原因,为什么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他们爱自己那么脆弱、那么缺乏韧性,稍遇不顺就不想活了。特别自我,往往就没了自我。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经不起打击、受不了挫折,归根到底还是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知道怎么才是爱自己?
第二要规划人生。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思考究竟要干什么,想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看的书太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集中精力,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现在很多大学生非常迷茫,不知道今后想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努力?成天浑浑噩噩的,过一天是一天,大学几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专长,也就很难找到工作。怎么确定自己的目标呢?可以按你的兴趣、爱好、特长去思考,也可以凭好奇心,去追问、钻研。人生目标未必一定非常宏大,只要自己有兴趣就可。有一个学生,对武器特别有兴趣,什么美国的军舰、英国的导弹、俄国的坦克如数家珍,后来就成了军事节目的主持人。
第三要实现价值。一个人要不断地追问自己,究竟为什么活,怎么活得有意义?一个同学说:“我现在明白了,我活着不能仅仅为自己或几个人,对这个世界我有责任。如果这个世界已经很好的话,那我有维持它的责任;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不好的地方的话,我有责任去改变它。”还有一个同学说:“我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用于服务社会、改进社会、促进社会向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理想之路发展。我深信,社会将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改变,人类也将因为我们的奋斗而前进。”
人想吃好、穿好、玩好,这并没有错。但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自己,否则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人还有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什么有价值、什么有意义,这是主观的判断和选择。但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是由社会来衡量的,就看你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益?一个有益于他人、社会的就是有价值的,一个无益于他人、社会的就是无价值的,一个有害于他人、社会的就是负价值的。上面两个同学生活目的很清楚,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一个要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人,就不会只是爱自己,一定会把心胸、目光、视野转向他人、转向社会、转向世界。
我这样讲,学生很爱听,为什么?我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不是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给他们上政治课。我虽然没有讲爱祖国、爱人民,也没有讲崇高理想,但实际上都蕴涵着这些内容。关键在于得从对象的实际出发,这是做思想教育工作的ABC。当年共产党闹革命是怎么做农民思想工作的,讲要吃饱饭、穿暖衣,就得打土豪、分田地,就得当红军、干革命,并没有说什么远大抱负、崇高理想。现在掌权了,教授一大堆,反倒不会讲道理了,还最拣人家不爱听的讲。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共产党怎么连一个红军指导员都不如?有人一语破的,当年没有权,讲话要顺人心,否则要丢脑袋;现在有权了,我就这么讲,管你爱听不爱听。大权在握,就可不管民众的感受吗?照样可以丢权、掉脑袋的。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要保障爱自己
人人首先爱自己,这为马克思所肯定。社会主义就要承认爱自己,更要保障爱自己。社会上有两类人,一类有权有势、一类无权无势,在爱自己问题上没有区别,但有可能侵犯别人,这就发生以下四种情况:有权有势侵犯有权有势,有权有势侵犯无权无势,无权无势侵犯无权无势,无权无势侵犯有权有势。这四种情况中,主要的大量的经常发生的是有权有势侵犯无权无势,即强势欺负弱势,这恐怕是不难认识的简单事实。对爱自己的主要威胁来自强势,那治国理念就应该重点限制强势,而不是相信强势会自然代表人民利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有区别的话,强调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理应比资本主义更警惕强势对弱势的侵害。
以上判断与推理成立的话,对自由、法治、民主、人权不应该存在理念与认识上的分歧,而只是在制度与操作层面,谁做得好、谁做得差,谁做得真、谁做得假?可是直到今天,我们在认识层面上还没有解决,这是推进政治改革必须克服的障碍。很简单,没有理念,哪来行动?没有认识一致,怎么冲破阻力?
自由。人人都是爱自己的,自然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在私人领域,可自由选择学习、工作、迁徙,在公共领域可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决策。作为一个合理的公正的社会,每一个人应该享有最大的自由空间。《共产党宣言》的名言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自由,必须限制侵犯别人自由的自由。这种限制,是为了保障自由的需要,而不是取消自由的借口。社会主义本应让每一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可是出来一个“全面专政”,随便可以抓人、关人,甚至连一个人穿衣、理发的自由也被剝夺。改革开放了,在私人领域,中国人有了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尽管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这种自由依然受很大的限制,穷人没有摆摊的自由、申诉人没有上访的自由、农民工子弟没有上学的自由……在公共领域,中国人有了发牢骚的自由,还没有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实际操作层面需要有一个过渡,可以理解。但在理念层面上,依然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依然看作对社会主义的威胁,那就迫切需要来个拨乱反正。
法治。对爱自己的主要威胁来自强势、对自由的主要侵犯来自权力,所谓法治主要是治政府,不是治民众。可是我国讲法治以来,制订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主要不是限制权力,而是针对民众的。现在,人们普遍感受,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大,民众办事越来越难,也就腐败越来越严重。大学生找工作,首选的是公务员,权力大、工资高、待遇好、吃公款、能出国、还有外块捞……越法治、越腐败,原因是根本没有弄明白,法治治的是谁?
民主。老百姓要不要治,当然也要治。人人爱自己,人人要自由,得有一个界、有一个度。这个界和度,不是由政府来定,而是由民众选出的代表来立,通过考试选出的公务员来控,由独立的司法系统来判。什么是民主,实际上就是民众自治。民主本不是民众向政府要,而是政府向民众讨。民众中有强势和弱势,实行民主就要防止强势控制多数、欺负弱者。共产党员应该是实行民众自治中的志愿者,宣传、教育、鼓动民众的自治意识,与欺侮弱者的强势作斗争,而不是代表人民来作主。共产党员是人,也是爱自己的,为什么不贪权、不贪利?因为共产党在选择什么人入党时,就要把关,爱自己已超越吃、喝、玩、乐的初级阶段,达到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境界。公益、环保的志愿者就是这样的人,共产党员更应该做到。今天加强共产党的一党领导是为最终取消一党领导、实行民众自治创造条件。不丹国王放弃皇权,实行民主,就是范例。一个国王能做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做不到?中国的民主建设在制度层面上不能操之过急,需要逐步过渡,民众自治也需要学习。但在理念上,得弄清楚什么是民主,代表人民利益、替人民作主,不是民主。
人权。人人有爱自己的权利,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侵犯他人爱自己的权利。对人权构成威胁的主要是权力。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说:“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的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 早在200多前,西方已达到了这种认识水平。我们今天懂得人权、重视人权、尊重人权吗?西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主权,固然别有用心,我们能以主权高于人权来反击吗?看看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各领域,人权状况如何?有进步不假,但问题多多也是事实。农民没有捍卫自己权利的组织,工会还不能真正起到维护工人权利的作用,民众结社依然受到种种限制,民意的传递更困难重重,落到无奈地步的上访者还不能超过5人!民众维权事件不断发生,而且一年多于一年。
总起来说,自由、法治、民主、人权是保障爱自己的必须,拥有权力的人最有可能侵犯别人爱自己,保障爱自己重点是限制权力。政治改革的理念要弄明白,方向才能正确。
“以人为本”替代“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提了一个很好的口号,就是以人为本。由于没有在理论上正本清源,提了新口号,解释还是老的。现在对以人为本的解释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与为人民服务没有一点区别。新瓶装旧酒,也就产生不了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新制度。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人的需要为中心,既要保障人的物质需要,还应保障人的精神需要;以人的持续为原则,要保护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承认爱自己、保障爱自己、全面爱自己、持续爱自己。
以人为本的落脚点是人,即每一个个人,这与为人民服务有很大区别。以人为本就是尊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负责,这很容易考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则无法考量。为每一个人服务,一定是为人民服务;对每一个人负责,一定是对人民负责。而为人民服务,就不一定为每一个人服务;对人民负责,就不一定对每一个人负责,甚至可能打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旗号侵害个人,而实际上又不是什么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而是为私利服务、对特权负责。
号召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服务,是为了倡导集体主义,强度群体利益至上,要求所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正是推行计划经济所必须的伦理原则。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切服从党安排,就是当年的口号。实践证明,建立在任意损害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基础上的所谓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就是为长官意志、瞎指挥鸣锣开道。你想,长官把他的意志说成是集体、整体、长远,而个人、局部、当前就必须无条件服从,这还需要可行性研究吗?长官意志一旦错了,就无人抵制、一通天下、危害全局、酿成灾难。以饿死数千万人的代价换来的教训还不够吗?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但不能要求前者无条件地服从后者。尤其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按法规、规章、合同办。如果因集体利益的需要,损害了个人利益,那应该赔偿。尊重、保障个人、局部、当前的利益,所谓集体、整体、长远利益才会是建立在慎重的科学的决策基础之上。
计划经济以全局利益、整体利益为名,否定、取消局部利益、个体利益,这已经通过第一次解放思想纠正了,以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但在意识形态领域,还一直沿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实践证明既不利于道德建设,又妨碍政治、社会、文化领域改革的推进。今天有必要通过第二次解放思想,进行价值理念的革新,用以人为本替代为人民服务。
承认简单事实需要勇气
皇帝没穿新衣,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但大臣们没有一个敢说,因为没有勇气。
我国经济改革是怎么启动的?源于邓小平承认简单事实的勇气。1978年邓小平说:“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2)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这是我们的政治信条。作为伟人的邓小平就敢于面对事实,承认差距,发动了改革。当着改革中姓“社”姓“资”争论不休时,还是邓小平敢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与姓“社”姓“资”无关,确定了改革的市场方向。
今天意识形态改革的最大障碍依然来自姓“社”姓“资”的纠缠。道德作为行为规范,没有必要政治化,非要强调是社会主义道德,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政治思想工作。一个简单的事实,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结果如何,与资本主义的西方比,道德水平是高了还是低了?我想谁也不会否认,在公共道德方面,中国人大大低于西方人。我们把爱人民称为社会主义道德,但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就不爱人民呢?连排队至今都没学会,而西方人做得非常好。如果说公德不如西方,那么私德呢?对父母的孝、对老师的敬、对朋友的义则远不如中国的古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落到这个地步,还不反省吗?还不改革吗?
道德政治化,既拒绝学习西方尊重个人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又把孝道、仁爱说成是封建道德,抛弃人类与中国的传统美德,在空白的基地上建社会主义的道德大厦,怎么不是空中楼阁呢?为了与资本主义道德划清界线,不准爱自己、爱个人;与封建主义道德划清界线,也不提倡孝敬父母、尊师爱友。社会主义道德落不到爱具体的个人,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不能量化到个人,只能搞全民、集体一样。当然,《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也作了一些修正,加进了一些内容,但道德政治化的主旋律没有任何改变。
爱祖国。可以作为道德要求,但一个人一定是先爱自己,才爱祖国。学习、择业、生活,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国家的需要。现在哪一个人不是这样?可是,我们对学生一讲,就是四化大业、民族振兴、无私奉献。人家认为国外好,选择出国,就不爱国了?这次西藏事件,海外华人表现很好,非常爱国,这就是证明。
爱人民。作为道德要求,实在太空泛。怎么做才是爱人民呢?在我国人民两个字用得最多,但对人民却最不重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叫得最响,但为人民服务做得最差。为什么?道德必须是具体的,所爱的人都找不到,怎么爱?
爱劳动。无产阶级爱劳动,资产阶级搞剝削,所以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可是,几千万工人下岗、200多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他们不爱劳动吗?还是不给人家劳动的岗位?这究竟是谁不道德?
爱科学。为了反对封建迷信,爱科学也成了社会主义道德。可信宗教算不算迷信,是不是不道德?一个简单的事实,有宗教信仰的大多数很讲道德。而爱科学就一定道德?这是两个范畴,没有什么关联。把爱科学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我国,科学水平却大大低于西方,又怎么解释?
爱社会主义。这根本不是道德口号。社会主义是党的理想与目标,对民众来说,社会主义搞得好就爱,搞得不好就不爱。社会主义又在探索中,人家是爱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还是爱改革后的社会主义?一批老干部按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批判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这是道德还是不道德?
只要有勇气承认事实,我国目前的道德水准是最差的,既不如西方,又不如传统。道德政治化是重要原因。怎么办?去政治化,学习人类一切美德,这就有可能创造新道德。这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以爱自己为出发点,建立中国的新文化大厦。
注释
注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6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人民出版社1995版
注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2页,人民出版社1994版10月第2版